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09:合成系男神_分节阅读_第923节
小说作者:辛老板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5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7:48:05
  车乾:“这次造成的损失和责任,由我来承担吧.”
  周瑞撇撇嘴:“目前似乎没什么损失,就是意外出现了一个‘白泽大模型’,你还要占股不成?”
  “那倒不是.”
  周瑞微微沉思.他是真的动了将蛋蛋彻底封印,什么时候有功夫研究再拿出来的心思,但看到车乾这么坚持..
  于是叹了一口气,对蛋蛋说道:
  “来自最高权限的新指令.”
  “第一,不允许欺骗车乾,第二,不允许对车乾隐瞒任何事,第三
  “不要再让他失望了,听懂了么?”
  蛋蛋平静片刻,说道:“遵从您的指令,最高权限.”
  LED表情变成了最普通的“三条横线”。
  也不知道有几分认真,周瑞判断不出。
  他还不是很习惯,和一个智械生命用流畅的语言交流。
  ————
  之后车乾请了一天假,回到宿舍查看被“偷用”的闲置电脑,之后表示还会完整的提供一份报告。
  周瑞则顶车乾的班,留在了智能指挥室。
  凌霄平台的一期计划,由32次发射组成,而这32次发射会在7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发射四枚以上。
  这无疑是一次挑战,全球航天体系里,一天发射四枚火箭的国家一个也没有,更不要说在同一个发射基地内。
  之前这个记录,不过是两枚,纪录保持者是中国航天局。
  不过尖端工程总是在不断挑战,比如一个月建设一座大桥,七天打通一个隧道。
  不是说一个月后桥就不用了,或者七天后山就坍塌了,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对系统的全面验证。
  也许对传统发射模式来说,一日四发很极限,但对嘉手基地来说,远未达到极限。
  那边的理论发射密度,可以达到一日32发,周瑞非常期待未来能达到这个极限,那意味着人类的航天工业也进入了新时代。
  周瑞暂时将“蛋蛋”的事情搁置,进入了发射前的高效模式,在指挥中心调度各方。


第1018章 四星连珠
  整个嘉手基地都运转了起来,进入了“作战状态”。
  而由于特殊的设计和极高的智能性,这种“作战状态”更多并非体现在人身上,而是无时无刻,无数正在工作的智能设备。
  黑夜之中,港口依然在工作。
  巨大的高流明射灯,将卸货区打的如同白昼。
  金朝一依旧在那个观察点位,但正式员工已经不在了。
  正在查看仪器的时候,他感觉到一股自西向东的强烈横风,这情况在海岸边很常见,但对于吊装大型精密设备,是不得不警惕的事情。
  于是他立刻在仪器屏幕上点了点,然后一边吹哨子,一边挥舞手中的彩旗。
  几乎同时,测量仪器上也响起了蜂鸣,工指无人机:“传感器检测到823区域有六级横风,请人工复核。”
  金朝一赶紧道:“人工确认,有强横风,风向自西向东!”
  这已经是他在这个位置工作的第二天了,对一切流程都很熟悉。
  黑夜之中,一辆满载火箭部件,如急行之骨蛇般的火车,在数十架无人机的护送中,抵达了一号发射井。
  无人机伴飞的同时射灯不断扫动,在黑夜中如同发光的眼眸,不断观察铁轨状况和火箭部件的稳固情况。
  发射井为半掩埋式,大部分高度都在地下,但地面上仍然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火车直接从穹顶边缘驶入了进去。
  对比外面的昏暗,这里面可以称得上灯火通明,火车来到了侧面停下,上方的轨道起重机早已准备多时,缓缓探了下来。
  跟随而来的无人机们没有休息,而是探出了不算粗壮的机械臂,将吊钩绳索微调到合适的位置。
  无形的电磁波在空中传递,作为现今为止最大的机械智能网络,嘉手基地内各部件的配合非常紧密。
  火车托盘上的三对固定件缓缓展开,起重机将火箭部件抬起带走,去往了穹顶中央区域。
  单春元穿着一身无动力外骨骼,但外骨骼缝隙间有着智能单元填充,每个智能单元都有自己功能。
  手上则拿着报告板,一项一项打勾,背后十几吨的巨大物件移动,却没让他分神哪怕一秒。
  专属的“工指无人机”飞来,说道:“13-18号部件已经送达。”
  单春元点点头打了一个勾:“同步到系统里,另外3-4号部件‘智能检测’已经完毕,通知‘人工检测’三班复查。”
  工指无人机的小屏幕上出现了“.”,一秒后变成了一个“√”。
  “已将物流信息更新至系统,已将您的指令分发给‘检测三班’。”
  有些压抑的发射井底下结构,几个检测人员正在最后收尾。
  发射井地下并不是直上直下一整根,还包括许多横向拓展区域,甚至四个发射井相互之间还是可以联通的,只是距离有点远。
  据说以后会建立电力轨道车,方便相互之间运人运货。
  地下部分为求精简,大部分结构都是钢制搭建,还有一些不重要的甚至是美军遗留,水泥、钢铁配合压抑的氛围,很有末日废土的风格。
  检测人员面前,是最早抵达的两个火箭部件,已经在智能垂装系统的帮助下,成功落入了“井底”,对于火箭这样的精密设备,嘉手基地目前执行“双轨制”,既“机械智能检测”和“人工检测”必须双达标才算完整,而且这一过程会重复许多次确保无误。
  “检测三班,请移动到负四层,对部件3、4进行人工检测。”
  一人抬头道:“收到,即将移动。”
  不过工指无人机离开后,他忍不住说道:“嘉手这边节奏太快了比万户基地还快!总有点不适应”
  同事说道:“毕竟是全球首创的‘智能发射井’,要是节奏和普通发射塔一样,不就白搞了么?”
  “我的意思是,除了按照手册执行,我们回头还是多复查几遍.咱太一天工发射还没失败过呢,丢不起那人!”
  沪上,万户基地,周瑞看了看表,已经晚上11点了。
  指挥中心的人也越来越少,灯光都暗了几度。
  周瑞看向一旁:“嘉手基地还没休息?”
  那人汇报道:“最后一船部件,因为突发横风,暂时停止卸货,不过其他区域工作依旧在进行。”
  周瑞想了想,直接让他联通了嘉手基地的负责人。
  智能指挥中心中央,面向四方的四块大屏幕中,正对周瑞的一块出现了单春元的后脑勺。
  看角度,肯定是工指无人机拍摄的。
  嗯.老单这发量日渐危险啊最早在西昌基地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吧.
  哎!一定是我太一天工的工作太养人了,老单油水变多导致阻塞毛囊。
  周瑞道:“单指挥,是不是考虑今天先这样?”
  单春元转过头来,对着屏幕说道:“我调高了‘人工检测’的比重,计划今晚1点钟休息,港口区那边我已经叫停了,今晚夜风较强,明早再动。”
  周瑞想了想,决定还是尊重现场人员的判断,他将单春元这员大将留在嘉手,就是需要他有自己的想法。
  “明白,那我陪你一起加班吧。”
  单春元笑了笑:“那我可不会给你发加班工资。”
  周瑞也笑了笑:“没关系,我会给你发的,然后再从你的那里扣。”
  单春元:
  从第一船火箭部件抵达嘉手基地港口起,前期筹备工作一连进行了五天。这是一次验证嘉手基地“成色”的发射,这个耗资上百亿超级航天基地,将在历史上书写什么故事,将由这次发射开始。
  整个嘉手基地都进入了封闭状态,除了物资调运,任何人员不得进出,每个入口还有武装人员把守。
  但这次发射,是半公开的。
  既:正常向各国际航天组织报备、正常向各国告知,正常表明我方将以军用为目的发射火箭。
  原因很多,最主要一点就是“凌霄平台”不可能长期隐藏,那么大的东西也藏不了。
  它需要更强的存在感,而不是制造神秘的紧张感,就和核武一样。
  煌煌正气,光明正大即可。
  又不是弹丸小国,这世界上还有阿中不能搞的武器?
  另外,航天作为全球最热门领域,每次突破,都会让“科技霸权”光环更加稳固,这是领先一个维度的创举,全人类第一个轨道外军用设备。
  也意味着一个全新军种的诞生。
  组织上经过长时间的研判,和清汤大老爷断案,最后决定,以“凌霄平台”为起点,以刑天战机为目前唯一战斗力的这份新力量,既不属于空军,也不属于海军。
  别和我说什么飞船也是船!
  建制上,直接另起炉灶,为“空天军”。
  简称“天军”也成,和陆海空一样只有一个字这个名字私下更受欢迎,不过书面文件上都是“空天军”,只等着凌霄成功后对外公布。
  这也是全人类首次。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太一天工的许多航天人,潜移默化间发现,自己已经对“谁是第一个登月”这种事没那么关注了。
  因为他们有太多可以去创造的“第一”,现在是,未来也是。
  就让那些人抱着功劳簿吧管他功劳簿里的东西是真是假.
  总有一天,真相会如观掌纹般,轻易可查。
  因为公司内部都在说.老板已经在为探月做准备了
  嗯.好像也不是探月,是更厉害的计划。
  ————
  十月三十日,琉球某处高层住宅。
  刚刚加班完的尚智,疲惫的回到居所,这里是他在纳霸的家,曾经海啸前是琉球首屈一指的豪宅小区,当然之后这里的地价基本失去了意义。
  家中并没有任何人,这是他独居的地方,他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最早居住在琉球故都“首里”,之后则带着弟弟移居去了中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2页  当前第9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3/9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09:合成系男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