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进行干细胞采集,通过干细胞采集分离机采集干细胞。
这些,无疑都在增加患者的痛苦。
幸好艾森教授时时刻刻陪在患者的身边,虽然无法接触,可是对于精神层次来说,给了患者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陆副院长,患者情况出现了反复。”
“选择减低剂量的Ara-c\/bU\/FLU\/me-ccUN+AtG方案预处理方案。”
“好的,明白了。”
在第五天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小小的问题,不过好在有完善的处理方案,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度过。
7天时间内,先后回输供者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第三方脐血。
而这段时间内,陆晨也没有离开过医院,甚至于吃喝都在医院内解决。
这种工作方式,让程潇潇都为其担心不已。
幸好是陆晨足够年轻,要不然的话,还真不一定能熬得住。
经过了7天煎熬,患者终于是度过了最痛苦的阶段。
进入观察期后,患者还需要坚持约20天左右的时间。
即造血干细胞功能恢复即可转入普通病房进入一年左右的观察期。
“陆副院长,患者情况良好,移植后+16 天评估骨髓形态缓解,残留阴性。”
“继续观察。”
陆晨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患者已经度过了急性排斥期。
不过现在看来,患者的接受程度良好。
艾森教授的脸上,也出现了喜色。
将近20多天的时间,陆晨这也是第一次走出了上中心。
至于首次生物型人工肝脏的移植热度,还没有完全散去。
手术的视频也已经被公布了出来。
第664章 人满为患的肝胆外科
“老大,你终于从血液科修炼出来了啊!”
这段时间没见陆晨,吴浩显得无比的激动,倒是把陆晨给吓了一跳。
陆晨:(ˉ▽ˉ;)...
什么叫自己从血液科修炼出来了?自己怎么就听不懂呢。
“老大,虽然我承认你很帅,不过,你也要好好打扮一下自己吧,你看看你自己。。。”
吴浩上上下下打量着陆晨,啧啧,简直是。。。
“闭嘴。”
结果,陆晨还没有开口,就被程潇潇给怼了回去。
这。。。陆晨很想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每个人的神色,都有些不对?
“医院最近多了一些生面孔。”
回神外的这一路上,陆晨发现了不少的生面孔,就想要问问,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按理说,今年已经没有了规培的名额才对。
“老大,你还不知道?”
吴浩的神情则是有些奇怪。
“知道什么?”
“这些人,都是为了生物型肝脏移植手术来的。”
“嗯?!”
好吧,陆晨更是有些懵逼了,自己这个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竟然都不知道?
“应该是你太忙了,欧阳处长没有找你。”
这段时间,国内的三甲医院都像是打了兴奋剂一般,把肝胆外科的专家一股脑派到了上中心。
这。。。
就连吴院长为此也是头疼不已。
自从公布了生物型人工肝脏置换手术之后,引起了空前的反响。
就像是汪主任说的那样,这台手术,除了陆副院长以外,国内真的就没有人能够做的下来。
一开始的时候,众人还是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可是当看到了手术的全部过程之后。
众人算是明白了,汪主任这根本就没有胡说,而是还尽量给国内的专家留下了颜面。
所以,现在这情况,是组团来刷“boSS”的节奏啊。
“院长已经答应了?”
“这。。。不答应也不行啊,国内拔尖的三甲医院,都提出了请求。”
吴浩也是一脸无奈,上中心总不能一枝独秀吧。
再说了,如果只有老大能做这样的手术,还不把老大给忙死。
“陆晨,最近多了不少急需肝移植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等不到肝源的。”
程潇潇也是一脸无奈地说道。
如今的肝胆外科,可以说是人满为患。
甚至于,有些挂不上肝胆外科号的患者,竟然病急乱投医,就连程潇潇的门诊,都会遇到肝胆外科的患者。
这。。。神外和肝胆外科的区别有多大。
难道这些患者心里没有逼数的吗?
可关键实在是没有办法。
毕竟对于患者来说,这是自己最后的希望。
在明确等不到肝源的情况下,这或许就是患者活下去的唯一机会。
谁也不想错过。
“所以,患者都收下来了?”
“大佬,你要不去肝胆外科的病房去转转,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
吴浩有幸去了一次,这。。。实在是令人开眼了啊。
就连走廊里,都放满了病床。
“老大,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汪主任为数不多的头发,都已经掉光了。”
陆晨:(ˉ▽ˉ;)...
好吧,汪主任有多么珍惜自己的头发,陆晨可是看在眼里的。
这可以说是汪主任最后的倔强了。
“老大,汪主任这段时间,可是一天来咱们办公室三趟。”
这句话刚说出口,陆晨就有了一丝不太好的预感。
“陆副院长,真的是陆副院长,我老汪终于是等到你了!”
这。。。
陆晨很想要问问,吴浩,你这嘴是不是开过光了?
吴浩:(ˉ▽ˉ;)...
看着一脸痛苦之色的汪主任,陆晨嘴角一阵微微地抽动。
“陆副院长,你一定要救救我们肝胆外科啊,我现在被逼的,都回不了自己的办公室了。”
说到这里,汪主任也是一阵心惊。
每天,都有无数的患者家属堵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
可不管自己怎么解释,都是徒劳的。
患者家属的心情,汪主任自然是知道的。
可问题是,此时的生物型人工肝脏,只是在临床阶段,根本无法支持正规治疗。
可患者不管这些啊,在看到了新闻之后,一股脑从全国各地都来到了上中心。
毕竟韩教授的例子就摆在自己的眼前。
“难道你没有告诉他们,生物型人工肝脏还处于临床阶段?”
“说了啊,但是没用。”
陆晨:(ˉ▽ˉ;)...
“陆副院长,该说的我都说了,可是,他们已经是把这看作了最后的希望。”
不管自己说什么,这些患者都要求住院。
要知道,在生物型人工肝脏移植术之前,上中心的肝胆外科住院率只有百分之50左右。
有一半的病房都空着。
可是,在新闻报道出来的第二天,肝胆外科的病房就已经被填满了。
这还是在只收重症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