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马克·吐温说,“要不你觉得为什么他要在纽约建造沃登克里弗塔,就是被科罗拉多州赶了出来。”
特斯拉摊摊手:“那是个意外。”
他当初确实是完成了人类首次人造闪电效应,一直当做自己的骄傲。
马克·吐温却说:“我劝你还是小心点,要是纽约停了电,华尔街那帮金融巨头恐怕会吃了你。”
特斯拉笑道:“你该不会也买股票了吧?”
马克·吐温立刻说:“我已经发过誓,绝对不会再碰任何有关投资的事情,包括股票。就算是真买,停电也导致不了我多少损失,但摩根、洛克菲勒他们可饶不了你。”
马克·吐温是个反向投资天才,当时花五万美元买了墨西哥-东方铁路公司股票,堪称大手笔。但很快,19世纪末商业和金融危机来临,股票价格一落千丈,他的巨额投资绝大部分打了水漂。
反而康有为倒是在墨西哥投资电车大赚了一笔……
特斯拉自信道:“放心吧,我已经有经验了,到时候绝对是整个纽约最华丽的一场演出。”
马克·吐温捂着额头:“但愿如此,我可不想再看到你时是在教堂给你送葬。”
特斯拉笑道:“你玩笑开过了。”
特斯拉收拾收拾东西,就同他们暂时告别。沃登克里弗塔建在纽约长岛,——就是纽约东边那个面积很大的岛。
长岛的西面是纽约的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东面则是两个郡。著名的蒙托克角灯塔就建在长岛,当初它就是指引欧洲移民者来美洲的指明灯,看到这个灯塔就表明他们即将登上美洲大陆。
长岛冬暖夏凉,气候很好,一直是美国富人聚集的地方,不少国外富豪也喜欢在这里置办房产。
摩根与特斯拉选在这里建造沃登克里弗塔,心中肯定也是想要吸引富豪们的注意,人造闪电属实太拉风了。
特斯拉走后,马克·吐温对李谕说:“当初特斯拉刚来美国时也很年轻,只不过看样子他似乎还没有实现自己梦想。”
李谕说:“成不成功很难定义,也不好说。”
马克·吐温突然说:“总感觉你说话带着许多奇怪的感觉。”
李谕问道:“什么奇怪的感觉?”
“说不太上来,”马克·吐温说,“但总有一种与你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稳重,似乎能够看透这个世界一样。”
李谕笑道:“马克·吐温先生,您真是过誉了。”
他可不敢承认自己是个穿越者。
“我是说真的,”马克·吐温又说,“我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与我的发明天赋以及投资天赋一样,我看人很准的。”
李谕知道马克·吐温很会开玩笑,说话风趣幽默,于是也说:“如果您的内衣纽扣专利能够被采纳,我就相信你说的。”
马克·吐温哈哈笑道:“你也很懂幽默!我记下你了,小朋友,你可一定要记得早点写出《星球大战》的续集,不然我死了也不会安心。”
“那我就烧成纸给你传过去。”李谕说。
“这也行?”
“对啊,”李谕说,“在中国,祭祖还要烧纸钱哪。”
马克·吐温恍然大悟:“还是你们中国人敬重祖先,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
和马克·吐温聊天非常有趣,不过他还要回去完善自己伟大的设计,于是二人也告辞了。
李谕同Sierra出门又找了一会儿,选定了一栋三层高的房子作为实验室基地,里面空间很大,完全施展得开。现在第五大道的租金也不算便宜,不过已经有了基金,这点钱就不在乎了。
Sierra背后的力量确实给力,没几天就布置好实验室,设施非常齐全,而且要什么就有什么。
Sierra得意道:“你就放心用,我们完全可以把实验室打造得不输给旁边的爱迪生实验室,包括他在门罗公园的实验室。”
现在美国大财阀们私底下也在较劲,大家都看出了技术变现带来的巨大商业效益,所以很多财阀都在支持一些试验机构。
爱迪生背后的财阀最初就是金融巨子摩根。
话说十年前,爱迪生的电灯公司就被摩根买走,并与其他几家公司合并,组成了后世赫赫有名的通用电气。
Sierra租下的实验室离着爱迪生与特斯拉都不算特别远,又在美国的经济中心位置,条件很优越。
不过爱迪生目前主要的实验室是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纽约第五大道的实验室规模要小一些,主要做直流电方面研究,并且这里也是爱迪生办公室所在。
其实爱迪生绝大部分的发明与专利,都是团队成果。爱迪生更像一个产品经理、组织者,负责出点子,然后他手下有很多的科学家,进行具体的试验操作。
所以大部分试验都不是爱迪生做的,只不过成果归在了他身上。
爱迪生做发明的最大原动力就是为了商业价值,他平时主要的工作是和媒体以及上层人士交流沟通,进行自己发明创造的推广。
后世人们只知道爱迪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门罗公园实验室这种“发明工厂”。主要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更喜欢的都是孤胆的英雄、落魄的天才艺术家、逆境中力挽狂澜的智者。
就连后世看电影,都是英雄们靠自己的力量战胜犯罪分子,最后时分警察才会姗姗来迟收拾残局。
如果把故事换一下:警察是依靠团队力量破获了犯罪团伙,剧情就会索然无味。
同理,大家喜欢的是在昏暗烛光下,蓬头垢面的爱迪生一个人在简陋的房间里进行第1623次灯丝实验,然后激动人心的展示出点亮人类文明的灯光。这样的画面显然比门罗公园实验室里一大群精英在进行不同材料的灯丝实验,然后把实验报告递给爱迪生,由他选取一项数据最好的材料更具吸引力。
孤胆英雄的故事流传更广。
类似的道理有很多,即便是苹果公司的传奇乔布斯,事实上对于技术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当然,他的才华不在这。但苹果最初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电脑的确都是由苹果电脑联合创始人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开发出来。
包括咱们国家的马云,虽然是互联网公司大老板,但他也不懂编程。
只能说,大家印象里的爱迪生更像是个故事,与事实上的爱迪生并不一样。
Sierra弄好实验室后,李谕准备先把给福特及利兰先生约定好的四驱系统以及电子打火系统搞出来。
电子打火系统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目前的设计理念与后世有着明显差距。
考虑到现在发动机的设计还是有点原始,李谕准备采用电动起动机的方式进行过渡,当然,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创新,历史上要到几乎10年后才会出现。
后面应用成熟后,自然而然就可以继续设计出用钥匙直接启动,这就是更加完善的一套电子启动方案。
至于四驱系统,李谕完全就是发挥自己当年机械设计专业里的本事,设计出关键部件万向节。
设计方案他很熟,甚至上学时还用软件进行过3D建模,当年只是小作业。
但手工制作的确废了一番功夫,好在自己之前也动手做了个差速器。
总之动手能力还是要加强。
进行了几次测试后,作为初代产品就可以试装原型车了。
但李谕在此之前还要进行专利申请以及注册个公司。
这就需要拜托Sierra了。
“专利的事情好办,毕竟样本都做出来了,通过申请不是难事,”Sierra说,“至于公司嘛,你需要想个名字。”
李谕想了想:“现在大家好像都喜欢用自己的名字,不如直接就用首字母,LY公司。”
Sierra笑道:“你还真是会偷懒。”
也不算偷懒了,只是幸亏李谕名字简单,不然此时拼音方案还没出来,又要解释一番。
李谕说:“这算是个母公司,以后为了方便,还可以继续注册一些子公司具体执行。”
“原来你还懂办企业,”Sierra说,“这种方式的确可行。”
李谕说:“也就知道这么点而已。”
Sierra说:“你野心似乎不小,听起来就像大型集团公司的雏形。”
李谕笑道:“八字还没一撇。”
李谕看着手中的图纸和方案计算书,突然想到了瑞士专利局的爱因斯坦,话说,以后要是在瑞士申请专利,找他会不会好使点……
这画面真是太有冲击感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发明大王造访
现在的爱迪生正在第五大道办公室里研究着他的摄影机,看了一会儿,又坐回办公桌前看起剧本。
爱迪生之前的电灯公司业务已经没有了,毕竟交流电的市场统治力太强,直流电输送范围小的缺点实在是无法大规模商业应用,各大公司均放弃了对直流电的继续开发。
摩根把爱迪生的电灯公司买走后,也是更加热衷于交流电业务。
当初爱迪生花了大功夫竞争,但实在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只有认输。
于是爱迪生转而搞起了铁矿投资,只不过也没成功,甚至巨亏两百万美元。
这时候的200万美元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四五千万美元,所以即便爱迪生也算个有钱人,对他影响仍旧不小。
此后爱迪生又继续投资搞起了水泥厂,得益于他的水泥厂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利润就上去了。这个水泥厂没用几年就弥补上了此前200万美元的巨大亏空。
与此同时,爱迪生感觉电影也到了一个新阶段,于是决定拍一部长一点的电影,起码超过10分钟。
毕竟他手里还握着电影的专利,这可是个能挣钱的好发明。
话说爱迪生作为发明电影的人,背后还有段小故事。
本来有一个叫做普林斯的人已经首先拍摄并放映了一部影片,不过就在他准备公开展览时,却在一列火车上离奇失踪。
普林斯的电影专利也就随着他的失踪不了了之。
有人将他的失踪与他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爱迪生联系在一起。普林斯是带着所有关于摄影机的资料坐上火车去美国再次申请专利的。
最后连人带行李一起失踪,可见凶手的目的确实可能是需要他的资料,也可能只是为了扫清专利申请上的障碍。
因为早在1888年10月17日,爱迪生也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一个申请。
他描述了自己的想法,要发明一个“跟耳朵听留声机差不多的用眼睛看的机器”,即录制并重放动作对象,他称其为“活动电影放映机”。
从时间上看,他这一申请的提出仅在普林斯首次放映影片之后的3天。
在普林斯失踪后的数年间,他的遗孀和长子作为证人出现在了爱迪生的一场官司中。他们出庭显然是站在爱迪生的对立面,为的是证明爱迪生的专利并非独创。而且他们推测爱迪生可能与普林斯的失踪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但由于证据不足,官司败诉了。
而普林斯的长子仍然试图让世人知道他父亲的伟大发明。可是在1890年,他被发现死在了一处树林里。
正如解不开普林斯的失踪之谜,其长子的死亡也没有被揭开真相的面纱。
一切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总之,爱迪生自从直流电之战失利后,主要的精力就转移了,一方面开水泥厂赚钱,并且拍电影;另一方面,作为“发明家”,他目前正在搞蓄电池。
这么一个大忙人,也不太可能真的静下心当一个纯粹的发明家。
爱迪生实验室专门负责摄影与放映业务的埃德温·鲍特也在办公室中。
“我想这个剧本还是有很大改动空间的。”爱迪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