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分节阅读_第749节
小说作者:屋外风吹凉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78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59:29
  敬主任接给隋老,隋老也觉得有趣,平复了下心情后笑道:“这是仿诸葛故智嘛,不过诸葛有三个,李医生只留了一个。”
  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一个纸条,展开一看,隋老脸色凝固……
  敬狄仁和梅长宁两人心都抓起来了,迫切想知道那张纸条上写了什么,然而隋老却将纸条重新装回锦囊中,亲自交还给了秦大雪。
  沉吟了好一阵后,隋老缓缓道了声:“好。”
  敬狄仁和梅长宁两人面色骤变。
  ……
  “听说了么,黄老师一家三口吃了耗子药死了!”
  “哎哟!!什么时候的事啊?老天爷啊!”
  鞍钢大白楼内,两个中年妇女低声交谈道。
  大白楼是鞍钢的生产指挥中心,机关大楼,早在三十年代,曾是鬼子昭和制钢所在鞍山的总部,也是国谠盘踞在鞍山的最后一个据点,见证了鞍山六十年的沧桑变化。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无论怎么夸赞鞍钢过去的辉煌都不为过。
  如果说共和国的钢铁行业是一个大家庭,那么鞍钢,就是这个家庭的母亲。
  鞍钢先后援建了全国三十多家钢铁企业,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十二点五万余钢铁建设人才。
  即使二十年后,在全国的钢铁企业内,也常能听到熟悉的鞍钢口音……
  但是,这样一家有共和国长子之美誉的企业,也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从去年九七年到现在,已经超过三万人下岗,就这,还远不是尽头……
  在过去,像这样的工厂,都是从生、托、学、婚、老、病、死、埋一条龙管到底的,连结婚都多是内部婚姻。
  在全国绝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像鞍钢这样有钱的企业,组织优秀员工去北戴河旅游都是常有的事。
  夏天发冰棍、裙子,冬天发棉袄、带鱼,都不叫事。
  越是福利完善的发达国家,存钱的人也越少,一个道理。
  这样丰厚堪比发达国家的福利待遇下,很少有人会去存钱。
  然而当年过的越好,当下这一年,过的也就越艰难……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只有不停的裁人,裁人,裁人……
  可就算如此,谁也没想到,在报纸上看到下岗工人喝农药的事,居然会发生在身边,居然会发生在鞍钢!
  “黄老师多好的老师啊,语文教的真好,他写的范文,我都喜欢看,原本也是厂子弟,读书的时候多少人喜欢他。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一家三口啊……老天爷啊!”
  女干事脸都白了,满脸的心痛和不忍。
  另一人同样不忍心,抹泪叹息道:“谁说不是呢?他儿子磊磊和我儿子一个班,还到我们家来玩儿过,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还那么聪明。听说是磊磊过生日想吃肉,黄老师实在没辙了,跑去菜市场,偷了一小块。你想啊,他那样的人,干这种事,不比上刀山火海还艰难?人家早发现他不对劲了。
  那个摊主也可气,吓唬走就是了,非得又打又骂,各种羞辱作践,还泼了一盆洗猪大肠的脏水,黄老师哪受得了这个?找人把他优秀教师得的钢笔卖了几块钱,买了耗子药,剩下的钱买了棵白菜白面,包了顿饺子,一家三口走的干净。
  你说说,这种事在报纸上看到几回了,平时看着虽然也心酸,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可真真发生在身边,哎哟,可真受不了。”
  两个妇女干部正在抹眼泪,办公桌上电话响起,一人接起电话沙哑着嗓子道:“我是黄秀梅……哦,赵厂长,您有事您说。开全厂大会……今天?!这怎么来得及……招工的?!还是大量招工?!好好好,我立刻通知,马上通知!!”
  挂了电话后,黄秀梅对面的女干部惊奇道:“大量招工?咱们厂?”
  窗户外面迷迷蒙蒙的,看着都让人觉得暮气和沮丧,不像是有转机的样子。
  况且现在不是一家两家这样,全国上下都这样,哪还有工开?
  黄秀梅却不管这么多,起身咬牙道:“管他什么厂,只要招人,能发工资,扫马路捡垃圾都成!走,现在去广播站,反复广播!”
  ……
  这样的国有工厂,六十多年的生命里,规章流程早已成熟。
  即便是紧急召开工厂会议,三个小时也将数万人召集在大操场上。
  井井有条,即使是下岗工人。
  主席台上,老厂长赵有志没有废话,对着话筒大声道:“同志们,咱们长话短说,就一句话:上级部门,没有忘记咱们鞍钢,给咱们工人找到出路了!!”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老工人们没有不熟悉老厂长做派的,光看他怒吼的语调,那就代表着有戏,代表着有希望!
  赵有志果然没有长篇大论,指着身旁的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道:“这位是中枢给咱们请来解决困难的大救星,是港岛大唐集团的董事长,大唐钢铁咱们都不陌生,就是人家的。今天,他来……他来接你们了。”
  底下都是中国最好的钢铁工人,是鞍钢最好的骨肉,如今要亲自送走他们,老厂长心如刀绞。
  可是,他也高兴,不用亲眼看到曾经为工厂,为国家做出那么多贡献的工人们,吃那样的苦,遭那样的罪。
  为了一块肉……
  李幸站起身来,拿着话筒笑道:“我虽然是港岛商人,但说起来,我也是工厂子弟,还是钢铁工厂子弟。我父亲原先是京城红星轧钢厂的厂医生,我清晰的记得幼时的启蒙歌曲,第一首是《我的祖国》,第二首就是《咱们工人有力量》!今天,咱们重温一下咱们工人的歌,好不好?”也不等下面回应,就大声唱了起来:
  “咱们工人有力量
  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几乎是融入骨血源自血脉的,工人们不由自主的跟着喝唱了起来。
  这首歌,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怎么唱了,打改开之后……
  “每天每日工作忙
  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了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哎嘿!”
  只一小节唱完,无数工人们已经热泪盈眶!
  工人,他们是最让人骄傲,最让人羡慕的工人,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工人老大哥啊!
  看着主席台上那个挥舞着臂膀,唱的铿锵有力的年轻人,那些下岗工人们的心,颇有触动。
  或许,跟着这个人干,真的会有出路吧。
  一曲唱罢,李幸带头鼓掌,然后笑道:“不来虚的,我开门见山的问:鞍钢的爷们儿,怕累么?”
  这话简直像挑衅,激怒了无数鞍钢人:“怕累?鞍钢人怎么会怕累?!”
  李幸笑道:“那……怕死么?”
  激动的情绪稍减,一群人疑惑的看向他。
  李幸道:“实不相瞒,大唐将要开展海外业务。需要大量人手,特别是钢铁工人。但是,海外毕竟不是我们的祖国,现在外面的情况也算不上稳定,甚至可能发生战争,我实话实说,很有可能会出现伤亡。
  不强求,但是不怕埋骨他乡的爷们儿,愿意去海外工作的,可以拿高薪。鞍钢工人的平均工资是六百块,去海外的,基础工人的月薪是一千八,三倍工资。会先发半年工资,安顿好家里的老婆孩子。干的好的,年底还有年终奖。
  我可以保证,一家人只要一个去外面工作,养活全家绰绰有余!”
  半年工资,就是一万块啊!
  这对那些下岗了一年多的下岗工人来说,是一笔做梦都不敢想的巨款!
  有了这笔钱,老人看病吃药的钱就有了,孩子读书上学买衣服的钱就有了,全家人吃喝拉撒的钱也都有了。
  过去从未发愁的事,这一年多来,却压垮了无数家庭。
  “那要是死了呢?”
  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大声问道。
  李幸道:“若是因工牺牲的,发三万块安家钱,除此之外,供养孩子读书、生活,一直到参加工作。”
  “真的?!你可别骗人!”
  男人喊的有些凌厉。
  主席台上不少人眉头都皱了起来,担心冲撞了贵客。
  李幸笑道:“全部写在合同上,大唐从进入内地以来,绝对遵守内地的一切法律规章。”
  赵有志呵斥道:“杜启海,睁开你的眼睛看看,今天出面的都有谁,连王省都出面了,人家还会赖账?”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董,有多危险?真要出很多人命,那这个活儿真没法接,给再多钱也不行。”
  几个陪同前来的官脸色不大好看,一人道:“老赵,你这就多心了,是去搞建设,又不是去打仗,怎么可能出很多人命?你别吓的工人们都不敢去了。”
  这么多下岗工人,工人自己不好过,负责安置他们的官员们,同样不好过。
  如今能有这么好的去处,解决这么大的问题,几个官恐怕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要是被赵有志挡回去,他们绝对翻脸。
  李幸摇头道:“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会怎样。只能说,肯定不是去参加战争。”
  几个官员都沉默了,心里有些怪这个年轻人不会办事,经验太浅,这么大的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办起来的……
  倒是下面的杜启海大声道:“只要肯给钱,就算是打仗,老子也豁出去了!吃枪子死了还有三万块补偿,还有钱供孩子读书生活到工作,总比吃老鼠药全家死干净了强!是要签合同?我今天就签,签了发半年工资?”
  李幸点头道:“对,今天就发。”
  几个助理将手里提的皮箱打开,然后将里面满满当当的人民币倒了出来,堆积在一起,如同一座小山……
  全厂人看着杜启海大踏步上前,身形简直有些悲壮,好似拿钱去赴死一般,签字,领钱。
  李幸笑着宽慰道:“这位大哥,也别太担心,因为不仅你们要去,我的家人也会过去,我弟弟妹妹现在已经在那边了,他们才是负责第一线直面危险的活计。所以你不是去卖命,是去工作,我们是一起去奋斗,去开疆拓土!我们的命,是一个价。如果情况顺利的话,你明年过年很有可能满载而归,然后带着全家人过去享福。因为那里,只要肯努力,就能挣到钱,有无数机会!”
  杜启海看着李幸重重点了点头,话虽听着提起,可也没怎么当真。
  这么多钱,摆明了就是卖命钱。
  但即使是卖命钱,他也认了。
  有了第一个,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李先生,请一定要善待我们的工人,是我赵有志无能,对不起他们啊。”
  老厂长赵有志被这一幕刺激的老泪纵横,看着李幸哀求道。
  当了一辈子的硬汉,临了为了这些最可爱的工人,向一个年轻资本家低头。
  连省里一起过来的几个官员,见此都为之动容。
  “赵厂长,是好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4页  当前第7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9/8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