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529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李勣似笑非笑地道:“今日是你出风头的日子,老夫过来共襄盛举,不行吗?”
  李钦载眨眼:“一点小事而已,爷爷何必劳累跑一趟,您这把年纪正应在长安城里找几个老婆婆搂着跳舞才是,大老远的,咱庄子上的老婆婆质量也不高……”
  李勣沉下脸道:“刚说一句话便耍混账了是吗?老夫若当着君臣的面抽你,你这堂堂县侯怕也没面子吧?”
  甘井庄本是李勣名下的庄子,李钦载这个孝顺的好大孙不过是占了爷爷的庄子而已。
  见老主人李勣露面,庄户们惊喜万分,纷纷上前行礼拜见。
  李勣频频颔首致意,上前亲自将他们搀起,一大把年纪了,李勣居然能清楚地说出每个庄户的姓名,以及当年随军时被分在哪个卫哪个营,甚至还能说出哪个人曾经立过什么战功。
  庄户们见老主人这么多年都没忘记他们,激动得不由热泪盈眶。
  与庄户们叙话之后,李勣打量了庄子一番,见附近的田地茂盛,庄稼长势喜人,庄户们也是精神十足,面貌俱佳。
  李勣不由欣慰地看了李钦载一眼,含笑道:“这几年庄子被你打理得不错,可贵的是,老夫看得出你很善待庄户,这就好。主家有善念,家业怎么也败不了。”
  李钦载当仁不让地咧嘴一笑:“那是,您老看看庄户们,吃得比孙儿都胖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剥削我呢。”
  李勣对孙儿的混账话已然免疫了,自觉地忽视了他的话。
  站在不远处的李治朝李钦载招了招手,笑道:“景初,差不多到时辰了,该去地里看看了吧?”
  李钦载急忙领命。
  今日君臣如此大张旗鼓从长安赶到甘井庄,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当初费尽千辛万苦,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弄到的几株番薯种子,在经过老农的精心培育后,今日已到了成熟的时候,该收成了。
  经过李钦载的描述后,李治对番薯寄予厚望,今日终于到了验证李钦载的话是真是假的时候,此刻李治的内心颇不平静,但帝王的威严和礼仪不允许他失态,只能故作淡定。
  李钦载领路,李治和朝臣们跟在后面,一行人来到那片千山鸟飞绝的番薯种植试验地。
  试验地早被禁卫们清理一空,君臣们在地里围成一圈,好奇地注视着地里长势茂盛的番薯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讨论着这种新粮食究竟亩产几何。
  李治与李钦载并肩站在番薯面前,李治此刻也无法掩饰紧张的表情,手心都冒出了汗,语气忐忑地道:“景初,你莫诓朕,此物果真能收获五千斤?”
  李钦载愕然道:“陛下,您莫吓臣,臣说的是亩产五千斤,眼前这几株是绝对不可能有五千斤的……”
  李治急忙道:“是朕口误了,朕的意思是,它真有亩产五千斤的收成?”
  李钦载肯定地点头:“臣不敢欺君,此物必有五千斤亩产。”
  李治喜道:“景初从不妄言,既然你说有,那必然是有的。”
  说着李治大声下令,在地头摆下香案,数十名道僧盘坐于地,不停诵念祈福经文,还有两名穿着古怪服色,脸上画满迷彩,头顶一蓬乱草的怪人上前,面朝番薯蹦蹦跳跳,咿咿呀呀唱着古怪的歌词。
  后面的君臣们这时也停止了议论和说笑,神情变得肃穆起来,李治和武后带头,面朝番薯双膝跪地,虔诚地三拜。
  李治口中犹在喃喃自语,李钦载凑近听了几句,依稀听出大意。
  大意应该是朕以天子之尊,祈求上天赐人间高产粮食,免我万世百姓不受饥荒之苦,从此安享太平,朕愿拿亲生儿子单身二十年换此一诺,还请老天爷给朕这个面子云云。
  李钦载不由肃然起敬。
  天子不愧是天子,果真豁得出去。
  国人的信仰还真是极具功利性,敢跟老天爷做强买强卖的生意,许完愿也根本不管老天爷答不答应,从皇帝到平民百姓皆如是。
  就像往庙里功德箱里扔几文铜钱,菩萨就必须保佑他世代富贵,最好下辈子让他当皇帝,否则你就不是真菩萨,是缅北的诈骗集团。
  这特么叫许愿吗?这叫悍然打劫神仙。
  许完愿后的李治顿觉神清气爽,一脸轻松地结束了作法。
  李钦载表情古怪地道:“陛下,不过几株番薯而已,不必如此隆重吧?”
  又是道僧念经,又是跳大神,又是君臣跪地祈福,莫说李钦载被吓到了,地里的番薯宝宝只怕也被吓到了。
  这玩意儿在后世属于粗粮杂粮,是上不了席面的东西。
  番薯若有在天之灵,怕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自己居然能有如此待遇吧?
  李治抬头看了看他,严肃地道:“你为何还站着?快跪下,虔诚一点,举头三尺有农神,你若不诚心,会连累番薯产量的!”
  李钦载挣扎半晌,终究还是不情不愿朝番薯跪下。
  自己居然会有朝几坨地瓜跪拜的一天,活了两辈子都没想到啊。


第814章 收成
  除了李钦载和李治,在场绝大部分人对番薯此物仍很陌生。
  以前倒是听说过,英公的孙儿不知从何处弄了几株新粮种,亩产了不得,天子甚为看重,派了数千禁卫日夜看守。
  朝臣们听说后,也只是唯唯附和,既然天子说亩产了不得,那一定了不得,但是在各人的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这个世界的几种粮食,大约会是怎样的产量,朝臣们比谁都清楚,就算弄到了新粮种,它的亩产再惊人,终究也逃不过自然规律。
  说它亩产比寻常的麦子稻谷黍米高一两百斤倒是可以接受,但如果说它的亩产比目前的粮食多了好几倍,甚至上十倍,这就有点扯淡了。
  神仙撒尿施肥也不可能种出这效果,这完全超出了自然规律了,大家都是理性的人,怎么可能接受如此无稽的说法?
  眼前的仪式弄得很隆重,明明只是收几株番薯,一把锄头把地刨开便是,偏偏李治却非要叫上僧道念经,还要跳大神作法。
  这倒也符合李治的性格,别看李治三十多岁了,可他的性格却仍然中二。
  一言不合就换年号,取的年号一个比一个尴尬,朝堂的官署也经常改名,好好的御史台不用,非要叫什么东台,西台,搞得像妈咪带着小姐窜包厢一样。
  为了眼前甚为看重的番薯,正式收成之前搞个开镰仪式,其中除了确实掺杂了一些政治因素。
  比如让番薯与当今天子实实在在地扯上关系之外,李钦载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治心中的中二之魂又开始熊熊燃烧了。
  没关系,你是皇帝你说了算,开心就好。
  李钦载无所谓地陪着君臣跪在番薯面前,心里颇有微词。
  番薯是他发现的,也是在他家的地里种下的,结果最后却要他给番薯下跪,这跟老子跪儿子有啥区别?
  待会儿收成之后,必须暗中贪污两个,晚上悄咪咪烤了吃。
  君臣虔诚祈福良久,跳大神的可能跳累了,于是打完收工,神神叨叨地跪在番薯面前,神情凝重地望天,手里不知掐着什么决。
  良久,神棍一脸高深地朝李治点头示意:“陛下,吉时已至矣。”
  李治又欣喜又紧张,朝李钦载看了一眼,道:“此物是景初发现的,不如与朕一起亲自动手,看看它的收成究竟如何?”
  李钦载当然不反对,亲自动手才好,有机会偷两个烤着吃。
  不客气地拿过一柄锄头,李钦载在番薯叶边刨了几下,挥锄头的力道十足,李治在旁边看得心惊胆战,不停地道:“慢点,小心点……莫伤了根。”
  李钦载嘴上答应,下手仍然不客气。
  锄头在番薯叶旁挖开一块深坑,李钦载扔了锄头,徒手用力刨了几下,然后探手一摸,用力一扯,一串黑黑红红的果实便被他从地底拽了出来。
  在场众人一愣,看到李钦载手中那一大串不知名的果实,粗略估计了一下重量后,众人大吃一惊,刚才轻视的表情此刻已变得凝重。
  跪在人群中的上官仪不敢置信地站了起来,惊呼道:“陛下,此物……竟真的,真的……”
  李勣也在人群中,他的表情却无比淡定,只是捋须的手微微颤抖,看似浑浊的老眼里闪过激动的光芒。
  武后站在李治身后,看着李钦载手中的果实,她也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双手死死地拽住自己的衣角,表情努力维持镇定。
  李治此刻已懒得保持什么帝王仪态了,兴奋得说话都结巴了:“这,这这……便是番薯?朕记得开春种下时,才几颗种子而已,如今竟收获了这么多?”
  李钦载也不答话,而是俯下身在地里摸索着什么,随即双手伸进泥土深处,使劲一拽,又拽出一大串番薯果实。
  人群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爆发出尖叫声。
  “诸位稍安勿躁,还有,还有……”李钦载是在场的人里面唯一一个不意外的人。
  他比谁都清楚番薯的真实产量,这东西在前世可是了不得的高产粮食,高产到什么地步呢?很多农村地方每年必须要种上一两亩,一亩所得基本能保证一个大家族整年不挨饿。
  当然,这东西产量再高,它终究是杂粮,不是主粮,不能当饭吃,可一旦遇到灾年,番薯可就是救命的粮食了。
  开春时李钦载记得自己种了好几株苗叶下去,刚才不过是拽了两次,地里仍然还有不少。
  然而就是这两大串番薯果实,已经让在场的所有人疯狂了。
  “陛下,您亲自试试?尝一尝收获的快乐吧。”李钦载朝李治眨眼笑道。
  李治激动地深呼吸几次,然后走上前,也不管会不会弄脏黄袍,学着李钦载的样子将双手伸进泥土里,循着地面番薯叶的根茎摸索,然后一挖,一拽,哗啦一声,李治手里也多了一大串果实。
  果实大小不一,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桃李,暗红色的外皮上沾满了泥土,透着一股令人欣喜的生气。
  这下连李勣都有些不淡定了,下意识地往前走了两步,群臣这时也都顾不得失仪,纷纷上前将李钦载和李治围住,凑近观察二人手中的番薯。
  上官仪伸手掂了掂其中一只番薯的重量,激动地道:“这分量压手,亩产怕不是……”
  李勣也伸手掂了掂,沉声道:“是个好东西,亩产五千斤怕是往少了说,若照顾得周到,亩产六七千斤也不成问题。”
  虽然都是文臣武将,可大唐以农耕为本,上到帝王,下到朝臣,对农事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仅仅只掂量了一只番薯的分量,二人就将它的亩产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李治扬了扬手中的那串番薯,表情得意地笑道:“多亏李景初慧眼识珠,发现了这新粮种,此物若普及天下,必将惠泽万民,景初此举万家生佛,善莫大焉。”
  李钦载急忙道:“臣不敢居功,是陛下力排众议支持臣,当初从种植到侍弄,皆是陛下高瞻远瞩预先安排,方有今日之喜,臣不过是帮陛下跑跑腿,陛下才是对万民有活命之恩的活菩萨。”


第815章 晋爵之议
  君臣二人互相谦虚,李勣站在旁边捋须微笑,别的朝臣羡慕得两眼通红。
  亲眼见证了番薯的收成后,他们终于意识到,这将是多么逆天的一桩大功劳。
  比别的粮食翻了好几倍的产量,不占良田不惧旱涝,开春播种,几个月就能收获硕硕果实。
  将来此物推广天下,若再遇灾年,有了番薯一物,天下不知少饿死多少百姓,说是“万家生佛”真的一点都没夸张。
  这已不仅仅是政绩,在民间的口碑中简直能封神立碑著传了。
  朝臣们直到这时才终于相信,大唐真的有了一种亩产惊人的新粮食,这种粮食往近了说,它能巩固皇权统治,收天下之心,往远了说,它甚至能决定朝代兴亡,增益国运气数。
  如若从此天下再无饿殍,再无饥荒,江山社稷自然固若金汤,无人可撼动。
  如此神奇的东西,当初怎么就叫他发现了呢?
  群臣又嫉又羡地看着李钦载,四周充斥着酸酸的味道,像谁家的醋烧开了。
  番薯全都挖了出来,接下来必须称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5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9/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