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834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民族习俗不同,吐蕃人大概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遇到啥事儿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心情。
  李钦载听不懂歌词,但也大约明白赞悉若这是在对主人表达感谢,以及能上你家做客我很荣幸的意思。
  好不容易等他跳完了这一曲,最后长袖一甩,脚跟着地,暴喝一声“巴扎黑”。
  李钦载长出一口气,周围的围观百姓发出轰然喝彩,就连李家部曲都蠢蠢欲动,看样子是打算与这位深度社交牛逼症患者共舞一曲。
  赞悉若跳完之后微微喘息,躬身单手抚胸行礼。
  “太阳的明亮,也需要星辰的点缀,吐蕃大相赞悉若,拜见大唐天子最宠信的辅臣李郡公阁下,愿太阳星辰的光辉……”
  一番不知所云的比喻还没说完,李钦载拽起他的手便往府里走。
  “别特么太阳星辰了,光尼玛的辉呢,赶紧进门,吃席,喝酒,喝完各回各家,走你!”
  赞悉若愕然,挣扎了几下,扒着门框不愿进门:“李郡公且慢,外臣这里还有一曲酬谢宾主的舞没跳……”
  “跳尼玛呢你,你是人来疯吗?那么喜欢大庭广众之下跳舞,你脱光了跳啊!”李钦载使劲把他往门里拽。
  扒门框实在扒不住,赞悉若终究还是被李钦载奋力拽进了门。
  赞悉若不爽,李钦载更不爽。
  要不是李治让我跟你聊聊两国罢战修好之事,就你这种人来疯显眼包,现在早被我乱棍揍一顿,并以有伤风化罪送进万年县大牢了。
  李钦载与赞悉若进门,国公府的大门关上,李钦载终于松了口气。
  刚才太特么尴尬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货真是一点也不害羞啊,当大相之前干过文工团吗?
  迎进前堂,宾主坐定,李钦载当即吩咐开席。
  赞悉若表现得很有礼数,实在是太有礼数,有点过分了。
  进门便行礼不停,入席之后又狂拍马屁,把李钦载生平的丰功伟绩全说了一遍,说得连李钦载都懵逼了,他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如此牛逼。
  下人端来酒菜后,李钦载微笑着刚举起杯,赫然发现赞悉若又起身了,端着满满一盏酒站在前堂正中。
  没错,又是长袖一甩,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标准的吐蕃舞起势。
  清了清嗓子,赞悉若正要开唱,李钦载眼皮一跳,果断制止了他。
  “秀儿,你坐下!”
  赞悉若一愣,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李钦载只好强堆笑脸,亲自将他从前堂中间拽回矮桌后。
  “不忙着唱歌跳舞,咱们大唐讲究实在,饭菜上桌趁热吃。”
  赞悉若满脸不情愿,显然李钦载搅和了他的兴致,也破坏了吐蕃的酒桌礼仪。
  李钦载无视他的不爽,在我家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是条狗都得老老实实在门口趴着,唱跳RAP打篮球,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在李钦载强烈的制止下,赞悉若只好决定入境随俗,收敛起来了。
  宾主酒过三巡,俩人聊天的气氛渐渐正常。
  事实证明,社交能力太牛逼也不是好事,当赞悉若收敛之后,还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的。
  闲聊之后,赞悉若渐渐说到了正题。
  果然如李治和李钦载猜测的那样,赞悉若此来长安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两国罢战修好。
  当初两国为争夺吐谷浑而有过一战,最后的结果是大唐赢了,吐蕃灰溜溜地从吐谷浑撤兵。
  后来禄东赞不甘心,派出了小股吐蕃军队潜入吐谷浑境内,装作盗匪袭扰大唐军队和本地牧民,最后也被大唐强大的军事实力击溃了。
  从那一战以后,大唐与吐蕃的关系跌入谷底,当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和亲开创下来的数十年和平,也随着吐谷浑之战而土崩瓦解。
  感情从此破裂了。
  一直到今日,大唐和吐蕃没有任何书面文字方面的协议,证明两国已休战,事实关系上,两国仍处于交战状态。
  所以这才是赞悉若来长安的原因,而李治也对赞悉若超规格接待,显然两国都有意休战罢兵,重修旧好。
  这样的默契下,其实赞悉若拜不拜访李钦载都不重要,今日只不过是走个流程。
  两国和平协议是肯定会签的,大唐刚经历东征之战,急需恢复元气。而吐蕃被大唐犀利的火器和无敌的兵锋吓到了,他们更希望和平相处。
  事实归事实,但该有的傲娇姿态还是要摆一下的,不然别人会以为大唐太便宜。
  听完赞悉若的话,李钦载咧了咧嘴,一脸不高兴。
  “大相啊,我当年与吐蕃军交过手,贵国官军的战力着实不弱,我都差点死在你们军队的刀剑之下,明明实力够强大,好端端的为何突然要休战呢?”李钦载不解地道。
  “啊?”赞悉若目瞪口呆,这话的意思,你好像不大乐意两国休战,啥意思?打上瘾了?


第1317章 意外收获
  赞悉若不淡定了。
  在出发来到大唐之前,他与吐蕃国内的君臣们都有过商讨,其实他们的猜测跟李治一样,都觉得大唐刚经历东征之战,应该不会有余力掉转兵锋马上对吐蕃开战。
  所以赞悉若这次来长安可谓是信心满满,不管若干年后两国关系如何,至少他来长安应该能谈出一个四五年的和平。
  然而李钦载的一番话,却兜头给他淋了一盆凉水。
  从李钦载的话里,赞悉若听出了意思。
  这位大唐有名的重臣好像不大乐意两国休战,甚至恨不得两国打出脑浆子才满意。
  这个……剧本不对呀!
  赞悉若眯起眼打量李钦载,他在辨别李钦载的这番话究竟是真心话,还是随口诈一诈他。
  “李郡公何出此言?两国休战,百姓各自安居乐业,留以喘息之机,不是两利之事吗?”赞悉若强笑道。
  李钦载眉眼不抬,淡淡地道:“百姓喘不喘息,与我何干?”
  赞悉若眼皮猛跳。
  李钦载却接着道:“按我大唐原本的计划,东征之后,大唐接下来便调拨兵马,陈兵西南,大相,抛开私交不论,从各为其主的角度说,海东半岛平定后,西南的吐蕃便是大唐剩下的最后一个强敌了。”
  “大唐将士挟海东大胜之余威,一鼓作气把吐蕃灭了,从此大唐再无强敌,社稷至少可得百年太平,百姓若要喘息,何不再忍一忍,就这最后一战了,咬牙灭了吐蕃,子孙后代从此安享太平,再无忧患。”
  赞悉若脸色变了,他死活没想到,大唐天子最宠信的重臣,对吐蕃的态度竟然是要战不要和。
  “李郡公,恕外臣直言,大唐东征之后,将士久疲,国库已空,恐怕无力再支撑起一场大战了吧?”赞悉若语气凝重地道。
  李钦载笑了:“大相可知我大唐幅员辽阔,耕地千万顷,如今已是炎夏,而海东半岛的捷报不日便至,待到今年秋收,国库又能收上粮草,支应下一场战争足够了。”
  “至于将士久疲,更是无妨。东征将士凯旋之后,自然要休养歇息,但我大唐还可从地方州县调拨新的驻军,别的不说,仅仅在长安城,便有拱卫皇城国都的十二卫,近二十万兵马,他们可是活蹦乱跳,非久疲之师。”
  “粮草有了,新的兵将有了,大相何以言我大唐不足再支撑起一场大战?”李钦载笑吟吟地道。
  赞悉若哑口无言,看这架势,难不成大唐真要发动对吐蕃的灭国之战?
  这也太霸道了吧。
  周边邻国被你挨着个儿的欺负过去,还有没有天理公道?当年吐蕃与大唐的冲突,不过是为了小小的吐谷浑,如今吐谷浑已经归属大唐,吐蕃老老实实撤兵了,你们还要怎样?
  多大仇多大怨,非要灭国吗?
  赞悉若身躯微颤,努力压制心头怒火。
  说不清是气愤还是害怕,若换了十年前,大唐纵是与吐蕃启战,吐蕃也根本不惧。
  然而这些年大唐的军队装备了犀利的火器,这种火器当年吐蕃军在吐谷浑不仅见识过,而且亲身体会过,滋味不好受。
  如果大唐真要灭吐蕃,有了那种犀利的火器,说实话,灭吐蕃问题不大。
  这便是赞悉若感到恐惧的原因,也是他来长安主动求和的原因。
  昔日半斤八两的对手,如今居然惹不起了,吐蕃不得不低头。
  赞悉若的表情愈发凝重,他察觉到此次使唐,过程恐怕不会太顺利。
  “吐蕃与大唐交好数十载,当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之和亲,亦是千古佳话,两国本是兄弟之邦,偶有摩擦冲突,不过是小小的意气之争,不足一笑尔,李郡公何出灭国之言,不至于的。”赞悉若强笑道。
  李钦载叹了口气,道:“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们总拿出来说,当初与大唐争夺吐谷浑时你们怎么不说了?”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今我强你弱,你们又强调两国和平友好了,是战是和都是你们说了算?”
  赞悉若脸色愈发难看,面前的美酒佳肴也没心情入嘴了,心情越来越沉重。
  酒宴气氛陡然僵冷,宾主陷入久久沉默。
  半晌之后,赞悉若缓缓道:“李郡公,吐蕃不愿再启战端,只愿两国世代和平,不知要付出什么代价?”
  李钦载笑了,这话可是你主动说的,我连暗示都没有啊。
  赞悉若不得不妥协,甚至愿意代表吐蕃付出代价。
  有国家层面的原因,大唐兵锋太利,吐蕃胜算不大。
  也有私人方面的原因,赞悉若刚继任吐蕃大相,可以说自己的位置还不大稳当,这个时候更不敢轻易与大唐开战。
  天时地利恰好凑齐,李钦载精神渐渐振奋。
  没想到一顿酒居然还喝出了意外的收获。
  阖眼沉吟片刻,李钦载缓缓道:“若吐蕃真希望两国和平相处,世代永罢刀兵,倒也不是不行……”
  赞悉若皱眉沉声道:“还请李郡公直言。”
  李钦载平静地道:“大唐要金齿部。”
  赞悉若一惊,不假思索道:“不行!不可能!达咩!”
  金齿部是南边的一个部落,位于吐蕃和南诏六国之间,同时也恰好卡在大唐与南诏六国的边境线上,大约是后世云南和缅甸交界的那一带,地方不大,但战略意义很重要。
  它是联系吐蕃和南诏六国的纽带,是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大唐,吐蕃和南诏六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
  大唐若要了金齿部,等于切断了吐蕃和南诏六国的来往,从此吐蕃的南面边境将直面大唐边军,曾经与南诏六国眉来眼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不得不说,这位李郡公的眼光太毒辣了,一句话便击中了吐蕃的要害,你特么是研究了多久的地图啊。
  吐蕃与南诏六国,长期以来关系暧昧,而南诏六国对大唐也是时附时叛,仗着有吐蕃这个备胎,像个渣女一样脚踏两条船。
  由于南诏气候和丛林地理特点,他们叛唐之后,大唐还不好收拾他们,作战环境太恶劣了,朝廷往往只能以怀柔安抚为主。
  现在李钦载一句话便要收金齿部,金齿部若归了大唐,等于逼着渣女跟其中一个备胎分手,从此吐蕃与南诏的联系被拦腰切断。
  对吐蕃来说,这个渣女魅力太大,功夫极高,可舍不得跟她分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8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4/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