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捋须而笑,说道:“雨季不日将至,届时汉水上涨,大利我军。于禁小儿早晚被我所破,其不足为虑。”
说着,关羽眼睛瞄向马良身侧的木盒,笑道:“陛下即位开国,不知某受何官爵?”
马良笑着端起木盒,说道:“恭贺君侯,陛下追计君侯过往之功,特封君侯为大将军,食邑六千户,遥领豫州刺史。”
“嗯?”
闻言,关羽脸色顿生不悦,说道:“大将军位居诸将之首,我为大将军,实让仲邈何以自处也?”
变扭是人的正常心理,关羽不甘居于人后,凡事想和霍峻比较。但他却也知道自己功绩不如霍峻,凡能求得特殊官职,与其相较看似对等即可。
今时闻受大将军,关羽的心里则升起不痛快之感,自觉得刘备在照顾他,从而打压了霍峻,而是凭借他的战功压过霍峻。
“君侯莫急!”
马良面容微笑,语气温和说道:“陛下封霍督为骠骑大将军,俸级与大将军位同,皆金印紫绶,位高于三公。”
“骠骑大将军?”
关羽捋着长须,说道:“我仅闻过骠骑将军,骠骑大将军所闻甚少。”
马良解释说道:“两汉之降,大将军者非武官之首,其上有大司马、太尉、骠骑大将军、上军校尉。今凡人多闻大将军,是为中汉惜武官而不常设各方将军。”
“哈哈!”
“马侍中所言莫非笑语,校尉节制大将军?”周仓拍膝而笑道。
帐中武将听到校尉节制大将军,亦如周仓那般轰然大笑,多有不信。
马良嘴角含笑,说道:“校尉节制大将军,非是笑语。时因西园军建,灵帝设西园八校尉,命上军校尉蹇硕节制京师将校,除司隶校尉外,连那大将军何进都需从上军校尉蹇硕之令。”
校尉节制大将军看似可笑,实际是因武官将军位混乱所导致。如四方将军除灵帝末期,东汉省去四方将军这一编制,且征、镇与杂号将军相同。
且观刘秀时期,因战事四起之故,大将军非是尊贵之位,凡资历深者几乎是封号+大将军。其意如中护军,资历深者为护军将军那般。
骠骑将军位居众大将军之首,而次于大司马。除景丹拜领骠骑大将军位外,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杜茂初任大将军,后升任骠骑大将军。
关羽冷哼一声,说道:“屠夫何进幸为大将军,却受令于小黄门之手,是为大将军之耻也!”
何进招各方士兵入京非是他愚笨,而是事出有因。蹇硕作为西园军统帅不仅节制他,京师各级将校皆从其军令。
在灵帝驾崩之后,何进斩杀上军校尉蹇硕,方才继领京师禁军兵马。
“君侯可还有惑乎?”马良问道。
关羽迟疑一二,问道:“俸级虽相同,但班位可有分差?”
官级位列多有门道,四方将军同级而班位不同,如前、左、右、后将军是为同级而不同班之分。今骠骑大将军与大将军同级,但却无明说班位前后。
历史上关羽之所以恼黄忠,是因为黄忠与自己同级,即便有班位差别,令他也是不爽。
马良沉吟少许,说道:“霍督除领大将军位外,且加录尚书事,徐州牧。较君侯遥领豫州刺史,其班位当是霍督先。且按中汉旧制言,骠骑大将军是为大将军资深功高者方可迁之。”
诸葛亮能满足霍、关同级,却不能达到霍、关同班位。
且将军官爵仅是表现,实际上权利分配。霍峻所领骠骑大将军看似响亮,但真正实用的在于加录尚书事,及徐州牧。
东汉之降,九卿三公权利渐渐被空置,由尚书台统领朝政,即如后世的国务院或内阁。
录尚书事者,可视为正(副)总理,正副之差可看当事人身份,故而录尚书事可视为权臣的标配。
刘备授霍峻录尚书事,非是留霍峻在中央办公,分诸葛亮的相权,其意味更多是加荣属性。但居京之时,霍峻可至尚书台理事,参议国政。
至于徐州牧,其意味更加明显。州牧可自委州内郡守,州内军政大事全交予霍峻负责,刘备是在变向承认江淮军功集团的政治地位。
益、扬、荆等六州中,唯徐州设州牧,其余五州皆为刺史,可见霍峻及其帐下将校之荣,非他部将校可与比之。
见关羽的脸又沉了下来,马良笑道:“骠骑大将军之上,时有大司马。君侯若能擒斩曹仁、于禁、阎行等贼军众将,覆没贼军,连克襄樊二城,直上宛城,威震华夏,时……哈哈”
和关羽处了这么久,马良摸清了关羽脾气,总想争先而论后。知霍峻比他官低,他心里不痛快;班位比他高,总想赢过霍峻。
关羽捧着大将军印,问道:“翼德、子龙、军师三人是为何官爵?”
“张将军任车骑将军,赵将军任领军将军,军师为丞相。”马良答道。
“领军将军是何官职?”关羽问道。
“中领军之上,资历深者任领军将军。其与资深功高者为骠骑大将军相同。”马良释疑说道。
关羽摇了摇头,说道:“某为河东匹夫,不知领军将军何官,仅知前汉之时,卫将军掌领京师南北军。”
闻言,马良领会关羽言中之意,面露苦笑,说道:“陛下已降诏书,且领军将军是为陛下为子龙将军独创,其权重不下寻常都督官职,可比江州都督尔!”
“按季常这般言语,子龙当是得其位也!”关羽说道:“士仁追随陛下三十载,是为何官也?”
“拜征西将军,授都亭侯。”马良答道。
非是关羽爱问马良,而是关羽作为众人之长,众元老之首,自有长者意识的他,自然要为追随刘备的那批老臣说话。他若不问,何人向刘备叫屈。
“嗯!”
关羽将印交予关平,吩咐说道:“来人,今夜让各部诸将校至大帐,与某同宴天使,庆贺汉王称帝开国!”
“诺!”
“季常奔波劳累,当可退下休息。”关羽说道。
“多谢君侯!”马良说道。
待马良离开大帐,关羽望着挂在墙上的舆图,自语说道:“今雨季将至,宜我水师用兵,将何以破贼乎?”
说着,关羽用那粗糙的食指在巾帛上滑动,深思破敌之策。
今时他虽受拜大将军,但心中却无喜。他深知这是刘备待他的宠爱,否则以他功绩实难与霍峻同俸级。
既有差距,自当要追赶。如今他无比渴望用战功来证明他所获的的官职,非是靠上恩宠,而是实打实自己拿到的。
在关羽深思间,侍从入帐道:“都督,雨季将至,樊南低洼,士将军恐汉水淹没营寨,今请示何时挪寨。”
“汉水没营?”
忽然间,关羽想到什么,捋须大笑!
《汉纪·关羽陆逊传》:“初,帝即天子位,遣使马良拜关羽为大将军。羽闻己为大将军,羽曰:‘大将军授我,何以授霍督’。不肯受拜。
良曰:‘霍督为骠骑大将军,虽与大将军同级,但班位高之。其按旧制,资深功高者,拜骠骑大将军。昔杜茂以大将军位迁骠骑大将军位,如是而也。’
羽遂受将印,又问赵云、士仁、吕蒙等旧随迁任,良一一而答。
是谓羽济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其性虽颇自负,好骄于士大夫,不甘居于人下;然羽信义,好名而不贪,节气而盖世,是为河东君子也!
第446章 枯木逢春
洛阳,魏宫。
曹操与左右亲信于花苑间而行,品鉴圃间盛开的花朵。
指着株形圆满端正,花瓣鲜艳如火的牡丹,曹操赞扬说道:“牡丹娇艳恍如贵人,冠绝群芳,花中独秀也!”
亲信左右指点花圃,深以为然有。
孙权紧随身后,说道:“惜陛下未早至洛阳,彼时群花盛开,牡丹娇艳更胜今日。今下牡丹凋零将落,朵瓣不复昔时之美。陛下欲赏牡丹之盛,须待明岁尔!惜哉!惜哉!”
洛阳宫殿,曹操委孙权营造,限以节俭为上。
孙权基于曹操的要求,以洛阳宫殿为基础,将长安、许昌二座都城的宫殿材料整合,凡事省则省,能拼凑。三城合一,发五万百姓营建,花费十月,终将洛阳宫殿修好。
新建造的洛阳宫殿,虽不及东汉时期的繁华,但是有几分味道,这让曹操甚是满意。
曹操望着地上渐落的花瓣,不禁想起自己今下之龄,感叹说道:“人无百年寿,花无百日盛。天道有数,如是而已。”
孙权笑着说道:“陛下尚能食肉米,驾马而奔驰,较凡夫体健,当令我等惊叹!”
曹操捋须踱步,笑道:“去岁尚能开弓,今岁开弓吃力,何言不老乎!”
“既是如此,陛下当纳妙龄妃嫔。”孙权说道。
“嗯?”
曹操眼睛斜眯看向孙权,问道:“仲谋是为何意?”
孙权一本正经,说道:“臣常闻枯木逢春犹发生机,人遇妙龄或是如此!”
“呵呵!”
曹操抬头而笑,心有所动,下肢微抬。
盖如孙权所说,他后宫多是早些年所纳美妾,当下渐年老而色衰,不如从孙权之言,纳妙龄女子为妾,再感受下青春的火辣。这般所想之下,曹操心间顿有火气升起。
然为保持仪态,曹操玩笑说道:“仲谋能有此言,盖是身有领悟。”
孙权含笑无应,这种玩笑话不能多说,凡是说过了,必会让曹操不悦,点到为止即可。
君臣游赏间,却见黄门侍郎趋步而至,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武汉来报,时谣传山阳公王亡,刘备为其发丧。后继季汉之遗泽,于武汉逆天称伪帝,封赏众人,设百官、建宗庙、祭祀两汉诸君。”
“哼!”
盖或是有了心理准备,曹操冷笑几声,讥讽说道:“山阳公不亡,刘备何以逆天称帝乎?”
刘协的存在,对刘备而言非是好事。刘备尊刘协为君,自为宗室之臣,刘协不亡,刘备无法名正言顺称帝。故而诸葛亮唯有让人谣传刘协被害,得以为刘备扫清眼前的障碍,顺理成章的称帝。
说着,曹操对左右诸臣,说道:“刘备名忠实奸,伪仁假义。如此小人,居楚蛮之所,妄称伪帝,朕早晚必生擒刘备!”
刘备羽翼已成,曹操已奈何不了刘备,今时唯有放几句嘴炮,以彰显他的愤怒。今时不同以往,盖是与刘备交手连连受挫,且早有料刘备称帝,曹操则已心情渐宽。
抬头仰望苍穹,曹操心中反而升起惆怅之情。
昔年少之时,他与袁绍、袁术、鲍鸿、张邈等人交好,共言兴汉报国。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他与袁绍、袁术、鲍鸿、张邈等人因各种事,或反目成仇,或自取灭亡。
几十年下来,仅剩他与刘备活到了最后,且相继称帝,走上了当时未曾想过的道路。
昔日入洛阳,心怀报国念;今时入洛阳,已成屠龙人!
“陛下,是否发文驳斥伪帝刘备?”陈群躬腰问道。
“嗯!”
曹操回过神来,说道:“于文中多言山阳公近状,让天下人知道刘玄德名忠实奸之面貌。”
对于刘备名声的批判,曹操可是不留余力。在曹操看来,刘备多是伪善,否则他当初也不会背叛自己了。
“诺!”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