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袍泽回京
所图甚大。
李勣都没想到,李钦载去江南竟然打着这个主意。
从古至今,土地兼并都是困扰王朝统治者的根源问题,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解决,顶多只能做到缓和,延续国祚。
李勣没想到自己的孙儿竟有如此胆魄,竟敢尝试解决这个千古未能解决的根源问题。
莫以成败论英雄,此去江南,无论成败,李钦载的这份雄心已令李勣感到敬佩了。
敢打敢冲,年轻真好。
李勣脑海里忍不住冒出这个念头。
当自己羡慕别人的年轻时,说明自己真的老了。
“钦载,此去江南,老夫不知如何帮上你的忙,唯有一愿,无论成败,你都要保住自己周全,这次你可是直捣别人的老巢,他们若发起疯来,什么事都干得出。”
“家中部曲你带五百人走,薛仁贵所部与你随驾,切记不可再低调,大唐郡公的全副仪仗大摇大摆亮出来,让人心生忌惮,行事不至于太猖狂。”
“老夫还会给江南的一些门生故吏修书,让他们对你多加照应。”
“江南固然被望族把持,但也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你是天子钦差,那些望族但凡没到绝境,不至于对你痛下杀手。”
李钦载苦笑道:“爷爷,够了,孙儿远赴江南是代天巡狩,不是进鬼门关,有薛仁贵领军护侍,孙儿胆气已壮,不怕别人对我下手。”
李勣摇摇头:“你莫低估了世家权贵和地主,当他们疯狂反扑时,什么事都敢干,老夫明日亲自上表,请陛下批下五百杆三眼铳,装备我李家部曲,回长安后再归还,总之,一切以你自身周全为第一要务。”
如今大唐军队虽然普遍装备火器,但火器仍然是个保密的东西,军队只有在战时才会下发,寻常的文臣武将更不可能装备。
幸好李钦载是火器火药的发明者,此行意义又十分重大,李勣申请部曲装备火器,问题不大。
……
宫里的旨意还没到,李钦载耐心地在家等候。
钦差出巡地方本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李钦载的这次出巡意义不一样,李治非常重视,李钦载离京之前,李治首先要调拨京卫兵马,交由薛仁贵选将统率。
一旦动用了兵马,筹措粮草,下发军械,划定路线等等,都需要非常繁琐的事前准备,所以李钦载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京。
趁着旨意还没到,李钦载抓紧时间在府里多陪伴长辈妻儿,当然,晚上就寝更没闲着。
时间不够,人数来凑,或许是受到即将离京的气氛影响,这几日后院的婆娘们对他特别温柔体贴,几乎是百依百顺。
于是李钦载终于实现了小西八与小八嘎大被同眠的愿望。
本来金达妍和鸬野赞良不大情愿,毕竟一位是高句丽女神医,另一位是倭国的皇长女,身份都不凡,嫁的夫君妻妾多也就罢了,大家排队来轮他便是,但同时两个妻妾大被同眠,她们都拉不下脸。
无奈李钦载善用计,苦肉计,苦情计,离愁别绪计,长相思兮摧心肝计……
二女抵挡不住李钦载的攻势,终于在某个月黑风高,典型反派人物出没的夜晚,羞答答地从了。
温柔乡即是英雄冢,第二天起床,腰酸背痛的李钦载意志消磨,突然一点也不想离开长安去江南了。
男人的梦想都实现了,再这么辛苦奔波所为何来?
下午时分,国公府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客人算是熟人,当年与李钦载并肩打过仗,彼此是袍泽战友。
程伯献,表字尚贤,混世魔王程咬金的长孙。
当年大唐与倭国白江口之战大获全胜,战后李钦载带着六千装备三眼铳的将士,乘水师战船从百济回大唐登州。
半路上李钦载突觉意难平,于是与麾下部曲密谋战船改道,登陆倭国本岛,索性一鼓作气灭了倭国。
当时的战船上还有一位副将,那就是程伯献。
战船上的李钦载不清楚程伯献是啥心思,也懒得猜,于是命刘阿四弄他。
结果没想到程伯献真的头铁,好几下居然没放翻他,倒是痛得吱哇乱叫。
没办法,李钦载只好痛快说出意图,程伯献当时也立功心切,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可惜了程家长孙,莫名其妙冤枉挨了一顿打。
登陆倭国本岛后,李钦载与程伯献互相配合,仅率六千火器甲士,便荡平了倭国,杀人无数,逼得倭国国主不得不签城下之盟。
也是那一次,倭国国主献上了皇长女鸬野赞良,作为两国一衣带水见证睦邻友好的和平使者,和平使者尽职尽责,如今已成了李钦载的妾室。
灭倭国是旷世大功,李钦载占了功劳的大头,李治也没亏待程伯献,回到长安后,当即便封了程伯献右卫中郎将,走下坡路的程家也因此而止住了颓势,家业渐渐有了复苏的趋势。
后来程伯献大约是坐船坐上瘾了,被调入了孙仁师的水师任副将,一任多年,倒是经常给李钦载写信,听说去年程伯献升了官儿,在泉州水师当上了都督。
昔日故交,又是曾经的袍泽战友,李钦载对程伯献的到来感到分外惊喜,于是一反常态,吩咐府中设宴款待。
程伯献比当年壮了不少,皮肤比昆仑奴还黑,显然这几年的水师任职很辛苦,名将之后真不是吃干饭的。
踏进院子,李钦载迎上前,程伯献的大嗓门便嚷了起来。
“哇哈哈哈哈!景初贤弟,多年不见,你还是辣么俊,愚兄在你面前都自惭形秽了……”
李钦载微笑道:“比啥不好,跟我比模样,岂止是自惭形秽,简直是自取其辱。”
二人见面,相视一笑,然后用力地拥抱在一起,使劲拍对方的后背。
袍泽战友的感情就是如此直接且痛快,没那么多矫情的行礼长揖。
堂上设宴,程伯献却没急着饮酒,而是让李钦载带他进了后院,拜见了李勣和李思文夫妇后,二人这才回到前堂。
第1369章 天经地义
李钦载对程咬金其实是有些畏惧的,这位有名的混世魔王太奔放了,举手投足走的是大开大合的路数,一言不合就又打又骂,程家这些子孙大多是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
这就造成了程家人完美地继承了程咬金的性格,说话做事毛毛躁躁,且不怎么爱讲道理,他们眼里的是非善恶,是用拳头来决定的。
李钦载与程伯献关系不错,普通人很难理解一同上过战场的袍泽战友情谊到底有多深。
那是在战场上能毫无保留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的一种感情,哪怕他抽到刺向自己的后背,也要相信他绝不是背叛袍泽,而是自己的面前有敌人。
袍泽相聚,怎能无酒。
李家前堂上摆满了酒坛,程伯献不用酒盏,端起酒坛就往嘴里猛灌,入嘴一半,另一半洒在衣襟上,看起来豪迈,实则浪费。
李钦载也不劝酒,学着程伯献端酒坛灌酒,似乎很多年没如此痛快过了,特别男人,真想把婆娘们叫过来,让她们近距离欣赏自己的男人“会须一饮三百坛”的豪迈模样,至少能增加五点爱慕值。
一坛酒灌完,程伯献抬袖用力一擦嘴,哈哈大笑:“痛快!偶多年不曾如此痛快过了,景初贤弟不知,军中禁酒,水师对禁酒的规矩更是严厉,怕偶们饮酒后不小心栽进海里。”
“为了偷点酒霍,偶发了不少钱让水师驻地外的百姓代买,结果还是经常被发现,被打了不少军棍,为了喝点酒,半条命都搭上了。”
李钦载咂咂嘴,这货几年不见,怎么感觉哪里怪怪的……
听说程伯献当了泉州水师的都督,泉州水师驻地在南边,所以……
“尚贤兄,来,跟着我念……”李钦载决定做个实验:“我花了不少钱,喝了不少酒,喝醉后发疯。”
程伯献呆呆地跟着念:“偶发了不少钱,霍了不少酒,霍醉后花轰。”
李钦载叹了口气,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
关中人跑到泉州待了几年,这口音……
“尚贤兄啊,这辈子你就待在泉州,尽量别去岭南,会有生命危险……”
程伯献一脸茫然:“夭寿哦,林北啥意思?”
李钦载笑得很恶劣:“没啥意思,就是担心你变成美食……来来,喝酒,多年不见,今日当痛饮共醉。”
程伯献二话不说端起酒坛就灌。
李钦载的酒量没那么夸张,喝了几口后还是搁下了酒坛。
“尚贤兄,愚弟还有个问题想请教……”
程伯献一挥手:“你问,林北你我啥交情,偶知无不言。”
李钦载忍着笑,认真地问道:“你在泉州待了这几年,现在是不是连笑声都不一样了。”
程伯献茫然:“笑声?咋笑的?”
“你现在笑起来是不是‘发发发发发’……”
程伯献愣了许久,终于回过神来,不由大怒:“靠北啦,姓李的你竟敢嘲笑我,今日不醉死,林北偶跟你没完!”
程家人向来不吃亏,李钦载终于为自己的嘴贱付出了代价。
被程伯献掐着脖子,狠狠灌了一坛酒,李钦载头晕目眩瘫倒在地,程伯献一脸满足地翘起腿直哼哼。
缓了口气后,二人这才聊起了正事。
程伯献这次是奉兵部调遣,回京述职的。
述职只是个由头,更重要的是,泉州水师如今正在建造船舶司,打造大海船,也不知是否程咬金在朝堂里运作了什么,程伯献竟被任为泉州水师中郎将。
也就是说,未来泉州船舶司的海船造好后,大唐水师将会按照李钦载所绘的地图,开始往东探索海洋,而程伯献便是大唐首支探索海洋的水师主帅。
这就是程伯献回京的原因,船舶司已经开始打造海船,程伯献必须回京做许多准备工作,尤其是李钦载画的那张世界地图,程伯献必须当面请教很多问题。
出海航行是大事,也极具危险性,作为水师主帅,程伯献自然不敢把将士们带进鬼门关。
对于大唐以外的世界的了解,世上或许只有李钦载才最清楚。
程伯献看过李钦载画的世界地图后,立马意识到这次对他,以及对整个程家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这桩差事办好了,程家就能一扫多年颓势,东山再起,所以程伯献很珍惜这次的机会。
大海的尽头有什么?
李钦载的地图告诉他,有广袤无垠的新大陆,有无数丰富富饶的物产和新粮种,还有无数长得奇形怪状,肤色各异的奴隶劳力。
那是一块块尚未被人发掘,当地只有茹毛饮血的土著的空白大陆,大唐不取,反受天咎。
“此次出海,大唐所遣不止程某一支舰队,而是两支。”
程伯献在李钦载面前摊开了地图,指着新罗和倭国的位置,道:“孙仁师所部水师已移防倭国本岛东侧,那里也在建海港,只待海船打造完毕,孙仁师领一师向东,靠北而行,而程某另领一师,靠南而行。”
李钦载有些诧异,没想到李治和朝堂大佬们竟然是这么安排的。
想想也不奇怪,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探索完全陌生的海洋,人类终究太渺小,抵不过天威,若是遇到不测全军覆没,大唐探索世界海洋便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所以同时派出两支舰队,一支靠北而行,一支靠南而行,这样机会更大一些,除非是真的倒霉到家,否则应该不会出现两支舰队全都覆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