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诸葛蕃,霍峻更是怀疑他为死间,怎么可能还会让儿子与他交集。
“但二人有大才~”
霍弋语气发弱,说道:“往昔大人让弋结交贤人,今仅些许之事而疑之,恐有违初衷!”
见儿子还有些不懂,霍峻详细解释,说道:“诸葛诞自入汉以来,自诩葛相族弟自居,出入多言家室。此人好功名,降我之时,诛杀同僚,以求幸进。伯先与其岂能深交?”
“至于诸葛蕃,其人自言父母双亡,茕茕一人,自号诸葛氏之族人,来历不明,安能与其深交?”
自称父母双亡,家无兄弟姐妹者,这种人不是没有,而是太过稀少。且这种人左右无家眷,也最适合当死间。如果诸葛蕃带家眷南下,霍峻还不会这么多疑!
霍弋若有所思,问道:“陛下左右无大事,那父亲何故让弋多入宫服侍陛下?”
霍峻挑了挑眉,说道:“为父已与葛相明言,是役北伐之后,我将卸职荣养,国中朝政之事交由葛相。我帐下兵马将由你兄代掌,而你将为陛下臂膀。兄居外,弟居内,辅佐陛下,暂稳朝事。”
“及葛相隐退之后,尚书台六部权大,陛下多半会以秘书监制之。伯先久随陛下左右,多半能主秘书监事。”
以霍峻之身份,真想不顾一切而退隐,那基本是不可能之事。毕竟交接权利需要有过渡时期,霍峻也要确保他身边左右的政治利益,让霍范掌握淮泗兵马,而后让霍弋入秘书监,大概能确保霍氏利益。
今汉之秘书监地位虽不及魏之中书监,但待诸葛亮退下之后,由刘禅重掌朝权,那么为了限制尚书台,秘书监将会朝中书省发展。而久居秘书监的霍弋将会水涨船高,加行秘书监事。
霍峻深谙官场多年,有些权利制衡规则,早已是信手拈来。他将用退休,为霍氏换取门楣不坠。当然不涉及更立太子之事,将更能确保霍氏富贵。
至于诸葛亮隐退之事,在那日霍、葛敞开心扉交谈时,诸葛亮也谈及他的打算,帮南汉顺利迁都之后,代掌几年政事,为刘禅或后继者弄个雏形,他也学霍峻归乡。
诸葛亮虽与刘禅关系亲密,但实在是君臣有分。霍峻不敢掌权太久,诸葛亮也不想掌权太久,毕竟握着权利入土,那将何等悲哀!
“秘书监?”
霍弋迟疑少许,问道:“陛下欲将朝鲜封建与父亲,今为何言退隐之事?”
“朝鲜?”
霍峻笑了笑,说道:“封建朝鲜之事,今从无定论,怎能轻信陛下一时之语。且我霍氏封建朝鲜,莫非我霍氏便不入汉室任官?”
封建朝鲜之事,不言霍峻是否愿意,其中涉及的东西便太多了。如文臣们的反应,爵位体制的变化,封国与大汉有何从属关系。
给霍峻封土,余者有大功的将领呢?如陆逊、张飞、诸葛亮等具备封疆裂土资格的将领。
朝鲜除了汉江流域肥沃、气候暖和外,其北部为山地,霍峻封到朝鲜,其余将领总不能也跟着封到朝鲜。朝鲜就那么大,怎么可能容纳的了那么多人!
当然了,刘禅是否真的愿意封建,那便是另外一回事。
甚至如霍峻所说,他真的被封到朝鲜,霍氏不可能说不回中央任职,彻底成为域外之封君。
当下为霍弋所规划的未来,大概是霍峻所能想到比较好的待遇,人总要为两手而打算。
霍弋酒意微退,拱手而拜道:“大人叮嘱之语,儿不敢忘。如陛下忘却封建朝鲜之语,儿便入领秘书监。然大人远征在外,如立有大功,陛下问儿臣封赏之事,不知儿臣将如何应答?”
霍峻沉吟良久,说道:“我县公之上,可加领县。如实能还与旧都,陛下欲骤封郡公与为父,则务必推辞不受。”
说实话霍峻挺眼红郡公这一爵位,不仅比县公好听,所能辖疆域比县公大。然一旦涉及实授领土,那将触碰中原王朝的敏感点。
郡公不能轻易给,霍峻不敢轻易领取。毕竟以南汉当下之爵制,其将以实授,而非虚封。
“儿已知之!”
霍弋拱手而拜,说道:“请大人放心,今后当不与诸葛诞、诸葛蕃有过多之往来。日后若陛下询问相应之事,儿当依父所授之语答之。”
“嗯!”
霍峻挥了挥手,说道:“早些洗漱休息,为父不日将至金陵。家中弟妹,你当多多关照。”
“诺!”
第661章 出师前事
时间犹如江水,奔腾向前而不止。深春之时,转眼已至盛夏。
七月下旬,距霍峻移师金陵筹备北伐,仅剩半月。
台阁内,吏部侍郎王祥向霍峻汇报清查细作之事。
“明公,曹叡登基之后南下者,祥皆已派人一一核查,并无异常。”王祥说道:“其中诸葛蕃虽好交际,与京中士人交流甚密,但机密之事,其从无过问。”
“无可疑之处?”霍峻反问道。
“恕祥无能!”
王祥拱手致歉,说道:“诸葛蕃虽无亲眷之家属,但南下以来,常有请左右问亲事。观其所为,有在南土成家立业之念!”
诸葛蕃作为校事官出身,其具有相应的反侦查手段。在被暂授官职之后,则就隐约察觉到不安。为了补上自己的短板,诸葛蕃决意在南汉娶妻成家,以求遮掩自己的嫌疑。
娶妻成家这一招,确实让负责核查的王祥有所释疑。毕竟在正常人眼里,南投大汉任官,渐有家业之下,娶妻成婚属于是必然之事,尤其诸葛蕃茕茕孑立。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死间可不顾性命,其舍妻子之命有何不可?娶妻成婚,盖不足以信人!”
间谍这一职业,霍峻不仅自己当过。甚至为攻略寿春,还派亲信霍渊潜伏长达十余年。诸葛蕃之行为或许在正常人看来合理,但却不足以让霍峻信之。
王祥神情无奈说道:“诸葛蕃无内间之嫌,明公若实在疑之。不如寻一罪名,令廷尉派人将其扣下,让善拷问者……”
“不可!”
霍峻瞥了眼浓眉大眼的王祥,不成想卧冰求鲤的王祥居然有动用刑法拷问定罪的主意。
“今诸葛蕃虽有为死间之嫌,但并无死间之实。其有才名,如若无故治罪,恐会让降人自危。”霍峻否决说道。
“那以明公之意?”王祥无计可施,问道。
霍峻起身踱步几许,问道:“孤记得前些日,广海都督李严可是有上报求置儋耳郡?”
“正是!”
王祥点了点头,说道:“李广海率兵渡海至琼崖洲,降征洲上之蛮夷,得聚汉夷男女千余户,欲设儋耳郡。故请人入京上疏,报以所缺官职。”
“因洲屿偏远,蛇虫遍布,天气炎热,百姓稀少,名为一郡,实为一县,欲往任官者少,故吏部仍在商讨任官之人选。”
李严虽被排挤到广东当都督,负责与开疆复土之任。但李严尚有几分骨气,兢兢业业依照政令开边。
在他上任之后,李严先是在徐闻县设立珠崖郡,而后琼派人至海南了解岛上蛮夷。在经过半年的准备,李严渡海上岸,清剿岛上几处蛮夷部落,将蛮夷迁至儋耳县旧所安置,并请复儋耳郡。
汉末海南岛属于蛮荒中的蛮荒,到海南岛当官无疑是流放。今提拔一个县吏去海南岛当县长,估计他宁可辞官也不愿意去任职。
毕竟辞官可以保命,若不辞官,而是前往赴任,运气好多活几年,运气不好被蛮夷所杀。郡守、县长被蛮夷所杀之事,在南汉虽说少,但不代表没有。
南汉虽统治疆域辽阔,但治下疆域大多是蛮夷。常年与蛮夷打交道,郡守、县长不幸被杀者总会有的。
霍峻停下脚步,笑道:“今诸葛蕃尚无就官,不如拜其为儋耳郡太守,浮海至琼崖洲上任,为汉牧治蛮夷!”
“浮海至琼崖洲为官?”
王祥露出深思之色,说道:“让诸葛蕃就任儋耳郡守,仅从任命上来看,是为可行之举。”
将会危害大汉的官吏扔到蛮夷当官属于是霍峻政治手段了,先是李严被发配到广东当都督,而后准备把有死间嫌疑的诸葛蕃扔到海南岛当郡守。
李严、诸葛蕃实有大才,若轻易不用太过可惜。在人尽其才的理念下,让他们为大汉开边汉化蛮夷,无疑是个好去处。
若诸葛蕃真为死间,他被扔到海南岛当官,以武汉至海南岛的距离,因道路之艰远,其信息之滞后,他想作妖都做不了。即便霍峻兵灭曹魏,诸葛蕃可能要等一、两年或许才能知道,更别说他与曹魏细作联络了。
若诸葛蕃非为死间,而是真心归顺大汉,待他治理海南岛有功,再调回中枢任官,或是升迁就任州郡之官,也算不上迟。若是不幸病逝,只能说诸葛蕃没福气为汉效力。
考虑几下,王祥说道:“如若让诸葛蕃就任儋耳郡守,恐需让丞相同意!”
“放心!”
霍峻笑了笑,说道:“休徵拟选名单上报即可,余者之事由孤亲理。”
“诺!”王祥领命而退,应道。
待霍峻将拟《北伐表》时,诸葛亮带着一封来自北疆的军报寻来。
“大司马!”
“丞相!”
霍峻搁笔于架,起身亲迎诸葛亮,笑道:“今日政事繁忙,丞相能抽身至此,莫非有要事寻我?”
“然也!”诸葛亮坐到榻上,当即取出邓芝书信,说道:“伯苗万里来信,言轲比能入寇并州被张郃所败!”
“嗯?”
霍峻拆开书信浏览,只见邓芝在书信中汇报了鲜卑之近况。
在诱叛步度根之后,尝到甜头的轲比能不顾邓芝相劝,令步度根说服泄归泥反叛曹魏。
针对步度根策反泄归泥之策,曹叡早有预料,其命泄归泥诈降鲜卑,而后派张郃出兵并州。
轲比能不知是计,率骑两万深入并州,欲接应泄归泥。不料张郃在陉北设伏,田豫、牵招共同率兵出战,因地形狭窄,鲜卑骑卒难以展开,则被魏军大破之。
轲比能所率两万骑兵折损大半,其狼狈逃回漠南,盛怒之下本欲处决步度根。幸邓芝出口相劝,才让轲比能冷静下来。
兵败之后的轲比能为统一漠南,决意将用兵对准河西蒲头,而非过多参与河北之事。这让邓芝担心轲比能会因兵败之事,不会为汉出兵袭扰河北,特将变故上疏与诸葛亮。
见书信以上之内容,霍峻问道:“轲比能兵败太原,决意转取蒲头,不知孔明有何见解?”
诸葛亮轻抚羽扇,蹙眉说道:“为恐轲比能变心,需让伯苗多留几月,让其必要之时,劝轲比能出兵。或是亮书信与轲比能,让其严守盟约。”
早期邓芝为轲比能所谋划之事,其为不怀好意之策。邓芝让轲比能诱叛步度根、泄归泥,实际上是想引起鲜卑与曹魏的长期战争。
当下邓芝是担心轲比能会因大败陉北,被曹魏打怕了,短期内不敢向曹魏用兵。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今漠南之形势,仍以轲比能独强。其虽损伤万骑,但未伤及筋骨。当下轲比能之所以专取蒲头,当因蒲头在后,令其难以全统西部。”
“故以峻之见,当劝轲比能早日攻下蒲头。待轲比能全统漠南,其见曹魏空虚,以其之心性,自当会率兵助我。”
有邓芝为大汉所探得的消息,霍峻大体能了解轲比能的野望与想法。轲比能渴望恢复檀石槐之荣光,故欲统一漠南、漠北。
统一漠南、漠北之关键,在于统一漠南。而对轲比能而言,漠南地区仅差河西鲜卑诸部。而统一河西鲜卑之关键,首在解决西部大人蒲头。
蒲头所统部民有五、六万户,可出数万骑为战,其势力如与曹魏联合,足以阻挡轲比能统一河西。
当下轲比能所做之事皆是为统一鲜卑而打算,今诱降泄归泥不成,取之出路唯有向蒲头下手。如果打下蒲头,轲比能自然会将目光对准曹魏,势必会报兵败陉北之仇。
“欲让轲比能取蒲头不易,曹魏必会出兵钳制!”诸葛亮忧叹说道。
说着,诸葛亮话锋一转,说道:“除非轲比能趁我军北伐之际用兵,令曹魏无瑕顾忌漠南边事,方有机会兵破蒲头。”
霍峻笑了笑,说道:“我料轲比能亦是如此所思,我军借鲜卑之力伐魏,而他欲借大汉之力统一草原!”
汉与鲜卑联盟,其本质上来说是互相利用,各有算计而已。汉欲让鲜卑袭扰河北,分散曹魏兵力;而鲜卑欲趁大汉北伐,一统漠南。
诸葛亮抚扇而吟,说道:“如此看来,我军北伐早期,轲比能当不会出兵助我。需待轲比能尽取蒲头之后,才会出兵袭扰河北!”
“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