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他刚刚借着与关羽谈话之际,观察山林间存在的埋伏军士。发现山林间旌旗虽多,但似乎军士的声势不够大,因而他怀疑关羽手上的军士不多。今下关羽可能在虚张声势,有恐吓逼退之意图。
  张辽又见关羽神情自若,从骑亦是从容得当,不见神情惶恐。念及关羽此前埋伏之举,关隘恐是有了防备,张辽心生退意。
  关羽手扶长须,冷笑说道:“某率万人大军而来,弋阳三关皆已有备。文远行声东击西之策,明攻武靖,暗取黄岘。若欲与某战之,请当列阵,你我于沙场上,一较高下。若无征战之念,当速速撤军,以免军士攻城,徒增伤亡。”
  听闻关羽识破自己的计策,又率万人大军而来。张辽微微皱眉,拱手说道:“云长既识辽之谋略,辽自当退兵。今日之后,你我战场相逢,刀剑无眼,请勿见怪!”
  说完,张辽策马便走。
  “张将军,且慢!”
  关羽的从骑捧着锦盒出阵,追赶张辽,喊道:“关将军征讨会稽,幸得明珠六颗,今特送与将军。”
  张辽接过小锦盒,抬头看向关羽,大声回道:“谢云长挂念之恩。”
  “文远慢走!”
  待见张辽退却,关羽长呼了口气,说道:“立即回关,整顿军械备战,以防张辽回击。”
  “诺!”
  从庐陵赶到夏口,又从夏口赶到三关,岂能那么简单。关羽奉命北上,几乎是在日夜赶路。行至夏口时,他手上的军士仅有四千人马,其余六千军士还在长江航道上。
  从夏口到黄岘有二、三百里的路程,关羽收到刘备的书信,率四千人马兼程赶赴黄岘,路上光掉队的士卒就有二千多号人。
  关羽抵达黄岘关时,张辽来袭,他手上的兵马仅二千多人。且大半是疲倦之师,张辽识破他的埋伏,如果率精锐作战,关羽讨不到什么好处。今言语逼退张辽,又等待掉队的兵马陆续抵达,固守住三关没有任何问题。


第185章 受挫伐乌桓
  邺城,冀州牧府。
  曹操翻阅来自江淮地区上报的战事,眉头紧皱不已,说道:“奉孝,妙才书信言,霍峻率二万之众,屯兵濡须口,水师控遏巢湖。妙才欲命江淮舟舸出战,但船小而败。今江淮夏季大雨,河水暴涨,道路泥泞不堪,军无战心。”
  在夏侯渊兵入合肥,挥兵进攻湖东营垒时,屯扎在巢湖东部的高翔,利用舟舸入河,保护营垒,击退夏侯渊。
  得到丹阳方面的支援,霍峻手上兵力充沛,命高翔复行却月阵,试图再败夏侯渊。吃一堑长一智的夏侯渊,根本不给高翔机会,派骑卒巡视河岸,但凡军士下船上岸立即击之。却月阵复行不成,霍峻也不着急,考虑到江淮地区将至的夏季,让命军士安心驻守。
  今年的江淮夏季,雨水丰富,连下十日,道路泥泞。驻扎在濡须山、七宝山的霍峻军士不受任何影响,反而那些初到江淮不久的曹军被雨水浸泡。夏侯渊不得已之下,率大军撤到合肥城北,远离地势低洼的巢湖区域。
  郭嘉浏览着江淮送来的江北舆图,仔细思索霍峻的屯兵布置,摇头说道:“霍仲邈熟知地情,早有防备,此战夏侯督军恐难有所得。”
  “奉孝何出此言?”曹操疑惑问道。
  郭嘉用手指着舆图上的巢湖,说道:“江北之重在于巢湖,我军若能得巢湖,控制濡须口,可于还湖中修建船坞,以威江左。今霍峻有备,早命将士入驻濡须口,水师入巢湖。”
  “巢湖水域被霍峻全取,江淮小舟怎能敌之?除非夏侯督军能跨江过水,攻略濡须口,封闭巢湖。且霍峻固守濡须口,左右二山互为犄角之势,大军实难破之……”
  历史上东吴与曹魏为何多次在濡须口爆发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巢湖。
  为何曹魏非要争夺巢湖?即为了拿下巢湖,西取庐江。在巢湖内打造战船,进而渡过长江,引江淮兵马入江东。
  如果在江淮地区打造战船入长江,又会如何?那便是曹丕伐吴之策,建造大船走邗沟入长江水。
  那孙权留下的那句‘春水方生’,为何能逼退曹操呢?
  核心在于濡须水,濡须水联通长江、巢湖。在秋冬之时,水位下降,江东的大型战舰受限于水位,难以驶入巢湖。唯有小型战船可以使用,而曹操也可使用江淮的小型战船与孙权争锋,故而曹操都在冬季南下作战。
  及入春夏,水位上涨,水师大船可从濡须水进入巢湖,江淮的小型舟舸,则无法与江东大船抗衡。
  这也是为什么霍峻信心满满,能守住的濡须口的核心原因。春夏之际,河水上涨,他有战船可以驶入巢湖,拿到巢湖的制水权,夏侯渊几乎难以取胜。
  当郭嘉为曹操拆解完巢湖周围地势之时,曹操说道:“若按奉孝之语,需举十万之众,攻克濡须口,封闭巢湖。妙才三万之众,当有所不足。”
  “正是!”
  郭嘉点了点头,认真说道:“恐怕要明公出马,亲自征讨方可。”
  曹操用手点了点濡须口,感慨说道:“霍仲邈善用地利,果非凡将。其屯兵江北,犹如边塞之长城,屏蔽江北。荆楚蛮荒之地,竟有如此将帅!”
  说着,曹操调转语气,问道:“孤率大军南下何如?”
  斟酌少许,郭嘉摇头,说道:“明公进军江淮,当趁冬时,今乃夏季,用兵江淮,并非良机。”
  “公达以为如何?”
  研究江淮战报的荀攸,亦是摇头,说道:“启禀明公,文远来报,言关羽率万人兵马进屯弋阳三关。大别山山势破碎,道路崎岖,三关扼守险要,难以攻克。”
  “其攻武靖关,关羽出黄岘关袭扰;若攻黄岘关,武靖关出兵袭之。兵力二分,则难挡之。今文远已撤至弋阳,上书言明战事之难。”
  自张辽被关羽骗退后,关羽帐下的万人大军支援三关,张辽失去了战事的先机,顾虑到三关这种首尾相连的地势,张辽帐下兵马不足以占据兵力优势,不敢与关羽力战,只得退守弋阳、西阳等县,保住他此前的战果。
  “云长也率兵支援江夏了?”
  曹操看着舆图上弋阳三关,说道:“此战非文远之过,刘备、云长二人皆至大别山。今之战事,除非孤亲率大军南下,方能取胜。”
  沉吟少许,曹操问道:“襄阳那边,刘表有何举动?”
  “有!”
  荀攸将蔡瑁的书信交给曹操,说道:“刘表已命荆扬二州兵马备战,刘备、关羽屯江夏,抗张辽兵锋;刘琦、霍峻驻江北,御江淮重兵;其命荆州四郡太守率兵马入汉水集结襄阳,共有七万大军云集。”
  说着,荀攸用手在舆图上比画,说道:“襄阳兵马七万,夏口兵力万余人,江北兵马二万余众。今刘表已集结十万大军,呈兵江汉,利用舟舸,虽有千里,但驰援便捷。”
  “且江左兵马仍在集结,据孙贲等人所说江东户籍人数,江左至少可出四万之众。荆州户籍众多,刘表或可再征发两三万之众。届时荆扬兵力可至十五万之众,不同小觑。”
  “十五万可战之兵?”
  即便可以调动二十万大军的曹操亦是被这刘表可动用的兵马,吓得倒吸了口凉气。他调动十万大军,征发民夫至少要有二到三十万之多。而这刘表似乎能轻而易举地动用十万大军。
  曹操不禁失笑,说道:“孤举兵四万,而这刘表径直调动十万大军备战。看来孤之威名已扬播吴楚!”
  郭嘉点评说道:“荆州看似兵马众多,然缺乏征战,若到郊野作战,必不如我军,且襄阳城内有我军内应。刘表可用之人,不过刘备、霍峻、关羽等寥寥数将。”
  “明公,东海昌豨又反了!”荀攸拆开徐州来的战报,说道。
  “昌豨又反?”
  曹操看了眼书信,愤而将书信扔了,咒骂道:“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无不念孤之恩。唯昌豨反复无常,叛而又降,降而复反,非是人子也!”
  郭嘉指着舆图,说道:“明公,夏侯督军难克霍峻,不如让其率兵马回师平叛。今徐州泰山亦有叛乱贼寇,吕泰山当也需回兵平乱。”
  “回师?”
  “报!幽州广阳郡军情。”
  就在曹操犹豫之际,斥候背负旗帜闯入议堂,即便是许褚都未阻拦。
  “启禀司空,袁熙、袁尚联合蹋顿,率乌桓数万胡骑,入寇广阳,百姓多被劫掠。”
  少顷,又一名斥候入内,喊道:“启禀司空,涿郡军情,乌桓入塞,劫掠百姓。”
  “报!乌桓破居庸关,入塞劫掠上谷。”
  “报!冀州中山国军情,辽西乌桓单于楼班入寇抄掠北平、蒲阴、阳城等县。”
  “报!河间国军情,易县、文安、高阳等县遭右北平乌桓单于能臣入境劫掠。”
  短短半个二刻时辰内,幽冀五郡陆续传来乌桓骑兵进犯的消息。
  曹操的脸已经冷了下来,在墙上也挂上了幽州边境图。
  “明公,乌桓三部兼二袁兵力约在四万之众,皆是骑卒。二袁帐下幽州人士不少,熟知边塞地利。绕过边境关隘,劫掠幽冀边塞郡县。”
  被曹操喊来的牵招根据他所已知的情报,又从那些斥候口中得到消息,向曹操汇报军情。
  “四万骑卒劫掠幽冀?”
  闻言,曹操顿感肉疼,他虽不是那种爱民之人,但他也知人口之重要。二袁出塞已裹挟走不少百姓,今入寇河北,不知又要裹挟走多少百姓。此时的他十分庆幸自己没有南下,若是大军南下,不知河北局势将会糜烂成什么样。
  牵招低垂眼眸,拱手说道:“乌桓盘踞辽西,毗邻幽冀,自从乱世以来,时常作乱不平。袁绍降服河北,又赐单于号,嫁宗女为妻,乌桓方才顺服。今若不平乌桓,则河北难安。”
  “果如子经所言啊!”
  出乎还牵招的预料,曹操背了自己判断失误的锅。
  曹操双手扶住腰带,沉声说道:“命曹仁、曹洪、徐晃、李典等部开拔向北,驱除入寇乌桓,尽快平息幽燕战火。”
  “诺!”
  接着,曹操又吩咐说道:“张辽征讨江夏诸县有功,加封其为都亭侯,急调北上。命夏侯渊、于禁回师征讨昌豨,孙观、臧霸、尹礼等将各回郡县,张郃率军北上。”
  “明公,张郃、张辽二将远在江淮,兵至冀州,乌桓兵马已退!”荀攸提醒道。
  曹操目光紧盯着辽西上,冷冷说道:“二袁不死,孤心难安。今先征辽西,再灭吴楚。文远、儁乂善骑卒之将,欲讨塞外强敌,非文远不可。”
  郭嘉微微颔首,说道:“刘表身患重病,不日将死。刘琮、刘琦二子相争,明公可待彼时南下。”
  顿了顿,郭嘉又提醒道:“昌豨素与刘备亲密,今时反叛,我军北上,恐刘备将救昌豨。明公可让孙观、臧霸等将把守要冲,敌救则击之。”
  “可!”
  曹操看着江淮舆图,感慨说道:“刘表虽迟暮,而爪牙尤在,且待其死后而取吴楚。”


第186章 下乡言耕作
  建安十一年,七月。
  乌桓举兵入犯边境,又因南部战事缺少进展。曹操放弃讨伐吴楚的念头,命张辽、张郃二将火速北上。
  双方各自动用数万大军,虽没爆发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但却让曹操清楚认识到吴楚合一,足以与北方抗衡的恐怖军事力量。
  身处重病中的刘表通过逼退曹操,告诉吴楚军吏百姓,作为吴楚霸主的他依旧有能力保护他们,大大地涨了波士气。
  那些向刘琦、刘备归降的江左士人,似乎也认识到取代孙氏家族统治之二刘,比孙氏家族更加强大,也更加的具备合法性,也进而逐渐归心,认真地为二刘效力。
  对于刘备、霍峻而言,这场存在数月的军事冲突,可以看成仿真的军事演习。磨砺了那些军士,也探了探曹军真实实力。
  总体而言,老兵经过二年多的作战,已是悍勇之精锐。那些征战一年左右的军士,亦可用之。入伍不久的军士,除了在舟舸上,上了地几乎无法与曹军较量。
  在夏侯渊撤兵之后,甘宁、魏延、吕蒙三将回丹阳复命。霍峻解散三千军士回乡,保留了七千军士。二千军士驻守江北诸城,五千军士分由高翔、徐盛、俞韶统率,坐镇濡须口,防止夏侯渊玩了招回马枪。
  霍峻在濡须口逗留了几日,确保敌寇退兵,又因步练师即将临盆的缘故,方才赶回郡治皖城。回到皖城,见了富态的步练师,让她放了心,陪伴了一两日。
  霍峻与郡吏视察皖城周围的农业状况,不同于刚移治到皖城荒废的状态,经过二年的开垦,田野阡陌纵横,田间百姓劳作,颇是生机勃勃之景。
  毕竟皖城从建安五年(公元200)被孙权放弃从而荒废,再到建安九年被霍峻重新启用,时间上仅过了四年。良田虽被荒废,但不同于从零开始。在原有的百姓生活的基础上,花费功夫整治房屋,又重开荒废的田亩,皖城渐渐有了生机,初有两三分太平年间的模样。
  田野间,暑气已是消退,时将入秋季。
  老农头戴斗笠,感受着空气中的凉爽,擦了擦头上的汗液。夏收已过,他正在种植芜菁。抬头看了眼玩闹的孙子,沟壑纵横的老脸上,浮现出笑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