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两国使节逼逼叨叨自以为聪明的所谓班超击杀匈奴使团,迫使鄯善国主不得不归附汉天子,这个“鄯善国”便是楼兰国,汉朝时改了国名而已。
可就是这样一个古国,却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亡国了。
关于楼兰亡国的原因,至今有很多说法。有归结于绿洲飘移之说的,有归结于内乱的,也有学者分析是受到了外敌入侵,经济崩溃,环境恶劣等综合原因。
总之,楼兰国的消失一直很神秘,成为一个千年未解的悬案。
李钦载没想到眼前这位美得出奇的紫奴竟然是楼兰国人,而且还是王室族人,唯一幸存的楼兰公主。
深吸了口气,李钦载缓缓道:“你是楼兰国公主?”
紫奴垂头道:“是。”
“你们楼兰国……有点讨厌啊,几百年来好像都不受待见。”李钦载悠悠地道。
紫奴赫然抬头,一双紫眸愤怒地瞪着他。
“别这样看我,我说的是实话,听着啊,‘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嗯,还有一句更狠了,‘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紫奴大怒:“住口,我的故国岂容你污蔑!你说的这些诗句,我从未听过,定是你自己杜撰编排,辱我家国!”
李钦载语重心长地道:“你现在没听过,但过了几十上百年,一定会听到的,总之,你们楼兰国历来便是我大唐诗人作诗吟句的反面素材,在我大唐诗人的作品里,你们楼兰大约已灭国两百多次了,姑娘,节哀啊。”
紫奴气得牙齿咬得格格响,怒火将她的紫眸烧成了红眸。
李钦载其实倒也不是故意损她楼兰国,实在是楼兰国从古至今确实没干过人事儿。
最早从汉朝开始,楼兰便在匈奴和汉朝之间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一边讨好匈奴,一边逢迎汉天子,但背地里却常常出兵劫掠,匈奴和汉朝他都抢,抢完立马投奔到另一方嘤嘤嘤求抱抱。
到了大唐也是这样,楼兰国一边讨好突厥,一边对大唐称臣,卡在丝绸之路上收保护费,顺便干点抢劫商队的兼职。
这样一个国度,老实说,确实有它的取死之道,被灭国是老天开眼,报应不爽。
当然,这个国度常年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左右摇摆的态度也不是不能理解。
既然撑得那么辛苦,就不必撑了,出于不知名的原因,楼兰国在贞观年间彻底消失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被黄沙湮埋了所有的痕迹。
“幸存的王室族人也好,唯一的楼兰公主也好,我就想问问,我招你惹你了?为何到我身边当奸细,为何要刺杀我?”李钦载不解地问道。
紫奴咬牙道:“楼兰与唐国有不共戴天之仇!”
李钦载盘起了腿,露出和煦的微笑。
此时此刻,如果有一盘瓜子该多好……
“说说。”李钦载笑着道。
紫奴沉着脸,缓缓道:“我楼兰立国于戈壁沙漠,绿洲年年减少,族人本就生存艰难,贞观四年,唐天子遣大将李靖北击突厥,半年以还,突厥败逃,各部落自东而西向西域逃窜,唐将李靖率兵追击。”
“楼兰国不幸处在两军追逃的必经之路,可恨那李靖不顾国之道义,路经楼兰时竟不宣而战,对我楼兰突然发起夜袭,唐军焚我楼兰王宫民居,屠戮我子民万千。”
“对唐国来说,你们不过是过路时顺手灭了一城,但对我楼兰国来说,却是一夜之间灭国,族人子民从此离散,故国难复,乡土已焦。”
紫奴说完盯着李钦载的脸,眼睛里的愤恨毫不掩饰地暴露在他面前。
“你说,唐国与我楼兰是否不共戴天之仇?我刺杀你有错吗?”
李钦载面无表情陷入沉思,良久,朝紫奴微微一笑。
看到他瘆人的笑容,紫奴愤怒的情绪顿时一滞,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预感成真,下一刻,李钦载突然把她抱了起来,继续将她趴在他的大腿上,保持臀部朝上的羞耻姿势。
然后,李钦载高高扬起的巴掌再次落在她的臀部,啪啪有声。
熟悉的挨揍滋味,紫奴再次被揍得挣扎哭喊,嘴里恶狠狠地骂个不停。
李钦载却毫不留情地继续揍,一边揍一边絮絮叨叨。
“你特么,是不是有病!李靖灭了你的国,你去杀李靖啊!杀我干啥?”
紫奴挣扎尖叫道:“李靖已死了!”
“知不知道啥叫‘上穷碧落下黄泉’?他死了你去阴曹地府找他报仇啊!你杀我干啥?把我当软柿子捏是吧?”
啪啪啪,越打越顺手。
也不知是她的臀部天生有弹性,还是被自己揍肿了,反正手感越来越好了。
“啊啊啊!李钦载,我要杀了你!”紫奴又痛又气,快疯了。
啪!又一记巴掌狠狠落下。
“心怀不轨接近我时叫我‘主人’,刺杀失败直呼我名字,渣女!”
许久以后,李钦载打累了,将她又推到地上,一边甩手一边喘息。
“来人!”李钦载突然喝道。
刘阿四推门而入,一脸古怪地看着屋子里的二人,显然刚刚的动静不小,而且极易惹人遐想。
李钦载懒得解释,指了指地上趴着的紫奴,道:“把她关进大牢,单独关押,百骑司拿获的十名贼人马上审问。”
刘阿四抱拳应了,一挥手叫来两名部曲,将紫奴架起离开屋子。
屋子里只剩下李钦载独自发呆。
紫奴的出现不是意外,显然背后有人指使,不是禄东赞就是诺曷钵可汗,不重要,他们都将被大唐从吐谷浑的土地上清除出去。
但紫奴的真实身份委实是个意外,李钦载没想到她居然是楼兰公主。
穿越至今,认识的公主不少了,其中两位还是他的学生,另一位中年妇女被自己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最后这位楼兰公主,嗯,也在自己手里栽了。
如果在游戏里的话,此刻他的脑门上应该带两个前缀号,“妇女之友”,“公主克星”。
坐了许久,李钦载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归拢梳理了一遍,然后做出了结论。
一切在朝着自己的规划发展,现在,就差最后一阵东风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李钦载的沉思。
孙从东兴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李县伯,好消息!长安八百里急报,大唐已筹齐了粮草,陛下任苏定方大将军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统王师三万,十日前已誓师出征。”
第557章 永远湮没的真相
是个好消息,大唐终于出兵了。
来到凉州城以来,李钦载又是派兵震慑,又是跟两国谈判,既杀人又诛心,搞那么多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拖延两国战事。
如今看来,李钦载临出长安前,与李治商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凭一己之力成功地将这场战争按下了暂停键。
攻势凶猛的吐蕃军已被摁在积石山不敢动弹,吐谷浑也偃旗息鼓,并且自愿放弃汗位,可汗夫妻俩准备东迁入大唐境内,等着被大唐天子封王,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
来到凉州后发生的事情不少,一件接一件,有李钦载个人的谋划,也有意外的阴谋刺杀,虽然不太顺利,但总的来说,达到目的了。
现在终于撑到了大唐出兵,李钦载的心情顿时愉悦起来。
“老孙,传我军令,今日犒赏将士,两百只烤全羊,造作起来!”李钦载大笑道。
孙从东也兴奋地抱拳领命。
“羊若是不够就派人搞个兼职,入吐谷浑找几个部落抢一些来,总之大家要尽兴。”
孙从东迟疑了一下,还是大声应了。
孙从东离开后,李钦载仍笑得合不拢腿,突然狠拍了一下桌子。
今晚放荡一回,喝点正宗西域葡萄酿,再让舞伎姑娘们扭几下……
随即李钦载神情一滞,说起西域舞伎就不得不想到紫奴。
多好的姑娘,蹲大牢了,将来就算放出来也留了案底,以后生的孩子想参军怕是过不了政审……
正在胡思乱想瞎操心时,宋森又来求见。
这几日宋森很忙,忙着到处打探搜寻抓人,今日的他看起来竟有些消瘦了。
李钦载看到他就没好脸色,对宋森讨好逢迎的笑容视若无睹,指了指他道:“是谁拍着胸脯跟我说,凉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奸细都被百骑司抓光了?那伙抢三眼铳的贼人你怎么说?”
宋森苦着脸道:“李县伯,咱讲点道理行吗?奸细脸上又没刻着奸细俩字,百骑司也不敢把凉州城弄得天怒人怨,对那些潜伏得深的奸细,没查出来很正常,百骑司毕竟不是天上的神仙……”
李钦载又道:“那咱们就说另外一件事,城里馆驿你不是布置了眼线吗?两国使团密谋刺杀我的事,你们也没查出来?若非我命大,这会儿你已经被做成陶俑了……”
宋森一呆:“我为啥会被做成陶俑?”
“给我陪葬啊,我若有个三长两短,你以为你不会被问罪?宋森,百骑司不行啊,以后少在我面前吹嘘,我都没脸听。”
宋森顿时像个被婆娘埋怨的体虚中年男,叹了口气,沧桑又气短地道:“百骑司刚来凉州,路上太累,这次状态不好……”
李钦载斜瞥着他:“状态不好就吃点药,我陪你多聊聊,等药劲上来……”
宋森顾左右而言他:“李县伯,来到荒凉的凉州城后,下官才发现此地风景独美,这些年咱们在长安过得实在太匆忙,一眨眼数十年过去,仿佛白过了似的,令人不胜唏嘘啊。”
李钦载冷笑,男人不行的时候思想特别深邃,从文学聊到哲学,顺便反思人生,三省吾身,总之,就是在等药劲上来……
“这次放过你,回长安后咱们再算账,接下来的日子,百骑司最好给我支棱起来,别逼我在陛下面前告你们的状。”李钦载道。
宋森如释重负,忙不迭地答应,就像被婆娘恩准今晚不交公粮的丈夫,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夹杂着一丝卑微。
“李县伯,那伙偷三眼铳的贼人招了。”宋森是特地来禀报这个好消息的。
“他们的背后主使是谁?”
宋森低声道:“吐蕃大相禄东赞,您那位紫眼睛的西域舞伎也是禄东赞派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三眼铳,积石山一战,禄东赞被咱们大唐的三眼铳吓到了,禄东赞对此物兴趣很大,严令必须弄到手。”
“那位紫瞳舞伎据说自幼被禄东赞收养,来历好像跟已灭国的楼兰有关,禄东赞对她颇为看重,没想到这次栽在您手里了。”
李钦载好奇道:“贞观四年,楼兰国一夜之间被灭,是咱们大唐干的吗?”
宋森苦笑道:“李县伯,数十年前的事了,谁知道呢,再说,贞观四年大唐与突厥决战,那场大战波及北方和西部多国多地,一些小国小部落在兵乱之下,顺手被灭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军发动起来可顾不了那么多,灭也就灭了。”
“当年卫公李靖大将军北击突厥,把突厥从北方赶到西面,一路追杀下去,战略目的不仅是永除大唐后患,也为了打通大唐与西域诸国的这条商道。”
“楼兰国正好卡在这条商道上,拥兵不过数千,而且其国数百年来左右逢迎,摇摆不定,以李靖大将军的谋略,这个小国当然要顺手灭掉,西域商道才畅通无阻。”
李钦载点头,他大约明白了。
有些历史真相只能永远被湮没在尘埃中,其中的利弊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才能看得明白,正史都无法记载下来的。
只有灭掉了楼兰国,大唐从玉门关到安西都护府这段丝绸之路才会通畅,为了大唐的利益,就算李钦载附身李靖身上,恐怕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如此说来,大唐还真是她不共戴天的仇敌了……”李钦载惋惜地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