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177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刘备举着酒樽,向法正敬酒,说道:“先生以为我吴楚文武如何?”
  法正望着英武的霍峻,又见王粲、潘浚、鲁肃、张飞、黄忠等人,赞扬道:“霍将军英年成名,威震华夏,大败曹操,世为国之俊杰。王、潘、鲁等君皆是一时之俊杰,盖非巴蜀轻易能比。”
  刘备笑脸盈盈,说道:“君何言巴蜀无人,备观孝直心有韬略,能晓局势,岂不能为益州之俊才。”
  闻言,法正心里舒坦,谦虚道:“使君谬言,正空度数十载,至今也无建树,仅是益州卑鄙之士,岂敢称俊才之名。”
  刘备言语宽慰,说道:“今日又岂能料明日之事,岂不闻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若先生得逢机遇,亦能展翅于天。”
  法正笑上脸庞,说道:“多谢刘使君盛赞!”
  与刘备交谈至今,法正心中已有倾向。刘备周转中原至今,重建基业,绝非刘琦这种二代可比。其能识人才,有心大志,江东或许仅是他起步的开始。
  巴蜀、江左、荆楚……
  然若请刘备入蜀,荆楚会是如何?
  法正心中百转,却是定下了与刘备进一步交流的念头。
  就在法正暗忖之时,观察已久的鲁肃,低声对刘备说道:“法孝直似有不得志之意,主公不如深交谈心,套取益州内情。益州虽暂不可图,但需防曹操夺取。”
  “嗯!”
  刘备瞄了眼坐在中间的刘琦,笑道:“孝直出使江陵吴楚,不知要逗留多久?”
  法正答道:“回使君,尚可停留数日。欲观荆楚俊杰,叨扰二公商讨盟约之事。”
  刘备回答道:“若有机会,细议四家盟约之事。西北马超毗邻益州,或益州可以奔波转答。”
  “诺!”


第252章 荆楚军政
  宴尽而散,深夜无话。
  次日,霍峻又入州牧府,与刘琦议荆州军事。
  昨夜虽是宴饮尽欢,但霍峻却是按时入睡,得以精神焕发见刘琦。而那刘琦却神色疲倦,黑眼圈浮现,走路漂浮。并没那么精神,似乎像极了被狐狸精吸干精气的人。
  霍峻打量刘琦神色,问道:“使君,昨夜可是操劳公务了?”
  刘琦面露尴尬之色,说道:“昨夜宴后,孤又饮了几樽酒。”
  霍峻心叹了口气,劝道:“大战方休,百姓疲惫,今日荆楚之重系于使君,于国于民,当惜此身。酒色之娱,只可浅尝,不可久溺。”
  霍峻的劝谏属于是真心实意,刘琦在襄阳时期闲来无事,常常操劳女色,惹得刘表不悦,心生改立刘琮之念。
  随着下江东,刘琦劳于鞍马之间,常要忙于军务、政事,不仅无精力,亦无那时间。常是罢兵休整的时候,尝上一尝女色。
  那段时间,刘琦脸色、精神、体力渐渐好转,人说话中气渐渐充足起来。两次入襄阳,刘表对自己这个长子皆刮目相看,否则也不会欲立刘琦为嗣子。玉不琢不成器,盖乎是刘琦这般。
  失去了刘表在头上鞭策,得赖霍峻、刘备帮助,刘琦又率军打回了荆楚,自己的地位得到巩固。
  忽然间,刘琦骤然飘了起来,贪恋女色的毛病,又冒了出来。且是有报复性消费的即视感。
  霍峻自以为自己好色,今比之刘琦这般贪恋酒色,却弗如远甚!
  得见霍峻劝谏,刘琦不欲久谈,转移话题,说道:“仲邈之语,孤已自知。孤不日将迁州治到汉寿,故而唤仲邈前来,欲咨询荆州军务。”
  自两汉四百年来,荆州州治变迁过三次。西汉虽设十三刺史部,然当时多是刺史,多是监察职责,无固定的办公场所。
  时间及入东汉,十三州刺史从监察机关渐渐演变成治理机关,从而也都确立了州治所。而荆州的初始治所不在江陵,亦不在襄阳,而是在武陵的汉寿县。
  为何不用江陵,而是以汉寿作为州治所。首要在于东汉时期,为了深入治理荆南,荆南蛮夷频繁袭扰,且防备荆南蛮夷的兵马多来自长沙国。处于江陵和长沙核心地带的汉寿就成为一个上下兼顾的合适选择。
  荆州郡治迁徙到江陵,可追溯到灵帝时期的荆州刺史王睿。然而王睿去世后,刘表单骑入荆州,又改以襄阳为州治。
  今时刘琦治下的地盘不仅有荆楚六郡,还有扬州三郡。综合考虑下来,刘琦采纳潘浚的意见,将州治设在汉寿县。
  至于以江陵为州治所,刘琦尚忧虑曹兵南下。毕竟虽建造公安新城,但他的心并非真安啊!
  恰好转移到汉寿,不仅可以照应到江陵,亦能照顾到交、扬二州。
  霍峻沉吟良久,说道:“移治汉寿,位居洞庭湖泽,交通便捷。东接长沙、豫章,南达桂阳、苍梧,北望南郡、江夏,实乃英明之举。然使君欲问军务,不知荆北防务,亦或是荆南蛮夷,再是交州士燮?”
  刘琦斟酌少许,说道:“仲邈皆可谈谈,孤不甚明也!”
  霍峻整理思绪,说道:“荆北防务在于当阳、公安二城,二城得保,则江陵、夏口可无忧也!当阳城,峻已命霍渊驻守;公安城,徐盛领命营建。峻窃以为可命徐盛为汉水督,领公安,兼督汉水水师。”
  “若是言及荆南蛮夷,峻有征、抚二言。荆州蛮夷众多,如有五溪、长沙、武陵等蛮夷,杂多且众。使君欲征蛮夷,需选智谋良将,且征且抚,编户齐民,调选精锐入军;使君欲安抚蛮夷,行事甚易,且效先君之政,封诸夷为长,寡收赋税。”
  “若是进图交州士燮,使君需安赖刺史及吴苍梧二人。二君有隙,难以和睦共处。调和二君,方可望交州。”
  在交州上,霍峻并未深聊。一是他不是非常了解交州,二是以刘琦的性格暂时不会图谋。
  刘琦心已有数,说道:“仲邈既为南郡太守,荆北防务可从君之意。委徐盛为汉水督,驻守公安。荆南当以安抚为上,交州之事暂且无暇顾及。”
  “诺!”
  顿了顿,刘琦说道:“仲邈既领南郡太守,鄱阳郡则是难理。孤欲委仲邈之兄霍笃任鄱阳太守,不知其能胜任否?”
  “这~”
  霍峻略有难色,说道:“峻已任南郡太守,又以兄出任鄱阳太守怕是不妥。”
  “无事!”
  刘琦笑了笑,说道:“鄱阳人口仅有十万,本可以与豫章郡省并。然顾虑到江北军务,今虽有刘扬州兵马出镇,但我军亦需设郡防备。”
  刘琦帐下有十郡,霍笃、霍峻兄弟分别为两郡太守,鄱阳郡虽小,仅有十万人,但让霍笃出任太守,却可说是刘琦厚遇霍氏。
  今除了南郡、鄱阳郡外,刘琦治下郡也皆有长官。如江夏太守文聘、豫章太守韩玄、庐陵太守刘度、长沙太守刘先、武陵太守刘磐、桂阳太守黄忠、零陵太守王威、苍梧太守吴巨。
  斟酌少许,霍峻说道:“峻兄谨慎敢战,进取不足,仅以才能言,守备皖城绰绰有余,可以胜任鄱阳太守职。”
  说实话霍峻不可能没有私心,毕竟霍笃可是他的兄长。当然按功绩而言,霍笃从军多年,所立战功不少,升迁小郡太守不是问题。且按能力来说,霍笃随大军征战,常分兵作战,已具备独自领兵的能力。
  “那便可行!”
  刘琦说道:“除霍笃封赏外,其余有功军士,当由仲邈辛苦归统,上报至孤。孤浏览无误,当逐一封官,赏赐钱财宅院。至于仲邈功勋卓著,初已有官爵封赏,今计金口旧功再赐夷道、夷陵为君奉邑。”
  “使君大恩,峻不敢忘也!”
  霍峻起身行大礼,拜谢刘琦。
  奉邑与食邑不同,食邑可以传于后人,奉邑仅是以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
  金口败曹,襄阳掠民,此二功绩一大一小。初次封赏,刘琦表霍峻为征北将军,南郡太守,乡侯。今时又赐两座县城的赋税作为霍峻的俸禄,又表霍笃为太守,封赏不可谓不厚。
  当然历史上的周瑜在打完赤壁、南郡两仗后,孙权给了南郡太守、偏将军,又赐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为周瑜的奉邑。
  两者封赏各有所长,亦有所短。但总体而言,刘琦的封赏已是丰厚,无法挑剔。
  至于为什么不封霍峻为县侯,而是以奉邑的形式。主要还是在于刘琦自己也才是有名无实的成武侯。
  又与刘琦闲聊半响,霍峻见其神情疲惫,主动告辞退下,让刘琦回屋休息。
  出堂屋时,霍峻却见到潘浚与一名仪态轩昂的士人交谈热烈,似乎在叮嘱什么事宜。
  潘浚见霍峻出堂,让士人先行离开,趋步上迎,笑道:“拜见君侯。”
  “见过治中。”
  霍峻向潘浚问好,说道:“州府官吏变动,峻多有面生,不知与治中交谈之吏是为何人?”
  二刘互表州牧,旧时刘琦府中吴地曹吏有随往荆楚者,亦有弃官不就者。人员变迁下,自然要征辟荆楚士人为官。
  如此之下,霍峻能认识的曹吏自然不多,当然这也与霍峻外任地方有关。
  潘浚见霍峻询问,说道:“浚之姨兄蒋琬,蒋公琰是也。年少时,浚背乡入襄阳求学,公琰知名于郡县。今时治政荆楚,使君思求贤才,故而……”
  说到后面,潘浚不太好说下去,似乎自己有提拔亲眷之意。
  霍峻笑了笑,说道:“举贤不避亲,治中之举并非不可。”
  顿了顿,霍峻问道:“不知治中欲命公琰出任何职?”
  “公琰无功,仅能为州书佐!”潘浚说道。
  霍峻手抚在剑柄上,说道:“我观君兄气宇轩昂,似有才学,不如到峻治下任职。若才学可用,或为县长,磨砺几载,可堪大用。何如?”
  “如此怕是麻烦君侯了!”潘浚笑道。
  “初治南郡,思求贤才尔!”霍峻笑道。
  潘浚应和道:“荆楚能否大兴,得赖君侯及诸位太守治政。”
  二人同行间,霍峻看了眼刘琦府堂方向,说道:“承明既掌政事,居使君左右。当多加规劝使君,切莫过度迷恋酒色。”
  潘浚欲言又止,转而长叹,说道:“浚岂无规劝,然使君听而不纳,我等亦无可奈何!”
  “尽心规劝即可!”霍峻无奈说道。


第253章 谋蜀之言
  三家之盟,对于三刘而言。因各自需求不同,产生的行为亦有不同。
  刘琦仅思保守荆楚,缺乏进图中原的野望,因而对于法正的态度仅是礼待而已。然刘备不同,他有割据南方,兴复汉室,北望中原的伟大志向,因而他对益州心怀窥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自然要抓住一切能帮助他成功的东西,而不能等天下掉下馅饼。
  在那日的宴会后,刘备拖着没回江左,而是邀请法正游山玩水,谈时局,论天下之事。
  今时二人即将分别,刘备邀法正出行,泛舟游于江陵之长湖。
  夏季之时,长湖水天一色,荷叶田田,抛网捕鱼者众多,颇有几分怡然自得之感。
  刘备望着夏景,惋惜说道:“备与荆楚得见孝直,恨不得与卿朝夕相处,然不日将分,心甚不舍啊!”
  法正心有所感,说道:“正需归益州复命,望能与使君早日相见。”
  刘备伸手握住法正的手,说道:“长江万里,君远归成都,车船奔波,当有数千里。今时局混乱,当多加小心,若有不逮,可来江左。备当厚礼相待,不负先生之能。”
  法正感性之人,思求明主多年,多日相处下来,他怎不知刘备可为良主。刘备作为扬州州牧,不早日归去,却在陪他交际,故而他心中已有归属。然今时见刘备如此不舍他,心中已是定下决心。
  心中思绪迅速掠过,法正说道:“使君大德,当早平乱世,匡扶汉室。”
  刘备微叹了口气,说道:“虽败曹操于江汉,但备年岁渐长,江左根基微弱,何谈早安乱世,匡扶汉室。”
  法正说道:“若正所记无误,使君帐下可是有丹阳、吴郡、广陵、会稽、建安五郡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1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7/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