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少顷,曹丕衣冠齐备,趋步入帐,行礼说道:“丕拜过父亲,见过令君。”
  曹操将不爽藏在心里,笑道:“不知子桓所获獐鹿、雉兔几许?”
  “启禀父亲,獐鹿五只,雉兔三十只,略有所得。丕已让手下炙烤鹿肉,特献食于父亲、令君二公。”曹丕说道。
  荀彧面对小辈,笑容满面,说道:“子桓善射,今彧有口福矣!”
  曹操挥了挥手,笑道:“多灌蜜水,食鹿肉,不可无蜜水。”
  “诺!”
  曹丕甚有眼色,说道:“丕先告退,二公且等半响!”
  “善!”
  望着曹丕的身影,曹操感慨说道:“一晃多年,子桓已是有子,孤亦有孙。孤依稀记得子桓与长倩在文若屋中习读,然可惜二人长成,却少有往来。”
  长倩者,荀彧长子荀恽。其娶曹操之女为妻,与曹丕关系不和,却与曹植关系友好。
  荀彧叹了口气,感慨说道:“岁月渐过,人将老矣!”
  曹操悲叹了一句,说道:“按君所言,待操百年之后,子桓、子建不日将亡,操子孙亦难活于世间也!”
  荀彧露出惊讶之色,说道:“丞相何出此言?”
  曹操直言不讳,说道:“操年岁已长,难见天下归一。如按文若言语,操尊奉天子。然待操病逝,子嗣必受刀斧加身,便是长倩亦难幸免。”
  “操征战天下至今,所杀之人不计其数,又不知多少人记恨于我。若不进国公位,待操病逝之后,兵权归于天子,天子便是杀我子嗣首人。”
  不知曹操何时生出自立之心,但有一点着实不假。如果曹操不朝着代汉自立的方向去走,未来死的肯定是他自己与他的子嗣。
  像曹操这种挟天子的权臣之路,一旦走上去,便无法回头。如果他回头,不仅是他的手下会抛弃他,甚至他的手下会是向他挥刀的首人。
  见曹操袒露胸襟直言,荀彧或早已料到,说道:“丞相若亡,子桓可继丞相之位,丞相子嗣岂会有兵戈加身。”
  曹操见荀彧如此天真,冷笑说道:“那往后呢?”
  荀彧直视曹操的眼睛,说道:“那丞相之后呢?”
  “进魏公!”
  “进魏王!”
  “进魏帝!”
  荀彧坐在榻上,冷静说道:“丞相走上进位国公的道路,那才是彻底的无法回头。”
  曹操见荀彧态度如此坚决,猛地站了起来,愤然说道:“荀彧,别以为孤不知你的想法?”
  甩着袖子,曹操手指荀彧,沉声说道:“昔董卓乱政之时,天子蒙尘,你弃官而走。反而是公达心怀国事,与伍琼、何颙等人密谋董卓。”
  “你敢说你荀彧真心为天子吗?”
  荀彧见曹操血淋淋地解剖他的行为,脸色涨红,却是动怒不语。
  “荀彧,你所欲求的汉室天下,不过是天子为虚君,士族执政朝政,共治天下。”
  曹操盯着荀彧,连连摇头,说道:“天子不独治天下,而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何其荒唐?”
  荀彧从榻上起身,冷冷说道:“曹公,独夫治世,自汉祖以来,无非是奸臣当道,外戚执政,天下混乱。汉家之天下,非刘氏一人之天下,不与士大夫治天下,莫非与阉党、庶民齐治天下?”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不与曹公多言。汉不可亡,公不可进魏公,此便乃我荀文若态度!”
  东汉后期以来,荀彧见过了太多的乱政,权臣、武夫、阉党、外戚轮流登场执政,他思求‘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的政治理念。
  或许荀彧的思想,在外人看来拧巴。但实际上与荀彧思想相近的人也不是没有,如东晋的王导便是如此。
  八王之乱,王导南下,积极联络江南士族,让他们支持琅琊王司马睿登基。在晋元帝司马睿与王敦爆发利益冲突后,王导选择帮助王敦击败司马睿。
  然当司马睿战败后,王敦打算废掉晋元帝时,王导又表示坚决反对,始终如一的维护了司马氏的皇族地位。
  皇帝与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保皇帝,为家族,或许是荀彧、王导这类人的写照。
  望着怒而出帐的荀彧,曹操看了眼案几上的空盒,长叹了声。
  “文若休怪孤了!”


第316章 志满北归
  自那日曹操与荀彧争吵后,二人撕破脸皮,矛盾激化,无可调和。
  荀彧称病求休,言难以随军征战。曹操从其意,准荀彧留城养病,让侍从好生‘照料’。
  寿春,曹军大寨。
  大帐内,杨修奉上战报,说道:“启禀丞相,臧徐州率军深入淮南百余里,扫荡淮东,水贼败降,兵围射阳月旬。然射阳临近湖泊,水贼舟舸出没,袭扰粮道,兵疲粮尽。今请丞相吩咐?”
  射阳湖,汉称射陂,湖最深且阔,能受诸郡县水,东走可入海。吴王夫差联通江淮的邗沟,便是通过射阳湖北上江淮。
  孙策进攻陈登,从江东发兵浮海北上,从河水驶入射阳湖,兵破射阳县。
  在霍峻布置的江淮防线中,淮西以六安、合肥为据点,淮东以射阳(今宝应县)为据点。淮东地区,守军有万人,由副督鲁肃坐镇,将军徐盛率军五千固守射阳城。
  今时别看臧霸深入百余里,多是霍峻让出去。在霍峻制定的防守战略中,淮东如遇曹军重兵南下,将以射阳湖为据点,通过河水的四通八达,利用江左擅长的水军袭扰曹军的粮道,从而通过百余里的无人区,逼曹军粮尽而退。
  至于刘基负责的屯田地带,分布于射阳湖以南,即复建广陵郡的高邮、海陵、平安三县乡。除非射阳被破,射阳湖水军覆没,否则曹军无法继续深入。
  曹操思虑说道:“南贼以舟舸见长,射阳城据水而守,非重兵不可克。臧徐州出兵已有时日,粮草不济,难以再战,且让其撤军北归。”
  “诺!”
  望着杨修退下的身影,曹操脑壳疼得很。他此次南下虽多是政治企图明显,但不代表他不想重夺合肥。
  然霍峻知他南巡寿春,犹如刺猬般,放弃外围城郭,将兵力收缩到六安、合肥、射阳等城,完全没有与他作战的想法。诱自己深入江淮,拉长补给线,利用水网的密布袭扰粮道。
  不得不说,霍峻是他曹操自征战天下生涯以来,遇上最强劲的对手。因敌而战,知时而退,从不拖泥带水。
  “丞相,既让徐州撤军,我淮西兵马今下当如何是好?”夏侯惇迟疑说道:“毕竟霍峻素善水战,江汉旧事,不可不鉴。”
  见夏侯惇无意中戳到自己的伤口,曹操的脸色黑了下来,闷声说道:“金口之役,值有疾病,天火烧船,孤撤军而走,横使霍峻得胜此战,虚获功名。”
  “孤南巡江淮以来,南贼浮水而逃,固守城郭,不敢战之,是乃丧胆尔!”
  “正是!”
  孙权见是如此,急忙起身,为曹操背锅。
  孙权起步出列,谢罪说道:“金口之役,权识人不明,错看俞韶其人,让甘、俞二人诈降成功。权请丞相责罚,治权招降不利之罪。”
  曹操挥了挥手,淡淡说道:“那时吴楚归降士人将校众多,为收人心不得已为之,些许奸诈之徒混在其中,难以分辨,亦是正常之事。”
  说着,曹操捋须笑道:“此次南征,芮玄率军士归正,得赖仲谋招降。功过相抵,仲谋何罪之有?”
  芮玄,父芮祉,兄芮良。芮氏两代皆为孙氏效力,与程普、韩当这种老人相同。
  父芮祉随孙坚起兵,征伐有功,被孙坚推荐为九江太守,后转任吴郡太守,在任有政声。
  在芮祉去世后,长子芮良迎奉孙策南下,从平江东,出任会稽东部都尉。
  二刘平江东时,芮良随孙权归降刘琦。刘琦为了稳固江东的统治,让芮良官复原职,旧统原兵。
  今年芮良病故,按孙氏私兵制芮玄统父兄旧兵。刘备为了加深他在江东的统治,拒绝了芮玄统属旧兵的请求,转任芮玄为文官,将部曲转交给糜芳统率。
  时孙权随曹操南巡,芮玄在孙权的招抚下,率部曲千余人投曹。曹操大喜之下,封芮玄为奋威将军,拜为溧阳侯。
  “谢丞相恩典!”
  孙权感恩戴德退下,重新坐回席位。
  面对众人的目光窥探,孙权脸色淡然。别人笑他太舔,他笑别人看不穿,此时不舔,更待何时?
  曹操不日将要称公,他主动替曹操分锅,又立下功勋,还怕曹操不给他升官加爵吗?
  帐中气氛好转,曹操也不着急安排军事,而是与众人谈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半响,司马懿疾步入帐,拱手说道:“启禀丞相,陇右大捷!”
  “念!”
  “诺!”
  司马懿摊开巾帛,沉声念道:“护军将军渊奉丞相之命,督朱灵、张郃、郭淮等将屯兵长安。五月,渊讨杨秋于安定,杨秋降;张郃兵讨山贼刘雄,降其部众;朱灵征靳富于夏阳,斩敌降众。”
  “初,枹罕宋建因凉州乱,自号河首平汉王;氐王杨千万据兴国而叛,袭扰陇右;西平郭宪遏险要,勾结诸羌。陇右羌乱不休,匪寇篡逆,士民不安。”
  “六月,渊为丞相除奸逆,率兵西进陇右,将讨以上三贼。至汉昌,渊破杨千万,进屠兴国,以威吓诸羌。转击枹罕,月馀拔之,渊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
  “七月,渊别遣将军张郃等征西平,郭宪率众归降。郃以郭宪为向导,渡河入小湟中,河中诸羌尽降,陇右遂平。”
  念完,司马懿将巾帛奉上,恭贺说道:“懿为丞相贺,关西骚乱多年,远离中国,今降服陇土。丞相功勋卓著,武功盖世!”
  曹丕从侧席起身,拱手说道:“恭贺丞相,开疆复土!”
  “恭贺丞相,开疆复土!”
  帐中众人齐刷刷起身,行礼庆贺道。
  “呵呵!”
  曹操开心地笑了几声,下压双手,说道:“妙才三月平陇,斩杨千万、屠宋建,降郭宪。其中宋建乱逆三十余年,一举灭之,可扬我中国之威。”
  继而,曹操手抚胡须,赞扬说道:“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今妙才扬威除乱,虎步关右,所向无前。孤当上报天子,为其嘉奖。”
  少顷,侍从趋步入帐,通传说道:“启禀丞相,谏议大夫携天子诏书而来。”
  众文武见状,纷纷神情收敛,恭敬起来。这个恭敬不是给王朗,而是给曹操看。
  曹操带众人恭迎,王朗手持天子诏书而来。
  见到曹操,王朗行礼问好,恭敬说道:“丞相南威江淮,西平关右,功勋卓著。今朗奉天子之令,特来封赏丞相。”
  “众人听诏!”
  王朗摊开天子诏书,沉声朗诵说道:“朕以不德,少遭悯凶,越在西土,迁在唐、卫。当此之时,殆若缀旒,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
  “昔者董卓初兴国难,……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城,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
  “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国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
  “丞相功盖于世,天子授魏国公与丞相。望丞相接旨,往许昌复命。”王朗恭敬说道。
  “请丞相接旨!”众人起身道。
  曹操脸色惶恐,推脱说道:“孤蒙先帝厚恩,功小德薄,非敢希望高位。为国尽忠,是臣之本分。进爵益土,非臣所宜。九锡大礼,臣所不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