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说着,庞统叹了口气,说道:“南阳是为交通要地,连通天下各处。昔关君侯依汉水,控遏襄樊,使贼难以轻取。今关君侯北上,孤离襄樊,恐会被贼将所趁!”
  “彼时重兵守汉水,今出兵南乡、宛城,兵力渐有分散。若有关中之兵走武关,急行至南乡。今南乡之卒,是为孟达所统,其兵寡而将少,若遇贼将猛击,恐孟达所部有失也!”
  庞统作为襄樊人,对南阳与襄阳的地理太过熟悉了。
  南汉的优势在于水军,孟达、傅方出南乡,控制襄樊上游的道路;关羽、吕蒙通过水军及大军兵力,将襄樊包围住,欲磨耗守军士气。
  关羽让孟达、傅方活动到宛城以西,自己率兵北上宛城,看似两头并进。一旦击退徐晃,保住宛城,便可将曹魏的势力逼出荆襄。
  然莫忘记武关道,若有关西之兵从西北方向杀入南阳盆地,仅凭孟达所部偏军,怕是抵御不住关西兵马。
  孟达所部若有失,关羽所部愈发的孤离,即便击退徐晃,关西兵马从后方截抄关羽粮道。彼时关羽将会被困在宛城,面临曹魏各部的夹击。
  这般情况下,关羽最好的结局,莫过于没救下宛城,直接引兵退回襄樊。
  南阳盆地既号天下旋转门,南征北伐必经之地,其孔道之杂多,地形结构之复杂,远超他人之想象。如因汉水对南汉有利,但因孔道之多对北魏也有利。
  听庞统一番言语分析,刘备神情不禁露出忧色。
  他与自家的两个弟弟相处这么多年,怎不知关、张二人性情。二弟关羽武艺绝伦,治军出众,但为人刚娇,则是其自身之短。
  “侯音不足以信,云长又有孤军深入之险。今试问诸君,可有方略教朕,解云长当下之患。”刘备问道。
  庞统于帐中踱步,说道:“远水难解近火,今欲解关将军之危,需派兵马西至南阳,方能解关将军今下之患。若贼有兵出武关,击南乡之众,援军改为后军,以为接应关将军。”
  “若关将军击退徐晃,得保宛城。援军既入城郭,助关将军御敌。彼时陛下可转取道路向西,入南阳,据宛城,与曹操对峙。”
  庞统之意不难理解,关羽孤军深入宛城,为避免他的后路被抄,也为了防止关羽兵败宛城,派遣一支兵马西进,不仅可以保证关羽撤军道路通畅,同时也能保证关羽不陷入包围当中。
  甚至如果关羽运气好,击败徐晃,守下宛城。那支西进援军则可变成守军,增援宛城,配合关羽,抵御曹魏。
  法正看向刘备,正色说道:“陛下,庞都督之语是为上计。今关君侯北上宛城,荆襄已然生变,陛下非遣兵马为援不可。且若战况紧急,为确保能下襄樊,陛下取道西进,亦是为必然之事。”
  刘备从汝南北伐,其多是为呼应襄樊战事。今关羽决意开辟宛城第二战场,其如果兵败,局势则又会动荡。为了确保能攻克襄樊,刘备放弃汝南战场,转而西进南阳,也是属于必要之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荆襄既为战争目标,北伐大军自然要因势而变,根据形势变化而用兵。
  刘备脸上的忧虑神色逐渐消失,捋须踱步而思量,说道:“今遣军士西进,不知谁可胜任?”
  “公衡率先军,深入汝南,不可动之;子龙为护军,助朕执掌中军,朕难以舍之;仲业镇江夏,深知山水地形,朕以为臂膀。”
  庞统神情肃然,拱手说道:“启禀陛下,统是为襄阳人士,多知南阳地理。若陛下愿信,统愿率万人西进,助君侯一臂之力。”
  见庞统主动请命,刘备大喜过望,说道:“士元智略超群,若愿从领军,朕岂能不愿。”
  说着,刘备话锋一转,说道:“然士元率江淮兵马,远道初至大军,今又远赴荆襄,朕多有不舍啊!”
  “荆襄有危,诸将各有安排,今陛下岂能因私情而不舍!”庞统脸色微正,说道:“统愿领兵西援,以稳襄樊战况。”
  “善!”
  刘备握着庞统的手,叮嘱说道:“刀剑无眼,卿以文士而将兵,当多加小心。”
  “多谢陛下!”庞统答道。


第461章 箭冷,心更冷!
  关羽决定率八千步骑北上后,自是不敢耽搁路程,乘舟舸逆淯水而行。三、四百里水程,在关羽日夜兼程下,大军过新野、淯阳,花四、五日终抵宛城。
  太阳高悬,秋风微拂,万里无云。
  大军于宛城以南的南就聚津渡下船,关羽派斥候进探宛城,且派人联络侯音。自率诸军于津口下船,在关羽的指挥下,各部就地整军。
  “君侯,从南就聚向北行十余里,便可至南阳郡治宛城。”胡修指着周围地理,说道:“道路间,有山丘树林是为梅林。”
  “嗯!”
  关羽观望四周情形,抚髯颔首。
  筑水之战,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归降南汉。由于傅方临阵倒戈,关羽碍于用人之时,遂命傅方与孟达出兵南乡,占据襄阳上游,以为呼应。
  刺史胡修,关羽则是留于身侧,作为北伐宛城的顾问。关羽虽在新野待过,但时间太久,记忆力早已衰退。今既有兵下四郡之野望,作为昔日刺史的胡修,关羽则是要以为依仗。
  之前乘舟舸路过新野,胡修凭借他的声望,以及他留在州府的旧吏,劝降了新野城。
  新野城,为北魏治下的荆州治所。其虽城小而民寡,似乎没有作为州治所的理由。但其之所以能成为州治所,是因为新野地处南阳盆地的中枢,上接宛城,下达襄樊。
  州治所新野的归降,极大的鼓舞关羽的斗志,也愈发看重胡修。
  就在胡修介绍宛城地理时,联络宛城的斥候,已策马奔驰归来。
  “报!”
  斥候翻身下马,施以军礼,说道:“启禀君侯,在下已联络上宛城。”
  “当下宛城状况如何,可有贼军动向?”关羽问道。
  “今宛城城门紧闭,仍被侯将军所据。据侯将军所言,贼将徐晃闻君侯将至之消息,已撤至宛城北十里,宛城之困稍解。”斥候答道:“城楼上贼军衣裳褴褛,闻我军至,甚是欢喜。”
  顿了顿,斥候补充说道:“仆与侯将军答话时,侯将军以贼兵在外为由,不让仆入城。城中状况,仆难以探查。不过侯将军闻君侯领军亲至,感激涕零,今求君侯早率兵马至宛,他为我军接风。”
  关羽捋髯而笑,说道:“所幸我部兵马未来迟,若是晚到几日,恐宛城不复我之所有。公明能知我军消息,移军至宛北,是为进而善退。”
  说着,关羽指了指前方,说道:“命大军起程,向宛城进发。赵累率本部兵马留下,负责看守船只。”
  “诺!”
  在旌旗、军鼓的指挥下,关羽率步骑五千人向宛城进发,留赵累将三千兵马留守津渡。
  五千军士排成数列长龙,于道路间穿梭,关羽策马于左右,脸色多有笑意,与左右笑谈。
  道路走到半途,深入梅林,临近宛城时。
  廖化望着左右寂静的梅林,心中狐疑之感愈发的重,上前拉住关羽的缰绳。
  “元俭当有何事?”关羽按住缰绳,问道。
  廖化指着四周,说道:“君侯至此,侯音既不派兵马迎接,也不派人为使恭迎君侯,据侯音书信来看,其非如此无礼,骄纵之辈,此举甚是反常。”
  “且徐晃其素号勇将,今将军未至宛城,不知兵马多寡,便撤围至宛北,此是反常之二;君侯统兵至南就聚,自入梅林数里间,了无人烟,宛城为南阳之治,人口难言寡,是为化心疑之三。”
  廖化脸色微正,拱手说道:“盖以上三点猜忌之事,或有偏颇,难以令君侯为信,但不可不疑。化恐宛城已被徐晃所下,故以此来诱骗君侯。”
  关羽收起笑容,面露沉思,说道:“或是侯音畏徐晃之兵,不敢出兵相迎。至于不派使者,当是一时疏忽。”
  “那君侯怎不见贼军乎?”
  说着,廖化压低语气,问道:“君侯既未得见侯音,岂能因书信而轻信。以化之见,君侯当小心而进,宛城若被徐晃所下,我军则恐有危。”
  战乱之时,文武官职通常难以区分,廖化作为主簿,纵是文官,但常年跟随军队作战,早已是知晓武事。
  加之廖化自身性情稳重,非激进之人。今下侯音的反常举动,让他实在不放心,唯劝关羽小心行事。
  关羽眼睛微眯,观望周围梅林。
  见关羽这般,胡修多不为意,说道:“君侯当是多疑,今徐晃撤至宛北十里,侯音据守宛城,是为今下之形势。若徐晃早下宛城,岂会不杀我军斥候,安能与斥候对答如流。”
  “这?”
  闻言,廖化面露难色。胡修所说得没错,侯音与他们联络多时,如果不知道他们联络的细节,侯音岂能与斥候对上话。莫非是自己多想了?
  关羽探查梅林四方,忽然间,他体内被胜利所麻痹的嗅觉有了反应。梅林太过安静了,让他有不寒而栗之感。
  “且慢!”
  关羽高举马鞭,示意军士停下脚步,说道:“元俭所言有理,侯音行举异常,梅林寂静,鸟雀声少,恐宛城有变。”
  “加派斥候入山林搜索,且命人再往宛城,详细探查侯音及其帐下军士。”
  关羽毕竟是关羽,纵因战功与胜利所迷了心智,但恢复清醒后,已是能感觉到不妙。
  “诺!”
  左右领命退下,数十名斥候从队列中而出,向四方山林搜索探查,严防有伏兵埋伏。
  就在斥候外出探查不久,在梅林山道间,响起金鼓声,鼓声如雷,惊起林中鸟雀,同时惊到汉军各部军士。
  “不好!”
  廖化拉着关羽的手,说道:“君侯,宛城果被徐晃所取。”
  “这!”
  胡修面容紧张,且又欲哭无泪。他随曹仁入筑水,被关羽设伏击败。今随关羽北上宛城,也中了徐晃伏击。
  今下的关羽虽心情愤怒,恼火自己被敌人坑了,但他深知当下非发火之际,神色尽量保持从容,指挥帐下军士急忙排队列阵。
  在汉军列阵之时,几面‘徐’旗出现在树林间,同其左右还有‘田’旗。伴随着鼓声,魏军旌旗越来越逼近汉军。
  ‘徐’大纛下,徐晃按缰缓行,对左右说道:“我本欲让关羽至宛城下,从而背击关羽。然今关羽似有防备,旧策已是难成,唯提前用兵,以击水贼。”
  自徐晃采用赵俨、司马懿的建议,赦免宛城中聚众叛乱的山民,侯音帐下山民叛走大半。
  继而,徐晃发帐下军士攻城,围三而阙一,晨曦用兵,晚间破城。侯音及其左右从北城出走,潜逃入山间,由东里衮募数百郡兵征讨侯音所部。
  因宗晋伪降侯音的关系,取代侯音,自书信件,与关羽联络。在司马懿的指导下,终于把关羽骗到宛城。
  司马懿捋着胡须,目露奸诈之色,说道:“关羽察我军伏兵,今虽有突发击贼之意,但唯恐新卒难促破关羽及其帐下精锐。”
  说着,司马懿冷笑几下,说道:“将军与关羽素来交好,其常以信义自居,何不如以叙旧之名,佯给关羽整军备战时间,请他至阵前答话。实与关羽叙旧论情之际,施以箭矢攒射,再率军掩杀,关羽必败也!”
  徐晃面露犹豫,说道:“参军,我与关羽因同乡之亲而互爱,今借叙旧之名,率军掩杀败军可,杂以箭矢攒射,恐有背信弃义之感。”
  司马懿脸色微冷,说道:“襄樊危急,是为国家之大事,将军奉命救之,岂能因旧情之从属,顾忌关羽性命,而坏国家大事乎?”
  闻言,徐晃在心中幽叹了下,今日司马懿这般话语,他已无法不为之了。
  徐晃心虽有不愿,但神情却是作出醒悟之色,拱手说道:“若非参军言语,晃险坏国家大事。今晃当邀关羽出阵,以叙旧之名,趁机掩杀而败之。”
  “将军英明也!”司马懿笑道。
  既有计策,徐晃派人策马至阵前,请关羽出阵叙旧答话。
  “徐晃请君侯出阵答话,恐怕有诈。”廖化说道。
  关羽望着尚在整队的汉军,说道:“今突遭敌军,我军仓促备战。前军尚严整,后军列阵中,不宜仓促迎战。且我今命斥候通知赵累,令其率军戒备,以为接应我军。”
  “出阵答话,可为大军争取时间尔!”
  关羽颇有自信,说道:“我与公明相交已久,是有同乡之情。出阵叙旧,其安会害我乎?”
  说完,关羽命留赞、周仓二人整军,自率左右侍从几人出阵,与在阵前等候的徐晃叙旧。
  关羽挽缰策马至阵前,喊道:“徐公明何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