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屋外风吹凉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78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59:29
  可是,这个百般疼爱的长子,还是走了。
  看着不住痛苦哀嚎的刘海中,除了许大茂那孙子乐的眉飞色舞,连聋老太太都站在门口叹息了声:“父母不慈,儿女不孝啊。”
  易中海和中院、前院住户听到动静赶过来看到刘海中这个样子也都吓了一跳,易中海上前问道:“老刘,这是怎么了?”
  刘海中却是脸色忽地涨的满脸通红,摇了摇,倒向一边。
  易中海一把抱住,大声叫道:“老刘!老刘!”然后转头叫道:“源子,源子!快来看看……”
  众人让出的道路,李源走了过来,先并指放在刘海中脖颈侧,听了听脉搏,确定不是脑溢血后放下心来,然后抬高下颌掐住人中,几分钟后,刘海中醒了过来……
  眼神茫然的四周看了圈后,才想起发生了何事,嚎啕大哭了起来……
  李源微微摇头,四合院再无刘光齐。
  他终究还是没有改变什么……
  ……


第121章 一百万口压水井,我李源功德无量!!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四九城进入了寒冬。
  刘光齐走了,和妻子去了食家庄。
  尽管刘海中后来不断的托关系找领导,可终究无法将他的大儿子再调回来。
  从那天起,刘海中老了许多,也狠了许多。
  四合院内常常听到他把两个小儿子打的吱哇鬼叫……
  但日子终究还是得过,李源认真的活好每天,除了不断充实进步外,也留意着这个时代的变化……
  十二月十号,傍晚。
  东棉花胡同,宋家。
  李源和娄晓娥到王亚梅家做客,因为宋局请客。
  李源在宋家已经很自在了,空手而来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吃起宋家的苹果嘎嘣脆。
  娄晓娥和李雪梅也熟了,眉开眼笑道:“雪梅姐,刚我们在胡同口看到了一帮西疆女孩子,长的可真漂亮!”
  李雪梅笑道:“那是中戏西疆班的学生。”
  娄晓娥惊喜道:“对哦,我都没留意,中戏在你们胡同!”
  中戏就在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三十九号。
  李雪梅笑道:“都是俊男美女!不过在你们家面前也不算什么了,你们两口子都好看……”
  娄晓娥嘻嘻一笑,回头看了眼李源,问道:“你去没去过中戏?”
  李源纳闷道:“我去那干吗?”
  挨枪子儿吗?
  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后,现在都是从省及各军区挑选上来上学培训的,还都是干部。
  即便如此背景,几年后也全部发配到下面去了……
  他哪敢招惹。
  娄晓娥很是满意,回头问李雪梅道:“雪梅姐,您瞧见过大明星了没有?”
  李雪梅笑道:“郭兰英算不算?”
  娄晓娥“哇”了声,惊喜道:“当然算了!”
  郭兰英这时已是家喻户晓,在《上甘岭》中唱了《我的祖国》,感动了亿万国人。
  李源坐一旁心里盘算着,虽然有地利之便,但八三年之前基本上不敢乱来,敢乱来的都被拉去打靶了……
  所以就算他敢起贼心,试图找个十八岁的小女朋友,也得四十五岁以后了……
  四十五岁……emmm,也算年富力强?
  这么想来,一定要好好保养身体啊!
  搜罗药材的大业,一天也不能停啊!
  “又在想什么坏事呢?”
  正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忽地耳边传来笑问声。
  李源转头看去,就见王亚梅端着一盘梨进来,都走跟前了打量着他。
  李源叫屈道:“王姨,我的名声不知道有多好!现在外面有好事之徒,都管我叫城东呼保义,南锣鼓巷的及时雨哥哥。我好事做尽,哪就想坏事了?”
  王亚梅撑不住笑了起来,拍了李源一巴掌,道:“一天就知道瞎咧咧!你说说你,搭理那些青皮混子干啥?”
  李源乐呵道:“来的都是病患嘛,而且多是他们老娘领上门的……也不知怎么回事,最近半月青皮混混越来越多,打架斗殴的事也越来越常见。咱们这边还好,前门外和东直门外,好家伙,大白天都能看到一群人拿着叉子捅人……”
  “马上就要收拾他们了,你老实点,不要跟他们有什么纠缠。”
  王亚梅严肃说道。
  李源点头笑道:“嗐,我和他们能有什么纠缠,我就一大夫……再说,我就看一些小毛病,大的刀伤什么的,我都直接让送去医院,跟他们说,中医治不了这个。”
  李雪梅来了兴趣,问道:“那到底能不能治?”
  李源笑道:“非得治的话,也能治。两千年前中医老祖宗华佗就能刮骨疗伤了,我们干点缝合什么的也不难。但这么大的伤口,都涉及到案子了,我哪能接手?我要这么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别说黑脸包公宋叔了,连我亲姨王姨也得拾掇我啊!”
  “吁~~”
  李雪梅取笑道:“你这个小马屁精!”
  娄晓娥也“鹅鹅鹅”笑个不停。
  王亚梅却很满意,帮衬说话道:“这哪里叫马屁?源子淘气归淘气,可办事就是有原则!这些梨等晚会儿走的时候带走,拿去给你母亲、嫂子她们吃。一直忙,也没时间去看看,她们怎么样了?”
  李源笑道:“好着呢!月子坐的好,孩子也结实。”
  王亚梅道:“粮食还够吗?”
  李源小得意道:“我早先就准备了不少,存地窖里了,这回刚好够用!”
  李雪梅惊叹道:“你天天带着媳妇儿啃窝头,还存下粮食了?”
  王亚梅责备的看了儿媳妇一眼:挑事儿呢在这?
  婆婆媳妇间麻烦还少么?
  还好,娄晓娥只是嘻嘻笑,李源则笑道:“有情饮水饱,再说每个礼拜她还能回娘家大吃一顿,平时吃差点就吃差点吧。现在好多农村连杂粮窝头都吃不上了,我们已经算不差了。”
  娄晓娥有些心虚,帮着解释道:“源子十五岁那年大病一场,在炕上躺了大半年。他嫂子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奶了,把奶水挤出来放碗里热了给他喝,一大家子的好吃的都给他吃了,才算救了过来。我婆婆家里虽然穷,但人心特别齐。”
  王亚梅点头笑道:“是,你们宋叔去过你家好几回了,回来都夸你爸爸治家有方。那么大的一家子,井井有条,又不像军营里那么板正。”
  李雪梅笑道:“你宋叔要升了,你也是功臣来着。”
  李源惊喜道:“是压水井项目上面批了?”
  王亚梅、李雪梅还没出声,门外就传来宋铤粗犷响亮的声音:“批了!”
  李源等人忙起身,李源笑道:“宋叔,您这可是办了件天大的大好事啊!”
  宋铤一改往日的低沉和寡言,哈哈笑道:“你小子是夸自己还是在夸我?”
  李源高兴笑道:“当然是夸您了!压水井有多少年了,又不是我发明的。您把事情报上去,要是能大规模的打井,那可解决大问题了!”
  宋铤取下大盖帽,与娄晓娥点了点头后,看着李源道:“是啊,有了多少年了,可就是没人想得到,还是你一个学医的小郎中给想到的。冶金部已经正式立项,在华北地区推行试点,先打一万口压水井试试。如果可行,在明年春耕前后,北方八省要打出一百万口压水井来。今年到处都在炼钢,炼出的土钢没地使,现在有地方用了。”
  “一百万口?”
  李源眼睛登时明亮起来,一百万口压井,哪怕一口压井只能照顾上十亩地,那也能灌溉上一千万亩农田!
  这背后,能救活多少老百姓!
  我李源真是功德无量啊!
  虽然改变不了大人物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大的历史走向……
  但总比他穿越一遭,眼睁睁的看着同胞罹难而无能为力的强。
  有了这份贡献,他良心也算能安了。
  啧了声,李源有些不知足道:“其实一百万口压水井也只能是缓解一小部分……当然,总比没有强。”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打有压水井,所以一百万口压水井听起来不少,真正分散在祖国大地上,也就那么回事。
  后世的百姓很难想象,五十年代的农村,居然大都靠天吃饭……
  几乎没有多少打水井抽取地下水浇灌田地的概念。
  一来打井艰难,二来要是靠原始的木桶一桶水一桶水的提水浇地,累死也浇不完二分地……
  但压水井要强的多,可以通过杠杆加压,利用负压源源不断的将地下水汲取上来。
  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干,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干。
  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按当下的劳动热情,一口压水井打好后,估计基本上二十四小时不大会停歇了。
  宋铤哈哈笑道:“你小子,口气比老子还大!要是效果真有那么好,自然就不是一百万口的事了。到时候,也不用再用冶金部来推进,下面各省自发的就开始了。”
  李源惋惜道:“说到底,也只能保证不绝收,毕竟是人力抽水,难以大水漫灌。”
  越是大旱天气,庄稼越缺水,正常来说应该把地浇灌透了庄稼生长的才好。
  但压水井显然做不到这一步,顶多尽量让庄稼不会旱死,产量铁定还要受很大的影响,减产不少……
  王亚梅却高兴道:“可以了可以了!也不看看下面都旱成什么样了。现在只要能保证不绝收,就是天大的功劳!四九城的粮食都缺成这样,更何况其他地方……源子,明年如果压水井真的顶大用了,你宋叔叔可不会昧下你的功劳……”
  “别别别!”
  李源乐呵呵的一迭声道:“千万别!王姨,我不来虚的。我才二十岁,就已经是行政二十二级四级办事员了,明年再考评一次,就是三级办事员了。我一大夫,要那么高的级别干吗?真想当官,就不报考中医了。
  而且,别人不知道,您二位还不知道啊,我就灵机一动想到了个主意,其他一点功劳也没有。
  真的,这件事宋叔您想怎么安排都行,就是别把我提溜出去。
  我就想安安稳稳的给百姓看病,当一名人民的好大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4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8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