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559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幸好,李治和李钦载还年轻,李治如今才三十多岁,而李钦载,也才二十多岁,李治的旧疾在慢慢的调养下,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寿数应该比真实历史上的多了不少。
  而李钦载,他早已立志,一定要活到李治先断气,君若不死,臣不敢死……
  他们的人生还很漫长,有足够的时间解决这些积弊已久的问题。
  君臣相视苦笑,随即李钦载的神情又变得轻松起来。
  来日方长,如今的短期目标,就是配合李治削弱世家。
  “陛下,臣还有一事……”
  “你说。”
  “臣有一位得意门生,这次也想参加科考。”
  李治有些意外:“朕已任你为明算科主考,你门下的弟子想参加科考,你自己便可决定,跟朕说甚?”
  李钦载迟疑了一下,道:“臣的这位得意门生有些特殊,她是女儿身。”
  李治愣了,甘井庄学堂的弟子他多少有些了解,李钦载门下的女弟子只有两人,都是他多年前的某个晚上打了个哆嗦后亲自造出来的。
  “宣城和义阳?”李治惊讶道。
  “只有宣城公主,臣必须坦言,她是臣所有的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位,在明算格物这方面,她的天赋很高,甚至比臣都高。”
  李治哈哈一笑,跟天下所有的家长一样,顿时露出了自豪之色,又假装矜持地摆手:“景初谬赞了,哈哈,谬赞了。”
  李钦载认真地道:“臣并无夸大之处,宣城公主确实有很高的天赋。”
  李治愈发得瑟:“朕当年不过是打了个哆嗦,没想到居然有此意外之喜……难怪朕当年那个哆嗦打得如此之爽。”
  李钦载:“……”
  你特么是真不拿我当外人啊,这么喜欢得瑟,把细节写进史书里好不好?让后人看史书时跟你一起哆嗦一下?
  沉吟片刻,李治正色道:“女子是不能有功名和官职的,这一点景初想必也很清楚,但她若想称量一下天下英才,朕也不能让女儿失望……”
  “科考当日,朕就在这安仁殿内置单独的考场,让宣城坐此考试,试卷与科考相同,朕亲自监考,考后仍由景初阅卷,景初觉得如何?”
  李钦载大喜,躬身道:“多谢陛下成全。”
  李治笑容不减,眼中满满的欣慰与自豪:“朕也很想看看,朕的女儿究竟能否与天下英才一较长短。”


第866章 尘埃落定
  李钦载的身份有很多,他是县侯,也是李治器重的重臣,是儿子是丈夫也是父亲,但他还有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老师。
  在李钦载眼里,世间所有的爵位官职其实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有时候爵位和官职还会给他的生活带来麻烦。
  前世工作那么累,这辈子本来打算彻底躺平,可是人终归是社会性动物,怎么可能真正躺平不问世事?
  那些归隐山林的所谓隐士们,说不定每天清晨也得拎着菜篮子上集市买菜,跟小贩们争的面红耳赤,买完顺便还恶狠狠地顺走一把葱。
  如果人在世上必须要有一种职业,李钦载倒是对老师这个职业不反感。
  学堂里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小混账们虽然愚蠢了一点,可他们偶尔还是很可爱的,而李钦载,在学堂里便是唯一的王,他不需要对谁硬生生挤出笑脸应酬逢迎。
  这或许是李钦载唯一不反感,而且不觉得累的职业了。
  所以,能为自己的学生做点事,李钦载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门下弟子里突然冒出宣城公主这样的天才,李钦载其实也很想知道,她未来的成就究竟有多大,能走多远。
  君臣该说的话已说完,不该说的李钦载一句都没问。
  比如李治会如何处置李游道和赵郡李氏,李钦载不想问,他知道李游道活不了,李治已铁了心要拿他杀鸡儆猴,震慑别的世家。
  至于赵郡李氏,李治要扳倒整个世家却不现实,世家那么容易被扳倒,李治何至于花一辈子时间才只堪堪做到削弱。
  没关系,来日方长,只要李治还活着,君臣俩总有机会把世家压下去。
  告别李治,李钦载出宫后便径自回了国公府。
  进门后回到自己的院子,发现院子里静静站着一个人。
  李钦载眼睛一眯,接着笑了起来:“唐戟,你啥时回来的?”
  唐戟朝他抱拳行礼:“午时方回。”
  李钦载上前拍他的肩,手快落到他肩上时,唐戟突然下意识地肩头一沉,随即反应过来,眼前这位是领导,也是金主。
  唐戟急忙恢复了姿势,甚至悄悄踮起一只脚,让肩头稍微高一些,争取让李钦载拍得舒服。
  熟练又乖巧的模样让人心疼。
  李钦载眼眶一热,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这特么哪里是高手,分明还是个社畜啊。
  手落到他肩上,李钦载用力拍了拍,笑道:“这次干得不错,以后若有这种事,交给你我很放心。”
  唐戟垂头道:“幸不辱命,托李县侯之福。”
  李钦载笑道:“听老魏说,你的身手属于刺客之术,跟谁学的?”
  唐戟目光一黯,低声道:“早年家未破之前,小人便跟一位游方的道士学了一点皮毛,后来家破了,小人为躲避追杀,常匿于野外山林,那里野兽众多,小人为了活命,不得不与野兽豁命相拼。”
  “身手大约便是那段时光练出来的,无法与野兽当面厮杀,只能暗里伏击,久而久之,便练成这身鬼鬼祟祟见不得光的武艺,惭愧。”
  李钦载笑道:“一点也不惭愧,我若是有你这身手,做梦都笑醒,啥见不得光,只要能干倒敌人就是胜利,胜者为王懂吗?”
  唐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小人明白了。”
  “别人在我家村口杀十三匹马,你便杀他十三个人,这事儿干得很解气,效果也不错,唐戟,你是个人才,不过力量单薄了一些,以后我若遇到更强大的敌人,你一人之力再如何伏击也成不了事。”
  “所以,你不妨招揽几个与你身手差不多的人为我做事,条件可以谈,要钱要物要承诺,咱们都好商量。”
  唐戟沉默片刻,道:“李县侯要小人做的事,都是这种……”
  李钦载似乎看出了他的意思,笑着道:“没错,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无论成败,我都不会承认与我有关,但你不是死士,我不需要你为了我送命,风向不对该跑就跑,下次再找机会。”
  唐戟点头:“小人明白了,这就按李县侯的吩咐,去寻摸人才。”
  李钦载高兴地勾住唐戟的肩往屋里走,笑道:“你以前也是官宦子弟,咱俩有共同语言,走,一起喝几杯,互相交流一下当年为非作歹的宝贵经验……”
  唐戟脚步一顿,李钦载勾着他的肩却没带动他,不由好奇地看着他。
  唐戟垂头道:“物是人非,浮沉飘零,家破之后,我已发誓不饮酒了。”
  李钦载沉默一阵,又笑道:“好,不勉强你,不饮酒难道还不吃饭?我喝酒,你吃饭,总之,今日咱俩必须凑合一顿。”
  “我一直认为,一起吃过饭的人才算朋友,咱俩可以论朋友。”
  唐戟心中一暖,还是拒绝道:“小人身份卑微,不敢与李县侯同桌同食。”
  “当然不同桌,你不饮酒,坐小孩那桌去。”
  ……
  就在李钦载与唐戟同饮之时,长安城又传出了消息。
  天子下旨,罢李游道少卿之职,并着刑部严审,李钦载在朝会上参李游道四款罪,刑部皆须落实证据。
  不仅如此,旨意中还下令查封李游道府邸,府中一干涉案人等皆下狱审问,同时也向赵郡李氏下旨严厉训斥,指责赵郡李氏教子无方,家主必须承担责任。
  神奇的是,训斥赵郡李氏的旨意还没出长安,赵郡李氏居然已有了动作。
  南祖一房家主李政藻跪在太极宫门前请罪,李政藻面朝宫门叩首,磕得头破血流,哀哭长号许久。
  一个时辰后,宫门打开,天子召见李政藻。
  又过了一个时辰,李政藻失魂落魄地走出宫门。
  不知李治与李政藻在宫里聊了什么,外人只见李政藻出宫后便匆匆离京,至于李游道的遭遇,李政藻问都没问,更没托人打点,仿佛放弃了他似的。
  第二天,又有消息传出来。
  关在刑部大狱的李游道在监牢中自杀。
  自杀很决绝,李游道撞墙而死,狱卒听到动静赶来时,李游道的脑袋都变形了。
  自杀之前,李游道留下了遗书,遗书里将所有的罪状都承认了,甚至连赵郡李氏涉案的几桩罪也都揽到自己身上,所谓圈地伤农蓄奴等,皆是李游道一人所为,与家族无关。


第867章 功德不减,正义依然
  李游道死得很干脆,而且没有任何疑点。
  亲笔遗书坐实了他的罪状,连赵郡李氏的罪都认下了,不仅如此,关于插手科考,煽动国子监生闹事,威逼主考官等罪状,更是全盘承认,并在遗书中忏悔。
  这封遗书的内容不知为何很快传遍了长安城。
  朝野哗然,舆论在一夜之间反转。
  当初针对李钦载的流言有多恶毒,今日那些曾经中伤他的人就有多羞愧。
  一时间,长安城内忏悔声四起,正义的人们又重新定义了何谓正义,他们纷纷在叹息认错,纷纷痛骂李游道蒙蔽世人,纷纷诉说今科主考李钦载是个好人。
  有意思的是,却从来没人质疑自己明明是个毫不相干的路人,却能神奇地定义一件与他无关的事情里,谁是正,谁是邪。
  所有传播流言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执法者,自己在干着一件替天行道的事,不计报酬,用爱发热,痛心疾首,指天骂街,正义终于得到了宣泄。
  李游道的遗书散播出来后,长安城许多百姓聚集在英国公府门前,用庄严肃穆的态度郑重其事地面朝大门躬身行礼。
  一礼下去,仿佛李钦载受到的所有伤害全部抵消了,大家不拖不欠。他们又成了正义人士,功德不减,以后继续替天行道。
  路人朝国公府行礼的时候,李钦载就站在府内的院子里,望着紧闭的大门,他嘴角含笑,笑容有几分冷意。
  “五少郎,外面许多百姓都在跟您行礼认错呢,您要不要出去见见他们?”刘阿四笑呵呵地道。
  李钦载摇头,嘴角一扯,淡淡地道:“善良又可爱的人们,如果多长点脑子就更可爱了,呵!”
  说完转身回了屋。
  李游道死了,插手科考的案子也算真相大白了。
  但事情没完。
  李治要的可不仅仅是真相大白。
  李游道死后的第二天,太极宫又传出旨意,罢免朝堂十二名朝臣,有的流放千里,有的是贬谪地方,还有的限时归乡。
  朝堂哗然,看到这十二名朝臣的名单,有心人一眼便看出来了,这十二人皆是赵郡李氏的党羽,而且每个人的官职都很重要。
  他们的罪名语焉不详,刑部发下的公文只说是涉科考案,但没有详细的原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5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9/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