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心中一沉,问道:“可是马超击败郭淮?”
“非是!”
侍郎将奏疏上呈,说道:“陆逊趁马超与郭凉州对峙之时,从阴平偷渡陇右,袭取天水、广魏、南安诸郡。金城太守姜冏早降水贼,截断马超粮道,致使凉军无粮而食。”
“马超得讯之后,率兵归国。因将士家眷被陆逊所得,其部下将士溃降。马超欲北走羌中,不料途中遭遇魏延截杀,遂是兵败身亡。今陇右六郡尽归水贼之所有,马超族弟马岱远降凉州。”
“什么?”
此言一出,堂中曹魏文武仿佛炸开了锅般。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纵横关陇的马超竟会败亡得如此迅速。之前还是郭、马对峙的消息,然短短十余天之后,陆逊不仅杀了马超,还尽夺陇右六郡。
曹叡脸色沉重异常,双手紧扣凭几,恨不得将手中扶手捏碎。
在他上位之初,曾与刘晔制定过平天下之策。以先易后难为纲要,本欲先平陇右,而后南征大汉,尽量恢复到曹操鼎盛时期的疆域。当下马超迅速的败亡,宣告他之前的策略流产。
第656章 田忌赛马
辛毗冷静些许,咳嗽几声,让嘈杂的魏廷安静下来,继而说道:“启禀陛下,马超猝亡,陇土骤失。今是否趁陆逊立足不稳之际,发兵马征讨陇右,看能否为国夺得陇土。”
曹叡摇了摇头,沉着声音,说道:“据奏疏上报,凉之所以骤亡,因天水姜氏与陆逊勾结。姜冏据金城而叛,姜维开冀城降汉,姜叙举上邽而投。”
“陆逊下陇右六郡,尽辟陇人出仕,委天水赵昂任长史,齐治陇上诸郡。今凉国旧卒尽降水贼,兵马不下数万之众,有陇山之险,兼得巴蜀为援,不宜仓促动兵!”
不仅辛毗有意进攻陇右,曹真所上奏疏中,他也有如此提议。但曹叡综合整体局势来考虑,唯有拒绝进攻陇右的提议。
除了陇右不好打外,还有霍峻即将北伐的消息,让他时刻紧绷着神经。毕竟霍峻此番举全国之力北伐,根本没瞒不过有心探查的曹魏细作。
一旦曹魏调集兵马打陇右,陷入鏖战当中,非常容易被霍峻率兵偷家。至于类似陆逊速下陇右的操作,曹叡不敢去奢求。毕竟曹魏的国力尚弱,曹叡怎么敢去赌!
刘晔沉吟少许,说道:“陛下,今贼袭取陇右,震动关西。以晔之所见,霍峻恐会不日犯我。今当重青徐布防,不宜向关西用兵!”
“何以为证?”曹叡问道。
刘晔单手持笏板,深思说道:“邓芝跋涉万里,与轲比能联合,而后轲比能勾结步度根,大举入寇并州。陆逊偷渡阴平,阴连姜冏父子,而后陆逊擒杀马超,齐下陇右六郡。”
“今关西、河朔动荡不安,以霍峻用兵之布置,当会趁机而进,兵锋直向中原。时关西之兵难以东出,河北连遭胡虏进犯,江汉兵荆宛,淮泗寇青徐。魏国之东南西北四境,将烽火四起,不得停歇!”
具备战略眼光之人,在得知霍峻即将大规模北伐后,观察当下的形势走向,不难发现,这或许是霍峻北伐前的布置。
纵横外交,剪除弱敌,为割据中原的曹魏营造出四面皆敌的军事环境。
在北面,邓芝联合轲比能,威胁曹魏的河北腹地,让曹魏不得不分兵驻守河北。
在西面,陆逊都督西土三州军事,与鲜卑呼应,钳断凉州路,牵制关西兵马。
在南面,诸葛亮统率江汉军士,兵出中路,直逼荆宛,威胁洛阳大军。
在东面,霍峻必然率众兵出淮泗,从薄弱的侧翼打开战场。
如果四面同时用兵,曹魏将会疲于应付四方之敌。像之前一样,为了增加河南兵马军力,调河朔之兵南下将非常困难。毕竟河北为曹魏的粮仓重地,一旦遭受鲜卑胡骑劫掠,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余三面不用多说,处处尽是关键之所在。一旦有一处被突破,将会带动整体战场局势的连环变化。
陈群脸色不太好看,说道:“那是否取消军令,延后向轲比能用兵之议,令张郃率兵回镇河南。”
“不可!”
曹叡似乎想到什么,反而坚定语气,说道:“当下必须要向轲比能用兵!”
“为何?”
刘晔代曹叡解释,说道:“今时如能挫败轲比能,令他畏而不敢南下。日后霍峻犯我之时,河北当能稍安。”
继而,刘晔深入说道:“霍峻欲以四面困我,我国如能先退鲜卑之众,则能集中兵力御敌。关西之众,虽由陆逊所统,但有子丹将军坐镇,不足为虑。”
“故如与水贼作战,当重关东之军事。行先易后难之事,逐一击退各部,则能解四面烽烟之难!”卫臻捋着胡须,若有所思说道:“欲行先易而后难之事,料想霍峻所部兵马为难,江汉之兵为易。江汉兵退,陆逊兵马亦退。三面兵马皆退,霍峻独木难支天下,兵危自解矣!”
“然也!”
见众人领悟自己意思,刘晔精神抖擞,说道:“古田忌赛马时,将马分上、中、下三等。以下马战上马,而后以中马胜下马,继而以上马胜中马,今之用兵可效田忌赛马之事。”
“嗯~”
说着,卫臻迟疑说道:“却不知刘君有何详细之方略?”
刘晔持笏板向曹叡作揖长拜,说道:“将军张郃,天下之名将。昔武皇帝赞曰,张郃归顺,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矣!”
“江汉者,早为关羽用武之所,而后为刘备犯我之地。刘备病亡之后,统兵者为诸葛亮。诸葛亮虽用兵得当,但初出茅庐,难以称雄,以晔观之,当是水贼无将可用。”
“淮泗者,霍峻执掌之疆域,其每每犯我,无不是兵出淮泗。其水、步、车、骑俱全,上晓天水气候,下明山水之势,盖其之用兵堪比韩白卫霍,为天下之无敌者!”
说着,刘晔话锋一转,说道:“然纵霍峻无敌天下,亦有泗上险败被擒之事;受阻寿春坚城,十余年而不得下。今如能固守彭城、穆陵之险,当能阻其一时之用兵。”
“故以上而观之,诸葛亮为下马,陆逊为中马,霍峻为上马。今可令张郃将军援荆宛,与司马都督破诸葛;再令张郃将军东出,与满豫州合兵,截抄泗口,阻淮泗之粮北上,逼其撤军。”
刘晔自信满满,说道:“盖如前者之言,诸葛兵退,陆逊必退。陆、葛败退,霍峻三面受击,安能独秀淮泗!”
刘晔的军事思想简单,提前击败轲比能,以威慑轲比能不敢大规模劫掠河北。将轲比能解决之后,他利用名将张郃去统率机动部队,先击败他口中的‘下马’诸葛亮,而后通过断粮手段,击退‘上马’的霍峻。
“嗯!”
陈群微微颔首,认可说道:“刘侍中之言,当为退敌之良策。水贼起众兵犯我,如若兵退难成,此将空耗民力。料三年之内,贼将无力举大军犯我。”
经寿春、钟离两场战役的兵败,曹魏需要休养生息,用于恢复元气。今下已过两年,日后再熬过霍峻主持的大规模北伐,则能休整三、四年。
以北魏之国力,休整五、六年时间,虽然不能说恢复鼎盛国力,但却可以恢复七、八层兵力。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北魏只要不犯错,双方又会进入对峙时期。
一旦进入对峙时期,北魏将能着手用兵,如执行之前的计划,看能否吃下陇右,将关西重新一体化,把南汉堵回汉中。
有了刘晔的长论,曹叡阴郁的脸色才微微好些。
说实话陇右被马超所占据之后,本就不归为曹魏之所有。但人总有攀比之心,有些时候见对手或朋友过得比自己好,自己将会陷入自闭、难受、嫉妒等情绪之中。
当下曹叡的心情盖是如此,他现在为轲比能头疼,而见南汉开疆拓土,汉魏之间有了落差对比,真就比杀了他还难受!
曹叡将脸色收敛起来,赞扬说道:“子扬果有良、平之才,韬略盖世。若无卿上疏良言,恐朕不得霍峻四面烽火之策,及退水贼兵马之要略!”
刘晔所上的‘田忌赛马’计策挺好,将南汉用兵的本质抓住,通过先易而后难的用兵,逐一击破南汉各路军。
但刘晔又非神算,他在‘马’的能力高低上,似乎判断地不是那么正确!
第657章 台阁人事
建兴三年,公元226年,三月。
武汉行宫,尚书台。
因临近北伐日程表,加上陇右初安,作为大汉实际军事负责人的霍峻正为各地事务而劳。
“明公,雍州有军报至台!”笔吏将送至台阁的奏疏奉上,说道。
霍峻将手上的笔暂搁下,转而浏览陆逊上报的奏疏。
自陆逊平克陇右六郡之后,雍州虽被汉军所掌控,但因马超声望在羌、氐区域内颇高。如在陇右、南安等西陲诸郡内,不少凉国余孽为了给马超报仇,与当地羌氐人联合反叛,截杀陆逊派出的官吏。
为了肃清雍州反叛分子,将雍州彻底纳入到大汉的统治下。陆逊也不会含糊,直接派魏延、姜维二将率步骑万人进剿陇右。
因姜维善晓羌俗,在他的指引下,魏延率军在大夏、枹罕连续击败叛军,而后一度追杀至白石,将叛军彻底肃清。
是役,魏延斩恶羌数千人,降抚羌、氐部众三千余户,兼得马、牛等牲畜万余头,陇右西陲诸羌得以臣服。
大汉维持马超旧制,令羌人诸部出马匹、耕牛以为赋税,向大汉每年定期缴纳。三千余户羌、氐部众,被陆逊迁到天水居住。
除魏、姜二将征讨西陲恶羌外,汉阳太守王平派人联络安定、北地诸胡,诱得鲜卑、匈奴二千余落民众迁至汉阳郡的略阳、清水二县。
汉阳郡者,旧广魏郡。而旧广魏郡者,由汉阳郡所析出。
东汉时期的汉阳郡,包括曹魏时期的天水、广魏二郡。而后曹操平陇右,将汉阳、陇西二郡拆分,得有四郡之建制。
其中河湟二郡、陇南二郡,在东汉时期仅各有金城、武都一郡,阴平、西平都是丛中拆分出来。
今汉收取陇右六郡,基本是遵循了曹魏时期的郡县建制。仅将名称不合适的广魏郡,重新恢复为汉阳郡。
仔细浏览以上内容,霍峻在奏疏上简单批复了下,说道:“让兵部曹费仆射核陇右诸将功绩,而后上呈至台阁。”
“诺!”
兵部,尚书台所辖六部之一。
在陆逊背刺马超前后,霍峻考虑到他既要负责军事,又要负责国事,甚是麻烦。
在与诸葛亮商议之后,二人开始着手对尚书台各部门的架构与人事任命。
昔尚书台有五曹六尚书结构,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人事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
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除三公曹有两位尚书外,余者皆为一位尚书理事。六尚书下,各有侍郎六名,合计三十六人。
在霍峻、诸葛亮的主持下,重新编排尚书台各部门组织体系。引入兵部曹,将五曹六尚书改为六曹六尚书。
三公曹,改为吏部曹,负责州郡官吏的考绩,掌控官吏升迁;客曹、吏曹,合并改为礼部曹,负责教育、察举、祭祀、执掌诸夷外交事宜。
民曹改为工部曹,旧职权范围不变,将成都蜀锦、交岭制糖、盐铁官营等相应组织归入工部曹管理。二千石曹,改为刑部曹,负责重核州郡刑罚案件,管理州郡法官、治安等事务。
将旧五曹中有关赋税、田亩、户籍、俸禄等相关司曹,整合为户部曹。而后将武官之任选、水路驿站、边报传送、将士抚恤等相关部门整合起来,设兵部曹。
在尚书台设六部看似奇怪,但实际上尚书台在成为全国政务总汇之后,将中枢各权利集中到尚书台属于是必然之事。
如曹魏早就对尚书台改革,引入吏部、五兵、度支、左民等曹。名称与后世的六部或有些出入,但具体而言其职权与六部制并无大区别。
尚书台在经历南北朝之后,演变为尚书省。至于中书、门下二省,因曹操父子忌惮尚书台权利过大,故而设立中书监,即中书省之前身,以侍中、秘书郎分权尚书台。
南汉虽设秘书监,且以王粲负责。但其目的不是分尚书台之权,而是代皇帝负责起草文书,以及管理宫中侍郎、侍中。
历史上,曹叡托孤时,改变托孤人选者,正是负责中书监的刘放、孙资二人。及曹爽、司马懿辅政时,因有中书监分权,二人双双加领侍中,以确保二人可以插手中书监之事宜。
今霍峻、诸葛亮趁着空暇之机,调整尚书台下的架构,与曹魏相比而言,实际上还晚了一步。
金陵行台方面,霍峻根据其相应之事务,仅会设立部分部、司,以确保能将江东物资集中至金陵。
在侍从退下之后,霍峻重新持笔,批阅官吏人事转迁名单。因涉及编设六部与年终后的业绩考核,吏部所上报的任官人员名单冗长,霍峻需好好研究。
“嗯?”
在刑部人员中,霍峻似乎发现什么,问道:“诸葛蕃为何人?”
吏部侍郎王祥拱手说道:“禀明公,诸葛蕃为归义士人,其为徐州琅琊人,为诸葛氏之远亲。我军攻破寿春之后,诸葛蕃从青州南下投我。”
霍峻看向王祥,说道:“据旧时之法,归义士人当受尚书台考核,而后根据才学,委县郡长吏。今诸葛蕃初归大汉不久,怎能骤迁至刑部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