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修复师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打眼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4.2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56:05
  “敬叔,您就饶了我吧,肚子里的那点货,可都被您给掏空了。”
  苏小凡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说古代字画的作者,他还能猜一猜,毕竟就那些人,但笔筒实在是太小众了,很多都是出自匠人之手,连名家都称不上。
  “那我来给你说说吧。”
  敬时珍开口说道:“虽然没有落款,但如果我没看错的吧,这笔筒应该是出自明末陈子升之手。
  陈子升曾经雕过一件兰亭序牙雕笔筒,工艺十分精湛,而且陈子升此人很有骨气,明末清初的时候在文人中极具盛名。
  目前知道的陈子升的笔筒作品,就只有那件牙雕笔筒,而这一件则是他的第二个笔筒作品,意义十分深远……”
  敬时珍从几方面论证了这件黄花梨笔筒的来历,首先是这个笔筒雕刻的风格,和那件镌刻了兰亭序牙雕的笔筒十分相似。
  再有就是陈子升本身是琼省人,他有条件得到这种黄花梨的老树根,只是不知道数百年之后,这件黄花梨笔筒是如何流落到燕京古玩市场的。
  “敬叔,那这个笔筒能值多少钱?”
  苏小凡开口问道,以他现在的身家,还玩不起收藏,充其量只是古董的流通搬运者,嗯,说简单点,就是个摆地摊卖古玩的小商贩。
  “陈子升在历史上的评价颇高,明灭之后,不为满清皇朝效力,至死都过着贫寒的生活,他的东西上拍的话,很多人都会认可的。”
  敬时珍想了一下,说道:“前几年香江拍了一件玉山房明末清初黄花梨葵花式笔筒,当时拍了两百万左右,但那个笔筒,雕花十分的简单,雕工远不及你这一件……”
  敬时珍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按照我的估算,如果你这件笔筒上拍的话,不会低于三百万,如果遇到喜爱的,能拍到五百万以上!”
  敬时珍刚才之所以说苏小凡捡了本年度最大的漏,原因就在于此,一百五十块钱买的物件,上拍就能卖到三四百万,这可是上万倍的利润,对于古玩市场相对成熟的今天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是经常会发生的。
  那会的人也就刚刚能吃饱饭,哪有人去收藏古玩,名人字画都当成废纸来卖,黄花梨桌椅五块钱一张,时至今日,国内的一些大收藏家包括敬时珍自己在内,都是那个时代的受益者。
  “最低三百万,高了能卖到五百万?”
  苏小凡听得目瞪口呆,自己这真的是一波肥啊,原本口袋里就剩下十来万了,现在一下子竟然就多了几百万,当然,那得把笔筒卖掉才行。
  “您姓苏是吧?”
  就在苏小凡琢磨着五百万怎么花的时候,旁边响起了个声音,“这笔筒我挺喜欢的,这样吧,我出价四百万,不知道您愿不愿意转手?”
  “您是?”
  苏小凡循声望去,看到了那个坐在沙发上的中年人。
  “我姓童,童东杰,经营着一家旅游文化公司,您这笔筒比较罕见,我想入手收藏,不知道小苏您的意思怎么样?”
  中年人虽然是对苏小凡说着话,眼睛却是瞄向了敬时珍。
  “敬叔,您看?”
  苏小凡也是看向敬时珍,这里是敬时珍的静心堂,他们两人如果进行交易的话,就有些喧宾夺主了。
  “小童,我的规矩你应该知道。”
  敬时珍脸色看不出喜怒,只是对那人说道:“由我鉴定的物件,又是在静心堂成交的,我要收取成交价的百分之二十,这笔钱应该是小童你来出,至于税费你们俩自己商量怎么出。”
  “敬叔,规矩我懂,四百万是小苏的,八十万是静心堂的,所有的税费都由我来负责,您看怎么样?”中年人态度恭谨的说道。
  “这静心堂的钱赚的真容易啊。”
  听到敬时珍和童东杰的对话,一旁的苏小凡却是咂舌不已,一分钱不出,只做个鉴定,就收了八十万,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东西不是我的,卖不卖要看小苏的意思。”
  敬时珍对童东杰似乎不太感冒,言语间不太像是对待客人的态度。
  “敬叔,既然这位童先生那么喜欢,我就让给他了。”
  苏小凡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就下了决定,这玩意如果上拍,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掉,四百万不算少了,钱到了手上才是自己的。
  “那行,我让人准备合同,你们等下签了,签完打款。”
  敬叔招了招手,叫来了个工作人员交代了几句,这样的合同在店里都有现成的电子模板,改动一下就可以用了。
  当然,敬叔那八十万也不是白收的,他得作为中间人作保,以后物件要是出了问题,别人不会找苏小凡,而是会找到静心堂。
  所以在准备合同的同时,又有人拿了数码相机过来,从不同角度给那笔筒拍起了照片。
  店里就有数码照片的冲洗设备,在冲洗出来之后,要双方签字按手印的,这也是静心堂防止别人以假换真,来找后账的手段之一。
  静心堂古玩交易有着自己的一套流程,而且专门有人负责,也就是十分钟左右,交易前的资料就都准备好了。
  苏小凡和童东杰分别在合同还有照片上签了字,童东杰出去叫了一个手下进来,按照合同上苏小凡留的银行账户,现场就给苏小凡转了款。
  仅是现场交易,童东杰就花了四百八十万,这还不算他后期要交的税费,总价肯定是在五百万以上了。
  这也让苏小凡见识了有钱人是怎么买古玩的。
  苏小凡在古玩市场风吹日晒口干舌燥的整天和别人磨破嘴皮子,一天也就能卖个三五百块钱。
  可是现在苏小凡在静心堂吹着空调喝着茶,这三五句话之间,就敲定了三五百万的生意,同样是做买卖,但这差距可谓是一天一地。
  “敬叔,您看那件事,怎么说?您有时间跑一趟吗?”
  和苏小凡交易完笔筒之后,童东杰就让人将笔筒收了下去,似乎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很在意这物件。
  “有求于人?”
  苏小凡和赵正山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明白过来了。
  这个童东杰应该看出敬叔很欣赏苏小凡,于是借着笔筒的买卖,给了苏小凡一个不错的成交价,还白送给了静心堂八十万的佣金,可谓是做的面面俱到。
  “不着急,先不谈这事,小苏,你那个袋子里买的是什么?不会又捡了个漏吧?”
  敬时珍似乎不想当着苏小凡等人的面和童东杰交谈,将目光投向了苏小凡放在桌子上的另外一个袋子。


第38章 我要收回刚才说的那句话
  “是个小油碟,在一个卖瓷器碎片的摊子上收的。”
  苏小凡随口说道,脸上完全是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好像那袋子里的东西是随手可弃一般。
  又开始秀演技了,苏小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身上有不可言说的事情,做人就不能太张扬。
  而且古玩这东西分类众多、博大精深,很多人一辈子的精力也只够研究一个单项的,像敬时珍这般博学的那只是极少数人。
  尤其是杂项和瓷器,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分类,而且是两个大类,以苏小凡的年龄,绝对是不可能做到同时专精的。
  单是那个明末陈子升的黄花梨八爱笔筒看,就已经让苏小凡大出风头了。
  如果袋子里的宋定窑笔洗再是他刻意捡漏来的,恐怕第二天京城的那些收藏家们能把苏小凡给抓起来研究,看他是不是长了一双黄金瞳。
  原本苏小凡准备闷声大发财,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再想办法把那笔洗给拿出来,但现在敬时珍的手已经摸到了袋子,想躲也躲不过去了。
  所以苏小凡必须给在场的人营造出一种印象,那就是这笔洗是他无意中得来的,纯粹是因为运气好。
  “你玩的东西倒是杂,文房杂项也买,这瓷器居然你也敢入手。”
  敬时珍笑着打开了个那个袋子,因为瓷器在拍卖场上的表现,所以瓷器造假,在古玩行是最为盛行的,以现代的技术,很多人都能做到以假乱真,这里面的水是非常深的。
  当敬时珍打开袋子,看到一些碎瓷片和一个完整的瓷器放在一起的时候,不由皱起了眉头。
  “小苏,你就不知道找点东西把这瓷器给包起来?”
  敬时珍皱着眉头冲着苏小凡说道,碎瓷能和完整的瓷器放在一起吗?就是刚入门的玩家也不应该犯这样的常识错误。
  “啊?我当时随手就放袋子里了,后来就忘了。”
  苏小凡知道自己说的越是随意,别人怀疑他的可能性就越小,试想谁如果知道这碟子是个定窑笔洗,还会如此对待的。
  至于敬时珍是否能鉴别出这个定窑笔洗,苏小凡觉得可能性很大,毕竟静心堂敢打出假一赔十的招牌,那鉴定师的眼光肯定不同寻常。
  “这要真是个好东西,被刮花了怎么办?”
  敬时珍瞪了苏小凡一眼,虽然他并不觉得苏小凡随手淘来的物件能是个好东西,瓷器行当的水那可是要比杂项深得多了。
  “咦,这些碎瓷都是定窑的,你小子眼光不错。”
  敬时珍先是拿起了几个碎瓷片,仔细查看了一番,定窑白瓷有其独特的纹理,放在行家眼里还是很容易辨认的。
  “这个东西?”
  当敬时珍拿起那个定窑刻花笔洗之后,眉头不由又紧皱了起来,以他的经验,这玩意肯定不是苏小凡所说的油碟,而是个笔洗。
  行家看古玩,有时候也是凭的个感觉,就在敬时珍拿起笔洗的时候,他心中就生出一眼真的感觉。
  以往敬时珍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那物件十有八九就是真的,虽然也出过错,但却是极少。
  “你们先等一下。”
  敬时珍的面色变得凝重了起来,而且还拿出一副手套戴在了手上,同时也戴上了眼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起了那个笔洗。
  “小苏,难道你又淘了件好东西?”
  赵正山认识敬时珍二十多年,也时常找他帮忙鉴定物品,但还从来没有见敬时珍如此认真过。
  “我哪知道啊。”
  苏小凡装出一副懵圈的样子,摇头说道:“我就是在一堆碎瓷里捡到的,连那油碟和瓷片,一共花了九百多块钱。”
  “你……你这运气怎么这么好?!”
  赵正山脸上满是羡慕,他收藏古董的时间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正山也不是没捡过漏,但最大的一个漏就是他在十五年前花了五十块钱买的一枚铜钱,经过鉴定价值两万,和苏小凡今儿捡的漏根本就没法比。
  “可能是燕京好东西多吧。”苏小凡只是搓着手笑,并且一脸期待的看着正在鉴定的敬时珍。
  “我在燕京待小十年,也没淘到过这么好的东西。”苏小凡的话让赵正山只翻白眼。
  “敬叔,这油碟是什么呀?值不值钱?”看到敬时珍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苏小凡连忙凑到旁边问道。
  “什么油碟,不懂别乱说。”
  敬时珍看了苏小凡一眼,说道:“你们再坐一会,我还得鉴定下,等会出来和你们说结果。”
  拿着笔洗,敬时珍急匆匆从走进了内室,苏小凡和赵正山面面相觑,都不知道他这是干什么去了。
  “敬叔这是去用仪器鉴定了。”
  旁边的童东杰倒是知道一点,静心堂之所以名声那么响亮,多年来鉴定物品从未失过手,并不完全是靠专家的眼力,也是要搭配仪器鉴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小苏,你这运气真不错。”
  童东杰笑着说道:“我经常来静心堂,和敬叔也算熟悉,不过能让他去用仪器鉴定的物品,却是少之又少,我只见过两次,你这瓷器是第三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修复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