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428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尉托撇了撇嘴,见胡商笑得狡诈,不由怒从心头起,一脚狠狠踹去,喝道:“狗杂碎,若是到了长安,你拿不出珍宝,老子定要弄死你!”
  紫奴对胡商的印象也不好,毫无所动地继续往前走。
  尉托快步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姑娘,咱们接下来真去长安吗?”
  紫奴嗯了一声,道:“把这胡商送去长安吧,若是他所言不虚,真有什么珍宝能让人升官晋爵……”
  紫奴语气一顿,尉托却明白了什么,道:“姑娘欲助李钦载升官?”
  紫奴没吱声,杏眸却望向阳关高耸的城楼,眼神里满是浓浓的思念。
  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却在阳关东。


第646章 长安传闻
  凛冽的寒风吹拂紫奴的脸庞,掀起脸上蒙盖的黑色面纱。
  她的脸上布满了疲惫,自从与李钦载分别后,紫奴带着她的随从离开了唐军大营。
  她首先来到大漠中央的蒲昌海,也就是后世的罗布泊附近,在曾经繁盛,如今已成废墟的楼兰国城池边跪倒,她与随从们嚎啕痛哭。
  祭祀天地,拜祭祖先,最后再为那些曾经枉死的楼兰国无辜生灵们遥敬三盏酒。
  起身,离开,黄尘拂过,曾经鼎盛的楼兰国永远被埋在黄沙中,无人再知这片废墟的真相。
  离开废墟遗址后,紫奴和随从们往西而去。
  她想看看遥远而神秘的波斯国,看看那些同样建立在黄沙上,如今仍然繁盛的西域诸国。
  她还想去天竺,跪在佛祖像前,聆听来自西方极乐的梵唱,为自己痛苦的灵魂求得一刹的歇息。
  她想去的地方很多,离开李钦载后,她的世界更广阔了,也更孤独了。
  那名吐火罗胡商,紫奴是在大唐与波斯交界的安息州遇到他的。
  安息州皆是胡人,那名吐火罗胡商与其他人并无不同。
  直到一队黑袍武士突然在闹市中向他发起突袭,胡商抱头鼠窜,黑袍武士步步追杀,最后竟当着他的面,将他的妻儿老小全杀害了。
  紫奴终于看不下去,她觉得自己必须管这件事,无关利益,只为良心。
  于是紫奴和随从们出手救了胡商,黑袍武士却不肯放过,一路从安息州追杀到阳关。
  到了大唐的雄关前,黑袍武士也不敢招惹天下无敌的唐军,只能悻悻退去。
  至于吐火罗胡商说什么身怀珍宝,足以让人升官晋爵,其实紫奴压根就不信。
  据她所知,大唐天子非昏庸之君,臣子献上一件珍宝就能许他升官晋爵,太扯了。
  但紫奴还是决定送胡商去长安。
  并非是发善心,而是她想他了。
  与其说是送人,还不如说是给自己送一剂相思的解药。
  于是进了阳关后,一行人继续朝东行去。
  ……
  新年已过,但朝堂衙署仍处于停顿状态。
  唐朝的官员也放年假的,名曰“休沐”,每逢重要的节日,或是春播秋收时节,上到朝堂,下到地方官府,皆有休沐之期,短则三两日,多则半月。
  以农为本的国度,任何与粮食有关的活动,无论是迷信的,还是务实的,君臣百姓都十分敬畏,而且必须无条件为收获粮食让道。
  朝堂虽休沐了,但长安城却莫名传出一个消息。
  大唐收纳吐谷浑,疆土远迈先帝,自贞观以后,当今天子不逊乃父,有圣君气象,国中祥宁,万邦来朝,岂可不贺?
  故,圣君当封禅泰山,敬祀天地,耀于庙堂先祖,仰弥九天神明。
  民间传出这样的声音,实在不同寻常。
  更不同寻常的是,这道声音在短短两日内竟传遍了长安城各个角落,无人不闻。
  简单的说,就是全城百姓里有个人突发奇想,觉得当今天子如此牛逼,是不是可以封禅泰山了?
  话传出去,听到的人纷纷觉得,确实如此,如此牛逼的天子,必须让老天记住他的姓名。
  庄户家的孩子多割了几斤粮食,当爹的都要狠狠夸他几句。
  君臣打下了数千里的疆土,难道不该表扬?
  必须站在最高的泰山之巅,把自己的功绩吹嘘一遍,然后求老天爷亲亲抱抱举高高。
  李钦载也听说了这个传闻,顿觉心口发堵。
  封禅泰山,不能说昏庸,但很显然,时机不对。
  李钦载这个首功之臣都没飘,李治却好像有点飘了。
  脑子里只想着如何炫耀自己的功绩,却浑然忘了大唐刚经历大灾之年,北方各地州县如今仍在被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赈济。
  今年的春播还没开始,不知是否风调雨顺,苏定方领三万大军仍在吐谷浑境内扫荡残敌,每天都必须消耗大量的粮草。
  国库空荡荡饿死耗子,李治却还在想着封禅……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位当了家的却也改不了纨绔性子,为了炫耀功绩,什么都不顾了。
  这不是明君该做的事。
  李钦载清楚地记得,封禅泰山的主意不是李治想出来的,而是武后的建议。
  所以说,老娘们儿当家,房倒屋塌。
  听到传闻后,李钦载匆匆回了国公府,一溜烟窜进了李勣的书房。
  进门前不忘环顾四周,书房外的空地已被积雪覆盖,这时节约莫没法种牡丹了,算了,待会儿去茅房尿。
  捉奸似的一脚踹开门,李钦载还没说话,书房里的李勣已暴怒。
  “孽畜找死乎!”
  一方镇纸扔了过来,李钦载眼疾手快关门,镇纸狠狠砸在房门上。
  李钦载整了整衣冠,这回很文雅地敲门。
  里面传来李勣的暴喝:“滚!”
  “好的,爷爷。”李钦载推开门,坐在李勣案桌的对面,一脸灿烂的笑。
  李勣冷冷盯着他:“你最好有足够的理由,不然莫说你是什么县侯,就算是封了国公,你也是个孙子,老夫照抽不误!”
  “爷爷,大过年的,何必如此暴躁,孙儿这里有道家正宗原版《静心咒》送上,保证爷爷只要念一遍,必晋半步化神……”
  李勣额头青筋暴跳,神特么半步化神……
  于是李勣开始在书房内左右环视。
  李钦载眼皮一跳,每次李勣左右环视的时候,便意味着天已经聊死了,接下来他要么赶紧抱头鼠窜,要么立马开始说正事,转移李勣的怒火。
  “爷爷且慢,孙儿有正事!”
  “老夫不想听正事,只想抽你。”
  “爷爷,真有正事,孙儿刚才在长安城听说了一个传闻……”
  李勣成功被转移了怒火,迅速平复了情绪,瞥了他一眼,捋须道:“可是关于陛下泰山封禅之说?”
  “爷爷也听说了?您觉得如何?”
  李勣嘴角一扯,道:“老夫以为,是其时也,可为。”
  李钦载皱眉:“爷爷也赞同陛下泰山封禅?”
  李勣哼道:“老夫若不赞同,有用吗?”


第647章 封禅之议
  都是聊斋里的狐狸,一只老狐狸,一只小狐狸,而且都是一窝出来的,属于同一品种。
  李勣和李钦载对朝堂看得既清楚又清醒。
  “明君”的定义很宽泛,仁义也好,忠厚也好,不过是明君的表面功夫。
  真正涉足朝堂的臣子,对明君的定义其实很简单。
  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下面的臣子给出一百条建议,你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了正确的那一条。
  这就是明君。
  其实没那么复杂,天子也是人,他也有喜怒哀乐,也会吃喝拉撒,从臣子的角度看去,他比普通人更娇贵,也更矫情,养尊处优攒下一身的臭毛病。
  反正李钦载眼里的李治就是这样。
  明君不可能永远英明,那是神,不是人。
  偶尔的好大喜功,偶尔的骄奢淫逸,其实都能接受,李钦载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他自己的毛病甚至比李治更多,没什么立场指责别人的不对。
  但是泰山封禅这事儿,有点过了。
  不客气的说,这是置百姓存亡于不顾,糜费民脂民膏,只为满足一己之虚荣。
  李钦载心底里一万个不认同。
  “爷爷,孙儿以为,必须谏止陛下封禅。”李钦载加重了语气道。
  李勣叹了口气,道:“没那么容易,陛下如今已被冲昏了头脑,谁说都不会听。”
  “收纳吐谷浑是好事,也是坏事。大唐的疆土版图扩充了,但也助长了天子的骄纵之心,封禅只是第一桩。”
  “再往后,若天子不收敛,老夫最担心的是在平辽征伐高句丽的决策上,天子会做出错误的判断,那可就是天下人的灾难了。”
  李钦载苦笑道:“孙儿收吐谷浑,看来并不见得是好事。”
  李勣微笑道:“是好事,正因为这桩功劳实在太大,太耀眼了,天子才会被冲昏头脑,你不必太担心,天子确实是明君,我们做臣子的只需因势利导,天子终会清醒过来的。”
  “那泰山封禅一事怎么说?真要赞同天子做出这糊涂事吗?”
  李勣摇摇头,笑道:“再等等,你我不必强出头,朝中自有出头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4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8/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