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官无职,你的前程,你的军功,一切需要你重新用刀剑博来,我把你编入我的亲卫,需要你拼命时,你便用手上的刀剑证明给我看,你已不是当初那个嚣张的督粮官了。”
钱益毫不犹豫地道:“小人愿意当一名普通的府兵,愿为李长史之亲卫,李长史之安危,小人以性命护之。”
李钦载叹了口气,无奈地道:“你便暂时留下吧,但愿你莫让我失望。”
钱益千恩万谢后,跟着刘阿四下去了。
李钦载神情复杂,不知将钱益留下是对是错。
若钱益真能把老兵油子的脾气改掉,战场上不失为一员骁将,当年的他早已证明过自己。
在这个没有内燃机蒸汽机的年代,海上行船全靠风帆,战舰行了整整五日。
五日后,李钦载在战舰上吐得魂飞魄散奄奄一息之时,突然感到船身微微一震,接着舱房外传来刘阿四的声音。
“五少郎,战舰已至百济国。”
第186章 重耳在外而安
大唐的战舰已至百济,李钦载一凛,快步走出舱门,来到甲板上。
活了两辈子,这是第一次不用护照就出国,而且还是带着一万多将士出国,真想发个朋友圈得瑟一下。
前世的老英雄们雄赳赳气昂昂在三八线上浪一回,大约便是此刻这种心情吧。
目光眺望不远处的海岸线,李钦载的神情渐渐凝固。
触目所及,皆是战火。
港口外处处冒着火光和青烟,民宅被焚,城池已破。
一队队披甲的唐军在港口外巡弋,那些正在燃烧的火光也没人去扑救,大唐的将士对此漠不关心。
李钦载这才想起来,此时的百济,早已被唐罗联军攻破,百济国已是被占领国,大半国土被联军所占。
虽然唐军在白江口吃了点小亏,刘仁轨不得不率军暂时退出百济,撤回新罗,但是很快便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百济。
此时加上水师新运来的一万多援军,刘仁轨更是如虎添翼,接下来便是唐罗联军与倭国的较量了。
至于北边的高句丽,本来高句丽与百济是联盟,两国经常合起伙揍新罗。
但今时不同往日,高句丽国力已衰弱,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顾得上盟国的死活,百济被唐军攻破,高句丽至今没有半点表示。
不得不说,大唐的君臣眼光毒辣,比周边的蛮夷强多了,他们准确地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击而中,攻占了百济。
虽然中途出了倭国这个变数,但对大局并无太大的影响,百济注定将被大唐和新罗瓜分。
看着港口外满目疮痍和战火,李钦载站在甲板上,不由微微颤栗起来。
视线内的一切景象才是真正的战争画面,仅仅只是一堆堆燃烧的房屋,和城池的残垣断壁,这些惨烈的画面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每一处火光,每一堵残墙,都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此地曾经发生过多么激烈的交战,多少条人命在屠戮与被屠戮中永远消失于尘世。
而李钦载,也即将参与进这场战争。
深深吸了口气,李钦载努力压下心头的不适。
两辈子没见过这种画面,李钦载承认自己刚才确实有些害怕,他对战争实在太陌生了。
心情正是无比复杂之时,耳边忽然听到一声高呼,声音很熟悉。
神情错愕地扭头望去,李钦载见李素节赫然站在另一艘战舰的甲板上,正欢快地朝自己挥手,两艘战舰都即将入港,彼此靠得非常近,船舷之间几乎只相隔数尺。
李钦载大吃一惊,脱口道:“卧槽!”
接着勃然大怒,不假思索便脱了自己的鞋子,狠狠朝另一艘战舰上的李素节砸去。
李素节丝毫没有大意,身影伶俐地一闪,躲过去了。
“给我把鞋子还来!”李钦载指着李素节远远怒喝。
李素节一脸可怜兮兮,双手捧着李钦载的鞋子,毕恭毕敬地一扔……
力道太过小心翼翼,鞋子不偏不倚落入两船之间的海里。
李钦载和李素节两两对望,眼睁睁看着鞋子掉落海里,李素节表情一苦,急忙远远地朝李钦载长揖赔罪。
李钦载则一脸悔意,刚才不应该拿鞋子砸他的,用箭射该多好。
这货阳奉阴违,在登州港口时假装答应回长安,结果趁其不备便窜上了另一艘船,还是跟着来了百济。
跟老师玩套路,今日若不清理门户,乡村教师威严何在?
李钦载指了指李素节,怒道:“你给我等着!”
随即扭头大喝:“快让大船靠岸,快!”
然后左右四顾,指着刘阿四道:“弄根马鞭给我。”
刘阿四将一切看在眼里,立马递上一根马鞭。
两艘大船很快靠岸,李钦载迫不及待第一个冲下了船,拎着马鞭便朝李素节冲去。
李素节吓坏了:“先生,您听我解释。”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李钦载像琼奶奶笔下任性的女主角,不过没有转身跑远,而是以冲锋陷阵之姿朝李素节追杀而来。
李素节当然也不是任杀任剐的愣货,老师如此任性,李素节自是扭头便跑。
百济港口内,万余大唐将士刚下船,正在将领们的呵斥下列队清点兵器军械和战马,两道人影却开始你追我逃,其中一人还光着一只脚。
李钦载一边追,手里的马鞭没头没脑地朝李素节抽去,重现了当初甘井庄的那一幕。
李素节被抽得哇哇惨叫,还不敢停下,怕被抽得更惨,只好双手护住头逃跑,真正的抱头鼠窜。
追了很久,李钦载终于累了,扔了马鞭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粗气。
李素节也累了,大家都是养尊处优的权贵子弟,身体素质半斤八两,都是弱鸡。
“李素节,你如今出息了,嗯?敢对我阳奉阴违,以为皇子我就不敢教训了么?今日起,你被我开除了,以后别叫我先生,爱去哪儿去哪儿!”
李素节大惊:“先生饶命,饶了弟子这一回,弟子下次不敢了!”
李钦载冷冷道:“你先告诉我,为何非要跟我来百济?战场很好玩吗?”
李素节露出忧虑之色,道:“先生恕罪,弟子不是来玩的,而是不得不离开太极宫……”
“为何?”
李素节低声道:“上次先生封爵一事,在朝堂上掀起了风波,后来风波平息,但宫闱之中却不知为何气氛颇为压抑。”
“你父皇和皇后吵架了?”
“没吵架,他们恩爱如昔,但我总觉得他们的相处有点不对劲,有点……嗯,像是做戏,偏偏又真挚得很。”
“但是皇后一旦没与父皇在一起,她的脸色便很阴沉,那几日她接连杖毙了好几个宦官和宫女,我看得难受又害怕,先生您知道弟子的出身,实在担心皇后对我……”
李钦载皱眉道:“你很害怕,所以跑出来了?”
“是,弟子以前也是听过典故的,春秋时,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弟子左思右想,留在宫闱整日担惊受怕,反不如跟着先生,可以一边学学问,增广见闻,还能躲避灾祸,求先生收留。”
第187章 铁骨铮铮的废物
武皇后究竟会不会对李素节下手,李钦载也说不准。
原来的历史轨迹上,武皇后确实对李素节动了手,但那是很多年以后。
如今随着李钦载的穿越,无形中改变了很多事情,历史究竟会不会按原来的轨迹继续重演,李钦载也不确定。
既然不确定,李钦载也没法说李素节偷偷跑来百济的决定是错误的。
更何况这货还振振有词,连“重耳在外而安”这么高级的典故都搬了出来,李钦载若想反对,倒显得自己没文化似的。
犹豫再三,想想终究是行过拜师礼的弟子,人家跑出来是为了求生,他有什么错?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李钦载叹气:“对外不要暴露你皇子的身份,这里是战场,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李素节长揖道谢:“多谢先生关心弟子。”
“我倒不是关心你,你死了不要紧,主要是连累我陪葬,”李钦载愁容满面叹道:“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让你立个军功,回长安后你对陛下也有个交代。”
“军功?”李素节两眼一亮:“弟子有机会立军功吗?”
“有,回头我吩咐将士们留几个活的敌人给你,排着队让你一刀刀剁了,上报长安说四皇子斩首多少多少级,不就是军功了。”
李素节一愣,接着仿佛受到莫大的侮辱似的,涨红了脸道:“这是弄虚作假,先生不可,弟子不屑为之!这明明是刽子手干的活儿。”
“呵,我就欣赏你这种人,明明没本事,偏偏有一身莫名其妙的骨气,铁骨铮铮的废物,除了这个,你还能立啥功?你敢带着将士冲锋陷阵吗?敢攀上云梯攻城掠地吗?”
李素节萎了,委屈地道:“先生说话太难听了,什么铁骨铮铮的废物……弟子既然来了,总会找机会立功的,我李素节也是堂堂血性男儿,不需要弄虚作假的功劳。”
李钦载竖起大拇指:“你了不起,你清高……”
“既然不想玩虚的,就老老实实跟着我吧,不准私自外出,否则莫怪我不给皇子留面子,大庭广众之下抽你鞭子,你这张嫩脸也挂不住吧?”
李素节恭敬地道:“是,弟子全听先生的。”
说完脸上露出惧怕的神情。
作为皇子,以前确实没挨过揍,宫学里的大儒师傅通常不会揍皇子,也不敢揍,父皇更是不便动手揍。
唯有李钦载,他是真的揍,一点都不顾忌皇子的身份。李素节拜师才不到半年,已经挨过两次鞭子了,每次都被抽得遍体鳞伤,还不敢反抗。
李钦载一行人出了百济港口,直奔熊津城儿去。
唐军这次出征,孙仁师之所以叫“熊津道行军大总管”,就是因百济国的熊津城而名之。
熊津城离港口一百多里,李钦载一行人策马赶到熊津城都督府时已是傍晚。
熊津城都督府是显庆五年苏定方攻破百济后建立的,隶属于大唐。
百济国基本已被大唐占领,这两年唐军正慢慢消化百济国,开疆辟土不是说占领就完事了,还有许多后续的复杂事项。
结果百济国还没消化完,曾经的百济国余孽果然搞事情了。
曾经的百济权臣鬼室福信向倭国求援,并拥立百济国曾经的宗室扶余丰为王,这才有了倭国在白江口突袭唐军的一战。
李钦载进熊津城后,入都督府拜见了副总管刘仁轨。
李素节跟在李钦载身后,幸好刘仁轨常年在外为官,对大唐的皇子并不太熟,依稀只觉得李素节眼熟,却也没认出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