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衣冠不南渡_分节阅读_第367节
小说作者:历史系之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0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8:07
  “如今我们想要重新拟定出来,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王昶上次的上书同样被皇帝所看重,但是接下来就没有下文了。
  故而这次王昶提前说清了具体操办的困难性。
  曹髦看向了不远处,“茂先!”
  张华急匆匆的走进了堂内。
  “派人去请诸葛太尉,王司徒,郑司空,陈仆射,钟侍中,郑尚书,以及夏侯将军前来此处!”
  “让他们现在就来,不许耽误时日!”
  张华领命,随即走出了此处。
  王昶有些搞不清楚现状,“陛下这是?”
  “朕得到这样的良策,就像是行走在荒漠上的人遇到了清水,连一晚都不敢耽误,今晚我们就召集群臣,商谈这件事,最好明日开始就开始具体的推行!”
  王昶浑身一颤。
  好像,这次确实不同了。


第96章 魏武之志
  曹髦这忽然派人召见,弄得诸多大臣都有些震惊。
  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当他们看到执掌中军的夏侯献都出现在这里的时候,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这一定是出大事了啊!
  很快,这些重臣们就出现在了东堂内。
  他们的脸色严肃,朝着皇帝行礼拜见,随即分别坐在了两侧。
  曹髦坐在上位,脸色同样冷峻。
  王昶坐在他的身边,看着这庙堂内的重臣,只觉得有些恍惚。
  看到众人到齐,曹髦这才开口说道:“诸公勿要担心,这次召见,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征南大将军的上书,使朕极为振奋,故而召集诸公前来,商谈这件事。”
  众人的眼神顿时凝聚在了王昶的身上,是这厮?
  曹髦平静的说道:“王公,请您将政略告知众人吧。”
  王昶看向了众人,再次讲述自己的政略。
  听到这些话,群臣恍然大悟。
  这些重臣里的不少人是知道王昶的这些政略的,毕竟是在庙堂多年的老臣了。
  等到王昶说完了自己的七条政略。
  曹髦方才开口说道:“朕以为,王公的政略极为得当,诸公以为呢?”
  王肃点着头,开口说道:“确实如此,理当赏赐。”
  曹髦却大手一挥,“朕不赏!”
  “朕如今想要推行这些政略,等到政略完成之时,再按着诸公的表现和相应的成效来进行赏赐!”
  “朕召集诸公前来,不是为了商谈如何赏赐王公,而是为了如何推行这些政略!”
  曹髦难得的有些硬气。
  但是在这里的重臣们,都算得上是曹髦的亲信,就算不是亲信,立场上也是偏向他的。
  群臣并没有反对,只是沉思了起来。
  “好!应当如此!”
  钟会最先开口支持。
  “首先就是鼓励学业,修建学校,让学子们入学的事情,这件事理当由尚书台来操办,大魏的每一个县城,都当拥有一所学府,用以吸纳当地的优秀后生来入学!”
  “若是地方不能完成这件事,就要受到惩罚!”
  钟会继续说道:“考试的制度,应当大范围的推行,改制中正,无论是官员还是小吏,都可以进行。”
  “而考试的具体项目,应当与庙堂政务息息相关,应当有经,数,术,天文,地理,兵法等等。”
  钟会直接就开始思索这些政略的具体施行办法。
  曹髦听的很认真。
  而在钟会的带动下,大臣们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诸葛诞开口说道:“对于小吏的问题,臣倒是有个想法。”
  “陛下,各地大军的甲士,在受伤和年长之后,就要离开军旅,返回地方,这些都算是有功之人,对庙堂也是忠心耿耿。”
  “陛下,是否可以单独对这些老卒们进行考核,挑选其中优秀的人在地方上担任小吏。”
  “如今的小吏,皆是地方豪强出身,他们为自己的家族牟利,勾结官员,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若是算上戍边军队,大魏的军队有五十余万人,而那些离开军旅,返回家乡的甲士们,生活并不算太好。”
  诸葛诞这么一开口,曹髦再次被他吸引。
  诸葛诞不愧是以亲爱士卒而出名的,历史上,诸葛诞谋反失败后,他麾下的人几乎战死,只有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
  司马昭派人招降他们,说可以赦免,他们说:“为诸葛公死,不恨。”
  于是乎,司马昭就让他们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直到杀死最后一个人,都无人投降。
  诸葛诞这個想法,就是让退役的老兵在地方上担任小吏,虽然不能说这些退役的大魏老兵都是正直勇猛的人,但是整体素质比其他群体还是要略高的,别的不说,光是服从性和胆魄,就不是其余人能比的。
  这样的方法不只是能提高地方小吏的水准,还能同时拉拢大魏将士们的心,皇帝给你极高的待遇,退伍后还给你安排工作,让你到地方当吏,这也算是仁政了。
  曹髦觉得诸葛诞说的很好,就让张华在一旁将这记录下来。
  王肃在随后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考核的项目要按着不同的级别来设定难度,地方在补充官员的地方,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来设立单独的考核,通过考核的才能担任官吏。”
  群臣仿佛被打开了什么,忽然间,众人都开始说起了自己的想法,一时间,众臣似乎忘记了阵营,忘记了勾心斗角,每个人都在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是坐在上位的曹髦都没有发现。
  只有站在一旁负责记录的张华,方才注意到了这令人激动的画面。
  时日仿佛倒退了数十年。
  大魏又回到了那个曹操坐在上位,能臣们在两侧出谋划策,一同来解决天下大事的年代。
  大魏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氛围了,在过往里,群臣只是在争吵,彼此拖后腿,争权夺利,很久没有为了同一件政务而齐心协力过。
  钟会非常的享受这种氛围,他最是激动,先跟诸葛诞辩论以士卒们担任小吏的利害。
  随即他又跟王肃商谈起具体的考核内容,再商谈该不该制定主考课和专项考课。
  最后他又跟郑袤争吵,在如何提升官员道德水准的问题上争执不休。
  甚至连隐形人郑冲,此刻都没能躲过去。
  曹髦笑着说道:“郑公啊,您在群臣里的名望最高,这为天下官吏制定治政书的事情,应当是您来负责,应该给予他们一个规范,一个可以效仿的东西。”
  “让他们按着这书来操办,能避免很多过错的发生。”
  郑冲有些迟疑,他本来是不想开口的,可这里的氛围似乎也感染了他。
  这位长期透明的尚书令,支支吾吾的说道:“陛下身边有诸多的名士,天下的士人们都很仰慕他们。”
  “若是能带动他们,让他们写文章来训斥那些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挑选几个不作为,做了错事的官吏来公开写文批判,再挑选几个有作为,附和规范的官吏来写文夸赞,会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呢?”
  “有道理啊!”
  钟会更加激动了,“就如点评天下人物那般,让他们来称赞做的好的,辱骂做的不好的,以此来带动天下的士人,让他们效仿!”
  张华抿了抿嘴,再次提笔记录了起来。
  连司空都开始开口参与了。
  王昶坐在曹髦的身边,认真的听着众人的商谈,看到自己的政略被他们如此重视,还从中引申出了那么多的好东西。
  这让王昶非常的激动,这才是庙堂!这才是治理天下的姿态啊!!
  他侧过头来,看到坐在上位的曹髦,他的神色是那般的认真,时而皱眉,时而发笑,时而点头,全身心的投入。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色都已经泛黑。
  忽然,东堂内沉寂了。
  群臣仿佛这才走出了方才的氛围里,想起方才所商谈的大事,他们面面相觑。
  可曹髦却不会让东堂冷场,他笑着说道:“朕来到洛阳后许久,却从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诸公今日的商谈,乃是治理天下的重要方略。”
  “这才是要中兴国家,匡扶社稷的庙堂该有的样子啊。”
  “诸公!天下事在我们,不可负之!”
  群臣随即站起身来,行礼称是。
  他们在这一天想出了很多的政略,甚至连往日里所不敢说的话都给说了出来。
  明日开始,他们就要正式来操办这些大事。
  就如曹髦所说的。
  治理天下的大业,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到了这个时间,群臣不可能在皇宫内留宿,纷纷告别离开,只有钟会留了下来。
  当众人离开之后,钟会方才忍不住说道:“恭贺陛下亲政!”
  曹髦笑着摇头,“难道以往就不算是亲政吗?”
  钟会感慨道:“哪怕是在大将军在世的时候,群臣也不曾如此齐心商谈大事,都是为了自己而谋利,今日我方才得知,纵然大将军,也远不如陛下!”
  “陛下,蜀主昏庸,吴主不得政,这难道不是我大魏的天命吗?”
  曹髦这些时日里一直负责吹捧麾下大臣,给他们捧哏,这还是钟会第一次主动来吹捧他,嗯,这种感觉也是挺不错的,难怪他们都喜欢被吹捧呢。
  “陛下,只是该如何让群臣都接受这件事呢?”
  钟会又说起了庙堂内的阻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3页  当前第3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7/8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衣冠不南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