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曹叡为了保持君主的威严,不敢让外人知晓他破防之事。
  良久之后,得闻兵败消息的诸臣,姗姗来迟,向曹叡行以臣礼之后,方才坐下。
  曹叡环视众人,神情冷峻,问道:“今潦口兵败,骠骑将军请罪辞位,不知诸君有何高见?”
  众人互相对视几眼,短时之内,不知该说些什么,皆陷入沉默当中。
  少许过后,司徒陈群率先开口,说道:“禀陛下,是役之前,骠骑将军疑诸葛亮有诈,劝阻暂缓用兵。今不得已出兵遭败,故以群之见不宜惩处,当好生劝慰。”
  “正是!”
  吴质说道:“陛下,诸葛亮非无谋之辈,张郃将军因轻敌而遭败绩,而骠骑将军早已识破诸葛亮之计。今御敌之任当托于骠骑将军,令其对战诸葛亮,看能否寻机破之。”
  “骠骑将军真知灼见,宜当重用!”杨暨说道。
  “臣附议!”之前劝曹叡听取司马懿言语的官吏,好似证明了他们的正确性,纷纷得意出列言语,劝曹叡重用司马懿。而劝曹叡采纳张郃计策的官吏,因短期失去了话语权,陷入了沉默。
  曹叡微微颔首,感叹说道:“朕远在千里之外,难知战场形势,故骠骑将军之语,朕多有疑虑,唯行旧时之策。诸葛亮虽初出茅庐,但却用兵狡诈,非骠骑将军不可敌之。”
  说着,曹叡吩咐刘放,说道:“代朕拟诏,好生安抚骠骑将军,言京畿门户皆赖卿矣!”
  “诺!”
  “陛下,那张将军预判形势出错,当如何处置?”吴质不忘踩张郃一脚,问道。
  “陛下,张将军虽建言有失,但却是为国而忧。今大战在即,臣以为不宜惩罚大将,言语警告即可!”陈群说道。
  “今值用人之际,不可贬斥大将,以伤将士之心。”卫臻说道:“且张将军既为副将,无用兵出战之权。若不惩骠骑将军,何能惩张将军乎?”
  “骠骑将军善料局势,力阻出兵;前将军贪功心切,执意用武。今之所以兵败事,非我军无能,皆在前将军贪功矣!”吴质说道。
  听着众人关于分锅的争吵,曹叡竟有些疲了,挥了挥手,说道:“罚前将军张郃俸禄一年以为惩罚,令其听候骠骑将军军令。如有违令不从之事,两罪并罚之!”
  “陛下英明!”陈群与众人恭维道。
  吴质虽无法重惩张郃,但见到帮助司马懿彻底掌握军权,则也是心满意足。
  曹叡不想过分纠结责任承担之事,转而问道:“今潦口兵败,我军死伤近两万人,已无力分兵东进,需专御诸葛亮北上。田忌赛马之策被破,不知诸君可有高论?”
  潦口兵败,牛金、贾嗣战死,精锐多有折损,曹魏已失去在荆宛战场的主动权。若无兵马支援,可以料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荆宛局势将进入汉攻魏守阶段。
  田忌赛马之策的幻灭,即意味着曹叡必须拿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南汉的北伐。
  卫臻沉吟少许,说道:“禀陛下,欲解今下之局势,除派两万新兵增援关西,令大司马击破陆逊,转走武关道南下,夹击诸葛亮外,别无他法!”
  在击败诸葛亮计划破灭的情况下,如欲解今下之危局,唯有将目光看向关西,即让曹真击败陆逊,而后抽调关西兵马从武关南下,侧翼夹击诸葛亮所部。
  至于新兵两万,则是曹叡为了应对兵源紧缺,在本月从河北强征了一批两万新兵,今尚在努力训练中。维护治安有余,出城野战大概会兵败。
  曹叡蹙眉说道:“关西兵马本就少于贼兵,今唯与河西两面夹击方能遏之。且当下除禁军万人外,唯新兵两万人可用。此两万新兵守城有余,出击野战必会兵败!”
  说着,曹叡吸取越级指挥的教训,说道:“兵法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大司马专御陆逊,如有破敌之策,大司马必会用兵。如朕过分催促,恐将遭潦口之败。”
  卫臻面露难色,说道:“如无兵马可用,唯有坐观三将御敌,凡有一将取胜,三路兵马将会陆续撤军。”
  “那以卿之意,欲令朕坐观三路兵马成败?”曹叡问道。
  “恕臣学识浅薄,不足以为陛下分忧!”卫臻拱手致歉说道。
  曹叡不愿为难卫臻,说道:“非朕不愿从卿之言,仅是朕为齐鲁而忧!”
  关西得有陈仓坚城及山水优势,加之曹真军略出众,曹叡不会为关西形势而忧。
  荆宛虽无陈仓那般坚城,但以当下局面,背靠京畿输血,司马懿又能识别诸葛亮奸计,两军相持应无大问题。
  齐鲁则是曹叡最为担心的地方,今无了张郃兵马支援,意味着孙权、王凌要自我抵御霍峻大军。
  虽说有彭城、穆陵之险,但不代表齐鲁可以高枕无忧。如以穆陵为例子,它虽是齐南天险,但不代表入齐唯有此道。甚至也不代表不可绕道。
  卫臻思考良久,说道:“陛下如忧齐鲁,不如下诏告诫车骑将军与刘军师,让其切莫与霍峻交战,严加守备,坚守城隘即可。”
  说着,卫臻指出说道:“陆逊从陇右出兵,其粮草之丰富不及江汉。今有郭淮出兵袭扰,未必不能让其撤军。陆逊若因缺粮而撤军,则关中之兵可用矣!”
  “且如卫卿之语,下诏责令孙、刘二将坚守,观郭淮出兵袭陇之成效。”曹叡说道。
  “陛下高见!”


第679章 旁海入齐
  诸葛亮兵胜潦口,乘胜追击至宛城,与司马懿隔湇水对峙。
  与此同时,霍峻率兵从沂水转至沭水,逆沭水而进,经莒县,兵至穆陵关下。
  四月至五月间,霍峻率兵强攻穆陵关,孙权则固守大岘山不出。汉军围攻一月而不克,霍峻见士卒多有死伤,下令停止攻关。
  五月,大岘山。
  为了关隘,霍峻率左右离寨,深入大岘山,登山攀坡,居高以观关势。
  大岘山上,熟悉地形的山民在前引路,手持砍刀劈砍小道上的藤蔓灌木。霍熊带着几名亲随用长矛拍打左右草丛,防止有不长眼的蛇虫。
  登山攀爬颇费体力,霍峻手拄着木杆,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问道:“还有多远?”
  向导观望了周边,说道:“贵人,应该还有数百步,便可至山台了。”
  “之前不是便说还有数百步吗?”丁奉瞪大眼睛,问道。
  向导神情惶恐,说道:“小道寡有人烟,几年不见,模样大变。之前仆走错道了,当下方寻得旧道。”
  “不急!”
  霍峻神情平淡,开玩笑说道:“别将我等领到魏营中便好!”
  “仆不敢!”
  向导听出了霍峻玩笑之意,说道:“小人居大岘山二十余年,大小之路了如指掌。如贵人愿绕至关后,偷渡巨蔑水(今弥河),仆亦能引路。”
  徐州与青州连通的大道为沂、沭河谷,因沂蒙山区为沭水的发源地,故逆沭水北行可至大岘山。而在沭水的西北方向,同样有一条发源于蒙山区的河流,其名为巨蔑水。
  巨蔑水在沭水的西北方向,二水之间距离仅数十里。顺巨蔑水而下,可至临朐县。到临朐之后,则代表进入齐地。故巨蔑水与沭水之间的道路非常重要,加之沂蒙山区沟壑纵横,峰峦重叠,穆陵关则落座于此。
  一旦突破穆陵关,汉军进入巨蔑水流域,齐地除了城郭、河流外,别无关隘可以阻碍汉军。
  得闻此言,丁奉有了兴趣,问道:“从沭水至巨蔑水如有道路,不知其地形如何?”
  向导沉吟少许,说道:“道窄唯一人可行,车马不得过。将军至山台,居高临下则可知其地形。”
  丁奉凑到霍峻身侧,说道:“都督,如有小道可至穆陵关后,末将愿率羆虺军暗渡,奇袭临朐。”
  霍峻笑了笑,说道:“且至山台再说,若魏军于小道设伏,承渊将进退两难矣!”
  不待丁奉回话,向导指着前方凸起的石台,欣喜说道:“贵人到了!”
  此言一出,霍峻与众人加快脚步上前。而丁奉抽刀在前,为霍峻砍断生长在石台上的茂密树枝。
  透过眼前的树枝,霍峻居高临下,将穆陵关周围十余里情况尽收眼底。却见穆陵关亘东西,关有三重围,依山而建。关山之间为布袋状狭谷,雄关扼其口,崇山收其后。
  且不仅于此,因山顶群山连绵之故,穆陵关周围还有数座营垒、烽火台,卡着诸多小道,显然是为防止有汉军从小道偷渡。
  霍峻观望良久,感叹说道:“穆陵关虽不及蜀中诸关险峻,但胜在守备森严,关垒互保,与剑阁、阳平不同,怕是难以绕之。”
  围攻穆陵关久无战果,霍峻则是打算绕道袭击其后。故今才费劲辛苦,让向导引路,以为探查魏军地势。
  之前霍峻仅知穆陵关表面,不知其厉害之所在。今居高临下,俯瞰穆陵关布置,霍峻才了解到穆陵关的出众。
  单将穆陵关看作一座关隘,或是三座关隘,实际上是片面的。穆陵关实际是根据沂蒙山区所建的防御体系中的一环,在它周围又设立有大关、小关等关隘,在可行的小道高处设立烽火台。
  大关、小关在穆陵关以北,如穆陵三关失守,魏军可以依托两关继续防守。如与穆陵关相加,魏军足有五道防线。而这五条防线上遍布众多城堡、关隘、烽火台等,可谓险处设关,坚不可摧。
  如此一套防御体系下来,汉军若想迂回包抄或偷袭其背部,此都将非常困难。
  之前心有偷袭之念的丁奉,见穆陵关防备的如此完善,无奈说道:“都督,小道有魏军驻守,偷渡之策恐是难行!”
  向导见小道上有烽火台,解释说道:“禀贵人,之前穆陵关荒废,然从去岁开始,魏军征募百姓修缮关隘。小人为逃徭役,与族人隐居山间多时。当下小道有魏兵驻守,小人实属不知!”
  霍峻虽有些失望,但却也能接受现实,说道:“孙权识形势,刘晔有兵略。穆陵为青齐之门户,今屯重兵以守内外,不足为奇矣!”
  “都督,今小道不可渡,我军当如何是好?”丁奉问道。
  霍峻看了眼天色,说道:“天色不早,可先归营再聊!”
  亲自勘探穆陵关的结果虽让霍峻失望,但却也让霍峻认识到想从穆陵关入齐大概率是不可能之事,他必须另寻方法,从它道入齐。从大岘山回营,已至黄昏时刻。
  得闻霍峻归营消息,蒋济出大帐而迎,问道:“都督,今勘察结果如何?”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穆陵关非比寻常关隘,其小道狭窄难行,仅能走人。且在道险处修有营垒,高处筑有烽火台,故绕行大岘山之策,不可为也!”
  说着,霍峻让丁奉把草绘的穆陵关舆图交予蒋济,问道:“士载是否已至大寨!”
  “已至军营!”
  蒋济跟上霍峻的脚步,说道:“下午之时,少将军已运粮至大军,今正与庾司交接粮草。”
  “让他来趟!”
  “诺!”
  诸人簇拥着霍峻入帐,各自列席而坐。
  因常年熟络关系,霍峻在侍从的服侍下洗漱,并将汗水浸湿的衣裳换下。此时蒋济、诸葛诞正向丁奉了解穆陵关细节,而后霍范、张奋加入其中。
  半响之后,见众人讨论差不多。霍峻坐到交椅上,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停下讨论,蒋济率先说道:“都督,今观穆陵关形势,我军恐难走巨蔑水。当下需另寻他计入齐,如若久持穆陵关,我军兵马将钝,此将大不利于我军!”
  “嗯!”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我与子通之见相同,孙权统重兵固守山关,诸小细之道皆有布防,如若渡之,孙权引兵夹道而击,我军当惨败而归!”
  说着,霍峻想到艾陵之战,问道:“我军如若走鲁,顺淄水而东出,不知可行否?”
  “走淄水,绕道泰山郡?”
  蒋济蹙眉而思,说道:“都督入泰山郡,但唯恐我军走淄水,孙权前守险峻,王凌率部背袭。届时我军将腹背受击,兵陷绝地。此道太险,不宜走之,除非我军能先破王凌,以解后顾之忧!”
  霍峻瞧着齐鲁舆图,陷入了沉思。
  见霍峻愁思,霍范起身说道:“大司马,范驻守朐县时,魏军曾有遣骑出旁海道,从西海、琅琊而下,袭扰我军粮道。如走此道北上,可兵至不其(今青岛)。”
  之前霍峻明知孙权有诈,自信自己不会让孙权抓住破绽,故一路北上以来,留霍笃、高翔、周鲂在险峻驻扎,以防劫道。且为了防止孙权袭扰自己粮道,还派霍范到朐县护粮。
  时至今下,因张郃之兵出了纰漏,王凌按兵不动。而唯有孙权派骑卒出旁海道南下,尝试袭扰汉军粮道。然幸有霍范坐镇,魏骑虽在早期劫了批粮,但很快被霍范设计所败,重新退缩回城阳郡。
  蒋济略有记忆,问道:“不其何在,与临淄相隔多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