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谈事间,关羽见吕蒙臂膀发颤,自料是箭伤带来的影响,便伸手帮吕蒙脱下蓑衣,笑道:“子明肩膀中箭,伤势未得痊愈,当好生休息,以免落下暗伤。”
  说着,关羽招呼关平,说道:“平儿,你且将金屏所送金疮药为子明将军敷上。”
  闻金屏二字,吕蒙露出感激之色,说道:“王妃赠君侯之药,蒙恐不便享受。君侯不如留下自用!”
  关金屏,昔嫁与刘溥为妻。随着刘溥被封为山阳王,其被封为山阳王妃,关羽随之成为山阳王的岳父,因而关羽愈发受人尊重。
  当然关羽加之作为刘备的核心元老,常年领兵作战,帐下老卒宿将众多,关氏在南汉的地位不比霍氏低多少。
  关羽脸色微沉,说道:“子明何以这般生分乎?”
  “当是多谢君侯!”
  不仅关羽、吕蒙发现汉水水情四溢,魏军方面亦有人察觉到汉水的异常。
  朱治作为丹阳郡人,少时辅佐孙坚,历孙策、孙权二代,与孙氏关系亲密之因,在孙权投降之后,被迁往襄阳居住。
  曹操入襄阳,检阅归降文武。加因朱治早年跟随孙坚的表现,对朱治多有欣赏,后又因与水师作战之关系,朱治随即入军为将校。
  金口之役,曹操虽然兵败,但朱治表现出色,因熟悉水情之关系,留于荆州任官,辅佐曹仁。
  朱治因降人关系,做事勤恳,忧勤公事。他居住襄樊十余年,对汉水地理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能说略知一二。
  “禀车骑,今岁雨水较多,汉水似有上溢。”
  朱治因岁大之故,坐在席位上,向曹仁禀告,说道:“治恐汉水大涝四溢,损城伤军,宜当早作防备啊!”
  曹仁半靠在凭几上,说道:“城中早有防备,如多蓄沙袋,以为围堵城门缺口;或是转移粮辎、军械至高处,以避其湿淋。如此种种繁多,今时何以言不足乎!”
  曹仁奉曹操之令守城,自是不敢耽误,为了防止关羽挖毁樊南堤坝,用汉水淹樊城,他早已就做好防洪打算。
  朱治犹豫几许,说道:“将军,今岁夏秋雨水繁多,汉水有超过堤坝之迹象。我城中有备,然治恐于禁、阎行等七军无备,又是为北人,恐会被汉水所伤。”
  曹仁微微皱起眉头,说道:“于禁何来无备?我已命其转驻樊北十里之丘坡,纵逢汉水四溢,或是雨水连绵,可保其不被汉水所伤。且于禁将兵严谨,为将三十载,岂会不备雨水淋湿军辎之时!”
  朱治捋须而叹,说道:“将军,七军屯驻于樊北十里,往昔之时必是无碍。然今岁不同往日,今岁雨水偏多,治恐大水四溢,将会淹至樊北十里。今下不如令七军向北而屯,如至郾城驻扎。”
  曹仁神情多有不满,说道:“君理所忧有理,然恐是杞人忧天。某治荆襄阳多年,不曾见过汉水可淹至樊北十里。今让于禁转至郾城驻扎,关羽举兵四围城郭,樊城仅以数千兵岂能自守?”
  说着,曹仁强调说道:“水贼常借水势而进,于禁若专屯郾城,刘备举重兵乘舟而来,与关羽合军,重围樊城。恐陛下亲至,难改襄樊丢弃之局势。”
  别看襄阳五千人,于禁、阎行有七军,樊城内有三、四千兵马。实际上襄阳五千人被围困出不来,仅樊城守军与七军人马。一旦七军远离,曹仁仅以数千人守樊城,心里是真没底。
  今时曹仁不敢让于禁离樊城太远,且要保证于禁七军避免低洼的选址,唯有樊北十里合适。
  当然曹仁自己也不太相信朱治的话,他用他的经验判断汉水不会形成这么大的洪涝灾害。
  朱治心中多是无奈,向曹仁拱手告退。
  朱治预料不到汉水是否会发大水,他被困在城中,所能知道的汉水消息,仅是汉水水位高了些。今日向曹仁劝谏,仅是以防万一,然曹仁不纳,他也无可奈何!


第451章 汉水滔滔
  自金口之役以来,天下局势逐渐分明,已非天下乱战之初,无岁不战,无地无烽。当下,曹刘因基本盘的壮大,常会在权衡利弊之后,继而择机用兵。
  一旦决定了作战,常是双方政权倾尽全力的角力,以一方的主动退兵为结束。由此来说,战争频率虽在下降,但不代表战争的烈度在下降,相反因双方疆域的辽阔,治下军民的增加,战争烈度在急剧上升。
  去年,在霍峻、诸葛亮、关羽、陆逊等人集体配合谋划下,成功诱曹仁举荆襄兵马深入筑水,关羽于蛮口设兵破之。
  今岁,曹操派于禁南援襄樊,刘备遣庞德支援关羽。积蓄多年的粮草物资,则通过水路通道运抵前线。
  双方近约十万大军,以樊城为重心展开对垒。于、关对垒数月,却因雨季的来临,不得已暂停对抗,进入短暂的休息期。
  然在这平静的局面下,战场形势却在暗潮涌动,胜负或许会因一场暴雨而改变。
  雨水连绵,不同于暴雨时候的电闪雷鸣,其雨水伴随着强风形成滂沱的雨幕。
  汉水上,冉省与其帐下二十余名军士驾舟舸出水寨,逆汉水而上,因水急风大,舟舸行进速度缓慢。
  冉省披蓑衣持矛而立于船头,因雨水斜打的关系,其面容早已布满了水滴,令人视线受阻,难以睁眼远视。
  刀疤什长嘴里碎碎而念,抱怨说道:“雨大风急,既无贼兵,又何需派人出营巡视?今让我等出寨言观水情变化,令人费解不已。”
  “衣服湿透,又无柴火晒干,今夜怕是要光身入睡。”
  抹了把脸,冉省将脸上的雨水擦去,骂道:“张疤,别和小媳妇一样,若再说胡话,我把你嘴堵上。快点找水标!”
  被冉省这一吼,甲板上的人安静下来,众人伸头寻找之前打下长有一丈的木桩。
  在汉水‘哗哗’的流水声中,一名眼力好的军士,指着深插在岸边的木桩,喊道:“找到了!”
  “多长!”
  闻言,冉省凑到了过去,喊道。
  “上面刻度看不见了,大概是超过一丈!”
  冉省手撑在船沿上,弯腰探头去看,却见本久浑浊的汉水变得更加浑浊起来,作为记录水位的木桩在汉水的波浪中渐渐变短,似乎要把木桩淹没。
  得见这般情形,冉省浑身猛地一抖,喊道:“快调头!”
  “为啥?”
  身侧的军士面容多有不理解,刚开口想问什么,他发现汉水的流速突然变快,其间有树枝残干顺水流下。
  继而,他听见雷鸣异响声,其声或似闷雷的轰隆隆之声。
  紧接着,他听见刀疤什长惊恐喊道:“发大水了!”
  他抬头望去,却见天边的黑色的乌云之下,汉水好似脱缰的野马,伴随着轰隆隆的闷雷声,朝他们所在的船只冲来。
  仅几个呼吸间的事,激荡且又发黄的汉水水流便撞到船身上,引起船只上下颠覆,令人难以站稳。
  甲板湿滑,冉省脚步踉跄,险些摔倒。在缆绳的帮助下,冉省稳固身姿。
  “快!”
  冉省抓住缆绳,喊道:“调转船身,不可逆汉水而行。”
  汉水波浪滔滔,激荡汹涌,水位飙升。之前作为计量水位的木桩早就被汉水淹没,再也找不到踪影。且汉水因水位上涨之故,不仅水流变得湍急,浪花还在拍打两侧堤坝,似乎想超脱堤坝的束缚。
  “呼!”
  下个瞬间,更大一股水流从上游浩浩汤汤而下,浪花互叠,浪比浪高,水势猛涨,汹涌浪潮拍岸。汉水瞬间突破河堤,四溢流入襄樊平原。
  在汉水泛滥的水流中,冉省所在的船只甚是渺小,虽在白茫茫的汉水波浪中上下颠簸,几近侧翻,但却能稳当浮于波浪之上,如箭破浪而进。
  此时,汉水大涨的状况,已被驻在鱼梁洲的大军所知。
  关平喘着粗气,直接闯入关羽的大帐,喊道:“父亲,汉水水势暴涨,今已淹没周围河堤,流入襄樊平原滩涂。”
  持书浏览的关羽,见关平这般轻浮,正欲呵斥,但却闻汉中消息,顿时从榻上起身,大笑不已。
  扔下书简,关羽大步出帐!
  今时,已有无数南汉军士探头而望滔滔之汉水,或在倒吸凉气惊叹,或是在畏惧水势之大。
  雨水滂沱而下,关羽推开撑伞的左右侍从,淋着雨水快步而出,即便他极为珍视的长须被打湿,却丝毫不在意。
  登高而望远,眺望天际,却见西面及至北面的广阔天地间,隐约都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且在天边,无穷无尽的汉水,仿佛似为天上水,从云层中飞泻而下,永不尽绝。
  “君侯,汉水暴涨,冲出河岸。不少低洼之处,已被汉水所灌。今之水势比万等所料更大些,必能将樊城及其周遭淹没。”
  吕蒙披着蓑衣,大步登高,笑道:“于禁所将七军屯于樊北十里,今汉水汎溢,于禁实如鱼进尔!”
  “哈哈!”
  关羽抬头望天,大笑说道:“此盖天助我也,陛下欲取襄樊久矣!”
  “今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在劫难逃,纵曹操亲至,亦难改襄樊之归属也!”
  容不得关羽不开心,自去岁筑水大捷之后,关羽进围襄樊,与于禁对垒长达半年。
  其间,双方交手多次,关羽有多次都自我怀疑他能否击败于禁,然最终关羽坚持下来,始终不放弃寻找击破于禁的方法。
  今下虽是依靠苍天相助,但对他来说能击破于禁则就足矣!
  借汉水上涨淹没樊城,切断于禁与樊城的联系,一举击破七军。当然获悉不仅可以击破于禁,甚至或能全吃下曹魏的精锐七军。七军之精锐,纵曹操家大业大,也无法做到视若无睹!
  先可举重兵围襄樊,降服二城;继而乘舟逆淯水而进,兵至新野、宛城。
  大破曹仁于筑水,水淹七军于樊城。凭此二役虽无法比肩金口之役,但却足以让他名动天下,世人又岂敢再以战功非议他乎?
  雨水不小,关羽所着锦袍已被雨水所浸湿,包括他颔下的胡须仿佛水洗过般。然高大的身子在雨水中愈发的魁梧,那股由内及外的自信让所有人信服。
  留赞、庞德诸将陆续而至,站在关羽之下,将听候关羽之军令。
  廖化得见众将皆至,拱手说道:“君侯,诸位将军皆至,今当请君侯吩咐用兵之方略。”
  “善!”
  关羽手捋着湿润的长须,说道:“传令,及待雨停,汉水浪止之际,士仁、赵累率本部军士留守大营。我与庞德、吕蒙三人分率三军士乘舟舸入清水,围攻于禁及其帐下七军。”
  “诺!”
  在关羽的军令下,传令官在鱼梁洲军寨内奔走,传递备战的消息。
  鱼梁洲汉寨,非旧时之寨。为预防汉水大溢,影响大军作战。关羽特将舟舸水寨挪到鱼梁洲的背面,汉水冲刷西面河滩、滩涂,根本影响不到东面水寨。
  今时因汉水水位上涨之故,鱼梁洲西面低地地带已被汉水所覆盖,东面水寨因独特的地理优势,舟舸、军士无一受伤,仅是上位涨了些,淹没易积水、低洼之地。
  相较关羽、吕蒙的喜悦,樊城内的曹仁脸色震惊不已。
  望着泛滥肆虐的汉水,曹仁下意识地张大嘴巴,洪水层层叠叠,浪花一波接着一波,关羽欲挖毁的樊南河堤已无需挖毁,洪水犹如一堵黄色的水墙,冲出河堤,向樊城涌来。
  樊南津口、旧时的汉军营寨皆被洪水所吞没。在洪水的水面上,有许多走兽的踪迹,它们那微小的身影在那竭力挣扎,试图想摆脱洪水,然大水滔滔向前,走兽难逃溺死之命运。
  顷刻间,洪峰就抵达樊城脚下,或被城池所阻,绕过城墙,向樊北流去。或是顺着樊城城门的间隙,大量汉水涌入樊城,城中积水顿时大涨。
  当水势稍退时,下个瞬间水浪就到了,将樊城浸泡于汉水中。几颗大树浮于河面上,顺着河流狠狠地砸到樊城壁上,撞出了一个浅坑。
  “大水来了!”
  樊城上,魏军将士奔走呼喊,对突然暴涨的洪水,可谓是手足无措。他们被汉军围困樊城多时,今不仅无法逃出生天,而且还被洪水困在樊城,如何不让他们惶恐担忧!
  朱治望着足有堤坝两倍高的汉水波浪冲过河堤,淹没樊城城池,涌入汉北平原,神情多有绝望!
  之前他一时之忧虑,终究是成真了。
  于禁能幸免于难吗?
  曹仁脸色惨白,他方觉得自己干了件蠢事,他恨彼时的自己为什么不听朱治、阎行的建议,让七军撤到郾城。若让七军撤到郾城,则必无今日之事。
  但汉水今岁暴涨,与往常不同,又怎是他所能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