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等待,足足等了两炷香时辰,吐蕃大营外仍然没动静,只有吐蕃军队不停调度,一支支骑兵步兵匆匆奔赴各个方向,严密戒备随时可能到来的敌袭。
草丛里,老魏慢慢靠了过来,沉声道:“五少郎,周围有点不对劲……”
“嗯?”李钦载一凛,急忙凝神倾听四周的动静,但却一无所获。
老魏不自在地摸了摸耳朵,道:“没异常,但我就是觉得不对劲,当年在战场上时,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一旦遇警,耳朵根就发痒……”
李钦载顿时严肃起来。
老魏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对战场和杀气的直觉是非常准确的,这是一种很神奇又很玄幻的能力,但不能否认,它真实存在。
当初在兰州城外遇刺,老魏的这种能力便及时救了李钦载一命,李钦载对此毫无怀疑。
李钦载沉下脸道:“我们可能暴露了,马上会有敌袭,让大家都准备,先寻找遮挡物,夜色之下,敌人最常用的必然是弓箭。”
众人一惊,部曲们都相信李钦载和老魏的直觉,但紫奴的随从们却有些不以为然。
部曲们纷纷摘下铠甲,将前胸后背的坚硬面挡在身前,整个人都趴伏在草丛里,最大限度地减少中箭的可能。
众人刚准备好,便听到一阵嗖嗖嗖的声音,然后便是几声惨叫,紫奴的几名随从中箭倒地。
紧接着,操练场前方的丘陵后,缓缓走出一支两千余人的队伍,没打火把,也没发出任何声音,仿佛一群从地狱里冒出来的鬼魅,安静而诡异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内。
李钦载心头一紧,急忙道:“我们已暴露了,速退!”
李家部曲立马排成一字,将摘下的铠甲挡在身前,起身朝后方撤退。
又一阵箭雨袭来,幸好众人早已将铠甲临时当成盾牌,边走边退,伤亡倒是微乎其微。
老魏的直觉,再一次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李钦载被部曲们护侍着缓缓后退,神情越来越焦急。
此时的事态已超出了掌控,一切朝着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
横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扇鬼门关。
第581章 惊险突围
操练场另一头,随着将领一声令下,两千余吐蕃军缓缓向前推进。
吐蕃终归是不逊大唐的强国,哪怕此刻李钦载只有两百余人,吐蕃军仍摆好了阵型,从左中右三个方向慢慢压上来。
敌军再弱,仍以狮子搏兔之姿,倾尽全力击杀。
大军一边推进,一边朝李钦载这头射出漫天箭雨,李钦载等人虽有几层铠甲挡在前排,但终归箭矢太密,来势太快,撤退时又有好几人被射中倒地。
李钦载这辈子都没如此狼狈过,狼狈还是小事,他们撤退的方向是吐蕃大营,前面是两千吐蕃军三个方向的包围,也就是说,此时的他,已陷入绝境。
“小看了禄东赞……”李钦载凝重地道。
这老货看似平平无奇,但终归是当了数十年的大相,不动则已,一动便是一击必杀的杀招。
他甚至怀疑自己能从后军跑出来是禄东赞故意放的水,目的是让他与紫奴会合,然后一举歼灭。
“五少郎,咱们后面是吐蕃大营后军,再撤就又回到他们的大营了!”刘阿四矮着身子大声道。
一支利箭嗖的一声从他耳边擦过,脸颊上留下一道血痕,刘阿四却毫无所觉,他的整个身子仍死死地挡在李钦载的前面。
李钦载情知不能继续退下去了,如果被逼回吐蕃后军,可以想象自己将会面对怎样的局面,那是真的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了。
从板甲的缝隙间探出头,李钦载迅速观察了一下情势,急促地道:“相对薄弱的是前方西北方向,所有人准备冲锋,从西北方向突围。”
李家部曲轰然应是,一股犹如困兽最后一击的悲壮气氛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开来。
说是“相对薄弱”,那是相比两千围剿他们的吐蕃军而言,实际上所谓相对薄弱的西北方,压上来的吐蕃军也有七八百人之多。
更令李钦载悲观的是,禄东赞既然不声不响将他们围在此处,说明早已做好了布置,不可能犯下如此低智的错误。
前方的两千吐蕃军之外是否还有军队埋伏,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今夜,禄东赞已打定主意剿杀李钦载和紫奴,布下了天罗地网,那么就绝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一道生机。
此时此刻,任何聪明才智,任何应变与机谋,在大军无情的碾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唯一的生机,只有倾力一搏。
从刘阿四那里要来一柄横刀,李钦载深吸了口气,这是第一次拿刀上战场与敌人搏命,他已无可选择。
“准备——”李钦载厉声喝道。
身后所有人皆弓起身子,露出绝望而疯狂的表情。紫奴眼眶含泪,死死地盯着李钦载的脸庞,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入今生最后一缕记忆里。
李钦载正要下令冲锋时,前方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熟悉的枪响。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敢置信地面面相觑后,接着脸上露出狂喜。
那是三眼铳击发的声音,李家部曲对它很熟悉,因为它就是自家五少郎亲手造出来的。
李钦载也愣住了,所以,在这即将送命的关口,孙从东那狗东西终于赶到了?
一声枪响过后,紧接着便是密集如雨的枪声。
前方围剿他们的两千吐蕃军阵型已乱,队伍里许多人失措地转身,也有面朝李钦载的,一支队伍同时出现两种攻守方式,军心即将溃散的征兆。
“所有人收缩成圆,外层用铠甲挡住,快!”李钦载扬声道。
一边说,李钦载一边注意观察前方两千吐蕃军的阵型变化。
枪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李钦载是三眼铳的创造者,对它当然不陌生,听了一阵枪声后,李钦载不由皱眉。
“前面的枪声顶多五百杆三眼铳,孙从东在干什么?其余的人马呢?”
正在思索时,西面突然也传出了密集的枪声。
李钦载一愣,顿时明白了。
“分兵袭扰,虚虚实实?孙从东这货还是有点斤两的……”李钦载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
两面皆有枪声,不仅前方的两千吐蕃军,整个吐蕃大营都乱了。
一队队骑兵在将领的呵斥下,气急败坏地朝西面冲去,前方的两千吐蕃军也纷纷掉头背对李钦载摆出了防御阵型,而李钦载这边,他们已经顾不上了。
不是不想顾,而是别无选择。正面的枪声越来越近,说明孙从东所部已经压到他们面前了,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有余力剿杀李钦载?只能自保再说。
而吐蕃后军营地一片灯火通明,将领在声嘶力竭地调兵驰援。
李钦载将整个情势看在眼里,此时的他必须与孙从东配合默契,否则孙从东的一番努力便白费了。
“前方有枪声,西面也有枪声,我们从东面突围,快!”李钦载厉声喝道。
借着夜色的掩护,一行人猫着身子,在大营内外一片兵荒马乱中低调潜行,无声无息地离开。
“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在这两个时辰里一定要脱离吐蕃大营范围,争取天亮前与孙从东所部会合。”
一行人融入漆黑的夜色中,加快脚步朝东面突围。
路上遇到零星的斥候队伍,刘阿四和部曲们立马动手击杀,就在两面密集的枪声里,李钦载的队伍不知不觉已跑出了吐蕃大营,来到一片峡谷外。
站在峡谷的峭壁上,李钦载长舒一口气。
这一次真是九死一生,就差那么一瞬,自己和部曲们就陷入绝境,再无生望了。
这是李钦载自穿越以来最惊险的一次经历,当年率军灭倭国时都没如此惊险过。
吐蕃确实比倭国强大太多了,这也更坚定了李钦载的决心。
如此强大的邻国,绝不能给他们发展的机会,吐谷浑的土地一寸都不能给他们。
“阿四,我们在峡谷外的那片胡杨林里扎营,派出斥候去打探孙从东所部的战况,如果能见到孙从东,告诉他我们已安全撤离,让他且战且退,与我们回合。”
一名部曲飞快离去。
李钦载沉吟片刻,又道:“再派人去见郑仁泰,告诉他我已从吐蕃大营突围而出,让他的麾下五千兵马北进,绕过青海湖与我部回合,这支兵马的指挥权由我接管了。”
第582章 暂别
这次入吐蕃大营最大的教训就是……兄弟带得太少了。
如果李钦载带着千军万马大摇大摆进吐蕃大营,禄东赞敢对他痛下杀手吗?
所以,出来混,什么最重要?不是出来,也不是混,而是兄弟够多。
如果李钦载有十万兵马傍身,禄东赞甚至会扭动他那臃肿的腰肢,为他倾情献舞。
峡谷外离吐蕃大营较近,仍不安全,李钦载下令扎营不过是稍事休憩。
这次突围大家都将自己的马舍弃在吐蕃大营内,毕竟设计之时人能离开就谢天谢地了,那些被吐蕃军圈起来的马儿,实在无力顾及。
所以李钦载等人突围后只能依靠步行。
借着临时休憩的空闲,李钦载将紫奴和刘阿四老魏等人召集在一起,商议总结今晚的伤亡得失。
伤亡不算太重,主要是李钦载和孙从东配合默契,原本全军覆没的局面,孙从东所部终于赶在黄花菜凉了之前牵制了吐蕃军,给李钦载创造了突围的条件。
“这次的教训很深刻,最大的教训就是……”李钦载脸颊的肌肉颤动了一下,狠狠道:“就是典型的人多欺负人少!”
众人愕然,没想打他居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
“不就是人多吗?我难道没人?”李钦载怒道:“我大唐百万控弦之士枕戈待旦,只不过这次我来得匆忙,没带在身边而已!”
“阿四,再派人横穿沙漠,去一趟安西都护府。”
刘阿四愕然:“去安西都护府作甚?”
“如今的安西都护是裴行俭吧?据说还是苏定方的弟子,你以我大唐天子使节的名义,调拨安西都护府的兵马,至少出兵两万,从西向东绕过昆仑山脉,入境吐谷浑,向青海湖进发。”
“苏定方大将军的兵马约莫半月才至,大军到了边境,也只能由东发起进攻,裴行俭所部扼守昆仑山脉西面,将吐蕃的退路封死,正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禄东赞只能南撤。”
“两军在青海湖会师后,再向南进逼,直至将吐蕃打出吐谷浑。”
刘阿四忍不住道:“五少郎,调拨如此多的兵马,而且还征调了安西都护府,怕是要等天子圣旨吧?”
“使节有临机专断之权,这是我出长安前陛下授予我的,此地离长安数千里,一来一回请旨调兵,战机岂不贻误了?来不及了,先调兵,再请旨,天子不会介意的。”李钦载断然道。
……
休憩之后继续步行,大家都怀着一种死里逃生的庆幸心情。
紫奴跟在李钦载身边,神情有些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