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831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这是正式的外交欢迎仪式,以吐蕃国的实力,以及大相赞悉若的身份,大唐必须隆重接待。
  右相许敬宗亲自迎出城门外,将赞悉若从地上扶起来,二人把臂高声谈笑半晌,许敬宗便请赞悉若和吐蕃骑队入城。
  走进城门甬道,穿行入内后,便见城内缓缓行来一群力士,力士大约百余人,合力抬着一面硕大无比的鼓,鼓面朝天。
  圆圆的鼓面上,俏生生站立着十余名太常寺舞伎,随着乐班笙箫奏起,舞伎们站在硕大的鼓面朝跳起了迎宾大礼乐。
  力士们抬着大鼓,缓缓而行,鼓面上的舞伎们舞姿翩跹,如蜂蝶齐飞。
  吐蕃大相赞悉若见大唐竟对他如此礼待,不由感动万分,走进城门后,便情不自禁地面朝太极宫方向,五体投地式再拜。


第1311章 隆重礼待
  吐蕃大相亲自来到长安,是大唐外交上的重大事件。
  如今的大唐君臣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东面的海东半岛上,对于海东半岛,可谓是倾举国之力。
  东面打得如火如荼,人力物力各种力,都投进了海东半岛。
  那么相对来说,大唐对西面的邻居们,则要采取安抚怀柔之策。
  否则如果西面的邻居对大唐征伐四方的举动感到不安,于是在边境上制造摩擦,或是突然发起战争,大唐可就陷入被动了。
  所以尽管当年大唐和吐蕃两国因为争夺吐谷浑,而闹得很不愉快,当时的大相禄东赞由于唐军援兵的及时赶到,差点成了大唐的俘虏,可是今日吐蕃新任大相赞悉若的到来,大唐还是以隆重的外交礼仪迎接。
  不仅仅是礼仪之邦的气度,更重要的是,大唐君臣很清楚如今的局势,征伐东面之时,当然要安抚西面,总不能两边都得罪吧?大唐再牛逼,也经不起东西两面作战的消耗。
  右相许敬宗亲自出迎,恰好配得上吐蕃大相赞悉若的身份,而皇宫禁卫的仪仗以及太常寺舞伎的鼓面舞,也算是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了。
  舞伎们在鼓面上翩跹起舞,引来了长安城无数百姓和商贩的翘首围观。
  霎时间延平门内人山人海,炎炎夏日的烈阳下,百姓们浑身冒汗,仍然挤在禁卫仪仗之外,看着鼓面上巧笑倩兮的舞伎们翩然舞姿,再看着吐蕃大相感动的表情,人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赞悉若是真的受宠若惊,原以为当初跟大唐争夺吐谷浑,闹得那么不愉快,来到大唐后君臣纵不会无礼对待,至少也会非常冷漠。
  没想到进城就见到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不管赞悉若内心怎么想,当着这么多的围观百姓,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大唐给了面子,他得兜着,不敢不识抬举。
  于是赞悉若面朝太极宫方向一拜再拜,每一次磕头都磕得扎扎实实,脑袋狠狠撞地,三叩九拜之后,赞悉若的额头已是一片通红,肿起老高。
  赞悉若的虔诚跪拜果然赢得了围观人群的好感,四周一片喝彩声。
  大唐从君臣到百姓贩夫,其实都是非常开明且宽容的,大国泱泱气度不仅体现在外交上,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
  两国以前干过仗,没关系,亲兄弟都有动手的时候,彼此干过仗太正常了,干完之后大家心平气和坐在一起聊一聊,该道歉的道歉,该认错的认错。
  流程走完以后,大家还是朋友兄弟,以往那些不愉快就当翻篇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干仗时大唐赢了,对方输了。
  否则可就没那么大的气度了,比如高句丽,跟大唐打了几十年,大唐心平气和坐下来跟它聊过吗?
  不灭国何以雪百年世仇?
  没错,就是这么双标,但,天经地义。
  宗主国的尊严,是要排在所谓“气度”的前面的,先满足了自己的尊严后,咱们再聊气度的事儿。
  所以今日大唐对吐蕃如此礼遇,是因为当年争夺吐谷浑时,大唐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而吐蕃,付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禄东赞耗尽心神,多年谋算,却终究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灰溜溜撤兵,吐谷浑彻底划入大唐版图。
  赢家招待输家,再客气的姿态,其实也难掩居高临下的本质,围观百姓此刻为赞悉若的虔诚跪拜而欢呼赞许,也是这种战胜国的心态。
  而此时此刻虔诚朝太极宫跪拜的赞悉若,内心究竟是感动还是憋屈,唯他本人自知。
  从延平门到太极宫,赞悉若在人山人海的百姓围观下,领着吐蕃使团一路走到太极宫门外,然后,再次五体投地跪拜。
  宫门打开,仍旧是禁卫仪仗,仍旧是礼乐歌舞夹道欢迎。
  在许敬宗的带领下,赞悉若走进宫门,来到太极殿。
  李治和武后盛装坐在殿内,赞悉若进殿便三叩九拜,姿态非常卑微。
  李治的态度也很热情,含笑与赞悉若寒暄,他还回忆起贞观年间,禄东赞代松赞干布来到长安,当年的李治尚年幼,却也与禄东赞有过数面之缘。
  说着李治的表情又变得唏嘘起来,禄东赞已逝,故人渐凋零,作为禄东赞的长子,赞悉若不仅继承了家业,同时也继承了禄东赞的官职,当了吐蕃的大相。
  闲聊的话题都很轻松,基本没聊敏感话题。
  当年大唐与吐蕃争夺吐谷浑,以及当时还是大唐使臣的李钦载在吐谷浑将禄东赞连坑几次,两国兵戎相见,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李治都没提。
  赞悉若似乎明白李治的用心,也很识趣地只谈两国的交情,不谈两国的战争。
  重点话题就是松赞干布迎娶大唐文成公主。
  这是两国间的一段千古佳话,而且影响力非常深远,直到今日,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仍是维系大唐和吐蕃两国表面和平的重要纽带。
  聊了许久后,李治下令设宴,朝中宰相和尚书侍郎们皆列席,以示隆重。
  傍晚时分,太极宫内灯火通明,太极殿丝竹笙箫之乐悠悠飘荡。
  君臣共聚于殿内,只为接待远道而来的吐蕃大相赞悉若。
  宫女宦官们将美酒佳肴端上殿,太常寺歌舞伎们照例准备歌舞娱客,长安城的重要朝臣也齐聚于殿内,就在李治准备宣布开席之时,赞悉若却突然跪拜在李治面前。
  “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外臣有一事相请。”
  李治含笑道:“大相是远来的贵客,但有所求,朕必允也,大相直言无妨。”
  赞悉若垂头道:“外臣听说,大唐有一位少年英雄,当年奉天子陛下旨意出使吐谷浑,与外臣之父禄东赞有过交道,如今那位少年英雄已是大唐的砥柱重臣,不知为何,今夜天子举宴,却不见他?”
  李治目光闪动,与武后迅速对视一眼,夫妻俩淡淡一笑。
  “大相所说之人,莫非是辽东郡公李钦载?”
  赞悉若道:“正是李郡公,请恕外臣无状失礼,外臣之父临终前曾有遗言,若非这位李郡公,如今吐谷浑落于谁手,尚未可知,外臣之父一生心血谋算,竟失于李郡公之手,此乃天意。”
  “外臣今日来长安,犹盼一见大唐李郡公之风采,伏乞大唐皇帝陛下恩允。”
  李治挑了挑眉,然后装模作样地四下环视,讶异地道:“咦?景初今夜未赴宴乎?”


第1312章 夜宴酬客
  英国公府。
  今夜太极宫夜宴,早有礼部官员上门邀请过,但李钦载在礼部官员面前突然抽起了鸡爪疯,顺便口吐白沫,两眼翻白。
  礼部官员吓坏了,他不知道为何刚提出宫中赴宴的事,李郡公便突然发病,所以,自己不会担责吧?
  于是礼部官员连滚带爬告辞,恰好这时崔婕带着金达妍匆匆跑来,金达妍神情焦急,跑到李钦载面前二话不说搭起了脉,崔婕一脸惊惶给李钦载掐人中。
  谁知李钦载却突然恢复正常,从怀里掏出一块巾帕,优雅地擦着嘴角流出来的白沫儿。
  二女看傻了,崔婕呆呆地道:“夫君……你没事?”
  李钦载瞥了她一眼:“开什么玩笑,我年纪轻轻能有啥事?”
  “刚才夫君……”
  李钦载痛快地道:“装的,陛下召我太极宫赴宴,不大想去。”
  “为何?”
  李钦载叹道:“听说吐蕃大相来了,他爹当年被我打得灰头土脸,差点被咱们活捉,如今他来了大唐,我这个胜利者却给战败者陪酒,大晚上的跑出去应酬,还不如在家陪婆娘孩子。”
  崔婕气得狠狠捶了他一下,道:“夫君装病倒是装得越来越精湛,妾身快吓死了!”
  随即崔婕又甜蜜地一笑,道:“夫君若不想去,那便不去,异国的猢狲有啥可见的。”
  李钦载笑着朝一旁的金达妍挤挤眼,金达妍面无表情,跟崔婕招呼了一下,转身走出了屋子。
  崔婕看着她的背影,又狐疑地看着李钦载。
  “夫君与她已不清白了,此时正应郎情妾意才是,为何金神医还是这般清冷?”
  李钦载眨眨眼:“或许在夫人面前,她不好意思吧,就像夫人,夜里吹了灯是一个模样,白天在府里下人面前又是另一个模样……”
  崔婕大羞,捂住了他的嘴:“不准说了!”
  夫妻俩互相搂在一起,享受这难得的安静恬淡时光。
  李钦载抬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正要说几句譬如“今晚月色真美”之类的浪漫词儿,然而吴管家又匆匆赶来。
  宫里来了一名宦官,奉了李治的旨意来传话。
  李钦载急忙整了整衣冠来到前院,宦官很客气地跟他见礼,然后委婉地表达了李治的意思。
  李治的意思很浅白,大概意思是,听说李爱卿突然生病,朕甚忧心,但远方有客至,不管怎么说还是请李爱卿勉为其难,强撑病体,进宫与远方来的贵客饮几杯。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憋他妈装了,赶紧滚进宫来陪酒!
  还得是李治,只听礼部官员寥寥数语便知李钦载在装病。
  既然天子都发话了,李钦载再装下去就不合适了,有欺君之嫌,于是李钦载只好穿戴官服,匆匆朝太极宫赶去。
  进了太极宫,宦官领着李钦载直奔太极殿。
  此时殿内歌舞笙箫,酒宴正酣,宾主频频举杯互敬。
  右相许敬宗作为主陪,已然有了几分醉意,老头儿步履踉跄在殿中踱步,一手高举酒盏,以对月邀饮的惊艳姿态,吟诵着南北朝时期的名诗。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李钦载刚跨进殿门,便听到许敬宗一脸醉意且饱含激情的大声吟诵,听得李钦载差点笑出声。
  这老货,也不知是真醉还是假醉,醉了念诗都念得如此正能量,什么“见臣节”“识忠良”,什么“报明主”……
  不愧是朝堂老狐狸,你明明可以直接拍马屁的,却还要喝点酒掩饰一下,让这一记马屁拍得既自然又圆润。
  而李治果然被许敬宗感动了,一脸唏嘘感慨地看着许敬宗,或许正在回忆他与许敬宗君臣如鱼得水的心路历程。
  李钦载若是情商低一点的话,这会儿该提醒李治清醒点儿,别忘了许敬宗贞观年间被罢官免职,正是因为在你妈的葬礼上无故发笑,失了朝仪,被满朝文武参得欲仙欲死……
  幸好李钦载情商够用,人家借醉表忠心的时候,最好不要插嘴,不然很破坏气氛。
  直到许敬宗念完了诗,回到矮桌后坐下,李钦载才脱履入殿,首先朝李治行礼。
  见李钦载终于来了,李治两眼一亮,笑着朝李钦载招手:“快来,酒宴少了景初,实在缺了几分味道,景初一来,今夜酒宴圆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8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1/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