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科室也会组织捐款,上个月神外就有一例,我捐了500。”
提起这事儿,葛春燕还是很自豪的,因为那确实是从本不富裕的小金库里挤出来的,所以更加值得炫耀。
而且那病人最后恢复的很好,她还去查过房。
周瑞刮目相看,笑了笑:“是么,那下次有这种事叫上我,我也出点。”
他倒是没说“我全包了”这样的der话,真要有心,不如成立一个慈善基金,就针对神经外科的某种特殊病,既深化了和中山医院的合作,又能帮助到病人。
很快主任张彪就来了,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
今天大概七个病人,脑梗、瘫痪、植物人、开颅效果不理想的,各种问题都有。
整个过程依旧是张彪主聊,周瑞副聊,葛春燕记录的队形。
偶尔张彪有事,要去查房、会诊,就是周瑞主聊,葛春燕副聊。
别看只有七个人,周瑞从早忙到晚,因为每个病人要接受“试验性质的疗法”,背后都包含了许多东西,除了病情本身,还包括协议、权责、保险、风险.
其中有两个家庭条件很差,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只要灵枢生物接手,后续的治疗费用就全承担了,毕竟是“临床试验”性质。
其中一个带老母亲千里求医的儿子,直接跪下磕了三个头,周瑞都没反应过来去拦。
基本每个病人,深度沟通、参与治疗讨论后,周瑞都能获得2点经验。
所以在第六名病人的时候,周瑞就成功刷满了【头脑专家】,进度来到了(100/100)。
不过他还是等到所有病人都处理完后,才找了个机会,闭眼打开系统。
词条任务栏上,末端的位置散发着莹莹微光,意味着可以随时领取。
周瑞默念一声后,词条任务栏立刻破催,分解,再重组。
紧接着一抹绿光一闪而逝。
哦?起手就是绿色?运气不错.
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当初他挂这个任务的时候,是希望能有一些特殊能力,帮他更快的掌握“脑波磁场技术”.亦或者“人体冬眠”。
也不清楚搞对了没有.
“恭喜宿主,获得绿色词条【探头探脑】,词条效果:宿主可以探知到强烈的、特殊的、病态的脑电波状况,该能力为主动开启效果,有效范围20米。”
“注:开启后会高速消耗精神力,且有脑波谐振的可能,请谨慎使用。”
周瑞看了半晌。
对于词条的效果,他很满意,这正是他所需要的,虽然尚未尝试。
但后面备注里的“脑波谐振”,让他有些警惕
谐振也叫做共振.是个很常见的物理现象。
但放在脑电波上.是什么意思?
周瑞睁开眼,张彪和葛春燕还在收拾东西。
他决定试一下.
心里默默开启了能力。
下一刻.他感觉脑子里多出了许许多多的声音
无法分辨、如同毫无规律的电磁波,但却又能隐隐感觉到其传来的位置和传达的情绪。
焦急、痛苦、愤怒、冷漠、谵妄.
与其说是“脑电波”,反馈到他这里,更接近于.
情绪。
20米的有效距离,看似不长。
但这居然是个立体范围,上下包括了近四五层楼的球形空间。
而医院内,强烈的、特殊的、病态的脑电波显然会特别多,脑内立刻出现了几十个反应,竟然让他感觉有种眩晕感
反倒是近在咫尺的张彪、葛春燕,在【探头探脑】的效果里没有任何体现,显然他们的脑电波只是“正常”。
没一会儿,周瑞的心情就变得很烦躁,感觉有无数电磁波在耳边蜂鸣
他果断关闭了这个能力效果,显然医院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场所,使用这能力需要谨慎。
刚才那种烦躁的感觉,不知道是单纯因为“嘈杂”,还是因为所谓的“脑波谐振”.
这个说法,感觉和“脑波磁场技术”技术有很大渊源
第900章 这能力有点没边界感了
【探头探脑】,名字很可爱,但效果却很硬核。
这个词条他很满意。
无需仪器就能感知脑电波的能力,还是很便利的,即便不是在脑内形成“脑电波图”,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系统也没说只对人类有效,如果动物也可以,那之后他动物实验也将会很高效
“小白鼠全家桶”现在有了新套餐,向不可描述、不可理解、不可定义的恶魔,展示自己的绝望和恐惧。
这样的躯体,沤出的肥一定更有养分吧
张彪见周瑞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的,好奇道:“周总眼睛不舒服?要去看看我老婆么?”
周瑞:???
你老婆养眼?这合适么?
“我老婆眼科的,也是咱们院的。”
周瑞赶紧摆摆手:“没事,可能是有个眼眨毛掉进去了,已经好了,你接下来去哪?”
张彪说道:“我要去查房,对了,马库斯老师已经住下了,您要一起去看看么?”
周瑞想起了马库斯是谁,那个“阿尔茨海默症”的白人老头,医者不能自医的顶级脑病专家。
“走吧,去瞄一眼。”
三个人从门诊出来,朝着住院楼而去,在外守候的林托,听说是见那个老头,也一起去当翻译。
路过急诊楼的时候,周瑞刚好看见早上那个中年妇女。
一整天过去了,还是那副样子。
搀着一个手上全是绷带,还渗出血迹的中年男人,颤颤巍巍的往外走。
背后追着一个男医生,似乎正在劝说,但最后对方还是走出了医院大门。
周瑞好奇的走了过去,询问道:“那个病号怎么了?不是早上才做手术么,这就出院了?”
男医生年纪不大,无奈道道:“包工头怕后续费用更高,选择一次性赔10万两清,好像还包含欠发工资什么的,手术花了一万多,这两人非要闹着出院说回家养伤便宜,谁都劝不住。”
周瑞:“有影响么?”
男医生自嘲的推了推眼镜:“你问我?医学上来说,以他手术的成功度,在医院护理90%能恢复全部功能,如果走了,60%吧,可能会有轻微畸形和后遗症,还有感染截肢风险.”
他转头欲走,嘴里说道:“好言难劝该死鬼,随他去吧,白瞎了我这么完美的一台手术。”
周瑞想了想道:“也许可以让他们定期来换药?换药才二三十块钱他们应该舍得的,你还能观察一下情况。”
男医生顿了顿,然后掉头朝外追去:“草!下辈子再当医生我头拧下来!”
张彪全程远远看着,嘴角带笑。
不是对周瑞,而是对那个追着出去的年轻男医生。
张彪从医几十年,见闻太多以至于麻木了,但偶尔看到年轻一辈的从业者,还能保持同理心、同情心,心里也是会暖暖的,提醒一下自己不能完全冷血。
周瑞:“走吧,去查房.”
住院部相对安静一点,因为大吵大闹会引来护士长的死亡眼神,这眼神一视同仁,张彪这个主任也得被盯的发毛。
马库斯老头住的是三人间,在神经内科,周瑞进去的时候,老头正躺在病床上写写画画。
而身旁坐了一个年轻的白人女性正在陪护,20岁出头的样子,一头典型的雅利安金发,在国内格外显眼。
看到张彪的时候,马库斯明显眼前一亮,用中文说道:“张,你来了?”
周瑞挑了挑眉毛,疑惑道:“他会中文了?”
还是原本就会,阿兹海默后忘掉了?
背后的林托露出思索的表情。
张彪露出兴奋的表情:“这两天的新情况,马库斯老师似乎大脑的‘语言学习区’重新变得高度活跃,又处在都是中文的环境中,居然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词汇。”
白人老头大脑某部分区域,恢复到了学龄前儿童的水准!
周瑞惊讶道:“这合理么?”
张彪歪嘴一笑:“你问我我也觉得不合理,但病例的表征就是如此”
“马老师在来中国前,在全球范围内接受了多达八种新药治疗,全是针对大脑的,未面世的试验性药物,这些药物未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症’,但却似乎有了一些其他效果。”
周瑞心说搁这养蛊呢.
不知道是不是语言壁垒被打破,张彪的称呼从马库斯老师,变成了马老师。
当然,他看向马库斯的眼神发光一般,一点也不像是在看自己的老师,更像是在看一篇活体论文.
医生最喜欢这样的特殊病例了
张彪也用中文回道:“马老师,感觉如何?睡眠还好么?”马库斯老头明显需要思索一下,但还是理解了张彪的话,但回答的时候,变成了“中德英夹杂”。
称呼、量词是中文,专业术语是英文,形容词之类的又变成了德文。
好在一旁有林托翻译,周瑞也能听懂。
“过去24小时内,我经历了六次短期记忆丧失,和两次语言系统混乱”
张彪强调道:“三次,你现在也挺混乱的。”
“好吧.三次,另外我床边这个女人是谁,如果是陪护的话是不是太年轻漂亮了一点?她晚上会和我一起睡么?”
那个金发女孩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