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440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测量光速,从26岁一直测到了76岁,何等的毅力!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世界顶尖。
  总之科学大佬们都令人惊叹。
  几天的探讨后,密立根对李谕的态度更加提升,像他这种心中很有傲气的人,轻易不会承认别人强,但最终还是表示会好好考虑李谕所说。
  在芝加哥大学的访问结束后,李谕和唐国安带着留学生们一同前去华盛顿的大清驻美使馆。
  在华盛顿他们会接受六周左右的培训,以适应美国人的生活习惯,然后分赴各大学府。
  庚款留美的学生上的都是美国顶尖大学,胡刚复去了哈佛大学物理学;张廷金进入了哈佛大学电机系;胡刚复的哥哥胡敦复进入了康奈尔大学数学系;秉志则进入了康奈尔大学农学院。
  看到人数增加,大使梁诚心情很好,对唐国安说:“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唐国安说:“能让学生来美国十分不容易,我在天津港刚登船,就听说美国通过了新一轮的排华法案。”
  梁诚无奈道:“我递交过很多次国书抗议,但全部石沉大海。好在排华法案针对的仅仅是劳动者,对求学者并没有被阻拦在外。”
  李谕冷笑:“洋人不傻,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巴不得各国优秀人才都过来。至于没钱没能力的,哪有什么美国梦一说。”
  梁诚叹道:“疏才说得没错。以往华工的待遇还不错,但现在华工找工作越来越难,要不是各地有唐人街,不少人只能去讨饭。”
  唐国安讶道:“竟然会这样?!”
  梁诚拿出一份报纸:“你们自己看看吧。”
  报纸上报道了刚刚在加拿大温哥华发生的一起反亚裔事件。
  组织者竟然是温哥华市长,市长白求恩(同名而已,不是一个人)在市议会前组织了上万名温哥华市民,高喊“为了一个白色的加拿大”的口号,每个参与者都带上白色的头巾,意味着白种人才是温哥华的主人。
  这个组织两年前成立于美国旧金山,一开始还只是叫做“反日韩联盟”,主要是因为对日韩裔移民抢夺他们的工作机会感到不满,使他们无法实现中产之梦而感到愤怒。
  今年组织升级到反对整个亚裔,包括华人以及印度人。
  在市议会前完成演讲后,抗议者们很快冲向了离着市议会最近的唐人街。
  话说国外的唐人街不知道为什么都离着当地政府很近,纽约的唐人街也是这样,或许是国人传统,觉得衙门附近比较安全。
  但这时候真的倒了霉,没想到市长成了抗议者的帮凶,而且他们来了直接开始打砸。
  反而离着比较远的日本商铺看到唐人街的境遇后赶紧做了准备,受到的损伤比唐人街小了很多。
  唐国安问道:“当地的警察坐视不管?”
  梁诚说:“连市长都下场了,你认为警察能干什么?更何况整个温哥华只有20多名警察,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李谕问道:“难道没有反抗?”
  “反抗了,”梁诚说,“本来华人一直觉得温哥华很安全,但现实给他们结结实实上了一课,第二天全都跑去枪支店铺购买武器。据说一把左轮手枪从10加元的价格炒到了20加元以上。枪店的上百支枪和上千发子弹全部卖光。要不是温哥华突然下了一场持续多日的暴雨,恐怕枪战都有可能爆发。”
  “那么温哥华政府有没有赔偿损失?”李谕又问道。
  梁诚摇摇头:“没有。所以日本人已经开始组织抗议,而华人则开始进行大罢工,并且罢工已经绵延到旧金山和纽约。”
  李谕说:“必须争!我现在就给底特律以及纽约的工厂发电报,参与罢工,温哥华政府什么时候给个说法,什么时候停止!”
  李谕说到做到,立刻给两地发送了电报。
  两座工厂的工人早就心生不满,外面也聚集了不少华人,一同走上了街头。
  本来美国方面并没有重视华人罢工,而是在尽力安抚日本商贩,毕竟日本人刚刚打赢日俄战争,负责调停的还是美国人,两边现在关系很好。
  事件便再次登上报纸。
  李谕工厂的停工直接导致福特、凯迪拉克、美国海军乃至华尔街金融巨鳄全都慌了。
  JP·摩根早就重仓了LY无线电,顿时火急火燎召见了纽约州的参议员莱恩。
  ——注意是谁召见谁。
  参议员莱恩亲自来到第五大道摩根的办公室:“摩根先生,您找我?是不是要进行救市活动了?”
  旧金山发生了一场地震,竟然震垮了股市,整个美国目前正面临一场巨大的股灾。
  摩根没好气道:“原来参议员先生还知道现在要救市?”
  莱恩说:“我当然知道,但必须要您的帮助才可以。”
  摩根说:“那你们至少不要帮倒忙!”
  “倒忙?”参议员莱恩疑惑道。
  摩根指着报纸:“如今整个股市几乎全线下跌,好在仅有的几家强劲公司的股票支撑着,你知道它们的市值有多大?如果它们也开始下跌,我更无法筹措资金。”
  莱恩说:“您的钢铁股票以及洛克菲勒先生的石油股票似乎并没有影响,还有通……”
  “那你注意到LY无线电了嘛?”摩根问道。
  “他们难道也大幅下跌了?”莱恩问道。
  摩根说:“我让今天的股市暂停交易了,不然至少连我都要损失数十万美元。”
  莱恩一激灵,他当然知道摩根是LY无线电的重要股东。
  摩根说:“你尽快登报道歉。最好也动用关系联络温哥华方面。”
  “我知道了,摩根先生。”
  莱恩只能尽力满足摩根的一切需求,别说他了,就连如今美国的财政部长都要亲自来摩根的办公室听他关于股市的安排。
  摩根气呼呼地点燃一支雪茄:“这些政客,根本不懂什么叫做金融,这件事情过后,也该让美国成立一家忠央银行!”
  报社的反应很迅速,刊登了道歉声明。
  一手挑起事端的温哥华市长白求恩只能再次下场道歉,并且对中日双方进行了赔偿。
  日本方面损失较小,赔偿了9000日元;唐人街的损失较大,一共赔偿了2.7万加元。
  听闻这个消息,梁诚、唐国安以及众学生都非常兴奋。
  但李谕却很平静,这些华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根本不是这点钱能补偿的,类似的事情以后只会更多。
  好在唐人街比较团结,还有“半黑社会”性质的帮会存在,不会受到太严重的欺负。
  他们的权益受到伤害能帮就帮,因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未来。
  等到战争时期,海外捐款不是小数目。李谕在美国挣钱,也是留了如此的后招,既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还能赚取资金。


第四百四十九章 理想主义者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纽约。
  这句话真心太适合现在的整个美国了。
  当李谕来到留学生们的课堂外时,一位专门聘请过来的美国老师正在给他们讲述美国的种种情况,拿出了大量的报纸让他们了解这个社会的文化、历史、习俗以及衣食住行等等细节。
  美国老师激情昂扬地给他们讲着几篇文章,但李谕发现标题触目惊心:“放任主义是美国成功的基石”、“《人与国家的对立》给予我们的五点启示”……
  这尼玛一看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那本《人与国家的对立》是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最厉害的斯宾塞的著作。
  更可怕的是美国老师还拿出几本很有历史的《自然》杂志,并且说道:“达尔文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而科学是这个时代最伟岸的学说,所以社会学的达尔文主义也是真理。”
  李谕脑壳嗡嗡疼,真是扯着科学的皮在忽悠人!
  二十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始渗透到美国人的意识之中,成了全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且主要不是在较为抽象的历史哲学领域,而是在政治经济层面。
  这就很可怕了,比该学说诞生之地的欧洲还要影响深远。
  《自然》杂志几乎是靠达尔文才有了在科学界无双的地位,达尔文也一度成为话题度最高的科学家,不过影响力太大就会出现各种曲解、强行解读。
  如今的老美连儿童文学都是各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如此崇尚社会达尔文,其实是美国各大财团在暗中推动,因为符合他们的利益。
  各大财团会派御用文人写各种赞颂“放任主义”“适者生存”的文章,以迎合他们大鱼吃小鱼的举动。至于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当然也成了演化必然,没什么不妥。
  李谕很明白,如果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稍微欠缺,就会被别人过度解读的思想所左右。
  但这时候的人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知识获取途径,太容易被带节奏。
  此时屋中的那位美国老师正好讲到:“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威廉·萨姆纳曾经说过,‘我们只能在二者之间选择:或是自由—不平等一适者生存,或是不自由—平等—不适者生存。前者把社会带向进步,使其优秀分子受益;后者把社会推向下坡路,使最劣等的分子受益。’所以纵容人的贪欲固然要使社会付出代价,但总比娇惯弱者、延长‘不适者’的生存好。因为前者导致社会进步,后者导致社会退化。”
  李谕轻轻咳嗽了一声:“老师,这也是要讲的内容?”
  美国老师说:“当然,我说的都是美国社会最核心的思想。”
  “好吧,好吧,”李谕说,“你继续。”
  等美国老师讲完走后,李谕才组织学生说道:“诸位,我知道来到美国对你们会形成很多思想上的冲击,甚至有人会觉得老祖宗一无是处、咱们的文化弱不禁风。不过我希望你们永远保持怀疑精神,对任何事物或者思潮都要有一种批判以及求索的精神。”
  胡刚复说:“刚才美国老师休特先生举的例子非常生动。”
  李谕说:“你们都是理工类学生,应该明白,真理靠的是证据,而不是举例子。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可证伪性的文章,讲解过这个道理。如果举例子可以证明一个理论是对的,那这个世界就没有错误。总不能治疗100个人,歪打正着只治好一个,就当做例子说是疗法正确。这是不科学的!”
  秉志说:“仔细想想,方才休特老师的说法的确有煽动之意。”
  好在能选来的都不是一般人,李谕几句话就让他们有所警醒,李谕继续说:“这也算是美国人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是整个欧美文化的特点,他们非常擅长演讲,并且能够将自己的观点有力地输出。你们也应该学习演讲。不过还要注意,就算美国社会,也不是只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种声音,还有改良主义、科学思辨主义等等;总之,兼听则明。”
  胡敦复说:“多谢帝师指点迷津。”
  他们都是未来国之栋梁,李谕生怕有一点什么闪失,于是又说道:“我讲一个你们更为熟悉的领域,来理解科学的精神。
  “光是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它的本质到现在仍无法完全洞悉,就是因为科学的怀疑精神。
  “2000多年前,毕达哥拉斯以及柏拉图认为光是从我们的眼睛中发出,然后到达物体,探知到这个世界再形成视觉。
  “你们觉得这个理论有什么问题吗?”
  胡刚复是专门搞物理的,立刻说:“太有问题了!很显然,如果光是从眼睛发出来的,那么到了夜晚为何人类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总不会是眼睛累了吧?”
  “非常好!你的反驳正中靶心!”李谕赞许道,“到了一千年前,阿拉伯物理学家阿尔哈曾认为光是太阳等发光体发出,继而经过反射到达人眼。这就让人类对光的认知提升了一大步。
  “时间到了三百多年前,物理之神牛顿诞生,开始对光学进行深入研究,他提出了微粒说。与他同时代的惠更斯则认为光是波。二者都不是最正确的,但又不是完全错误的。
  “到了几十年前,人类继续研究光的频率与波长,发现人眼能看到的波长范围其实很短,有一些动物比我们看到的波长范围要广,但这是不是又说明人类与动物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到底谁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
  “就在两年前,光的本质又迎来一场革新,因为它很可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不敢说这是不是对科学史的一个玩笑。
  “但对光这种最常见的物质科学也需要如此漫长的认知过程,就是一种最宝贵的精神,也是你们最应该学到的科学精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4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0/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