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谷城位于筑水注入汉水之地,属于是房陵出入南阳必经之地,其地势平坦,背靠南阳之地,足以暂时驻兵。
  在魏逃汉追下,双方奔走了良久。随着太阳西斜,天色渐渐黯淡,已至黄昏。
  一路收拢溃军,曹仁、牛金、胡修等人聚拢近万人。今时曹仁牵着缰绳,率领二三千步骑精锐领头而走。
  战马耐力不行,曹仁早已下马步行,奔走劳累,汗水早已浸湿他的衣裳。头上的兜鍪也因炎热被摘下来,发髻散乱油腻。
  “将军,大事不好!”
  斥候骑着战马,奔驰到曹仁面前,大喊道:“水贼前设有伏兵数千,披甲持弩,军阵严谨,是为养精蓄锐之卒。”
  “敌袭!”
  斥候的话语刚落,前方魏卒就发现了阻击汉军,各个神色惊慌,高喊敌袭。
  却见眼前狭窄的谷道间传来悠长的号角声,一面‘吕’将旗迎面飘扬,三千汉卒排成数列,向魏卒踏步压来,其声震天动地,甚是骇人!
  “贼将覆没于此尔!”
  军阵中,吕蒙望着败逃到这里的魏军,抚剑而笑。
  关羽于蛮口击败魏军,将他们赶到狭窄的谷道内,他则率精锐截抄身后,前后拦截魏军败卒,为得就是力求全歼曹仁所率的魏卒。
  铿锵拔剑,吕蒙高喊道:“击贼!”
  “击贼!”
  等候已久的汉军将士高举枪矛,高声呐喊口号,踏步而进。在魏军惊恐的眼中,汉军以整齐方阵而进,枪矛密集如林,其每一声,每一步都踩在众人的心头上,声势骇人心弦。
  如此一幕不仅吓得魏军将士脸色苍白,更让曹仁惊慌失措。他们本是溃败之兵,逃亡了这么久,哪里还有力气作战。
  “嗖!”
  踏步间,汉军阵中射出如蝗虫般的箭矢,在尖锐的呼啸声过后,谷道内响起魏卒惨烈的叫声。
  紧接着,又是一波箭矢破空而出,继而又是响起溃卒的哀嚎声。
  三波箭矢的问候,让溃败的魏卒失去作战之心。见前方汉军士卒列阵拦截,他们则是向山间水中逃去,试图绕过汉军方阵的阻击,从而逃出生天。
  “将军,今下该怎么办?”有人问道。
  形势危急之下,曹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今下的状况,前有大敌,后有追击,注定是无法留下作战,唯有流落而走。
  “向山岭间而走,看能否从林间潜行。”
  说着,曹仁还不忘记牛金、胡修二人,吩咐说道:“让胡刺史、牛将军分散而逃,于谷城集结。”
  “诺!”
  曹仁翻身上马,刚想往山林间逃去,却听见林间有惨叫声响起,紧接着鼓声大作。马忠率数百名骑卒从林间杀出,其奔腾的马蹄声响彻战场。
  骑卒加入战斗,战场上的魏军四散而逃,局势愈发混乱。
  “曹仁何在!”
  马忠往‘曹’大纛冲杀而来,随手刺死一名魏卒,在那高声呼喊。
  吓得曹仁不敢应声,唯向着筑水河滩策马而去,生怕自己被马忠盯上。丢弃兜鍪后,曹仁伏在马背上,藏在魏卒的骑队里,跋涉筑水浅滩而逃。
  “嗖!”
  岸上汉军弓弩手见魏骑于筑水中逃窜,纷纷调转方向,弓弩朝着河内射去。
  箭矢如雨下,或有魏骑中箭受伤哀嚎,亦或有战马受伤中箭矢哀鸣。幸亏曹仁甲厚,箭簇卡在甲片上,难入身躯。
  见又一波箭矢射来,曹仁挥鞭急抽马臀,让战马于筑水中,加快速度奔驰。为了防止被箭矢射中,曹仁又抽了几鞭,让战马尽可能往筑水河内奔行。
  “扑!”
  然筑水河河畔外侧水坑深浅不一,战马奔驰间,忽然猛地陷入深坑。水位淹马鞍,仅露出战马脖颈以上。曹仁的衣袖、下裳尽被河水浸湿,这让其惊恐万分。
  水流湍急,战马受限于水流,负重艰难而行!
  “曹仁在河里!”
  吕蒙看见在水中挣扎的曹仁及魏骑,喊道:“速下水,擒获曹仁!”
  见有几十名汉卒下水要来抓自己,曹仁吓得魂飞魄散,哪敢骑着战马于河里扑腾。
  会水的曹仁直接舍弃战马,解掉身上甲绳,身体挣脱盔甲,奋力地往筑水对岸流去。
  曹仁在河中游,汉卒在身后追。然曹仁的水性岂能比南人,渐渐地汉卒就要追上曹仁。
  就在曹仁紧张而绝望之际,倒霉了这么久的他终于得到老天爷垂青。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根枯木顺着筑水漂流下来,出现在曹仁不远前。
  曹仁欣喜若狂,发了疯地往枯木游去。
  “啪!”
  曹仁双手紧紧扣住枯木,借着枯木的浮力,身体慢慢爬到枯木上,喘着粗气休息。
  枯木顺着水流北行,这让追击的汉卒根本追击不上。
  望着斜后方渐行渐远的汉卒,曹仁吐出了浊气,湿漉漉的他庆幸自己逃出生天。
  望着水面上单人抱木的人影,吕蒙唏嘘而叹,说道:“天无绝人之路,曹仁得木而生,是为天意也!”
  随着曹天人抱木而生,被前后夹击的魏军溃卒早已是四散而逃,各自作战。
  牛金趁着吕蒙、马忠围剿曹仁之际,率帐下军士杀出重围,翻越山岭而逃。随着夜幕的到来,牛金率残兵步骑千余人潜入山林间,令汉卒难以追击。
  胡修自感无得生之路,身为文官的他率帐下三千人,向追击的周仓、关平二人投降。
  是役,车骑将军曹仁单人抱木而生,荆州刺史胡修率部归降,南乡太守傅方临阵倒戈,汉军斩俘一万二千余人,荆襄为之一空。
  曹仁所率一万六千余众,除牛金所率千余步骑成建制出逃,所部魏军将士非死既降,荆州四郡骚动不已。
  《汉纪·关羽陆逊传》:“二十三年,秋,曹操篡位。帝使房陵太守孟达谲贼车骑将军曹仁,仁果举众入筑水。羽为左将军,假节,击仁。”
  仁知达计,畏蛮口之地,易进难退,遂与交战。羽命留赞、赵累、周仓逆击之,仁大败而走。时吕蒙伏于峡口,南追北击,覆仁之师,斩获万馀。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降。
  仁浮水抱木而生,牛金率千余众撤至谷城。贼众星散流离,而荆襄骚动不宁。
  冬,羽率三万之众出汉水,围襄樊……


第434章 七军南下
  许昌,皇宫。
  宽畅的大殿内,之前象征火德的红色帷帐漆器已被官吏替换,换上了代表土德的黄色。
  东汉尚火德,以火生土之五行学说。曹魏受东汉禅让,故而是为土德。
  实际上在曹操称帝那段时间内,各地上多有祥瑞,期间唯黄龙最忙。在曹操的老家谯郡显灵过,继而又在邺城的玄武池现身,从而彰显曹操代汉的合理性。
  然有趣的是历史上不论是曹魏,亦或是蜀汉、东吴,此三国任何一君君主登基,凡都是宣言有黄龙出没在己国土上。
  如刘备登基时,有‘黄龙见武阳之赤水,九日乃去’。其称帝之碑文,称为《黄龙甘露碑》
  或是孙权称帝,为了表明自家出现过黄龙,其直接将黄龙作为年号。
  至于为何三家都离开不了黄龙,实因汉末流传的谶语有关。
  在东汉熹平五年时,有黄龙现身于谯郡。作为天文学家的太史令单飏则言:“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
  三家各有汉朝老人,对单飏曾预言的话语多有知之,故而三家为了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即便不以土德为传承的蜀汉,也必须宣称自己看见黄龙。
  如此原因下,这也是为什么霍峻、蒋济在谋划刘备称帝时,宣称黄龙现世于巢湖。不是他们不懂土与火二德之间的关系,而是为了与黄龙现于谯郡作为首尾呼应。
  帷幕轻摆间,曹操神情愉悦,负手背腰而行。
  “陛下,洛阳宫殿图纸在此,不知需要修改否?”侍从捧着巾帛,问道。
  曹操停下脚步,打量巾帛上洛阳宫图,说道:“宫殿多有壮丽,今天下未平,何以这般大兴土木?”
  “吴侯言,昔萧何治汉宫,言无壮丽不足壮国威,今大王筑宫宇当从萧何彼时之言。”侍从答道。
  自从曹操登基后,改雒阳为洛阳,以洛阳为首都。并责令孙权负责修缮洛阳宫殿,以备之后驾临。
  曹操捋须微思,说道:“天下未平,百姓多苦,若大兴宫殿,徭役繁重,此当不利我国休养。今让吴侯从简为上,不可过于铺张。”
  “诺!”
  侍从捧着洛阳宫图纸,徐徐退下。
  望着侍从的身影,曹操微微叹了声,对左右说道:“宫殿壮丽虽好,但无诸侯需威。魏承接于汉,当戒汉伤民之政。眼下之重,在于休养生息,恢复中国之户籍,后平南方之水贼。”
  曹操虽屠城虐民,但也知百姓之重。无百姓则无军士,无百姓则无官吏。
  今下他实则性从刘协手中接过中原,为了证明魏室不比汉室差,曹操渐行仁政,力图恢复中国的生产,将平定天下的希望寄托于后世子孙。
  这般思想束缚下,曹操多疑暴虐的性格多有收敛,尽可能向天下人彰显他的仁德。
  “陛下仁德!”
  贾诩则是拱手含笑,赞道:“待中国复有生机,水贼之患可消。”
  见贾诩答话,曹操手扶腰带,感叹说道:“今时念来,朕多悔不纳卿平吴之方略。昔下江陵时,刘璋威从,刘琮降服,江汉无数士民翘首以盼,朕多悔气盛轻敌,仓促将水师用兵,竟被霍峻所败。”
  江汉之败,曹操说是不后悔,则多半有假。
  当时若听贾诩的建议,抚恤江汉,西威巴蜀。他不用亲自出马作战,天下在几年之内就会一统,哪有刘备什么事。反而着急进兵的他,功败垂成。
  贾诩低垂眼眸,说道:“我大魏握天下十而有七之地,轻徭薄赋,收治流民,据险而守。盖二十载之后,当魏兴而贼衰,彼时发兵平之,天下亦可归为我大魏之所用!”
  “二十载?”
  闻言,曹操唏嘘而叹,说道:“朕年岁已长,二十载生聚灭贼,非朕所能为,需待子孙勉励为之。”
  从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北方计算。到今下的建安二十三年止,其间虽常爆发战事,但北方总体上承平十年左右。十年虽不够一代人的时间,但少了战事摧残,北方人口呈现上升的态势。
  今下曹魏若能再励精图治二十年,不动刀兵南征,或是轻徭休养。届时对南汉来说,其与曹魏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南汉虽有霍峻所献稻麦轮耕之法,其之功效仅是短期内能保证北伐粮草的充沛,充实国家的实力。但从人口角度去看,以二十年为一代人的时间,从长期来看,南汉国力仍会不如北魏。
  甚至仅从人口来看,南汉的人口增加也会比北魏来得少。长期久而不战,将有利于北魏,而不利于南汉。尤其是长期割据下,南汉多会滋生割据自保的心态,而不是想着力求北伐,复兴汉室。
  “太子仁德贤惠,必能继陛下之遗念。”贾诩说道。
  “太子~”
  曹操话没说完,却见司马懿脚步匆匆而来,神情多有焦虑。
  “臣懿拜见陛下,今有紧急军情上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