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46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肃静!”
  孙权咳嗽几声,不悦说道:“区区一草寇竟惊得诸位惶恐,岂不有失仪态!”
  说着,孙权按剑而走,说道:“今我大魏尚有中国诸州之疆域,一时兵败何伤中国根本,更别论区区一寿光毛贼!”
  “仲权、稚权何在?”
  “末将在!”
  夏侯霸、夏侯惠二人趋步出列。
  孙权沉声说道:“二君率兵先至临淄固守,权率穆陵之兵平寿光之贼。之后权守安乐博昌,二君守齐郡临淄,两军互为掎角之势,共保青齐。得河北之卒,以据霍峻!”
  “将军不与霸前守临淄?”夏侯霸疑惑的说道。
  孙权踱步而分析,说道:“据城固守非上计,君守临淄,我守博昌,两兵虽是分散。但却能分霍峻兵马,敌击博昌,则君出临淄;敌围临淄,我出博昌。二城以掎角之势,方能自保退敌!”
  “诺!”
  夏侯霸不疑有他,当即与弟弟夏侯惠领命。
  待夏侯霸带着帐下诸将离开后,刘晔则是上前抓住孙权,责问道:“孙君率兵平寇,恐非真心之所为,莫非欲背离国家,浮海逃亡平州?”
  孙权见刘晔识破自己所为,不急不怒而是坐到交椅上,说道:“自我军主力覆没时起,我军已难守住临淄。且据守临淄又能如何?当下国中已无余兵可用!”
  “霍峻如若率兵重围临淄,王凌安敢来援?”孙权以冷静的语气,说道:“临淄非坚固大城,库中粮草仅够半年,待粮绝之后,不见援兵,无非是城破被擒尔。”
  “君为光武血脉之后,辅佐曹氏二十余载,忠心为国。如若被擒,汉人安会容之!”
  “如若率众出逃,以你我兵败丧土之罪,陛下安能容之!”
  刘晔拽住孙权的袖子,急声说道:“我军尚有万余之众,今散府中钱粮募兵,能纠集市民万人,合两万余众,何愁不能据城胜敌!”
  “能守一时,不能守一年!”
  “张郃兵败潦口,我军败于诸城,可见魏室已衰。昔袁本初兵败官渡,大势已去,纵引兵战仓亭,亦不过是自取其辱。”
  孙权自嘲了下,说道:“权虽数败霍峻,但却略晓方略。我军固守临淄,如若霍峻不取临淄,而以其帐下精锐十余万出中原,国中何兵能挡其锋芒?”
  孙权在战术上或许不行,但在大战略上却看得透彻。别看霍峻当下仅局限在青齐,其帐下精兵十万尚未动用,一直布防在徐淮沿线。如果临淄不好打,霍峻完全可以寻求中原,以开辟其他战场。自他帐下大军覆没,霍峻已无束缚,中原数千里将可由他纵横,而魏国仅守而不敢出战。
  刘晔长叹而不能答!
  孙权所说的话,属于是当下的战场形势了,孙权与王凌二人合军十余万,用以钳制霍峻兵马。随着孙权帐下主力兵败,仅凭王凌注定是无法遏制霍峻。
  “君走平州,不畏陛下惩处?”刘晔反驳道。
  孙权惆怅而笑,说道:“我堂弟孙奂任辽东太守,我今乘舟舸浮海至辽东,借其郡兵,足以降乐浪、玄菟、带方、昌黎四郡。握有平州诸郡,中原动荡不安,陛下安敢治罪与我!”
  孙权当过短时间的君主,他深知无价值者最容易被放弃,有价值者可以被拉拢。即便当事人有罪,出于统战价值,君主不敢轻易动手,唯有选择政治妥协。
  孙权若以败军之将归国,毫无疑问会被曹叡治罪。但如果是以掌握平州诸郡的身份出现,只要给曹叡一个台阶下,孙权不仅不会被治罪,反而会委以他职。
  “君可有思及未来之事?”刘晔问道。
  孙权为自己倒了盏茶,笑道:“无非是效公孙、赵佗之事尔!”
  “我至平州,恭顺中国,结交诸夷。如魏国覆没,遣人向汉降表,以为藩属之宾,为汉室臣妾。汉初平天下,自当以降服中国为先,安会起大军伐我!”
  “如汉有灭我之心,当可结交鲜卑,以为外援。辽东有辽泽之险,出塞千里难得粮。我据兵于辽泽,鲜卑击其后,足以败其兵,可得数十载之安寝。”
  说着,孙权看向刘晔,说道:“我已在安乐海滨备好舟舸,不知君是否愿随权浮海至辽东,以避中原乱局。”
  曹魏平辽东时,因孙权善晓水师,故以其为横海将军,配合曹彰,浮海取辽东。今孙权又任青州刺史,都督青、兖、徐三州军事,手下自然有批水师。实力不如南汉,但用于渡海绰绰有余。
  刘晔听着帐外的动静,叹气说道:“以今下之形势,晔安能不从将军。就不知洛阳城中家眷,将如何是好?”
  刘晔之语有两层意思,一指当下无计可施的形势,二指孙权在外持剑的侍从。毕竟刘晔在孙权身边太久了,刘晔不随行到辽东,孙权便不可能放过刘晔,唯有下手除之。
  孙权放下手中的酒樽,说道:“我急令人至洛阳,令你我家眷乔装出城,陆至渤海,浮海达辽东。”
  见孙权准备得当,刘晔已无话可说,拱手说道:“愿从将军之命!”
  “善!”
  且不言孙权与孙瑜借平贼之名去征讨寿光贼寇,实则乘船浮海至辽东割据。
  霍峻出于安抚青齐士人为目的,将各部任务安排好后,与徐盛、蒋济至郑玄墓前祭拜。
  郑玄墓位于高密西北五十里刘宗山下,霍峻领着汉军文武诸僚以侯礼祭奠之。
  郑玄墓前,蒋济亲念祭文,霍峻带头参拜!
  祭拜之后,郑小同领着两名老者来见霍峻,而老者们奉以酒肉来见霍峻。
  “大司马,诸老闻天兵至此,且深慕大司马辅政安国之名,特上奉酒肉!”郑小同说道。
  霍峻扶起两名老者,说道:“今率兵北伐,军士惊扰贵乡。孤心不安,今又安敢受领酒食?”
  “不然!”
  满头白发的老人,说道:“逆魏横征暴敛,百姓皆怨。大司马兴仁义之师北伐,吊民伐罪,收齐归汉,沐化齐民,皆大司马之功矣!”
  “望请大司马满饮此樽!”
  见老者执意要敬酒,霍峻敛容肃然,欲伸手去端过酒樽。
  但蒋济却走过来,低声说道:“都督为汉室之望,今不可乱饮酒水!”
  霍峻看了眼归降不久的郑小同,端着酒樽,凛然道:“孤处芦苇之乡,却深闻郑师之学。今身至高密,方得拜郑师。孤以此樽代先帝与汉家诸士,酬谢郑师立说著学之功!”
  说着,霍峻挥臂将酒洒满大地,郑重而拜郑玄墓。
  继而,霍峻将酒樽交予老者,笑道:“老者心意,孤深领之。然孤有军令,军入青齐,不得擅取财物,不得惊扰乡野,不可擅取牲口。”
  老者敬佩而拜,说道:“军纪严密,天兵伐罪,何愁不破!”
  “哈哈!”
  霍峻欢喜而笑,吩咐说道:“来人,为郑公整修坟墓,以侯礼葬之,其钱财由孤出之。”
  “多谢大司马!”郑小同欣喜而拜。
  在这场政治作秀里,大汉赢了青齐人心,霍峻获取士人之名声,郑玄得到死后之荣,盖是三赢之局面。
  “大人,斥候来报!”
  霍范趋步而来,低声问道:“夏侯霸率军退至临淄,孙权前往安乐平叛,今当如何进军?”
  霍峻敛容而思,说道:“临淄为齐地之中,如能下之,平原、济南、齐、乐安四郡将闻风而降。”
  “今下不管孙权,大军直取临淄!”
  “诺!”


第694章 下泰山以临中原
  九月,霍峻举数万之众,兵锋直指临淄。
  夏侯霸、夏侯惠兄弟二人,率兵先至临淄后,向洛阳曹叡去报求援,又散尽库中钱粮,招募临淄市民、流氓从军。
  经一番折腾后,魏军兵力膨胀到万余人,加之城中有数万男女,夏侯霸遂是宣称城中兵马有五万之众,试图吓退进犯的汉军。
  得闻夏侯霸诈称五万大军守城,霍峻丝毫不受影响,依旧是按照最先规划的计策用兵。即剪除临淄外围城邑,再举兵围攻临淄。
  临淄东临淄水,西依系水,城夹两水而建,分为大、小二城,大城旧为百姓居住,小城为国君所居宫城。
  临淄作为齐旧都城,与寿春城防类似,城外有卫星城邑控卫,如有西安、平安、昌国等诸城。霍峻率兵自东而来,故先破淄水以东诸城。
  随着霍范攻破安平城后,霍峻率兵进驻淄水畔,与临淄大城隔水相望。
  大帐内,霍峻对着舆图上临淄城的结构陷入沉思。
  临淄城虽是高大,但非天下坚城。甚至因城池过大,反而不利于坚守临淄。盖是出于此点,夏侯霸将防守重点放在了小城,而非是大城上。
  以寡兵守小城,加有充裕粮草,确实能成为汉军北伐路上的绊脚石。
  “都督!”
  此时,蒋济从帐外而入,说道:“夏侯霸拒不出降,今欲下临淄,非起兵攻城不可。”
  霍峻指向舆图,说道:“如欲下临淄,需先据大城,再下小城,徐徐而图之。”
  “都督何不起兵围攻小城,以求尽快安抚青齐?”蒋济问道。
  霍峻踱步而笑,说道:“速下青齐,岂不让魏军固守诸戍,避而不战?”
  闻言,蒋济灵感顿生,说道:“都督欲以临淄为饵,诱曹魏诸军前来解围?”
  “然也!”
  霍峻负手踱步,说道:“昔乐毅伐齐五十余城,田单以两城复齐。今魏人尚有平原、济南二郡,又岂会无复齐之念?”
  “我军今下急攻临淄,或能速安青齐。但魏军诸部未灭,欲取河南又谈何容易?”
  说着,霍峻停下脚步,沉声说道:“当下如能以临淄为饵,引魏军兵马至此,孤寻机领精兵破之,则河南可下,汉室可兴!”
  霍峻不担心曹魏出兵救援,反而为曹魏据守险城而发愁。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一心固守城池,则会给进攻方造成极大麻烦。将敌人拉出来打,才是最省力的操作。
  蒋济捋须而思,说道:“如以今下形势观之,曹魏国中可用之兵,唯有兖州刺史王凌。我军如围临淄,曹叡必会遣其来援!”
  “子通所思与孤相近!”
  霍峻走到另外一幅大地图旁,指点说道:“孤率十余万精兵北伐,因满宠、吕虔、王凌三将,不得已留强兵十万分驻沿途险要。其中沂、沭二水河谷,留兵五万之盛,如能令琅琊、东海二郡无忧,则五万精兵可用矣!”
  之前霍峻用兵因为地形缘故,不得已在许多地方留下精兵强兵驻守,此番进攻青齐的兵马不足五万人。当下如果能剪除侧翼威胁,霍峻聚拢留守险峻的强兵,将能兴大师横扫中原。
  “泰山郡!”
  默默不说话的霍范,听着霍、蒋二人谈论,说道:“父亲莫非欲取泰山郡?”
  霍峻微微颔首,沉声说道:“泰山郡东望青齐,南临徐沂,北依河济,西俯鲁宋。如能兵据泰山,则彭城不战自下,将饮马大河水矣!”
  泰山郡从地理上来看,其更接近青、徐二州,故从地理因素来看,泰山郡不应由兖州管辖。然其之所以归兖州控制,本质是因泰山郡地理位置关键。
  其行政建制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为了控制齐鲁诸侯国,汉武帝令济北王献土,顺势设置泰山郡。有了泰山郡,青齐将无险可守。
  为了控制冀、豫、青、徐四州的门户,以泰山、济阴、东郡为基础,设立兖州刺史部,从而利用拆分门户的手段,杜绝割据现象的出现。
  曹操能在中原四战之地崛起,与他兖州刺史身份有莫大关系。曹操在早期,通过吕虔控制泰山郡,从而达到威慑青徐二州的作用。且曹操通过兖州,进而控制无险可守的豫州。
  今下反过来,霍峻如能控制泰山,不仅能更好控制青、徐二州,还可以辐射兖、豫二州。
  彭城作为泗水上的重要的据点,霍峻如能控制泰山郡,将可从泗水上游与下游夹击彭城,那么曹魏也失去了固守彭城的意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5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6/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