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衣冠不南渡_分节阅读_第738节
小说作者:历史系之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0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8:07
  这是曹髦所下达的第二个诏令了。
  这两道诏令,都是让天下各地的官员们震怖,当然,雍州百姓们是非常欣喜的,在这几天里,皇帝在他们眼里的神圣地位是几乎达到了无人可比的程度。
  就在曹髦准备前往其余各地的时候,郭责也来到了曹髦的身边。
  “子守!!”
  曹髦对郭责是很热情的,两人相见,曹髦拉着他的手,很久都没有松开。
  两人走进了内屋,让其余人都离开,曹髦很是干脆的问起了那些奏表上的事情。
  郭责看起来与当初几乎没有变化,此刻,他也是咬着牙,愤恨的说道:“陛下,这些官员们,实在是欺人太甚,当初陛下要求他们给归顺的羌人分发耕地,他们就故意挑选了一些最贫瘠的土地分给他们,用贫瘠的土地来换掉肥沃的土地,同时还跟他们索要贿赂,后来这些羌人想要到洛阳告知陛下,这些人生怕自己的事情败露,就想要以谋反的罪行将他们杀死。”
  “我及时得知,并且派人护住了这些人。”
  “而后,他们又以商贾们的名义,强行收购他们的牲畜,耕地,若是不给,就要殴打我实在气不过,就派人抓了那些人!”
  曹髦深吸了一口气,眼神里的光变得有些暗淡了。
  “这盛世朕真的能打造出来吗?”


第76章 天下反贼,皆入我麾下
  “陛下!!”
  郭责忽然打破了曹髦的沉思。
  曹髦抬起头来,郭责却严肃的说道:“尧舜的时候,不是没有奸贼,只是贤才更多,故而让奸贼们不是那么的明显。”
  “陛下尚且年少,又长在皇宫内,不知道天下的变化。”
  “但是您还记得当初的元城吗?”
  “那一座小县城内,官员们凶残到了什么地步呢?”
  “您还记得有大族子弟城内纵马狩猎,以百姓们为猎物吗?可还记得县尉领兵去截杀商贾吗?”
  “官吏们皆收贿赂,上下找不出一个善人,百姓们欲告无门,上下惨淡,您上午给食肆送去东西,晚上就有人从他们那里抢走。”
  “整个城内都没有贤良的容身之处。”
  “这才是大乱之治,司马家无德,坏天下德行,导致人心沦丧,再也没有道德君子!”
  “两汉的道德君子被当时的人所嘲笑,人们不再隐瞒自己对钱财的喜爱,不再隐瞒对追求奢华生活的野心,肆意作恶!”
  “就从这些事来看,陛下对司马家的处置都实在是太轻!”
  “陛下亲政已经很久了,陛下提拔了很多有道德的贤才,整顿地方的吏治,如今守关的将士,不敢公然抢占,只能是以各类理由来进行掠夺,城内大小官吏,虽然有被告发的,但是人数并没有过去那么的多。”
  “城内的贤良占据多数,那奸贼就可以被他们的道德所震慑,不敢轻易作恶。”
  “陛下说要缔造盛世,在臣看来,其实如今便已是盛世。”
  “虽然城池残破,人力不足,地方还有奸贼行政。”
  “但是天下的观念已经得到了改变,各地的名士们不敢再公然谈起自己对钱财的渴望,当有人说起想要过上奢华的生活时,其余人都会鄙视他的志向。”
  “没有人敢肆无忌惮的作恶,哪怕是王昶的儿子,也不敢如此,做坏事之前都要口口声声的讲述道德。”
  “今日百姓们所揭发的那些官员们,私下里凶残,可明面上,却没有一个是敢公然讲述或者泄露这件事的,这难道不就是风气转变的最好证据吗?”
  “最近常常有名士前来雍凉,他们在这里书写文赋。”
  “我看他们的诗歌文赋,内容与过去截然不同,表述多雄壮豪迈,有建安之风,实在令臣感动。”
  “陛下不该如此询问,陛下已经缔造了盛世,只是陛下实在是太过仁慈,见不得百姓受苦,故而如此询问!”
  听到郭责的话,曹髦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没想到,连朕的郭君子都学会了奉承这一套啊!”
  郭责却非常的生气,“难道陛下认为臣是在奉承您吗?我岂能是那样的小人呢?!”
  看到郭责生气,曹髦赶忙解释道:“方才戏言耳!”
  这人就是这么的直,但是他这個性格能这么说,足以看出他真的是这么想的,绝对没有说劝慰曹髦的意思。
  曹髦当即决定,跟着郭责去看看当地教化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在雍凉两地所推行的教化之政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日。
  郭责得知曹髦的想法,也是丝毫不敢耽误,赶忙组织操办这件事。
  想要去看看羌人,甚至都不需要单独去某个地方,就是在曹髦如今所处的郑县,都能找到羌人。
  当他们前往地方里中的时候,当地的小吏已经是吓得面无人色,这也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只是因为他们这辈子都不曾想过能见到皇帝,出于一种未知的恐惧。
  当初羌胡之乱平定后,这些人就被分到各个郡县之内,郑县共计有一百六十多户羌人。
  这些人又被分到不同的乡里之中。
  曹操和司马懿都曾将胡人内迁过,但是他们的这种内迁,是举族内迁,在国内给他们找个地,让他们继续做他们的事情,只是派遣官员去监察,只要没有造反的迹象,那就不去理会。
  这更像是将原先塞外的威胁放到国内来进行监察,让威胁变得可控。
  这政策怎么看都像是在家里养老虎。
  也曾有人上奏过庙堂,希望能教化这些胡人,让他们懂得耕作的道理,逐步融入中原,但是当时还有不少军队是由胡骑来构成的,外出打仗也需要用到胡骑来相助,故而就不了了之。
  而曹髦的内迁,是打乱内迁,是按着户,而不是按着族,无论是农耕还是游牧,只要失去了宗族部落组织,那就会失去组织力,从而被当地所消化。
  曹髦的内迁方式虽然很麻烦,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较为高明的办法。
  曹髦这次就是去了一处有两户羌人的里中探望。
  之所以要来这里,是因为这户羌人家之中出了个顺利通过当地科举的人才。
  当地官员们自然也要给曹髦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里正站在曹髦的面前,说话都有些哆嗦。
  曹髦在郭责等几个人的带领下,打量着周围,里中的百姓们纷纷跪拜在两处。
  这还是曹髦初次以公开身份来到乡野之中。
  “圣人万岁!!”
  不知是哪个高呼了一声,忽然间,百姓们纷纷高呼了起来。
  曹髦迎着这声浪,苦笑着摇摇头,很快就来到了那家羌胡之家。
  说是羌,其实未必就是羌人,羌胡是生活在雍凉等地的诸多胡人的统一称呼,其中可能有鲜卑,有匈奴,各类的部族。
  曹髦看到门口站着两个老者,一个是老翁,一个是老妪。
  他们身后站着一个中年人,远处还有几个小孩子。
  看到曹髦到来,他们赶忙以大礼参拜。
  曹髦急忙扶起了那两位老者。
  这一家人,皆是魏家装扮,从头到脚都是如此,就连面孔都是如此,若不是郭责带路,曹髦都得以为他们是随便找了个当地人来糊弄自己。
  “老丈高寿啊?”
  曹髦笑着问道。
  那老人摇着头,“请陛下恕罪,实在是记不清了,当初,当初张天师归顺曹丞相的时候,1是我领着族人,在最前头带路的”
  张鲁归顺??
  建安二十年?
  那里正吓得脸色一白,赶忙提醒道:“口误!口误!当称太祖皇帝!”
  曹髦却拉住他,“对年长者何必要做这么多的要求呢?”
  “老丈贵姓啊?”
  这老头也来了劲,开始说了起来。
  “老夫啊,唤作李虎,本是那巴人,跟着我父亲去投奔张天师,后来啊,天师归顺,我就领着族人北上,定居略阳北土,可还是叫巴氐”
  “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他叫李慕,这是我几个孙儿”
  曹髦恍然大悟,原来是氐人啊。
  而此刻,老头还在继续介绍,“我这个儿子不成器啊,经学知道的也不多,只能是在县里为官而已,但是我这个孙子很优秀啊,李特,李序他们都很聪慧”
  曹髦哦了一声。
  氐人,李特。
  成汉的奠基者啊。
  好嘛,刘渊,张轨,这又是李特,接下来不会是石勒吧?
  不过,石勒作为这些人里最年轻的那个,如今应当还没有出生吧?
  曹髦将那几个小子们叫到了自己的面前,跟他们询问一些大事。
  他发现,李虎这老头没有说错,李特等几个小子,面对自己也是不卑不亢,虽然很是激动,但是说话清楚有条理,而且还能引用典故。
  曹髦很是开心的点着头。
  他捏了捏李特的脸,随即高深莫测的对一旁的郭责说道:“这孩子将来是能成就功名的人!”
  郭责一愣,随即点点头。
  其实历史上,李特这伙氐人就属于是彻底魏化,哦,是彻底晋化的一支了,他们都懂经典,尊的是孔子,学的儒家,各方面跟中原人都没有任何的差异。
  他们甚至作为名士被举过孝廉,李特还曾做过官员。
  但是因为他们的出身问题,他们家几次举孝廉都不成,地方以名士来举荐,而州郡不听。
  后来,雍凉爆发了灾害,出现了大饥荒,出现了无数吃不上饭的流民,但是庙堂却无力去救济,这些人为了吃饭,只能是四处跑,然后李特就成为了这些流民的首领,带着他们就反了晋朝。
  曹髦如今所发现的反贼不少,但是目前他所看到的这些反贼,造反理由还都挺充分的。
  不至于说因为他们以后要造反就将他们给抓起来干掉。
  到那个没饭吃还要遭受官员迫害的时代,谁都会造反!不造反才是怪事嘞!
  而能在那么多人之中脱颖而出,抛开运气不说,他们个人的实力也是有着很大比例的,就拿李特来说,这个人武艺不错,懂治政,而且很得人,好打抱不平,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3页  当前第7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8/8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衣冠不南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