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纵是有心理准备,但得知这么大的损失,曹操也憋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将手中的竹简砸向刘放。竹简边角的尖锐直接划伤刘放的额头,鲜血径直流了下来。
“陛下恕罪!”
刘放顾不上头上的鲜血,赶忙屈膝下跪,向曹操告罪。
曹操气得站了起来,骂道:“轻信敌寇,恃险突进,遭此大败,曹仁何其愚也!”
“陛下息怒!”刘放忍着头上的疼痛,劝道。
“陛下~”
司马懿为曹操拾起竹简,似乎想劝说什么,但却被曹操打断。
“一郡之太守,一州之刺史,万余人之锐尽数被敌所获,荆襄为之一空。孟达诡降,关羽设伏,果真是好谋划!”
曹操踱着步,怒骂道:“织席贩履之辈,无谋寡见,能有此谋划,必又是诸葛、法正等人所献之策。”
曹操虽有兵败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没想到曹仁给他玩了出全军覆没。盖是之前有了准备,曹操怒骂了几下,才将心情渐渐平复。
看了眼额头流血的刘放,曹操说道:“卿且退下养伤!”
“多谢陛下!”刘放如出生天,急忙向曹操致谢。
待刘放走后,司马懿上谏说道:“荆州初遭大败,刺史、郡守临阵归降,荆襄骚动不宁,且以文聘动向观之,水贼必谋襄樊。以今下之形势,臣恐曹车骑难以安边,是否欲另选贤将治边平乱。”
听着司马懿诚恳的言语,曹操沉默下来。
近些年来,随着战斗烈度及难度的上升,曹家将能力的缺陷愈发明显,即便他安排出色的副手辅佐,有些时候架不住他们不听。
现在他将招曹仁回京,以今下之状况,谁又可以信任呢?
“曹仁久镇襄樊,熟知山水地势。今若另择他将出镇,怕有不识地势之短。”
踱步半响,曹操说道:“今曹仁虽为主将,但却固守城郭;于禁虽是副将,但实为督军作战。如此布置,当无差错。若襄樊有变,朕将亲率大军南下。”
为了显示自己的赏罚公平,曹操说道:“贬曹仁为征南将军,暂行车骑将军之事。”
“诺!”
第436章 谋定而后动
建安二十三年,冬。
武汉,汉王宫。
殿内,刘备裹着外袍,双手放在炉上取暖。随着身体机能的老化,刘备愈发畏寒,尤其是在阴冷潮湿的武汉冬天,刘备离不开炉火取暖。
法正、诸葛亮等谋臣文士坐在炉侧,与刘备隔着不远,君臣和气融融,在那谈论着荆、交发生之事。
法正手里端着热茶,笑道:“大王,关将军大败曹仁,斩俘虏万余级,降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荆襄为之骚动,是为大胜啊!”
刘备嘴角上的笑容难以合拢,说道:“得赖云长及将校于外奋战杀敌,诸卿居庙堂谋划方略,上下齐心之下,是有蛮口之胜。”
说着,刘备话锋一转,说道:“曹操根基深厚,其帐下兵马有一二十万之多。今折损万余精锐,虽是动摇荆襄根基,但却未伤曹操之根本,欲谋襄樊仍多有不易。”
法正抿着茶水,说道:“襄樊城郭布置奇特,樊城得因襄阳而存,襄阳得因樊城而保。以关将军伐荆之略观之,纵不克樊城,但布重兵于外围,绝襄阳与外之联络,耗敌粮辎,待其粮绝。其时日虽久,但终可下城!”
关羽、吕蒙所制定的伐荆之略,从实施上来看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上策,即按关羽、吕蒙二人的计划,下樊城,降襄阳。续而率大军乘舟逆淯水北上,破新野、淯阳,直取宛城,全复荆州全境。
中策,围攻樊城,通过长期的战斗,攻克樊城,降服襄阳。进而观荆州形势,若形势不利,则消化战果,据襄樊二城,以待下次北伐。
下策,攻克不下樊城,通过水陆结合的方式,断绝襄阳与汉北的交通,将襄阳城的物资磨完,从而拿下襄阳。然后通过襄樊二城的连环关系,逼曹魏放弃樊城。
上策战果最大,施行难度最高;中策达到目标,施行难度正常,所耗时间较快;下策虽也是达到目标,但所耗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
关羽、吕蒙二人虽制定出上中下三策,但以关羽的脾性怎会满足于下策,必然以中策为目标。
至于为何不以上策为目标,则是想要达到上策,除了运气外,还要看对手是否连出昏招,从而给己方大量机会。
刘备沉吟少许,问道:“襄樊虽是空虚,但云长举兵而进,曹操必会派遣军士南下,以为稳固襄樊。孤正思是否起大兵北上,助云长破贼,再迎战曹操。”
“不可!”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大王举兵北上襄樊,曹操得知必然南下。今曹操于许昌篡位,时与襄樊仅有千余里之遥,中国大军半月可至。两军对垒于襄樊,是为举国之争。”
“今下将至深冬,雨水不丰,汉水下降。北骑可从汉水南下,结城垒于襄樊;或是出随城,以兵向江夏。彼时两军之争,战于江汉,步骑列阵搏杀,此为敌之所长,而我之弱也!”
说着,诸葛亮补充说道:“满宠兵出弋阳,向江夏而来。恐大王挥兵北上襄樊,曹操行围魏救赵之策,列步骑于江北,围击大军于江汉,此为家门之祸也!”
刘备将武汉设为首都,靠近前线是为天子守国门,稳固人心之用。然既是天子守国门,必然要承担敌寇叩门之风险。
南方北上中原,除了江淮、襄阳、汉中之外,实际上走江夏,过弋阳三关,可以直接到汝南。刘备布置文聘在江北的江夏郡,其用意则是为他抵御大别山以北的敌人。
今下刘备发主力大军北上襄樊,曹操则可以借武汉空虚之际,效仿围魏救赵之策,从汝南出兵南下,大军兵抵江北,插到攻略襄樊的南汉大军身后,届时刘备唯有撤军保武汉。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难以轻离武汉,除了曹操用兵方向明确,否则刘备绝不敢比曹操先用兵。
若是刘备先用兵,如北伐寿春时,刘备则会让关羽、文聘二人留守江北,犹如左右门神,保护武汉免被曹操偷家。
今时这个位面,虽无刘备越级提拔魏延,让其出任汉中太守之识人故事。但却有刘备深信文聘,委以重任之故事。
文聘初随刘表,后从刘琦,再随刘备。其非刘备元从之将,按道理来说,无法坐镇武汉的北大门。
在刘备迁治所到武汉的前后几年间,不少人劝刘备更替文聘,让张飞出任江夏都督。当时刘备也拿此事问过霍峻意见,霍峻则是言文聘可信,换与不换在刘备。
出乎众人的意料,在刘备与文聘闭门交谈一夜后,刘备直接将江夏军政事务全部交予文聘,信任已与元从将领相当。盖是感受刘备信任,自往后数年间,文聘尽心尽力守着江夏。
“孝直,有何见解?”刘备问道。
法正放下手中的热茶,说道:“启禀大王,正与军师之见相同。大王不可着急动兵,今时大王兵向襄樊,恐曹操后发而动,时将不利我军。”
顿了顿,法正强调说道:“今襄樊之战在于围,而不在于战。关将军将三万之兵进围襄樊,时逢贼军势大,兵力不支。关将军必会遣人求援,彼时大王择选良将驰援便可。”
“大王将中军当为后手之兵,谋定而后动,是为将大军之法。凡进军急切,必遭敌寇所趁。”
经过法正多年辅佐刘备,已是发现刘备用兵的特点,尤其喜欢猛冲猛打,没有统帅大军的自觉性。作为君主或是大将,统帅数万之兵作战,怎能轻易地率大军犯险,必须要有进退之策,方可徐徐进兵。
然虽是这么说,道理也都懂。但法正仅是谋士,而非是神,做不到精准猜到敌人的每一步行踪。像之前的寿春之战,因他不识江淮地势,让刘备命霍峻北上下邳,被贾诩、刘晔抓住机会,险些让霍峻无法全身而退。
但也不能这么说,刘晔根据霍峻修筑堤坝的行为,从而建议了封锁泗口的计策。而霍峻则是相信刘备统率大军能牵制住曹操,毕竟他仅是偏军,率两三万人配合刘备作战,从威胁上来看远不如刘备所部。
得益于上次与曹魏顶级谋臣交手的经验,法正不敢让刘备轻动。毕竟刘晔、贾诩、司马懿皆是当世少有之谋臣,若是真的能力不足,怎会得到曹操赏识。
如他之前与霍峻闲聊时,谈及曹魏众人的能力。霍峻言,曹操才能虽不及高祖,但曹魏诸臣中却有比肩三杰之存在。如荀彧、贾诩二人有良、平之能,不容小觑之。
听着诸葛亮、法正二人的劝谏,刘备收起了出兵帮助关羽的念头。
“二卿虽言甚是,今且观云长用兵。”刘备吩咐说道:“派马良为使,令其到云长军中,以为慰问将士。”
“诺!”
诸葛亮轻抚羽扇,问道:“大王,曹操于许昌篡位,汉室无主倾衰。大王是为汉室贵胄,宜当早日进天子位,以安南人士民之心。”
刘备多有犹豫,说道:“襄樊、交岭各有战事,继位天子之事,宜当再议。”
说着,刘备补充说道:“交岭战事持续已久,今当让仲邈率军速平士燮。平交之后,由仲邈整治交岭军政,选贤拔能,委派各郡太守。”
“诺!”
第437章 荆交之事
漓江百里,清澈如镜,群峰倒影,半分朦胧,半分清晰,是为人间少有美景。
数叶扁舟浮于江上,顺漓江而下行,水随山转,船随水流,览百里山水画景。
船帘被撩起,霍峻趋步而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两岸移动的漓江山水,顿感神清气爽。
“夫君天冷,且披外袍!”
说着,却见妙龄美妾随后,其面容娇丽,姿色出众。被锦衣玉服所裹挟的身子,在细步间可见其诱人身段。
刘兰芝手上搭着锦袍,为霍峻披在肩上,柔声说道:“清晨多冷,夫君当小心着凉。”
霍峻顺势搂住美妾细腰,眺望远山青黛,笑道:“佳人在怀,美景于前,此人生之美事尔!”
刘兰芝靠在霍峻胸上,白嫩的脸上微红,嗅着自家男人的味道,望着漓江山水之景,真是令人沉醉。
霍峻以督领交广战事之名离开武汉,实则带上美妾乘船到始安(今桂林),于漓江玩耍数日,享受着难得安乐时间。
盖或为了一碗水端平,此次出镇交岭,霍峻特意带上了刘兰芝,让她服侍自己,同时享受二人时间,以增进夫妾感情。
说实话,妻妾多看似美好,但若想各个顾及却着实不易。霍峻怜香惜玉,舍不得后宅有怨妇,只得当个时间管理大师,尽量从肉体及灵魂上慰藉妻妾。故而常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因此霍峻时常庆幸自己因穿越之故,精力多是充沛,否则真就当不了时间管理大师。
半响后,听到侍从走动的脚步声,刘兰芝急忙从霍峻怀中挣脱开来,撩起耳畔的碎发,说道:“妾为夫君准备早食。”
霍峻望着远山青黛,松手任由美妾离去,感慨道:“山为眉黛,水为胭脂。漓江山水冠绝天下,世间少有能及也!”
说着,伸了伸懒腰,霍峻吐了口浊气,说道:“今下不知襄樊战事如何?”
交岭战事在官方口中处于焦灼当中,士燮与吕岱、步骘二人对峙。实际上在霍峻南下时,吕、步二人合军压着士燮打,势如破竹。
既有吕、步二人指挥作战,霍峻自无赶赴前线的必要,故而留在漓江后方,边游玩边为二人督护粮草。
数日前,吕、步二人击溃南蛮援军后,向上请命灭士燮,霍峻则是同意,采用霍范之策,正奇配合作战。令霍范浮海率精锐南下,奔袭空虚的交趾治所龙编,配合吕、步二人作战,扫荡交岭。
“都督,有大王书信送至!”
霍熊顺着船梯上至二层,将书信奉上。
“大王书信?”
霍峻嘴角淡笑,说道:“料是襄樊捷报!”
襄樊战事各有献策,霍峻谋划全盘后,因南下交岭之故,已不插手详细方略。多是通过武汉来信,了解襄樊战事进展。
伸手掰开印泥,打开小木盒,取出巾帛。霍峻摊开巾帛,继而浏览信上的内容。
刘备的信约有两三百字,多是叙述前线战事,及谈论法、葛二人对战事的参谋角度,并询问霍峻的意见。
当读到关羽斩俘贼军将士万余人,几近覆没曹仁全军,降服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逼得曹仁抱木而生,着实让霍峻笑了出来。
合上书信,霍峻笑道:“斩俘万余人,荆襄为之一空。大军进围襄樊,需观关将军用兵之略也!”
斩俘万余人,打空荆襄魏军,此役战果不可谓不大。
或许受先秦时期史书记载的影响,或是史官不知兵之关系,后世人对兵马作战数目多有含糊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