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43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故使用车阵,需要配以骑兵,或是配以他计,以来确保在战场上的主动权。若无法弥补车阵的缺点,不仅会失去战场上的主导权,而且会让大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除了缺乏机动力外,因车阵是由战车组合而成,而战车又是由各种木材修缮而成。故如何破车阵之法,则就呼之欲出,即可用火攻破之。
  破车阵之法,便是如此简单。大火灼烧下,世间凡木莫能当,舟舸可以用火攻胜之,战车为何不能用火烧之?
  战车一旦被火焚烧,魏军兵马见失去了外围屏障,其士气自然为之崩溃。
  今霍峻遣庞德率骑出击,见孙礼据守而不敢战,便知孙礼不识车阵之精妙,故才言孙礼自取其辱。
  见霍峻自信心爆棚,蒋济隐晦提醒,说道:“都督扶汉室于危难,韩信需与萧、张辅佐高祖,自功不及都督。”
  “哈哈!”
  霍峻听出蒋济劝慰之语,笑道:“孤与孔明、翼德、云长辅先帝,得子济而治军,不敢独领功劳。”
  蒋济笑着说道:“济已饥,不知能否令文向、承渊二将用兵?”
  “可!”
  霍峻颔首而笑,说道:“兵胜用餐,令二将进兵!”
  蒋济似乎想起什么,说道:“都督,胡质督前军,其与济早年友善,不善兵略之事,精通文政之事,故可先击孙礼。如孙礼兵败覆没,济愿说之,胡质必会举兵来降。”
  “好!”霍峻端坐在交椅上,以白毦鞭指魏军后阵,吩咐说道:“令文向率兵击孙礼,承渊徐徐而逼胡质。”
  “诺!”
  示意出兵的旌旗挥舞,金鼓声如雷,徐盛、丁奉二将率部应声而动。
  少许之后,汉军在原野丘陵间展开,前排军士驱以粮车在前,上竖厚重的木板,显然这是经汉军所改装的盾车。在盾车后方,汉军弓弩手分散,力士斜举大盾而进。
  欲破车阵,可用火攻。但仅凭火攻不足以败之,还需利用盾车/战车接阵,以火车之法破敌。以魔法打败魔法,盖是最有效的方法。
  之前霍峻临阵观察,除了发现魏军守备严密外,更发现了魏军所处的自然环境。今下八月为秋时,天干物燥,大风盛行,魏军离潍水而行。
  如此自然环境,如能以操作得当,以车阵接阵,上载干草,浇火油,借助大风,足能用大火烧毁魏军首尾相连的车阵。
  在热烈的鼓声下,装有干草的盾车徐徐而进,因干草被木盾遮住,魏军不知其车后为何物,竟知汉军反以盾车对付他们。
  “将军,汉军用盾车近阵,当如何是好?”
  见汉军不断靠近,滕羲紧张喊道:“霍峻精通车阵,今果有方法破我!”
  在孙权提出利用车阵殿后,不少人有异议,担心霍峻尚使车阵,会有方法破之,如挖掘壕沟。但经孙权、刘晔推演,认为车阵处于撤军移动中,汉军很难有足够时间构筑工事破坏,故力推用之。
  孙礼握紧拳头,冷静说道:“以强弓劲弩抛射发之,敌卒临阵外竖长矛,配以车木,汉卒不得近也!”
  “诺!”
  “抛射!”
  为了给造成汉军伤害,魏军大量以抛射的方式越过盾车,欲落到汉军兵阵中。但徐盛早有准备,仅用千人推车而进,再布五百人以散阵形势跟随,身负大盾。
  魏军弓弩手不断抛射箭矢,直到双手疲惫,但对汉军伤害竟也不多。在见魏军箭矢不复之前犀利,且盾车已逼近魏军车阵。徐盛挥舞火红令旗,示意推车军士放火。
  此时魏军阵内,步卒斜举大盾,高竖起长矛,早已严阵以待,欲重创登车破阵的汉军勇士,然魏卒却一直没等到汉军攻势。
  “那是什么?”
  忽然间,魏卒透过车阵之间的缝隙,见到有粘稠液体粘在车厢外,且向下滴油,问道。
  “油吗?”
  话音刚落,百余罐瓷瓶以抛物线的方式扔到车阵里,砸到地上,火油撒得满地;扔到大盾上,火油布满盾面;甩到人身上,让魏卒吃痛而叫,不知火油浸湿衣裳。
  一罐火油砸到孙礼附近,撒得满地都是。孙礼好奇上前,用手接触了下火油,仔细嗅了嗅,猛地脸色大变,浑身冰凉。
  缓了过来,孙礼歇斯底里,喊道:“快准备沙土,敌军要用火攻!”
  然不等孙礼说完,汉军士卒已将火把扔到干草车上,甚至将火把甩到魏军战车上。
  下个瞬间,火源接触干草,火势猛地窜了起来,火焰在大风的吹拂下,缠上盾车,开始热烈灼烧;或是火把接触魏军战车,表面的火油遇见火焰迅速燃烧起来,发出阵阵嗤嗤的声响。
  顷刻间,魏军矩阵西面大火冲天而起,火焰吞噬战车,迅速形成一道火墙,且因魏军车阵首尾相连,火焰不断吞噬周围战车,吓得魏军步卒连连后撤,不敢靠近战车,与后方军士簇拥一团,乱在一起。
  下一刻,汉军士卒取出专用箭矢,沾染上火源,而后抛射进魏军方阵。有幸点接触到之前所扔的火油,火势大涨起来,将附近几名魏卒包裹起来。
  “啊!”
  魏卒因之前被火油沾到,火势蔓延到浑身上下,疼得满地打滚,试图用沙土去扑灭身上的烟火。然有些魏卒惶恐紧张,向周围军士求援,将阵形彻底搅乱。战马遇见火源吓得嘶鸣而起,将魏阵搅得彻底混乱。
  五波火箭之后,汉卒在徐盛的带领下压上,各個握持弓弩,抵近着火的战车之后,数以千计的箭矢破空而出,朝车阵里的魏军攒射而去。
  “啊!”
  车阵空间本就不大,着火的战车侵压了不多的空间,火箭+火油搅乱了阵中人马秩序。今攒射的箭矢让魏军人马躲无可躲,纷纷朝着远离箭矢的方向而去。
  汉军士卒似乎知道魏军动向,他们跟随火势而进,用箭矢不断覆盖阵中魏军人马,让他们避无可避,唯有承受汉军箭矢的伤害。
  一时间,孙礼所构筑坚如磐石的堡垒,在火攻+箭雨的覆盖下,车毁而人散,阵型混乱不堪,毫无敢斗死战之心。
  从天空往下看,可见火势沿着矩形车阵焚烧起来,好似一个热烈灼烧的火环,在火环中略有火星燃起,中央的人马奔逃而走。
  得见如此一幕,蒋济盖能想到车阵里的魏军悲惨之样,不禁倒吸口凉气,说道:“车阵首尾封闭,火势大燃四起,阵中人马恐会引火而亡。”
  霍峻神情淡然,说道:“如所料不差,魏卒当会寻机解开车阵,从火阵中逃出。”
  车阵为何成为不了主流,核心即在于不好操控战场,需对战场形势有非常深刻的认知才能成功。首先战场的风向,其次需临近水源,其末了解对方将领。
  以刘裕为例,他深知车阵的缺陷,故将车阵布置在河水畔,如果敌人引火车而烧,可以用河水浇灭,甚至可以上船撤离。
  包括霍峻背皖水而战,也是利用了皖水水源,以及确保退路畅通下所列下车阵。
  当然不是所有的却月阵都能成功,南北朝时期萧衍起兵,齐将王珍国背淮水下阵。初时凭借车阵击退萧衍,但随着萧衍祭出火车阵,齐兵大败而走,溺死于淮水不计其数。
  如此不知名的战例,霍峻自然不会知道,但却不妨碍霍峻知车阵之弊,而后以火破之。
  为何车阵有胜有负,其根本在于需要掌握战争的精髓,且要以善变、灵活的风格来应对各种战役。但不管怎么说,霍峻让孙权的企图失败了,因为霍峻再次用了火攻!
  孙子曰:“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年轻时,霍峻仅能初掌其几分精髓;老年时,霍峻兵法已是大成,盖如孙子此语,因敌而取胜者,谓用兵如神矣!
  盖用兵境界进入大成水平,霍峻才敢豪言北伐灭魏!
  果不其然,形势如霍峻所言,孙礼所结的车阵被魏卒破坏,大量人马欲从矩阵的东、北二面出逃。然因北面被丁奉所率的兵马阻拦,溃逃魏卒朝东而去。
  “令明可击矣!”
  霍峻扯了扯白毦鞭,吩咐说道。
  庞德以极其尊敬的态度行礼,而后上马召集骑卒,围堵、冲杀出逃的魏卒。
  此时,随着大量军士出逃,孙礼已无法有效指挥属下。
  滕羲畏惧汉军箭雨欲出逃,招呼孙礼说道:“将军,车阵遭火焚烧已是难存,今形势已去,还请将军随我出走!”
  孙礼发髻散乱,按剑而叹,说道:“我受陛下之令,统率大军,治理琅琊。今失城败师,安会面目见陛下乎!”
  “胜败为兵家常事,车骑将军大部在前,可以投之!”滕羲说道。
  “我军覆没,以孙车骑之军何能退敌,今则大事去矣!”孙礼无奈说道:“且我与孙车骑有间隙,失军而归,必遭军令处置。”
  “天命有常,汉室当兴。将军何不如降汉,何须在此取死?”滕羲再劝道。
  闻言,孙礼大哭说道:“我受死刑时,武皇帝赦之。常恐死不得其所,有负武皇帝之恩。今魏室如若将亡,当有人以身徇社稷,岂能降敌?”
  滕羲见劝说不动,唯有垂泪而走。
  徐盛趁火势渐小,带领步卒突入阵中。孙礼与部曲结阵,持槊杀伤数人,因是孤军而斗,最终被徐盛率兵所斩,车阵内残敌尽降!


第691章 莫能当!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烟火弥漫,旌旗凛冽。
  丘陵上,霍峻拄剑而望,将战场形势尽收眼底。
  孙礼被徐盛所斩后,其部人马溃败,因有庞德率骑拦截,魏军败卒大多降汉。因蒋济欲劝降胡质,故汉军重围魏军矩阵。
  今时车阵内的魏军目睹孙礼所部惨败的全过程,因担心汉军会将火攻应用到他们身上,他们无不期待胡质能归顺大汉。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而过,终于有了消息了。
  “都督,胡质降了!”
  丁奉快步登丘,说道:“蒋长史果有巧言,竟能说降胡质来降!”
  “哈哈!”
  霍峻笑着捶了下手,说道:“子通与胡质素有交情,孙礼兵败授首,胡质自无奋战之心。孙权留后之军覆没,今休想全身而退!”
  “都督,胡质率四千降卒归顺,孙礼所部被擒者不下千余人。今有五、六千人,却不知如何处置?”徐盛说道。
  望着为逃出生天而欢喜的魏卒,霍峻问道:“不知文向有何见解?”
  徐盛沉吟少许,说道:“我军自入齐以来,因为分驻各地,故兵马数量渐少。今魏军降卒多为青徐籍贯,何不如收降卒为己用,令其驻守乡梓,一为安抚民心,二为聚拢南兵。”
  “若无记错,孤记着文向为琅琊莒县人?”霍峻问道。
  “都督好记性,盛年少时,家乡遭逢兵乱,不得随族人南下。今兵归乡梓,衣锦还乡,不胜而庆幸!”徐盛面露伤感,说道:“惜物是人非,乡人离散,已难见过往之友人。”
  说着,徐盛向霍峻解释,说道:“盛非为乡人谋官,仅是青徐多遭山匪,百姓动荡不安。今收降人为兵,虽不能为汉死战效力,却能安抚一方。”
  “善!”
  霍峻笑了笑,说道:“文向公体之心,孤安会不知!”
  手指丘坡下的降卒,霍峻吩咐说道:“孤表文向为青州刺史,收拢魏人降卒,为汉安抚青州诸郡。”
  “诺!”
  徐盛面露喜色,拱手而长拜,笑道:“多谢都督表举,盛当为汉殚精竭虑!”
  言语间,侍从趋步来报,说道:“大司马,蒋长史携降将胡质拜见!”
  “请!”
  少顷,蒋济带着书生气息浓重的魏将而来,朝着霍峻作揖而拜。
  “降人胡质拜见大司马,昔不识天数,与贼为乱,质深感有罪,望能请大司马不计前嫌!”胡质说道。
  “昔曹操假借天子诏,蛊惑汉吏从贼。今胡太守能识天理,率军来降,可谓弃暗投明。”
  霍峻扶起胡质,笑道:“孤与子通聊淮上俊杰时,子通谈及胡君之才略,赞不绝口,言君精良综事,可堪重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5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3/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