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431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行走间,刘备想起什么,犹豫问道:“如朕不幸离世,仲邈有何打算?”
  霍峻愣了愣,反应过来,说道:“陛下精力充沛~”
  “不必客套,如实而言!”刘备打断道。
  霍峻朝着刘备拱了拱手,说道:“如陛下易世,峻当遵奉遗诏,辅佐太子,内修政事,北伐中原,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器重之恩。”
  刘备微叹了口气,说道:“翼德粗鄙急躁,难以大用。如若朕离世,以太子之龄,唯君与孔明可托大事。惜孝直不幸早丧,否则尚能与二君协力。”


第545章 为大事计
  在糜皇后的催促声中,刘备让霍笃、徐盛二人率兵马护送糜皇后及糜氏兄弟归乡祭祖。
  刘备则是在广陵巡视两三日,遂带着霍峻南下江左,在秣陵(南京)与扬州刺史步骘、丹阳太守蒋琬会面。
  秣陵虽山秀水俊,龙腾虎踞,有帝王之气。但在南汉朝中仅是丹阳郡治所,为一郡的军政中心,远不能不能与后世的六朝古都相提并论。
  秣陵,东巡行宫。
  大堂内,刘备坐于榻上,霍峻、步骘、马良等高官分坐左右。
  翻阅扬州户籍,刘备露出满意神色,说道:“诸郡户籍数目,较朕离扬时多有变化。我与丞相言及扬州治理,丞相对君赞赏不已。多言子山任扬州刺史以来,户籍岁岁渐增,所纳赋税仅次荆州,甚是难得。”
  按江州拆分前的计算,因徐淮人南下之故,扬州的人口、赋税实际上是多于荆州,是为南方第一大州。
  在襄樊战役结束,随着江州设立,扬州失去了四郡,户籍人口减少有六、七万户,加上江淮的长期吸血,导致扬州元气大伤,从第一大州跌落到第二大州,户籍、赋税少于荆州,与江州不分上下。
  “臣不敢贪功,扬州能有今时之绩,实因陛下、丞相择选太守得当。自陛下远赴荆楚尔来十二年间,诸长官平贼寇,抚汉夷,编民户,臣仅居治所,督邮四方,委布政令,厉行法制而已。”步骘自谦道。
  “且扬州内有山越盘踞,山岭万重,幽藏民人,自铸甲兵,偶有袭扰。臣不能制,亦不能招抚,当多愧陛下。”
  “山越?”
  闻言,刘备迟疑几许,问道:“丞相领兵征讨五溪蛮时,朕曾派将军黄权领兵征,时搜山检野,所得山越民众甚少。众皆言山越内迁,莫能穷尽。不知今下何如?”
  末尾的蒋琬拱手说道:“禀陛下,丹阳大山,地势险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交接,周旋数千里,非一郡所能制。山谷重重,山越隐匿,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仗兵野行,高尚气力,难以擒之。”
  “臣发郡兵入山,山越奔走山险,穿突丛棘。如鱼之走渊,猿猴之攀木。时待兵退,出为寇贼。复兵征伐,兵少被其所败,兵众四散而走,不能获之。”
  之前刘备派黄权征讨山越,其之情形与蒋琬所遇见的情形类似,外部的山越百姓被抓得基本干净,但是还有大量百姓逃入崇山峻岭中,简单派兵擒捕,根本无法彻底解决山越。
  彼时刘备问计霍峻,霍峻根据诸葛恪封锁之策,提炼改良其精华,提出天罗地网之策,封锁山越的与外界的通道,修筑营垒,阻断物资流入山越之中,通过三、五年的时间封锁、囚禁,从而逼山越百姓出山。
  那时刘备觉得此方法太费时间,所耗费的兵力甚大,且不了解收获如何,故而暂且搁置下来。因腹地山越少有攻略郡县,故而这一搁置就是五、六年时间。
  “昔仲邈可是有献天罗地网之策?”
  刘备将巾帛搁下,回忆内容,问道:“言按此策行事,三五年间,深远山越可尽数被擒?”
  “正是!”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南蛮虽居山岭,但皆以粮禾为食。若能毁其耕地,断其粮辎。聚兵封道,禁商内通,不与之战。几年之后,山越必然粮绝,且无盐可食。加以言语规劝,推行良政,山越当可尽数擒获!”
  刘备看向步骘、蒋琬二人,问道:“二君可知深远山越当有多少?”
  蒋琬沉吟少许,盘算说道:“据山民、商贾言语观之,山越分有数十部,散布数千里间,民不下十余万之众。如能擒得深远之民,或可编户齐民,为国上赋纳税;亦或是编军肃伍,用于从军征伐。”
  刘备已然心动,连续两三年北伐,国内百姓劳累,加之想为刘禅留个好基业,故而短期之内,刘备已无北伐之念。花了三年时间,降服十余万山越,对大汉来说完全是划算的买卖。
  且丹阳山越兵,好武善战,是为天下少有锐士。十余万山越百姓,挑选精锐,往少了说可出甲兵万人。剩余百姓,不论是编户齐民,亦或是转为军屯皆大裨益与国家。
  “如按仲邈之策,需发多少兵吏行天罗地网之策?”刘备问道。
  “遣通达戎伍,能抚山民者为将,协调荆、江二州官吏,发丹阳、鄱阳、新都、吴郡、会稽五郡兵马,据守险要,筑修工事,数载可平。”霍峻答道。言语刚落,渴望建功的诸葛恪出列,拱手说道:“禀陛下,臣不才,愿领兵马征伐山越。”
  “元逊?”
  见是诸葛恪请战,刘备多有犹豫。且不言诸葛恪年纪还小,在刘备眼中,诸葛恪性情急躁,且常自恃小智,难以托付大事。
  犹豫片刻,刘备笑道:“元逊聪慧达人,朕欲用之。然忧卿无统兵之前事,今可为将副,辅佐大将合统五郡兵马。”
  说着,刘备看向霍峻背后的霍范,笑道:“士载南征交岭,建有殊功,不知可敢领命统伐山越?”
  霍范早有意动,昂首挺胸出列,拱手说道:“禀陛下,范愿领兵出战。三年为期,必尽擒山越献于陛下。”
  “彩!”
  刘备吩咐左右,说道:“命将军霍范统兵三千,都督丹阳、鄱阳、新都、会稽、吴等五郡兵马,征伐深远山民。侍郎诸葛恪兼领校尉,为副佐之。”
  “诺!”霍范、诸葛恪二人领命退下。
  待二人退下,刘备问道:“子山,朕闻江左大族甚众,不知可有隐匿人口之事?”
  诸葛亮欲广搜人口,刘备非常赞同。仅是考虑到荆、扬二州文武官吏众多,刘备不敢立马在二州推广,而是打算在蜀中搞试验田,先让蜀中大族当实验品,看看效果如何。
  随着诸葛亮与潘浚在蜀中展开严查人口的行为,刘备也将目光投向扬州,欲投石问路,了解下步骘的想法。
  步骘作为州刺史,对诸葛亮的政策有所了解,如实答道:“禀陛下,自中汉乱世以来,淮人多有南逃江左,期间不少淮民或因无粮,或是穷困潦倒,不得已卖身为奴。亦有不少山民,被大族扑抓为奴。”
  “因无户籍之故,大族各有隐匿人口。昔吴楚初下,曹操在江北,郡守忧大族阴连曹操,不敢细查大族人口。陛下今欲严究之,臣恐各族会阴奉阳违,拒不奉命,望陛下慎行之。”
  诸葛亮的政策是想检录大族所隐匿的人口,让大族为隐匿人口缴税,填补因北伐之战而导致的国库亏空。
  两汉之时重人头税而轻田税,如果根据诸葛亮的政策行事,大族们必然要缴纳高额赋税。如糜氏,其有仆人宾客万余众,缴纳的赋税必是以万人为单位,同时那些仆人也要服徭役。
  大族们通过隐匿人口来盈利,今时人口若要被严查,将极大损害那些大族的利益。利益受到影响,大族们非常容易走向极端,比如说阳奉阴违或是武装反抗。
  刘备露出凝重神色,他崛起太快,根基甚是不稳。往昔为了抗衡曹操,不得已依仗吴楚士族的力量。如今随着政局的稳定,这些吴楚士族竟成为他统治国家的障碍。
  当然刘备可以选择不核查隐匿人口,但那些吴楚大族将会形成一个一个的毒瘤盘踞在南汉身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会形成影响到南汉的国运。
  且刘备深知他若不整顿朝政,为刘禅留下富强的南汉。以刘禅今后的威望,纵是想执行,怕也没能力去做。
  “子山之言,实为良言。”
  刘备心中有数,淡然说道:“北伐连年,百姓疲惫,多有隐入大族。让孔明、承明核查蜀中大族户籍,检索隐匿人口,令其出税服役。至于是否于吴楚施行,容朕思虑。”
  “今日之语,诸君不可泄露与外人,违者论罪惩处!”
  “诺!”


第546章 团结斗争
  自那日交谈之后,如何解决士族隐匿户籍问题,逐渐成为刘备心头上的烦恼事。在江左停留的时间里,刘备除了巡视地方郡县外,偶尔就思索解决方案。
  解决吴楚大族的隐匿户籍方案,必然不能与蜀中士族相同。不管是刘璋父子期间,亦或是刘备统治时期,蜀中士族几乎没什么话语权,在军中任职的大将也少的可怜。
  刘备、诸葛亮可以对蜀中进行公有化蜀锦,甚至广索隐匿人口,榨取钱粮反补北伐诸军。但却不能肆无忌惮的对付吴楚豪强大族,因为南汉的统治基石来自于他们。
  在刘备沉思几日后,寻了个有空的时间,与信得过的霍峻探讨此事。
  霍峻看起来虽是大族,但实际上因政治地位关系,以及脱离了低级趣味之故,反而是赞同刘备检索人口的政策。
  霍峻深知战争的成功从来不单看将领的指挥能力,还有看身后国家的组织能力。
  别看南汉势头还行,推广了稻麦耕作制度,让南汉府库充盈起来,但实际上吴楚士族更是得利者。
  吴楚士族有信息传播优势,他们属于最早采用稻麦耕作制。故而在隐匿户籍之下,士族们的钱粮激增,逐渐发达起来。
  今若不检索人口,纵容吴楚大族侵吞户籍人口,长久以往,恐就会重蹈孙吴覆辙。即便南汉能统一中原,怕也是没多少寿命的王朝,也非常容易陷入内斗当中。
  虽说南汉不属于霍峻,但作为他的建设者之一,以及得利者之一,霍峻也不愿亲眼见它滑向深渊。
  刘备坐在榻上,担忧道:“孔明欲丰府库,故朕命承明于蜀中执行断法,检索隐匿之人口。今下如欲将此法推至吴楚,朕恐官吏将士多有不满,不知仲邈可有不同之见?”
  “断法事关国之命脉,不可不行。纵大族举众反叛,陛下亦不可为之犹豫,当遣军平叛,严惩贼人。”霍峻开头直接点明自己的想法,说道。
  “陛下之所以忧,非为大族而忧,当是为将兵大族而忧,恐其因检索人口之事,而反叛大汉。不知峻所言如何?”霍峻问道。
  “然也!”
  刘备坐抱膝盖,说道:“昔朕之所以能平吴越,吴人投我而不投孙权,非是朕有他能。而是朕聚拢各族,拜举为将,准领兵马。今若处置不当,恐生大变!”
  霍峻沉吟良久,说道:“吴楚官吏将士出身各有不同,陛下不可一概而论,如峻所部多淮人与楚人。而楚人之中,或有大族,亦或有寒门。纵大族中亦有隐户少者与隐户多者之分,不能一言盖之。”
  “陛下忧领兵之大族叛,不如施以宽政待之。文吏或不为陛下所用之大族,陛下可行严法待之。如有兵叛,则可遣将平之。如此行事,虽有骚乱,但检索之策可行推四方。”
  一刀切是为用政之弊,不论哪朝的政治都讲究拉一派打一派,再拉一派再打一派。即团结,斗争;再团结,再斗争。
  刘邦能速平天下,除了有当时的原因外,还有他掌握了团结与斗争的秘籍。
  项羽兵锋鼎盛,刘邦正面不敌,采取重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以及封赏诸侯王的形势。
  打败项羽,刘邦利用功臣与同姓宗亲,解决异姓诸侯王。
  为了平天下,关东以同姓诸侯王镇守,关西及部分地区利用军功将士治理基层。
  故而在采取检索人口的政策上,刘备完全可以采用团结与斗争的方针。乱世中,国家的军事武装不乱,零星的士族叛乱,影响不了大局。
  毕竟能在乱世中活下来的士族没几个是傻子,他们非常明白自己手上没刀,无法与大军抗衡。握笔者官吏会因自己的地位而有所顾忌,无非是发几句牢骚,不敢明目张胆反对。
  故而执政者有魄力,撑过舆论时期,基本就能见到后面的晴天,政策得当,推行速度快,就没什么可怕。
  刘备捋着胡须,疑惑问道:“何为宽法,何为严法?”
  霍峻思索少许,说道:“禀陛下,以部曲为大汉效力者,兵户免赋税与徭役;无从军之部曲,上缴赋税,却可免徭役。或是北方诸州籍贯者,可免受核查。”“无部曲从军,却隐匿户籍者,名下门客、仆人悉数编统,与民户待之,赋税、徭役二者不可缺。上至王公,下至豪强,皆需遵之。如有违者,执以厉法。”
  闻言,刘备露出深思之色,说道:“仲邈之语,我亦所思。但恐官吏欺上瞒下,阳奉阴违。”
  “如此当行考课之法,州刺史监督各郡守,各郡守有怠政或阳奉阴违者,一并处之,以正风气。”
  霍峻朝着刘备拱了拱手,说道:“陛下,以丞相治政之能,上下齐心,不出一二年,隐匿户籍必然纷纷析出。且此策既是丞相所提,陛下不如择机问之。”
  “孔明~”
  刘备微微颔首,露出了然之色,说道:“孔明既要推行此策,想必胸中已有所得。今朕且将仲邈之所言,书信与孔明,看孔明是否有不同之见!”
  “诺!”
  君臣二人又聊了几句,侍从入堂来报,说道:“陛下,糜氏二公祭祖已成,今在府外求见!”
  “准!”
  少顷,糜竺、糜芳趋步入堂,向刘备行礼。
  刘备凭空虚扶,笑道:“子仲、子方此行归乡祭祖,以为何如?”
  糜竺鬓角斑白,感叹说道:“离家二十余载,梓乡已然凋敝,乡人四散,难见友人。蒙陛下之福,所幸祖坟依在,竺得以率族人祭之。本以为终老楚地,不料有归乡之时,竺当拜谢陛下。”
  “无需多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4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