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儿也机灵,立马双膝一跪,奶声奶气地道:“荞儿拜见师父。”
说完端端正正三叩首,老魏双手托着他的胳膊,将他扶了起来。
礼成。
李钦载也朝老魏行了一礼,道:“我家犬子以后便拜托魏师父了,孩子闹了,皮了,该骂该打尽管招呼,我绝不责怪。”
老魏也郑重朝李钦载行礼:“老汉必不负五少郎重托,小郎君若不成才,老汉唯死而已。”
李钦载急忙道:“没那么严重,没那么严重,他要是块烂泥,怎么糊都糊不上墙,能怪谁?”
崔婕悄悄拽了一下他,白了他一眼:“夫君,正经时候好好说话。”
“咳,总之,啥都不说,都在酒里了。”李钦载拍着老魏的肩道。
崔婕叹了口气,指望夫君说正经话,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
于是崔婕朝老魏盈盈一礼,道:“魏叔劳烦了,既然荞儿拜在魏叔门下,那便是正式的入室弟子,该有的礼数,咱李家随后补上,至于魏叔,从今以后不仅是李家的亲卫,也是李家的供奉。”
老魏顿时感动得手脚直颤,帕金森提前发作的样子让李钦载忍不住悬起了心,这要是接下来白眼一翻梗过去了,刚拜师就要给师父戴孝上山找风水宝地埋了,节奏是不是有点快?
老魏颤声道:“李家……供奉?”
崔婕肯定地点头:“荞儿是夫君的长子,又被陛下钦封轻车都尉,唯有李家供奉才有资格教授习武,魏叔一身本事,便委屈您做供奉吧。”
老魏的帕金森愈发严重,老脸涨红了。
亲卫和供奉可不是一个性质,供奉是终生制职业。
也就是说,从今日起,老魏无论生老病死,都是李家供奉,将来老得不能动了,李家也会按月发薪俸,只要李家没倒,老魏的子孙后代都能在李家当差。
可以说,权贵家的供奉等于是平民版的爵位,世世代代的铁饭碗。
“老汉……拜谢五少郎,少夫人。”老魏激动地双膝一软,刚要拜倒便被李钦载托住胳膊。
“不就是个供奉吗?矜持点,俩弟子都看着呢。”李钦载低声提醒道。
老魏急忙道:“是是,回头老汉再拜谢。”
李钦载笑道:“期待荞儿长大后,将长安城的纨绔们揍得满地找牙,那时荞儿累累恶行罄竹难书,老魏作为授业师父该是何等的风光……”
老魏瞠目结舌,崔婕气得狠狠掐了他一记:“夫君就不能说点好话吗?荞儿长大后若真成那副德行,是你我此生最大的失败。”
李钦载却不在意地道:“他爹就不是什么好人,你指望儿子能成圣贤?要想不被人欺负,自己首先就得是个恶人,唯有恶人的名声才是最好的防身术。”
众人回到别院,崔婕准备了两份厚礼,拉着李钦载登了老魏家的门,当着庄户乡亲们的面,李钦载郑重其事地献上厚礼,义阳公主和荞儿也再次行了拜师礼。
于是义阳和荞儿正式成了老魏的弟子,义阳身份特殊,只算记名弟子。
有老魏教荞儿习武,李钦载也算放下了一桩心事,他自己虽然对习武没啥兴趣,也笃定自己没那份耐心,但他还是希望荞儿能掌握一点武艺,等他长大后就知道,有武艺傍身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未来如何,谁都不敢预料,权力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唯独本事是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若是出现最坏的情况,将来某天李家倒了,李钦载没了,李家族人被迫流亡天涯,荞儿至少也有保命的能力。
哪怕流亡路上没了盘缠,也能就地摆摊表演个胸口碎大石,铁鸡吊石磨什么的,搞个众筹凑点路费,没准还能被富婆看上。
一点都不亏。
第436章 意外的学霸
夜深,义阳公主迈着疲倦的步履,又拖又挪咬牙走到别院的卧房内。
宣城公主正在灯下看书,李钦载亲手编撰的数学教材虽然简单,但对宣城公主来说仍然像天书一般深奥难懂。
她只能从最基础的九九歌背起,然后努力辨认那些形状古怪的数字。
李先生说,数学是改变世界的基础,它是工具,但它也是很复杂的工具,要想得心应手地使用它,首先必须掌握它。
宣城公主很听话,李先生让她做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做。
曾经一脚踏入鬼门关,是李先生奋力将她拽了回来,曾经被关在深宫樊笼,是李先生打开了牢门,将她放飞,从此不再被死亡威胁。
李先生不仅仅是先生,还是她的救命恩人,恩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她的金科玉律。
义阳推开门,见宣城凑在油灯下费力地看着书,义阳叹了口气,上前用一把剪子将灯芯已经烧得焦黑的部分剪掉,然后将灯芯拉长了一些,屋子里顿时明亮了许多。
宣城放下书,打量着义阳:“阿姐,你为何如此疲累的样子?”
义阳嘴角露出了笑容:“我又拜了一位师父,他能教我习武。今日拜师后,师父命我蹲了很久的马步,腿都快断掉了。”
宣城吃了一惊:“阿姐为何要习武?”
义阳揉着她的头,轻叹道:“我想保护你,想保护自己,阿妹,我已受不了一生被人扼住喉咙。”
宣城呆怔半晌,神情渐渐变得坚毅起来:“阿姐,我也要习武!”
义阳笑了:“不必,以后我来保护你,你好好跟着先生求学,先生对你我有大恩,你要将先生的学问全学会,然后传承下去。”
“先生本事学问通天,我想,传承学问应该是他最想做却一时无法做到的事,阿妹,你要帮他,报答他。”
宣城似懂非懂地点头:“阿姐,你习武会不会很苦很累?”
义阳叹道:“来到这个庄子,就不要再把自己当公主了,再苦再累都是为了自己强大,虽累亦不悔。”
轻轻捧起宣城的小脸,义阳认真地道:“我们已经活过来了,以后也要继续活下去,人世虽苦,我们也要用尽全力走到最后,给自己一个交代。”
宣城懵懂地看着她,然后用力点头。
……
今日学堂是最后一天上课,明日起要放几天的小长假。
长假是李钦载决定的,明日便是秋收了,整个庄子都得忙起来。
而这群纨绔子弟和国子监的书呆子们也不能闲着,在李钦载面前,他们没有身份可言,明日全都要下地帮庄户们干活。
每年秋收农忙之时,连朝堂都要放半个月的休沐长假,家里有封地有食邑的朝臣都要赶回去主持秋收,这群小混账凭啥岁月静好?
站在课室内,李钦载用鼻孔俯视小混账们。
久未上课,昨日李钦载随堂做了个小考,结果惨不忍睹。
学子们似乎也知道今日不会好受,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忐忑地等待李先生刻薄歹毒的讥讽。
李钦载扫视一圈,然后叹气:“孔夫子用尽一生教出了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而我,面对堂下诸位四十来人,却由衷感到无可奈何……”
“你们四十多人,哪怕随便出一个稍微争气点的,我教你们学问多少也能有几分动力。”
李钦载无奈中带着几丝费解:“平日见你们活蹦乱跳的,吃饭至少三大碗,说话有条有理,走路知道绕着坑走,下雨也知道往屋子里跑,按理说应该都不是傻子啊,为何如此简单的学问却都学不会呢?”
李钦载狐疑地打量众人,眼神却格外令人受伤,嘴上说着他们不是傻子,可眼神却分明在怀疑他们究竟是不是傻子。
两位公主也坐在课室里,见李钦载说得如此刻薄,她们不由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在先生门下求学……如此卑微的吗?
“今日再给你们上一天课,明日都给我老老实实下地干活去,秋收是大事,你们最好老实点,有什么苦活累活自己主动上,没准期末考评我还能说几句好话,若敢糟蹋庄户的粮食,浸了盐水的鞭子等着你们。”
李钦载目光一扫,指着许自然道:“你,没错,说的就是你,尤其要警告你,敢糟蹋粮食,下场你知道。”
许自然哭丧着脸道:“先生,弟子早已痛改前非,如今走路都不敢靠近田埂,一靠近就腿软,心跳加快,手脚无力,我大抵是病了……”
李钦载冷冷道:“你大抵是见到地里的癞蛤蟆,以为遇到爱情了。”
继续上了半个时辰的课,到了中途休息的时间,李钦载特意走到两位公主面前,询问她们是否有难懂之处。
义阳公主倒是很正常,该不会的她一定不会,来庄子才短短两日,她仍处于努力辨认数字中。
宣城公主却着实给了李钦载一个大惊喜,她不仅会背九九歌,而且已经将数字记熟,并且还能拿着教材请教李钦载。
“先生,两位数相加的竖式是这样的吗?”宣城公主指着桌上一串竖式问道。
李钦载看了一眼,顿时惊讶莫名:“这是你做的?”
宣城点头。
“你已经学会两位数加减竖式了?”李钦载吃惊地道。
宣城忐忑地道:“……是快了,还是慢了?先生恕弟子愚钝,弟子看了两晚的书,只能学到这里了。”
李钦载叹了口气,道:“你若是愚钝,与你同窗的那几十号货就不知该如何形容了,当初教他们加减法竖式,足足教了两个月,直到如今还有几个混账仍没明白……”
宣城懵懂地眨眼:“先生的意思是,弟子的悟性尚可?”
“尚可,太尚可了,回头写一篇万字心得体会,先生让你坐到前面,去给这群进化不够完整的牲口们做报告,告诉他们你是如何学的。”
听到李钦载的夸奖,宣城公主顿时放下心,一双杏眼渐渐弯了起来,笑得分外灿烂无邪。
第437章 堂兄韵事
李钦载委实没想到,两位公主里面居然出了一个学霸。
以宣城的悟性,如果没舞弊的话,两个晚上的自习就能将两位数的加减法竖式弄明白,说她是理科天才也不为过。
李钦载不得不承认,宣城公主对数学的悟性,似乎比荞儿都强了几分。
扭头看了一眼偷偷往嘴里塞柿饼,只顾着吭哧吭哧吃零嘴的荞儿,李钦载无语叹气,学霸第一名的位置即将不保,居然还没心没肺地偷吃……
一边是亲儿子,一边是不太熟的学生,但李钦载一碗水还是端得很平。
知识没有排他性,谁都可以学,学到多少也凭个人的本事,宣城公主有这个特长,那就好好教她,将来顶个大学问家的名头,也算多了一层保护壳,武后若再想对她下手,多少要顾忌一下影响。
“乘除法会吗?”李钦载问道。
宣城惭愧地低下头:“弟子还未学会。”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羞耻心不必那么强烈,学学你的同窗们,一个个没皮没脸的,可谓是宠辱不惊,爱咋咋地,你脸皮这么薄,很难融入这个厚颜无耻的集体啊。”
宣城实在忍不住,垂头噗嗤一声,接着飞快捂住嘴,忙不迭道:“先生恕罪,弟子失礼了。”
李钦载淡淡地道:“明日我给你姐妹俩补课,争取在农忙这段假期赶上进度,然后用你的智商狠狠惊艳那群傻子。”
宣城恭敬地应了。
义阳公主却面带愧色道:“先生,弟子愚钝,悟性没有妹妹那么好……”
李钦载和颜悦色道:“没关系,文武若不能兼顾,你就好好学武,将来就算学问方面不尽人意,至少你已是武功高强,那时我也不敢抽你鞭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