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更不明白了:“去耶鲁大学参加葬礼?”
梁诚拿出一封电报:“这是张之洞张大人从京城发来的,嘱咐我派人去参加雅礼会席比义先生的遗体告别。”
梁诚提到雅礼会,李谕瞬间明白了。
雅礼会就是耶鲁大学成立的一个组织,以去中国办教育和医学为主要目的。
医学界大名鼎鼎的湘雅系,就是源自雅礼会。
湘雅医院在全国能排上前十;雅礼会还成立了雅礼大学、雅礼医学院等,后来成为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医学院等高校的前身。
作为目前美国高校最牛的哈佛、耶鲁,都完全赞同美国退还庚款以及在中国大力搞教育的政策。
毕竟本身这个政策也是大学校长给国会强烈提议的。
两所学校不约而同地要一起办医学院,则是因为医学是个非常讨人缘的事情。
治病救人嘛,怎么都是好事。
欧美在中国传教几百年,效果可以说是非常之失败,导致许多传教士只能在中国办教育。中国此时又注重新学,尤其是科学,所以好多传教士还得在课堂上讲进化论,场面真是蛮有趣。
——好在这时候教会已经接受了进化论。
耶鲁创办雅礼会的举动从1901年就开始了,当年派出了几名毕业生在中国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其中就有席比义,而他们最终选定了长沙。
至于为什么不是北上广或者武汉、天津这种更加发达的城市,席比义自己是这么汇报的:
“这里极为清洁,建筑也很好,狭窄的小巷,铺设着麻石路,不仅没有负重的牲畜,而且还有很好的下水道系统,19万居民充塞在城墙之内,少有空地……大人小孩一看便知很聪明,大街上可以经常看到妇女;官员也特别令人愉快且有礼貌……”
“我曾经睡在房顶,没有蚊帐,微风从铁栅栏后面轻轻吹来,河东万家灯火,河西山峰高耸(岳麓山),繁星点点,挂在头上,没有比这更好的空气了!”
看得出,这些耶鲁派出的代表对长沙评价极高,正好那时候湖广总督张之洞对此事比较重视。
但就在不久前,席比义去庐山避暑,游泳时不幸溺亡。
席比义对湘雅系早期的贡献不小,所以他的遗体运回耶鲁后,张之洞专门给驻美使馆发电,一定要前去吊唁。
第四百五十三章 签售
纽黑文距离纽约很近,当天李谕就与梁诚一同乘坐火车前往。
火车上,李谕又遇到了杰森主教。
自从李谕在圣座梵蒂冈被教宗庇护十世接见后,教会人士对李谕的态度有了很大好转,杰森主教和颜悦色道:“尊敬的罗马教廷和教皇科学院院士李谕先生,好久不见。”
杰森专门挑出了这个头衔。
李谕说:“你好,杰森主教。”
杰森主教说:“圣座给各地的教会发了新的圣谕,我们应当尽可能学习新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传播福音。”
“圣座的决定十分有远见。”李谕回道。
没想到他们变通得还挺快,果然求生欲爆棚。
杰森主教说:“这段时间,我深入纽约、芝加哥乃至西海岸旧金山的唐人街,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然后进行传教。但与过往的传教士带回的消息一样,在中国人的群体中传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李谕微微一笑,说:“道理很简单,因为文化传统差异非常大。”
“可是唐人街中不少家族已经传承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他们应该被美国的文化所浸润才对。”杰森主教说。
李谕摊摊手:“中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而美国只有两三百年,能一样吗。”
“那么说,问题还是出在文化上了,”杰森主教说,“可是我听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说过,中国有非常多的神仙,很多人也相信神仙存在,但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虔诚。”
“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况,”李谕说,“如果中国的新学教育可以大面积推广后会更常见。”
“到底是为什么?既然不相信神仙,为什么又产生了如此多的神仙?”杰森主教死活想不明白。
李谕想了想说:“我并未钻研过宗教学以及神学,但我很清楚,中国的神仙与欧美的神仙从产生机制上就非常不同。”
“产生机制?”杰森主教问道。
“除了后期单一神体系的基督各教派,早期西方的神仙体系里,神仙也是讲究血统的,用个不恰当的词汇,暂且称为‘先天神’,就是说他们生来就是神。整个希腊神仙体系不就是宙斯还有几个主神生的一大堆孩子嘛。”李谕说。
杰森主教点点头:“的确如此。”
“但中国的神仙完全相反,可以称之为‘后天神’。”李谕说。
“后天神?”杰森头一次听到这种解释的角度。
“是的,后天晋升成了神仙,”李谕说,“比如有什么丰功伟业之类的。”
“就是说本来是个人,然后变成了神?”杰森有点明白了。
“最典型的就是广受爱戴的武圣关羽,是中国一段叫做三国的历史中的人物;还有财神爷赵公明,是商朝的人物。诸如此类的非常多。”李谕说。
“听起来不是崇拜,而是崇敬,崇敬伟大的先祖,”杰森在神学院上过学,继续说,“从本质上讲,崇敬的并不是神明,还是人。只不过你们赋予了他神格。”
“有那么点意思,”李谕说,“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很多时候并不指望神明,洪水之下,中国没有诺亚方舟,但有大禹治水。要知道,大禹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很高,并称尧舜禹。大禹还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开国君主。”
“听您这么说,难不成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杰森主教问道。
“并不是。”李谕说。
杰森主教摸摸脑袋,“你可把我绕糊涂了。”
李谕说:“中国人是很务实的,在求神一事上同样如此。而且中国语言很复杂,往哪都说得通,左眼跳财,右眼跳有时候又给解释成面部神经的短暂震颤。如果遇到什么考试、求子、求财之类的事情,大家还是会去对应的庙宇祈祷的。”
“对应的?”杰森主教脑子里只有一个主。
李谕说:“是的,考试要拜文曲星,求子要拜送子观音,求财当然是财神爷。如果应验了,就要还愿;但没有应验,嘿嘿,中国不养闲神,最少供品必然没了。”
李谕说得很委婉了,其实就是有用的才叫神仙,没用的便是封建迷信。
杰森主教问道:“院士先生莫非也拜过你所说的文曲星?”
李谕说:“考试之前有时候会念叨几句。”
杰森主教说:“原来院士先生并非完全不相信宗教之人,如此我稍稍心安。”
李谕说:“总体上我肯定还是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竟然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杰森竟然知道他,然后说,“中国已经流行德国哲学?”
“只有很少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看过,”李谕说,“大部分中国人其实都不认字,你知道的,这种情况下,相信神仙才更加容易理解。”
杰森突然说:“既然有那么多神了,也不怕多一个……”
李谕说:“如果主教真的想传教,我倒是有个好主意。”
杰森说:“请院士教给本人。”
李谕说:“刚才说了一大堆,你应该听明白了,中国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务实。如果教会可以在唐人街多行善事,比如定期做慈善活动、开办医院、学校,让当地政府提升华人待遇等等,中国人讲究拿人手短,到时候肯定到教堂给个面……哦,去做个祈祷!”
“真有用?”杰森问道。
李谕说:“不信你就问问从中国回来的那些主教,只要是礼拜六的祈祷有免费花生发放,会不会引来一大批人。”
杰森主教说:“他们有说过,但最终入教的人占比并不多。”
“那是在中国,”李谕继续忽悠,“你刚才不也说了,唐人街很多人已经传承到了第二代,在贵方强大的文化背景下,多少有那么一些改变,所以转化率会高一些。”
杰森说:“好的,我会试一下。”
李谕笑道:“肯定能成功!”
李谕现在已经成了罗马教廷的座上宾,说的话在教会圈也算有了点影响力,杰森主教心中还是相信他的。
教会有的是钱,做点善事没什么不妥。
而且传教士大都非常执着,为了传教事业不惜一切代价。
华人那么多,分出一点信教无可避免更是人之常情,不如趁机要点好处,最少从每周解决一顿饭开始。
到达纽黑文后,李谕和梁诚下了车。
梁诚早就憋不住,笑道:“疏才兄弟口若悬河,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我们大使馆都很头痛的问题,简直是再世张仪。”
李谕也笑道:“如今流行用‘重生’这个词。”
梁诚竖起大拇指:“重生之张仪!”
很快,两人来到耶鲁大学。
雅礼会在耶鲁大学影响力还不算小,有专门的一栋楼。
李谕与梁诚首先去进行了遗体告别仪式,献上了鲜花。
虽然美国人重视在中国办教育,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但中国这时候的确需要外资进入投资教育,博弈论上,目前是双赢状态,都可以接受。
清末民初的很多进步人士,包括鲁迅在内,已经看出来,一味地敌视排外或者一味地崇洋媚外都很危险。
听闻两人到来后,耶鲁大学的校长哈德利也赶来迎接两人。
哈德利校长多少有点眼红哈佛大学天文台请去李谕然后做出众多大发现一事。
作为伯仲之间的两所大学,这两年甚至有点被哈佛压下一点风头的感觉。
不过李谕这次不能在美国停留时间太久,所以拒绝了哈德利校长让他开设讲座的请求。
——李谕已经欠下好多讲座了,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都有不少。
除非学会影分身之术,不然绝对忙不过来。
但李谕却同意在国内多多拜会长沙的雅礼大学。
在耶鲁大学,李谕遇见了一个中国留学生——颜福庆。
目前他正在耶鲁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将会成为该校第一位亚洲裔的医学博士。
未来颜福庆是湘雅系重要的先驱之一,他创办了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前身),并任第一任校长。
颜福庆见到李谕后非常激动:“本人早就极为崇拜李谕院士!”
李谕同他亲切握手了握手,说道:“在国外求学辛苦了。”
“再过几年,我就会学成归国。”颜福庆说。
李谕说:“博士毕业也不容易。”
颜福庆说:“西方人的医学专业学起来并不复杂,我已经想好用什么课题毕业。”
颜福庆并没有说大话,这时候的西医,实话说真的不咋强,更远不如李谕穿越前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