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海瑞又说道:“如今海疆不宁,你可以搬来县学暂住一些时日,潜心读读书。”
  苏泽知道海瑞的好意,还是说道:“长宁卫是我宗族兄弟所在,多谢老师好意了。”
  海瑞倒是欣赏苏泽对家族的态度,很认可的说道:“你这也算是不忘本初之心了,那我也不多劝了,这样,我有一匹驽马,虽然跑的不算快,但是也能驮人,我上任的时候就是骑着它来的南平,你这次且骑着这匹马回去,若是真的长宁卫有事,你也可以骑马来县城报信,如何?”
  驽马,就是比较劣质的马。
  不过马这东西,在明代就相当于车,一匹驽马怎么也要十两银子往上。
  要知道一把鸟铳才一两银子,整个长宁卫可是一匹马都没有的。
  海瑞竟然将自己的马借给自己,苏泽真正的感觉到了海瑞自己的关照,感激的说道:“老师”
  “莫要多言了,若是海疆平定,你将马还我就是了,正好也省了我这些日子的草料钱,这畜生都快要将我吃空了!”
  苏泽这下子不好再拒绝海瑞的好意,只好接收下了他的马。
  等到海瑞离开,只看到一个县学的门子走上来,他恭敬的对苏泽说道:
  “苏公子,于二公子在县学门前等您呢。”
  这个门子苏泽刚刚来县学的时候也见过,趾高气昂的呵斥过苏泽,就算是苏泽入学之后态度也不客气。
  他这会让主动来通知苏泽,肯定是吃了于宗远的好处,又或者是摄于于宗远的淫威。
  无论是哪一种,苏泽倒是也不会和这种小人置气。
  他走到县学门前,就看到了风尘仆仆的于宗远守在门口。
  “苏兄!”
  于宗远快步上来,拉着苏泽说道:“苏兄神机妙算,这次多亏苏兄了啊!”
  苏泽上次算卦指引于宗远去了福州府打探鄢懋卿清军的情况,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看他兴高采烈的样子,看来是收获不小。
  苏泽拉着他到了一个僻静地方问道:“可有收获?”
  “大有收获啊!这一次父亲可是当着兄长的面,好好夸奖了我办事得力,还说要给我在军中谋个职位!让我做了药火局主事!”
  “那就恭喜于兄了。”
  苏泽也没想到,自己随口算了一卦,让于宗远去福州府了一趟,他竟然真的打探到了消息。
  于宗远得意洋洋的说道:“我赶到福州府的时候,那鄢御史也刚刚下榻福州,我找到了在都司衙门任职的那位世伯,可是在福州城内花了不少力气,这才打探到了重要的消息。”
  “什么重要的消息?”
  “要我说,这位鄢御史也是直率!做事情就是敞亮!”
  于宗远得意洋洋的说道:
  “我打听到,鄢御史到了福州就放出话来,明码标价!”
  “这小旗二十两,总旗一百两,百户两百两,千户两千两,我爹这种都指挥使五千两!”
  苏泽这下子也有些惊了,这鄢懋卿竟然索贿这么直接?
  我哭死,鄢懋卿你明明可以直接抢的,竟然还要让人自己送上门去。
  于宗远说道:“鄢御史也说了,这是自查的保证银,若是核查没有问题,这银子还是退给大家的。若是拒不缴保证银,查出有问题的话,那就罚双倍的银子!”
  苏泽才不相信鄢懋卿会将银子退回来,这完全就是他捞钱的手段。
  这么一想,自己穿越前那个世界的长宁卫,就是因为交不起两百两的孝敬银子,然后被鄢懋卿讹诈了四百两的。
  要不然交了二百两银子?
  不行,又不是说交了银子就能免灾的,鄢懋卿也可能得寸进尺。
  而且长宁卫的敌人是户房书吏徐士盛,有他从中作梗,怕是交了钱也不一定能过关。
  看来今日晚宴请林清材的族兄,要好好打听县衙的情况。
  苏泽对着于宗远说到:“于兄,你说你现在是延平卫药火局主事?”
  于宗远得意洋洋的说到:“是啊!苏兄,这次可是都靠你了,这可是延平卫中的大肥缺,前几年我娘求了爹很久,都没舍得给我,这次要不是去福州,爹也不会给我这么重要的职位。”
  “能带我去参观一下延平卫的药火局吗?”


第087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
  “苏兄要去药火局?”
  于宗远疑惑的看着苏泽问道:“药火局有什么好看的,臭烘烘的,苏兄我们还是去喝酒吧!”
  苏泽说到:“于兄,你也知道我出身军卫,我们长宁卫的林百户想在卫所里也设个火器局,这不是正好找到我了吗?可是这怎么办火器局我是一窍不通,所以昨日登门就是想要求一求于兄,想去贵卫的药火局看一看,没想到于兄竟然领了药火局的主事,那不是更方便了。”
  于宗远愤愤不平的说到:“苏兄这种大才,你们卫所百户竟然让你做匠人的活儿!若那个劳什子的林百户是延平卫的百户,我一定抽死他!”
  苏泽又说到:“还请于兄帮个忙。”
  “好说好说!来,我这就带伱去药火局!”
  走出县学的大门,于宗远的属下拉来了一辆马车,于宗远用炫耀的语气说到:
  “苏兄,怎么样?这是我娘奖我的马车!这可是上好的凤阳马!”
  苏泽看了看这马个头不高,但是肌肉紧实,虽然比不上自己穿越前见过的那些高头大马,但也是上等的军马。
  延平卫这样的都指挥所自然都是有战马的,也不知道于二公子这匹马到底是不是服役的军马。
  拉着苏泽上了马车,这位于二公子得意洋洋的说到:
  “苏兄,怎么样?我以后也是管着一个衙门的人了,这马车威风吧?”
  苏泽点点头,这已经是于宗远第二次向他夸赞自己的马了,由此可见他对于马车的喜爱。
  在古代,一辆好的马车,就和现代一辆豪车一样。
  于宗远一直都眼热父兄的马车,今天他终于也坐上了凤阳马拉的马车了。
  由于朱元璋是从蒙古人手上打下的江山,对于战马十分的重视。
  大明朝确实是不缺马的,一直到了明末,兵部还向朝廷打报告,认为和蒙古的边境马市贸易太多,群牧监养不下这么多的马,请求皇帝将次一点的蒙古马屠宰做成肉饼,分给将士吃。
  (当然这件事还有内情,后面说)
  如今天下的马,主要还是三个来路。
  第一个是西南茶马古道的互市滇马,滇马的好处是获取稳定,滇马的个头矮小但是耐力足,一些做买卖的行商最喜欢用滇马,属于价格便宜又实惠的。
  不过滇马这个马实在是太不威武了,所以一般达官贵人还是不喜欢滇马。
  最受欢迎的还是北方贸易过来的蒙古马,或者是西域马,不过这一类的马在福建很少见。
  第三个来源就是大明朝自己养的马了。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就划分一南一北两个养马区。
  北面的九边地区不断招募游牧民族内附,然后开辟草场让他们养马。
  而南方的主要产马区是在安徽凤阳、滁州一代。
  是的,大明朝南方的主要牧场在安徽,由南直隶的太仆寺主管,设置了五十多个群牧监,专门负责养马。
  这些南方的马场当中,又是以凤阳出产的马质量最好,所以当时南方都以凤阳马为好马的标准。
  不过南方养马嘛,其实质量也就是这个样子,苏泽看来于宗远的“骏马”个头也不算高,只是要比普通商人买的滇马高大一些。
  不过这匹马也算是毛发油量身体匀称,确实是一匹养的不错的马。
  看到苏泽打量自己的马,于宗远笑着说到:“苏兄若是喜欢,等几天我过足了瘾头,也送给苏兄爽几天!”
  苏泽连忙拒绝,于宗远这话说的怪怪的,怎么都觉得是某种特殊的X癖。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城外。
  药火容易爆炸,所以大明军制都是要求设立在城外。
  比如京城三营用的药火,就是京城外王恭厂生产的。
  不过设立王恭厂的朱棣是造反起家的老造反专业户了,他也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城外的王恭厂万一被敌人攻破了,那么这些药火不就被叛军所用了吗?
  所以大明又规定,城外的药火厂,只能预生产一半流程的药火,然后还要送到城内继续混合成可用的药火。
  这一半的流程就是先把硫磺和硝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
  然后再运进城内的工坊,最后和碳粉混合,就能得到完整的黑火药。
  南平城也是如此,城外的药火局只是生产工序的前几道,后面的工序还需要在延平卫内的工坊完成。
  乘坐延平卫的马车,城门口的税吏自然也不敢阻拦,这份胥吏工作练就的最重要技术,就是认清楚城内不能拦着征税的达官贵人们。
  拳头硬级别高,于家可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于二公子打着军务的旗号,城门守军迅速清理开人群,让于宗远的马车出了城。
  特权阶级就是好啊,苏泽坐在马车中感慨了一句,也难怪大明朝的读书人都想着科举,在大明朝你的身份就决定了一切。
  那些将普通百姓视作牛羊,动辄打骂欺压的税吏门卒,对待于宗远就像是看到了亲爹。
  在等级森严的大明朝,这套令人绝望的等级社会,只是让极少部分人能算是人。
  你能够享受的待遇,你需要付出的义务,这些都明明白白的写在了大明的制度中。
  而你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几乎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每个人都按照这个规则,讨好比自己等级高的人,欺压比自己等级低的人。
  如果你很幸运的出生在俺老朱家,那么你一辈子吃喝就不用发愁了。
  要是运气好点是皇族近亲,那么恭喜你,你在自己的封国里随便酒池肉林,只要不造反就没人能拿你怎么样。
  要是你的运气不太好,出生在乐户这种贱籍中,那这辈子除了造反就没有任何出路了。
  在大明朝,能够完成阶级跨越的路只有很少的几条路,最宽的那条就是科举了。
  科举考试可以让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一下子成为帝国官员,这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如今南平县的几个大家族,都是出过进士的家族,这些家族依靠一代代人不断的科举,获得特权来庇护家族,有些家族往上追溯也只是稍微富足一些的自耕农。
  比起科举这条还算宽的路,还有挥刀自宫入宫当太监这些路,不过大明朝的太监人数众多,关键岗位又只有那么几个,卷的程度比科举还有过之。
  苏泽胡乱的想着,马车很快就停了下来,闻着浓烈的硫磺味道,苏泽也知道是延平卫的药火局到了。
  于宗远捂着鼻子下了马车,立马就有一个穿着百户服饰的中年汉子迎了上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