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衣冠不南渡_分节阅读_第825节
小说作者:历史系之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0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8:07
  张融赶忙解释道:“不只是因为君王不够贤明,国内有奸贼当道,也会引发惩戒…。”
  “哦,这些贤王在世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奸贼吗?朕也曾读过郑玄的注释,朕记得他说过,真正的贤王在位,天下的秩序都会得到规范,奸贼小人无处藏身,朝中都是忠君之贤……这么说,舜在内的诸多先王算不上贤?”
  张融支支吾吾的,他开始在脑海里思考起反驳的话语。
  曹髦却猛地提升了音量。
  “自然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人所干预的!不会因为尧舜而变得兴盛,也不会因为桀纣而灭亡!”
  “自然灾害是不会因为君王或者群臣的道德而收敛,却是有道德君王跟大臣知道怎么去治理而已!”
  “大禹如今之所以得到敬仰,祭祀不断,被称为贤王,是因为他的功劳,而是他之所以有功劳,因为他的贤明。”
  “能治水才能算得上是贤,你连先后次序都想不明白,却想要劝说朕勿要去治水,这是想要让朕去做桀纣那样的君王吗?!”
  “来人啊!”
  曹髦指着张融,说道:“将此人带出去!摘掉他的头冠,将他送往沙州!!”
  当即就有郎官进了殿,拉着张融就离开了此处。
  张融此刻还格外的惊愕,似乎还在想着皇帝的询问,在想着答案。
  群臣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曹髦示意荀勖继续说。
  这一次,却再也没有人敢跳出来打断他了。
  当朝议结束的时候,曹髦带着太子离开了此处,走在路上,曹髦对身后的曹温说道:“今日让你前来,就是让你知道这三件事。”
  “这些自然灾害是国家最大的敌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要去反击,绝对不能丢在一旁,哪怕治理的成本要远远大于遭受破坏的成本,也得去治!”
  “那些整日念叨着道德的人,未必就是对国家有利的人,那些背负着小人阿谀之名的人,未必就是对国家不利的人!看待自己的大臣,不要看他在说什么,别人说他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想做什
  “最后一件事,勿要怕处置人,该处置的时候勿要动摇,即刻下手,不给机会,每容忍一次,都
  会催生出数百个这样的人。”
  “唯。…..”


第162章还不错
  苟勖走出了皇宫,群臣们皆低着头,迅速从他身边经过,无人停留。
  荀勖想要主动搭个话,却发现这些人都装出一副看不到自己的模样,他只是笑着摇摇头,便准备离开。
  “公曾。”
  忽然有人叫了荀勖的字。
  荀勖转过身来,叫住他的人竟是钟会。
  荀勖看向了他,眼里带着明显的不悦。
  钟会双手后背,平静的看着站在面前的荀勖,他的嘴唇抖动了几次。
  “先前这些事,你做的。还不错。”
  “往后继续用心,兄长和阿姊对你的期待都很高…定要成就一番大业。”
  “啊??”
  荀勖只是站在原地,看着不远处的钟会,目瞪口呆。
  钟会却没有等他回话,一转身,就领着诸多侍卫们消失在了道路上。
  荀勖茫然的看着钟会的马车离开,这才又苦笑了起来。
  长辈?
  “公曾!”
  又有人叫起了他的字,荀勖再次抬起头,这次却是杜预。
  杜预走上前,一把拉住了荀勖的手。
  “你且勿要离开,跟着我去见陛下…大事不能耽误,越快越好!”
  荀勖就这么被杜预拉着,原路返回,前往太极殿。
  走在路上,杜预跟他说起了这次的大工程。
  这次是要发徭役了,而且还会是相当庞大的徭役。
  杜预必须要跟荀勖配合密切,这种规模的徭役,可不能出现任何疏忽。
  杜预因为原先的几次以工代赈,对这些徭役都有了些经验,但是这次的徭役跟过去又不太相同,还需要认真的打磨。
  两人来到了太极殿前,满长武禀告之后,就即刻放行。
  两人一同来到了西堂。曹髦已经换掉了衣裳,此刻正在吃饭。
  杜预看到这一幕,赶忙行礼请罪,“臣等先在外等。…。”
  “等什么啊!茂…平!上碗筷!”
  曹髦一声令下,新上来的郎官郭平却是手忙脚乱的忙碌了起来。
  杜预跟荀勖都有些惊讶,可曹髦却很强势的要求他们坐下来,郭平拿上了碗筷,曹髦就拉着他们两人一同吃饭。
  曹髦吃的很简单。
  直到如今,曹髦还是喜欢吃些元城菜,但是吃的不多,他的饭菜是经过皇甫谧等人调配出来的,主打一个阴阳均衡,换句话来说,就是营养搭配。
  有肉,有菜,有主食,有水果。…..
  荀勖看着这些饭菜,忍不住感慨道:“圣人之节俭,当真是闻所未闻……”
  荀勖从不曾跟皇帝一同吃过饭,也不知道皇帝的食谱,但是就以现在这个食谱来看,大族随便找个弟子来,吃的都比皇帝要奢华的多。
  那些人吃饭,主打一個奢侈怪异,什么贵吃什么,什么新奇吃什么。
  反正就是不能以常理度量。
  曹髦只是示意他吃饭。
  三人一同吃着饭,曹髦这才开了口。
  “元凯是为了动工的事情而来的吧?”
  “这件事确实不能拖延。”
  “公曾觉得要发十万人,你意下如何?能行吗?”
  杜预认真的说道:“可以,倘若事情真的如荀君所说的这般严重,便是二十万人也可以发,减轻风险是最重要的。…。”
  “不能发二十万人…西北还需要发徭役。”
  杜预一愣,荀勖赶忙解释道:“其实今日还有一件事不曾提起,在青徐等地连月大雨的同时,雍两等地的降雨却是越来越少,不少湖泊都出现了接近枯涸的情况,我们先前在此做了不少准备,但是还不太够。”
  “西北至少还需要发五万人。”
  杜预皱起了眉头。
  曹髦吃的很快,此刻终于将碗筷放下,认真的看向了杜预。
  “元凯,最近的灾害愈发的频繁……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久。”“能否安然度过,就看我们诸多君臣是否能配合好了。”
  杜预肃然,起身行礼:“臣定全力而为!”
  “坐下来吧…咱先谈青徐的洪灾……”
  三人开始谈论起了这次的大徭役。
  少徭役是盛世的根本,但是在这种规模的天灾之下,此刻多发徭役才能保全更多人的性命。
  此刻,管钱的跟管工的都聚在一起,正好一同沟通如何抵御灾害。
  荀勖虽然是今日才正式上任,但是他接手户部已经有很多天了,对国库的诸多情况也有了了解,当下的国库跟过去不同,是可以摸清楚数额的,不会再无缘无故的发生火灾。
  因为这次徭役不能再进行以工代账,故而杜预提出,应当将各地区分开治理,按着预测灾害的严重程度,给各地治理徭役规模的数额,当然,还需要一个重臣前往统一指挥。
  而这个重臣的人选,杜预提议派遣一个内臣和工部一人前往。
  最重要的还是工程本身,不能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后却没有应有的成效,故而如何有效抵御是个大问题。
  好在荀勖这些年里也没白混。
  曹髦听着他们两人的交谈,不知不觉之中,他对未来抵御天灾的诸多事情都增添了些信心。
  上下齐心,一同抵抗天灾,终究是能胜利的。
  前两个敌人都不曾将自己击溃,这最后一个同样也不能!
  曹髦一声令下,大魏机器开始发动,轰隆作响,一场面对诸多天灾的战事就此打
  响。
  青州,广县。
  天空阴沉沉的,小雨连绵不绝,在窗外形成了一道雨幕。
  刺史胡威站在窗口,看着外头这令人不安的细雨,手里紧紧握着从庙堂发来的诏令。
  他跟庙堂里的那些蠢物儒生们不同。
  有备衙门在这些时日里的功劳,他是看在眼里的。
  先前有备衙门几次进行了预测,说青州某地可能会出现洪水灾害,胡威很是惊讶,上书给皇帝,得到听从的诏令。
  于是乎,他就按着这些人的预测开始做事,果然,成功抵御了水灾。
  后来他们又预测了几次,虽然不是每次都准确,但是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如今,只要是他们做出了预测,胡威都不敢轻视。
  但是这一次,有备衙门做出了最为严重的预测。
  诏令甚至是直接从庙堂下来的。
  有备府认为,青,徐二州将会发生罕见的大水灾,甚至会影响到充豫等州,规模超出了以往。
  这样的预测,都可以动摇民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3页  当前第8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5/8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衣冠不南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