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747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张大象温和地笑道:“李郡公是我大唐的英雄,李家一门双公,祖孙皆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今日李郡公登门,正是我张家的荣幸,怎能说冒昧呢。”
  说着张大象侧身一让,请李钦载入堂。
  轮椅推进张府前堂,李钦载刚坐下来,却听府门外一阵喧哗,扭头一看,却是张大安气急败坏地赶回来了。
  张大象一见张大安,表情顿时冷了下来,皱眉道:“家中有贵客,何故如此失仪,还不速速避回后院!”
  张大安对这位兄长似乎有些敬畏,再看前堂端坐的李钦载,顿时表情愈发难看。
  李钦载笑道:“郯公先不忙屏退令弟,我今日登门就是为他而来。”
  张大象意外地看了看张大安,仿佛明白了什么,神情顿现忐忑,小心地道:“莫非我这不懂事的阿弟得罪了李郡公?”
  李钦载似笑非笑地盯着张大安,道:“要不,请令弟亲自说说?”
  张大象转身盯着张大安,语气已有些怒意:“你到底给咱家惹了什么祸,快说!”
  张大安肩膀微微一颤,眼中有了几分惧意。
  李钦载脸上的笑容愈深。
  刚出场时眼神阴鸷,气焰嚣张,十足十的反派人物,结果到了兄长面前竟害怕得像个惹了祸的孩子,一个人前后的气质反差这么大,看来出了事找家长这招果然有效。
  见张大安久久不敢出声,张大象怒意更盛,咬着牙道:“父亲故去前的家训,看来你是都忘了,父亲虽故,但我这个兄长还没死,你若不说实话,今日我便代父亲行家法了!”
  张大安这才小声道:“我与李郡公之间只是一点小误会,我的马车不小心拦了他的路,车夫又冲撞了他的贵属……”
  张大象怒道:“若只是这点小误会,人家会亲自找上门来要说法?你还不说实话是吧?”
  李钦载急忙道:“郯公言重了,我今日可不是上门要说法,真的只是拜访足下,你我同殿为臣,互为同僚,又都是凌烟阁功臣之后,两家理应有通好之谊。”
  张大象面色铁青,勉强朝李钦载挤出一丝微笑,比哭还难看。
  李钦载的话理论上是没错的,大家同为凌烟阁功臣之后。
  但实际上,凌烟阁功臣也有高低之分,这个“高低”可不是看排名,而是看现状。
  距离凌烟阁绘功臣图已有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里,凌烟阁功臣有的亡故,有的仍在世,有的官升爵显,有的甚至还谋过反。
  当年郯国公张公谨在世时,确实颇得李世民器重,可张公谨死得太早,贞观六年就去世了。
  朝堂官场人走茶凉,如今的郯国公权势已大不如从前。
  承袭爵位的张大象,论官职也只是户部侍郎,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如今唯一能维系张家体面的,只有郯国公这个名头了。
  而英国公府,李勣仍在世,刚为大唐立下灭国之功,是李治最信任,倚为社稷砥柱的重臣。
  他的孙儿也争气,这些年为大唐大大小小立过不少功劳,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已爵封郡公,与当今天子既是君臣,私下又是朋友兄弟。
  两家都是国公府,可权势和地位真的不在同一个层级,郯国公府差远了。
  今日李钦载登门,张大象原本心中高兴,以为能跟英公的孙儿建立交情,两家互相往来,对郯国公府也算一桩好事。
  万万没想到,李钦载今日登门竟是兴师问罪的,张大象此刻心中有点慌,对自己这位惹了祸的弟弟更是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你特么猪油吃多蒙了心了?李钦载你也敢得罪,真以为自己还是权势如日中天的郯国公之后?
  在张大象越来越严厉的眼神压迫下,张大安显得愈发手足无措,冷汗从额头渗了出来也不敢擦。
  兄弟俩沉默良久,李钦载突然哈哈一笑。
  “既然令弟说是小误会,那我便当作小误会,郯公恕罪,刚才与令弟在街上有了些许冲突,我呢,也有些气盛,一时冲动打断了贵府车夫的手脚,还下令杀了贵府的马,此事算是不拖不欠吧。”
  张大象严肃地道:“李郡公言重了,就算是误会,也该分个是非黑白,李郡公亲自登门,显然是我这个不争气的阿弟启衅在先,郯国公府上下理当向李郡公赔罪。”
  “张家虽落魄,但做事不推诿,该承担的一定要承担,张大安,马上向李郡公赔罪!”
  张大安咬了咬牙,不甘不愿地朝李钦载躬身。
  刚弯下腰,李钦载突然叫住了他。
  “且慢,今日的冲突只是小事,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还请你不吝赐教。”
  张大安迅速看了看兄长的脸色,道:“你问。”
  李钦载打量他一番,道:“你我素不相识,但今日之事,你显然是有备而来,拦车也好,寻衅动手也好,前后都带着目的性,我就想知道,你究竟有何目的?”
  “如果我今日当街动手打了你,你接下来打算如何?”
  张大安抿紧了唇不出声。
  李钦载很有耐心,微笑地看着他。
  旁边的张大象似乎听出一点味道了,等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一巴掌狠狠扇在张大安后脑勺上。
  “李郡公问你的话,还不快说!”张大象厉声道:“你到底吃错了什么药,竟敢当街对李郡公寻衅,他何曾得罪过你?”
  在兄长的血脉压制下,张大安实在扛不住了,只好低声道:“兄长当知,我是沛王殿下的谋臣……”
  此言一出,张大象仍有些茫然,但李钦载却露出恍然之色。
  绕了一大圈,又特么是争储!


第1172章 明月沟渠
  张大安这货居然是李贤的谋臣,说出去谁敢信?
  李钦载震惊地看着他,半晌没出声。
  本来李贤在朝野中的声望不错,据说也是个比较儒雅温润的藩王,朝臣评价他有君子之风。
  可是现在李钦载发现,李贤居然连张大安这种货色都能收入麾下当谋臣,李钦载不由开始怀疑李贤的品味,继而怀疑李贤的品行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就算传言不假,但有了张大安这粒老鼠屎,李贤麾下那一锅汤怎么着也该变味儿了吧?
  “你是沛王殿下的谋臣?”李钦载上下打量他,从头发到脚趾。
  张大安挺起了胸膛:“当然,我不配吗?”
  李钦载眯起了眼,这货难道真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被李贤另眼相看?
  教了几年学生,李钦载对别人的智商大抵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张大安给他的印象纯粹就是愚蠢,说他是无恶不作的纨绔,李钦载不反对,说他有谋略,打死都看不出。
  “你当然配,你跟沛王配一脸……”李钦载嘴角微微抽动。
  旁边的张大象再也忍不住了,再次一巴掌扇过去。
  “李郡公当面,还敢胡说八道!”张大象怒道。
  随即张大象一脸歉意地跟李钦载解释。
  张大安确实是跟李贤混的,但不是什么谋臣。
  当初太子李弘病重,李贤被紧急秘召回长安,长安城里很多人都听到了风声,张大安却是表现最积极的一个,李贤人还没进长安城,张大安便领着随从在城外迎接他。
  因为这个举动,再加上张家的先辈是凌烟阁功臣,李贤也就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后面那几日,张大安便一直以李贤的谋臣自称,但实际上,顶多只能算是站到了李贤的阵营里。
  李贤麾下有沛王府的谋臣,论出谋划策,还轮不到张大安。
  张大象解释之后,李钦载恍然。
  张大安却毫无尴尬之色,仍挺胸道:“我确实是谋臣,只是兄长看不起我,以为我不配罢了。”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继续说吧,今日你给我布下的究竟是个什么局。”
  张大安索性坦然道:“今日听说李郡公刚从太极宫出来,不知陛下和你聊了什么,但长安皆知你是英王显的老师,而英王显,是与沛王争储的对手……”
  “所以呢?”
  “所以,在天子未做出决定之前,我认为必须将英王显和李郡公打压下去,最好在朝中弄得声名狼藉,让朝臣闻名而心生反感,如此,就算天子有意让英王显当太子,也要考虑天下悠悠众口。”
  李钦载也是个聪明人,立马明白了。
  “今日你拦我马车,故意启衅,为的就是逼我出手,最好能把你揍得头破血流,而你便成了这件事的受害者,可以到处宣扬英王显的老师多么跋扈恶劣,恃功而骄,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能是什么好人,对不对?”
  张大安抿唇没出声。
  随即李钦载又联想到别的方面,淡淡地道:“恐怕今日朱雀大街上,当我们起冲突时,躲在旁边看热闹的人群里,也有不少御史言官吧?”
  张大安还是没出声,但表情显然已默认。
  李钦载舒了一口气,还真是一个局,前后有呼应,明暗有分工。真被他们炒起了舆论,对他和李显来说,必然是浑身脏水,解释不清了。
  张大象在旁边已是面色铁青,一双铁砂掌不时抬起又放下,似乎还想给这个不争气的弟弟来一记狠的。
  李钦载却疑惑地道:“数日之前,我在府门外公开宣告过,我和英王显不争,你难道不知?”
  张大安终于开口了:“知道,但,没人信。”
  “我特么……”李钦载气结。
  转念一想,当时展示“不争”二字时,自己提前收了不少礼,于是满腔怒火顿时烟消云散。
  别人信不信没关系,不耽误我发财……
  “英王显也是皇嫡子,他的老师在陛下心中和朝堂上分量极重,如此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没人相信英王显会不争。”张大安老老实实地道。
  李钦载叹道:“说真的,英王显真没打算争储,明日我便要带着他离开长安,去学堂读书,避开长安城的是是非非。”
  张大安点头:“我懂了,你和英王显的策略是避其锋芒,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李钦载叹了口气,他信了,这货真不是谋臣。
  谋臣没这么二百五的。
  张大安的动机也很容易理解,郯国公府随着张公谨去世后,门庭日渐落魄,继承国公之位的张大象也才不过是个户部侍郎,看得出张家有多潦倒了。
  作为家中的老三,张大安更是一官半爵都没混到,三十多岁了还是个整日章台走马的纨绔。
  如今朝中眼看易储,正是站队谋官的绝佳机会,张大安当然要毫不犹豫抱紧李贤的大腿,并且为他冲锋陷阵,博个潜龙拥戴之功。
  懒得解释了,扭头示意部曲把自己抬到轮椅上,张大象仍小声地给他赔罪。
  李钦载摇摇头,跟这二百五没啥计较的。
  出了郯国公府门,张大象一直送出府门外。
  李钦载语重心长地道:“郯公是尔雅君子,你我皆是凌烟阁功臣之后,公若不弃,咱们两家可常走动……”
  张大象喜道:“固所愿也。”
  李钦载又道:“但你这位阿弟,实在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7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7/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