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冷冻治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组织冰球周边达-50c为相对可靠的致死温度。
可对于人体的大脑来说,这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当肿瘤形成冰球并与组织温度达到平衡时。
其冰球的周围温度肯定在0c以上,这样的温度不可能杀死肿瘤细胞。
所以在临床应对肿瘤实施多点重叠冷冻才能杀伤更大范围的肿瘤细胞。
“患者胶质瘤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间无明显界限,一会的时候,要小心再小心。”
“明白。”
此时的程潇潇,都不敢大口呼吸。
生怕手中的器材发生细微的抖动。
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
这一次的手术,冷冻范围大。
还需要把破碎死亡的肿瘤碎片被吸收后成为灭活抗原,激活体内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些,都是手术前所要考虑到的。
为此,陆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陆晨,患者脑膜瘤的血供丰富,大部分由颈外、颈内动脉双重供血。”
“我之前分析过,这一次的瘤子,倒是与血管瘤比较相似,这也是为什么,患者的肿瘤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如果开颅手术的话,患者的出血量难以控制,甚至会出现止不住血的情况发生。
毕竟患者颅内的情况因为三次的手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有些地方已经因为受到了压迫,导致了颅内结构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陆晨不赞成先做开颅手术的原因所在。
“陆晨,是不是需要先做介入栓塞治疗?”
“暂时不用,还没有到这么糟糕的地步。”
程潇潇想着是不是先给患者做介入栓塞治疗,这样一会在冷冻的情况下,至少可以避免大出血的可能。
不过,在陆晨衡量下来,本来就是冷冻切除手术,这种情况下,本就在两者之间选择。
现在看来的话,不需要介入栓塞治疗,应该可以通过氩氦刀冷冻技术,进行有效切除。
对于陆晨的判断,程潇潇自然没有疑虑。
毕竟陆晨才是主刀,而且相对于氩氦刀冷冻的技术,陆晨自然是更有发言权。
“开始冰冻。”
“好。”
在冷冻后切除时,瘤体中的血液已经冻结凝固,瘤体边缘小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闭塞。
果然,陆晨的判断是对的。
经过氩氦刀冷冻的技术,患者血管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不使用入栓塞治疗,患者也不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术中出血很少,使手术变得较为容易,大大减少了手术的风险。
“陆晨,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不懂就问,这算是程潇潇最大的优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最新的术式。
在这一点上,程潇潇自然让人放心。
“对于中小型、占位效应不明显的颅内肿瘤,可以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经皮钻颅,将氩氦刀插入瘤体中心实施冷冻。”
“所以?”
“这种方法损伤小,但对于较大型、占位明显、不规则形状的肿瘤,我们主张采用开颅、直视下冷冻并予切除的方法。”
“可是,我们没有采取开颅。”
“问题就在这里,所以需要在手术之前,就有全面的判断,患者目前的情况,是一开始手术之前,就已经研判过的,要不然的话,我也不会不支持介入栓塞治疗。”
“所以,你难不成是想要告诉我,这完全是靠主刀自己的经验?”
“回答正确。”
程潇潇:(ˉ▽ˉ;)...
很好,陆晨,你变了啊!
只不过,陆晨这话还真没有乱说。
的确,这是要通过主刀医生以自己经验才能得出的判断。
这一点,就是依靠的经验。
第939章 陆晨要掏空胶质瘤?
“可以进行切除。”
“切除。”
陆晨此刻操控着氩氦刀,对患者暴露在功能区外的胶质瘤,进行了切除。
过程还算是顺利,就像是陆晨判断的那样,术中并没有发生过度出血的情况。
算是完美控制住了出血。
第一步可以说非常成功。
“准备进行微创手术。”
“明白。”
打铁要趁热。
一般的医院,这种情况下的开颅手术都不敢做,更不要说是来做微创了。
对于国内来说,这样的手术,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陆晨所要挑战的,就是这种不可能。
陆晨此刻在术中利用核磁监测及5-ALA荧光引导下进行微创镜内手术。
不得不说,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而程潇潇在一旁进行配合。
只能说,这样的手术,对于主刀和医助来说,每一步都是危险重重。
程潇潇此刻在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神经导航的帮助下,完美避开了患者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
“达到相关位置。”
“明白。”
“陆晨,你准备怎么做?”
对于这台手术来说。
直到切除了暴露在外的胶质瘤之后,才发现情况的特殊性。
患者的情况格外的复杂。
侵润的肿瘤不小,甚至出现了过度融合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开颅显微手术,都无法彻底解决这样的情况。
一般手术做到这种程度,主刀医生只能无奈选择放弃。
就算是程潇潇,在面对患者目前的情况,也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不是说术前的检查不够。
而是就算做了详细的术前检查,也很难发现这种侵润的情况。
“再难也要做下去。”
陆晨沉吟了半晌,决定继续手术。
程潇潇心里也明白,患者只有这样一次机会。
对于患者来说,这一次手术失败了,那就只能等死。
而且,速度会非常的快。
现在只算是切除了六成的瘤体。
而多余的瘤体,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复发,甚至要超过现在的大小。
如果继续浸润生长,就像是陆晨判断的那样,患者的生存期,不会超过20天。
“很麻烦,非常麻烦。”
就算是吴浩这种吊儿郎当的个性,现在也板着脸,手术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解决目前的问题,实在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
“掏空。”
“嘶。。。境内微创掏空?陆晨,这是不是有些。。。”
陆晨的意思,程潇潇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过来。
陆晨是想要掏空肿瘤内部。
这的确也算是一种方法。
可是,这对于主刀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一些。
陆晨想要掏空肿瘤内部,只留下薄薄的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