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花非花月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5:48
  大梁城是魏国都城,人口众多,所以城池必须建造到有水源的地方。
  都城难道能没有护城河保护吗?
  想要护城河周围就一定要有水量足够的河水。
  而且建造大城周围就要平坦,道路太过崎岖,不利于出行,是不可能成为都城的。
  这一切都为水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这不是愚蠢,不知道吸取教训,而是不得不如此。
  若是魏国有一支能与秦军野战的军队,甚至拥有一支能来去如风,突袭秦军民夫的军队,难道还会担心秦国用水攻这种计策吗?
  魏国,大梁城。
  满座公卿朝臣纷纷愁眉苦脸,秦军围城多日,现在完全找不到任何翻盘的点。
  “王上,从上次攻城算起,秦军已经半月没有进攻。
  臣担心他们在开凿沟渠,想要引水灌城啊。”
  满座寂然,实际上对大梁城的地势,魏人远比秦人清楚。
  大梁城的城墙是加厚的,城中的宫殿楼阁都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而且之前扩建新城的时候还特意选择了能防守的地带。
  魏王叹口气道:“秦国定然是在开凿沟渠。
  这大梁城的兵员和粮草足以坚守三年之久,但是大水一来,最多三月就会一切消散。
  坐视秦国开凿沟渠就是等待死亡,众卿有什么办法吗?”
  有什么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
  率领一支精锐冲出城去,乘着秦国还没有反应过来,把秦国开凿沟渠的农夫全部杀掉,这样或许能够延缓一下秦国的速度。
  然后向着列国求援,让秦军撤军。
  但是赵国拒绝了魏国的求援,还有谁能来呢?
  洛国和齐国吗?
  韩国灭亡的时候,洛国一点反应都没有,魏国难道会是特殊的那个吗?
  最终魏王还是决定要在夜晚派出军队去试试。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万一秦军大将傲慢,一时不察,被魏军扰乱秦军阵营。
  或许能迎来一场大胜。
  这种想法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可惜他们遇到的是王翦,这位一向谨小慎微的统帅。
  王翦领兵,向来严谨,这种低级的错误根本不会犯。
  前来骚扰的魏军留下一些尸体,然后灰溜溜的回到了大梁城中。
  王翦并没有下令去追,魏国可以拉起城门,追上去无非就是多杀几个人,对大局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王翦只是笑着望着那座巍峨的大梁城,喃喃道:“看来魏国已经知晓了我的谋划,但已经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既然魏国猜到,王翦便不再遮掩,大张旗鼓的开始挖掘沟渠,没想到还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这个本来只在魏国高层之间的猜测,陡然之间整座大梁城都知道了。
  不仅仅知道了秦国在准备引水灌城,而且公室派兵还失败了。
  水淹!
  多么恐怖的字眼,虽然大梁城中没人亲眼见过昔年鄢地的惨状,但是在这个水量充足的时代,洪水总是见过的。
  现在就有一场人为制造的洪水,即将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将整座大梁城淹没。
  这种利剑时刻悬在头顶,等待死亡的感觉,实在是一种极度的煎熬。
  很快就有人忍不住了,在城中奔走呼号,然后被直接拿下。
  昔年周厉太子搞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现在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昔年镐京城的国人虽然无法言语,但至少不担心城外的诸侯联军冲进来大杀一通。
  整座大梁城在沉重的压抑之下,终于爆发了!
  魏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被士卒挟持的一天。
  这些追随魏王的士卒很多都不怕死,但是他们的家人就在大梁城中,这种一死一全家,而且还要眼睁睁地看着。
  这对于任何人都实在是太过残忍了,他们只能选择背叛自己的主君,来争取到活命的机会。
  魏王望着周围所有人眼中的憧憬眼神,他知道大势已去了。
  “降吧!”
  魏王有些无力的挥挥手,让士兵们开城投降。


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
  秦王宫中,秦相李斯伴在秦王政身边,看着各地传来的政务,尤其是韩魏两国刚刚建立的郡县。
  王翦跪坐在下首,他的脸上满是奔波在外的风霜神态很是沉稳,像是大山一样稳重和巍峨。
  亡韩灭魏。
  天下六王已去其二。
  李斯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秦国越强,他这位国相的威势就越重。
  秦国势如破竹的灭国,让李斯心中欣喜不已。
  他微微抬头,却见到秦王政脸上并没有什么笑意。
  王翦坐在下首,对秦王政的表情看的更是清楚,秦王政真的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
  灭魏这样的大喜事,竟然不能让他动容分毫。
  李斯和王翦想不明白,心中当即就是一沉。
  揣摩不到君上的心思,对臣子是致命的。
  秦王政轻轻摩挲着竹简,突然说道:“相国,上将军,从寡人还未亲政起,你们就追随寡人。
  现在韩魏已亡,这是上将军的功业。
  剩下的诸国之中,赵燕孱弱。
  楚国汉阳尽失,依靠江东,不过是冢中枯骨。
  十年之内,寡人就能削平天下。
  但是寡人心中却没有欣喜。
  因为削平诸国是秦国历代先君前赴后继的功绩。
  昭襄王和白起为寡人扫平了赵国和楚国这两个阻碍。
  亡韩灭魏又是上将军一言而决,寡人不发一言,不出一策而天下定。
  寡人又怎么敢窃取这份泼天之功呢?
  寡人一直在想天下一统之后的事情,寡人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话语之中对并吞六国这样的旷世伟业,满是轻描淡写,并不放在心上。
  李斯一惊,秦王政目光之远广,是他生平仅见的,并吞六国已经是了不得的功业,秦王政都不放在心中。
  秦国和秦王的未来,难道能是他这么一个臣子所能多言的吗?
  李斯很是真诚的恭维道:“王上,昭襄王和武安君诚然是天纵之资。
  但以强秦之力,数十年未曾亡一国,即便是弱韩依旧留存在世上,这不得不说是天意如此了。
  您才是受命于天之王,诸国都要亡在您的手中。
  正如昔年邦周数百年积累,和殷商对峙数十年,互有胜负。
  直到武王横空出世,短短数年就使殷商六百年的社稷一败涂地。
  这难道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吗?
  想必是受到上天的钟爱了。”
  对一位君王最大的赞美,既不是称赞他的才能,也不是赞扬他的品德,而是真心实意的说,“您是受命于天之王!”
  即便以秦王政的心智,听到“受命于天”这个对男人极致浪漫的词语时,眼中也不禁出现了一丝迷醉。
  但只是一个瞬间,秦王政就将情绪克制下去,沉声道:“周武王诚然是得到了天命,推翻了殷商的统治。
  但没有素王创造分封制和宗法制,创造名为礼仪,实则律法的周礼,难道邦周能够有千年的国祚吗?
  寡人已经注定要成为大秦的武王,但寡人更想要成为大秦的素王。
  军事上的胜利是暂时的,只有完美的制度才能让国祚长长久久。
  国相,你那位师弟韩非的文章,你读了吗?
  真是振聋发聩啊。
  尤其是影响国朝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诚哉斯言!
  不过寡人愈读,愈觉得文中五蠹,似乎都指向了洛国。
  洛国学宫,百家源流,诸子圣殿中有除了法家之外,所有的先贤。
  诸子百家?
  还是洛氏的百家呢?
  寡人若是用诸子,他们是听从谁的呢?”李斯心头一颤,洛国学宫他也是去过的,他非常明白洛氏对百家的影响力,明白那座圣殿的影响力。
  秦王政图穷匕见,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
  洛国!
  禹王九鼎在洛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