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瑞这几天很忙,对外面的变化,并不太敏感。
他的“本尊”在万户基地忙于工作,荧幕形象则还在四处刷脸。
前几天,周瑞对航天局孙局长开了个玩笑,说自己习惯了上新闻联播,没时间天天看。
这B装的并不到位,纯粹是调侃一下,已读乱回。
没想到却一语中的。
二次发射后的当天,新闻联播就加时播报了相关内容,整个过程充斥着周瑞沉着指挥的背影。
第二天,更是追加报道了“东方红一号”返回的过程,关于周瑞的二手素材继续上电视,梅开二度。
第三天的时候,周瑞再度被动上新闻,原因是月球之上,“吴刚-玉兔”组合,已经成功跨过“虹湾”,进入了“雨海”区域。
月球上的各种区域,基本都是根据“陨石坑”划分的,所以区域内部会相对平坦,但区域交界处都很陡峭,跨域难度很大。
航天局根据之前多年的卫星探测积累,规划了一条路线,“吴刚-玉兔”花了数十个小时时间,艰难的爬过了一处缓坡,彻底换了地图。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域探月”新闻必然是要报的,连带着吴刚的设计者周瑞也露了个脸,达成帽子戏法。
第四天的时候,则是关于“商皿方罍器身”即将回归的消息。
此时包括周瑞本人都有些麻了.全赶到一块儿去了。
周瑞作为捐赠人,虽然没有接受什么采访,但泱妈手里关于周瑞的素材不要太多,随便几张帅照往上一放就解决了。
就像之前说的,这种行为既然在经济上亏了,就要在声望上给予鼓励,再加上捐赠人是周瑞这个泱妈亲儿子,有什么犹豫的,上联播!
大四喜!
到了第五天,大家都和等连续剧一样,期待今天还有没有老板的戏份。
万户基地新投入使用的食堂内,一众工程师伸着脖子,比看小电影都认真。
车乾揉了揉胖脸:“真要是连上五天就厉害了,不知道还以为新闻联播被老板赞助了呢”
一些娱乐明星,因为获奖或者丑闻,也有霸屏网络的时候。
但霸屏新闻联播的人,还真是头一遭.
身旁的单春元,则在研究着盘子里的坨坨肉,这味道怎么这么熟悉西昌基地的厨师也被老板拐来了?
“周总会成为连续上新闻最多的人么?”
车乾摇摇头:“我昨晚思考过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毕竟以前如果有什么重大救援任务,负责人连续上新闻半个月的都有,不过我知道公司内部,连续上新闻第二多的人是谁。”
单春元好奇道:“是谁?”
车乾咧开大嘴,指了指自己:“嘿嘿,我!前三天都有我的镜头!”
单春元拒绝搭话,并翻了个白眼
车乾:“老板人呢?”
“下午在休息室看书,但刚才走的时候,看到他闭目养神,似睡非睡的,听人说好一阵了”
“哦那没事,老板经常这样”
两人等了十几分钟,都没有老板的戏份,渐渐也就忘了这回事,安心吃饭。
虽然承认老板很牛逼,但连续五天上新闻联播,还是过于梦幻了一些。
况且最近和老板有关的事情,好像也都报道完了
还能有啥啊?有两个女朋友的事情也不兴上新闻联播啊~
“根据国家科学院与工程院,发布的2014、15届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提名情况,本轮两院院士曾选,共收到了社会各界提名的总计876人,其中有47位女性杰出科学家,创历年之最,最小提名人年龄,只有25岁,刷新了记录。”
几乎同时,食堂里所有人都呆滞的抬头,望向了电视。
25岁.提名院士
如果主持人没疯.那就
“卧槽.又被老板装到了.”
第860章 一个人玩井喷
食堂在因为第五次新闻联播热闹非凡的时候。
另一边,一号厂房的休息室内,周瑞正在闭目养神。
小腹上扣着一本数学相关的大部头,好像睡着了一样。
他是知道今天自己会又双叒叕上新闻联播的,昨天就有人告知了他。
前四天连上是机缘巧合,但第五天就纯属套路了,毕竟25岁提名院士过于牛掰了,上面还是担心会有些舆论上的波澜。
不是怕这事儿无法通过,而是怕口风不好,让周瑞心里不舒服,本来就是个好事,不能背着骂名结束吧?
所以借着这次一连串的新闻轰炸,在第五天同步放出去,显得没那么突兀。
据说为了提前统计出这次的提名名单,不少人都熬夜加班。
其实还是过于谨慎了,诚然25岁的院士确实有点惊世骇俗,但周瑞的成绩显然更牛逼一些。
如果他都没资格,那么该慌的是那些原本的院士,估计会被拿出来对比一下。
你什么档次,比周教主更有资格当院士?我南天门不够排面?
院士增选流程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外界大体是当周瑞已经评上了。
包括周瑞本人,也不觉得这件事再会有什么波澜,所以今天并没有去关注,而是在休息室内,闭目打开了系统。
“词条任务【基础黎曼几何】,当前进度(100/100),可领取。”
“词条任务【基础群论】,当前进度(100/100),可领取。”
这是最后两个关于【数学学科】的词条任务。
至于剩下的那个【基础粒子物理学】,只有可怜的(15/100),这个任务确实不容易靠着日常工作能蹭到经验的。
周瑞心里默念一声“领取”。
两个任务栏瞬间破碎,化作凌乱的笔划,最后又快速重组。
“恭喜宿主,获得白色词条【数学(八)】、【数学(九)】.”
周瑞打开【学神】技能树,将两个词条直接打入冷宫。
两个词条化作光球,飞到了树干正中央,融入了属于【数学】的气泡中。
子项总数达到九个,似乎上气泡变得格外兴奋,体内的光珠和电风扇似的呜呜转。
“检测到子项超过八个,词条强化→‘数学之眼’成功率上升至33%。”
“检测到子项超过九个,词条强化→‘数学之眼’成功率上升至50%。”
“检测到子项超过九个,词条强化→稀有度提升。”
“现已变更为蓝色词条:【数学大师】!”
“检测到子项超过九个,词条强化→获得新能力:大衍归一。”
“特殊能力‘大衍归一’:每年一次,宿主可指定数学问题,推演进行证明或证伪”
“成功与否取决于宿主知识结构与积累,当前可用次数(1/1),每自然年刷新一次。”
“检测到子项超过九个,词条强化→获得新能力:‘一举两得’。”
“特殊能力‘一举两得’:一心二用,左右互搏,宿主可以被动开启双向思维模式。”
技能树上,硕果累累,【数学大师】、【生物学大师】、【化学大师】、【工程学大师】.
周瑞的主要精力方向,其实一直在“工程学”领域。
其他几大方向涉猎不多,以至于即便系统给了很牛逼的能力,他用起来也不是很顺手。
但并不代表没有意义。
如果“工程学”是他改变物质世界的“工具”,那么“基础学科”就是提供支撑的“地基”。
更不要说每次获得的“思维类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也许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比制造出“农神”这样的设备,要更能改变世界,但在周瑞心里,显然是后者更有分量。
也更有温度。
时至今日,除了【物理】尚缺五个子项,其他基础学科,他周某人都已经修满。
至于今天【数学大师】给的两项新能力,风格上倒是很统一,前者“大衍归一”是典型的“算力创造类”能力,与“逆本溯源”、“照猫画虎”等一致,估计又会抵达一处全新的空间。
而后者“一举两得”.
呃.感觉就有点一般了
看描述,是类似“一心二用”的状态,但这对于常态化运转“金息”,脑子转的比电风扇还快的周瑞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普通人也能做到,只要一件事情足够熟,分心做点别的,不是很正常吗?
一边打桩,一边和工友聊天,很难么?
抱着好奇的心态,周瑞决定当场试一试一下。
这能力和其他思维类能力是一样的,属于被动能力,所以他在休息室内摸索了好一阵,才算搞明白怎么弄。
起初他试着一手画方,一手画圆.但好像没什么问题,他的肉体本就很优异,似乎原本就能做到。
从休息室摸出一个魔方,试着一边拼魔方,一边思考不相干的数学问题。
貌似也没什么用虽然感觉上两边都没耽误,但更像是自己思维速度快造成的.
直到他试着同时看书。
事实证明,【学科大师】给的思维类能力,绝没有弱的。
此时他一手捧着《粒子物理学》,一手捧着《拓扑学》。
两本书都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并且毫不相干。
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同时看“物理书”和“数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