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福州市舶司本就有官署和宅邸,就在福州城内,只是这些年断了朝贡贸易荒废了,只需要重新修葺一下就能住,朝廷也下发了修葺市舶司的费用。
  这样陶公公就能搬到热闹的福州城去,而不用窝在这破烂的山沟沟中了。
  而且市舶司提举太监是肥缺中的肥缺,朝贡贸易中夹带的私货可以通过市舶司洗白,贡物也是市舶司上贡皇帝,最重要的是市舶司提举太监还有上密揭的权利。
  提举太监有风闻言事的权利,等于是皇帝派在地方上的钦差,这项权利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这项权利,福建上下官员就是再不待见陶公公,以后见面了也要恭恭顺顺的。
  比起铸币来,市舶司提举是超级肥差了,陶公公也知道,这是皇帝对于他铸币差事的奖励。
  想到苏泽的功劳,陶公公更是倚重他,一个不居功又有本事的参谋,谁不喜欢呢?
  陶公公问道:“杂家听说,建议重开琉球朝贡的是福建巡抚汪大人,汪大人是解元郎的房师,可有什么内幕消息能告予杂家?”
  陶公公是个很擅长抓关键的人,他能够在铸币这件事上对苏泽言听计从,就是因为他知道铸币的关键是捞钱,而苏泽是能够帮她捞钱的人。
  而这一次市舶司的工作,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那些龙涎香了。
  皇帝重开琉球朝贡,就是因为这些琉球人手里有龙涎香,能够拿到这批龙涎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苏泽装作不知情的说道:“我和恩师来信中,确实提到了琉球朝贡的事情,恩师说过这些琉球人手里真的有龙涎香。”
  陶公公眼睛亮了起来,他立刻说道:“若是真的有龙涎香,那可要尽快给皇爷送去啊!”
  陶公公不停的踱步,他一边走一边说道:
  “现在已经十二月了,年底是绝对赶不上了,元宵能来得及吗?”
  “若是能在元宵节前将龙涎香献上,皇爷肯定要大喜的!”
  “可福建和京师相距千里,元宵节怎么来得及啊?”
  “也不知道那琉球使者手里的龙涎香,什么时候能送到福州?”
  看到陶公公如此着急的样子,苏泽就知道皇权的力量。
  为了皇帝能得到龙涎香,一切重要的事情都要为了这件事让路。
  可以为了龙涎香重开琉球朝贡,为了龙涎香也可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正是皇帝无限膨胀的个人私欲的体现。
  陶公公已经想着用传递军情的渠道来进贡龙涎香了,依然觉得这个速度不够。
  他想了想说道:“算了,看来元宵节前是等不到了,等到了福州还请解元公帮着引荐汪巡抚,让杂家尽快和琉球使者接触上。”
  苏泽心道那些龙涎香就在长宁卫呢,琉球使者也在东奥岛等着呢。
  陶公公急着重开琉球朝贡,苏泽自然是求之不得,如今市舶司衙门已经开工修葺了,约定年后陪同曹公公去一趟福州。
  苏泽又拿出准备好的礼物说道:
  “陶公公,年节将至,这是送您的礼物。”
  除了陶公公之外,胡公公和小尤太监,苏泽也都送了礼物。
  普通百姓年关难关,对苏泽这种有功名的人来说,年关也是相当麻烦的。
  一年下来,苏泽要向熟人送上各种年节礼物,今年是苏泽又考上了举人,和全年过节完全不一样了。
  县里的孙知县要送,于家也要稍待送上,县学的同学,今科的同年也都要送礼。
  武夷山的熊母也要带上一份礼物,惠民药局的黄提举,印刷坊和几家铺子的掌柜伙计也各有红包送上。
  苏泽第一次觉得,自己需要一位女主人来操办这些事了。
  脑海中浮现两个人影,苏泽连忙摇头,再次投入到年关诸事中。
  今年长宁卫也热闹的不得了,这次福建乡试的同年录总算是在年前编纂完毕,今科第二名的黄懋冲亲自来长宁卫送上了印好的《同年录》。
  苏泽热情的招待了黄懋冲,看到长宁卫繁华的景象,黄懋冲也是大为惊叹,苏泽又让人送上红薯和土豆招待黄懋冲,吃了甘甜的烤红薯后,黄懋冲惊讶的说道:
  “这是番薯吗?我家的山田中也有种植,可没有汝霖兄家的这般好吃啊。”
  黄懋冲是福建兴化府人,距离月港更近,果然福建沿海的地区早就有红薯传入了。
  因为是从外国人的船上传入的,所以当地人都称之为番薯。
  不过番薯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品种小口味也差,福建人一开始种植的时候都是用来喂动物或者是穷人充饥。
  因为番薯种植技术不发达,也只是在山田中随便种植,产量也不大。
  苏泽乘机推销道:“这是我改良的品种,目前只在长宁卫山中种植,若是象谦兄喜欢,我送一些粮种给你回去种。”
  黄懋冲连忙说道:“多谢汝霖兄了。”
  苏泽一直在积极推广红薯和土豆的种植,这两种农作物虽然不当饱,但是在动乱时期能够保住不少人的性命。
  就在苏泽和黄懋冲两人聊天喝茶的时候,突然地面晃动了一下。
  苏泽心中咯噔一声,黄懋冲也惊讶的站起来,茫然的看着四周。
  长宁卫众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地面再次晃动一下,九姑婆喊道:
  “地动了!快出屋子!”
  众人纷纷冲出屋子,地面没有继续摇晃,黄懋冲松了一口气。
  可是苏泽却看向北方,他竟然忘记了这件事!
  十二月十二日,陕西发生特大地震。
  这场地震中,已致仕的南京兵部尚书韩邦奇、南京光禄寺卿马理等多名归家的高官及其家属,同日被压身亡。
  陕西、山西是日午夜,声如轰雷,势如簸荡,大树如帚扫地。
  整个陕西大地震中,就连这些官员都无法幸免,死于大地震的百姓更是无计其数。
  根据史料记载,这场大地震中,京师、山东、南直隶、湖广、汉南等五省也都有受灾,福建广东都有地动的记录。
  黄懋冲看些苏泽问道:“汝霖,可是地动了?”
  苏泽点头说道:“震自西北方,我们只是余震,不过今日还请象谦搭棚子在室外住一晚,以免夜里再震。”
  黄懋冲忧心忡忡的说道:“今年北有俺达犯边,南方倭乱稍平,也不知道这次地动到底大不大,若是再受灾朝廷可就撑不住了。”
  黄懋冲坚持要连夜返回家乡,苏泽劝说不得,只能让长宁卫军户护送他返回兴化府。
  送走了黄懋冲,苏泽的心情也低落了下来,陕西大地震中,连那么多高级官员都死于震中,史料上说这一次地震死亡人数是八十三万人,实际上根据各地方志记载远超过这个人数,官府根本没有能力统计死亡人数了。
  震中一些地方的基层官府完全被摧毁,整个陕西、山西全面遭灾,流民从两省涌入京师,嘉靖皇帝命令大臣将流民堵在京师外。
  史料中这些流民因为没粮食赈灾,竟然在流民中开设人市,易子而食。
  史料中“大灾,人相食”,背后是无数家庭的人伦惨剧,固然地震是自然灾害,但是明廷的救灾不利也是酿成巨大灾害的重要原因。
  而这一场地震,再次让朝堂党争白热化。
  在张经和李天宠被处死的时候,还有一名大臣也随之被处死,这名大臣名叫杨继盛,时任武选司员外郎。
  杨继盛算是徐阶的弟子,他在嘉靖三十二年上书《请诛贼臣疏》,直言严嵩的五大罪状,被严嵩诬陷下狱。
  在张经和李天宠论罪的时候,严嵩在赵文华奏疏中附列上了杨继盛的名字,杨继盛也被嘉靖皇帝勾决,和张经李天宠一起被斩于市。
  杨继盛死前将自己在狱中所作的书交给妻子,写下绝命诗后慷慨赴死,其妻张氏也殉情自杀,这件事引起了京师舆论的风暴,清流和严党更加对立。
  而这一次的陕西大地震,清流以国家有奸佞为理由,再次上书进攻严嵩。
  作为内阁首辅,发生这样巨大的灾难,严嵩自然是要上书请罪的,可这一次一向迷信的嘉靖皇帝,没有理睬清流引经据典的说法,反而是下了一道罪己诏。
  罪己诏中,伟大的嘉靖皇帝直言:
  “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
  翻译一下就是:这一次地震是因为朕的罪过,朕的罪过是因为朕是皇帝,你们大臣的罪过就是朕的罪过,谁让朕是皇帝呢?
  朕祈求上天降罪于朕,不要降罪于大明的子民,谁让朕是大明的皇帝呢?
  主要内容就是抛开事实不论,你们群臣就没有问题吗?
  这道罪己诏发布之后,严嵩立刻上书辞职。
  看到嘉靖和严嵩如此配合,清流也知道大势已去,纷纷上书表示自己有罪,恭颂皇帝圣明。
  就在满朝的大臣斗的不开交的时候,派往陕西赈灾的人选还是迟迟没定下来,整个十二月份,朝堂都在围绕这场地震进行激烈的斗争。
  等到过年之前,福建陆续得到消息,陕西大震,整个关中地区沦为废墟。
  年后各地衙门得到朝廷诏令,让地方督抚大臣上书直言朝政得失,又命令各地“内外臣工其痛加修省,各尽职业毋事虚文”。
  朝堂在一番纷乱中,到了二月份才定下了赈灾大臣的人选,户部左侍郎邹守愚。
  就在这样忙乱的朝局中,刚刚过完年陶公公就接到宫里的急件,要求他尽快和琉球使臣交涉,进贡龙涎香入京祈求国泰民安。
  苏泽也是无语了,都这样了嘉靖皇帝还惦记着他那破鲸鱼便便结石呢。
  在长宁卫过完元宵,苏泽终于待不住了,在陶公公的多次催促下,苏泽终于要启程前往福州。
  这一次前往福州府后,苏泽就要和李贽以及同年一起,前往南京国子监。
  苏泽拉着林默珺交代长宁卫的各种事项。


第219章 走哪条道?
  苏泽坐在百户府中,对林默珺交代自己出行后长宁卫的事情。
  苏泽说道:“东奥岛的开荒还要继续,过几日你就安排林长靖带着琉球国书入供福州,将龙涎香献给陶公公。”
  这是早就已经计划好的事情,林默珺点点头,琉球人都被安排在东奥岛上,随时准备入贡福州。
  林默珺对东奥岛也非常上心,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岛上,她对苏泽说道:
  “如今曲蹄人的荒田已经开垦完毕,岛上的红薯已经种下了,按照你的吩咐这段时间最近一直在收拢流民上岛,如今岛上已经有两千多人了。”
  苏泽满意的点头,有了这些人手,东奥岛上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虽然还不能自给自足,但是很多设施已经可以建造出来了。
  东奥岛上的船坞已经升级成长宁卫这样的干船坞,在林宗远的带领下,长宁卫的木匠全部迁往了东奥岛。
  林宗远也收了更多的学徒,此时都在林宗远的带领下继续拆解东奥岛上残留的倭寇船只,对这些船只进行改造升级。
  “那些佛郎机人还是要看好的。”
  林默珺点点头说道:“已经将他们分开了,按照你的吩咐,将岛上编成保甲,每一保里都安排自己人监视,对港口也严加管制,不会让他们跑了。”
  苏泽放心的点头,阿方索船长和皮埃尔神父已经习惯了留在长宁卫,但是新世界号上的其他船员还是偶尔闹上一闹,他们很多都是阿方索船长在马六甲雇佣的当地土著,不少都是亡命徒,现在将他们安排在东奥岛上,自然要严加看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