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则已经接近于“总工”了。
文红旗顶着疲惫的眼神,一项一项的重复检查,虽然已经进行过七轮了,但还是万分认真。
成败在此一举。
文红旗对周瑞道:“周工,要不你再去敲一敲?”
之前发动机的事情,周瑞那鬼使神差的一敲,和近乎玄学的直觉,可是出了名了,现在好多人都指望周瑞能敲一敲,确认有没有其他问题。
周瑞笑着摇摇头:“不敲了,不敲了,放心吧没问题。”
其实昨天已经偷偷敲过了,能做到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极致,再想改进,现阶段的技术达不到。
文红旗只能点点头。
半个小时后,所有原型机组的人退后开来,试飞员降下座舱罩,发动机冷启动,预热后缓缓向前滑行。
库门自动卷起,露出了外面灿烂的阳光,和等待被征服的天空。
原型机露面的一瞬间,塔台上的一众人等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有的人已经知晓了歼20的外形,有的今天才第一次得以看见真容。
那迷人的金属光泽,凌厉的几何美感,无不让人屏住呼吸。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五代机么……太漂亮了……”
“真的做出来了?蓉飞真的做出来了?”
一个空军将领,感觉胸口有一口气意难平,他从参军起,就在训练一件事情。
用人命去填平代差。
所有战斗机飞行员的主要科目,就是如何做到8换1,去给队友争取一次拼刺刀的机会。
现在终于看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五代机……
原型机继续前进滑行,最后停在了塔台正下方,周瑞等原型机组成员的工程师们,也走出了仓门,来到了阳光下。
周瑞看了看手上的表格,说道:“虽然一般都是起飞后再打开,不过试飞还是要展示一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
随着指挥员的挥旗,歼20开始了试飞的第一个测试项目。
试飞员按下了座舱内的“四象隐身启动键”。
没有嗡鸣,没有震动,但不少人都脑补出了电影里的高科技音效。
只见原型机表面一阵鱼鳞状的波纹快速涌动,不到一秒时间就覆盖全身。
这个长21.2米,翼展12.88米,高4.69米的大家伙,表面瞬间从金属色,变成了耀眼的镜面色。
没有一丝缝隙,如同平整的水银表面。
科幻,走进现实。
第312章 遥遥领先!
“我滴个怪怪!”
“这就是那个什么隐形技术?”
“四象超材料!”
“这是在看美国大片么!”
即便之前早就接触过的杨如彬,看着这视觉效果拉满的变化,也是一阵恍惚。
总装这一步,真的是迈对了啊……
这光泽实在是令人迷醉啊……
他和林广荣对视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里的雀跃。
林广荣:“周瑞全程参与了原型机的组装工作,亲自带队攻克了数个工艺难点,四象超材料的实际应用,比最早设想的还要乐观,已经非常成熟了。”
四象牛逼!复瑞牛逼!周瑞牛逼!
杨如彬想到了“北方工业”那边,虽然拿到了“复瑞科技”的授权,有了全套技术。
但没有“复瑞科技”参与,或者说没有周瑞参与,对于四象结构的大规模制造,用以地面、水面装备使用的进度和蓉飞这里没法比。
这东西还真是离了周瑞千难万难,有了周瑞一飞冲天啊……
而仓门外的原型机组就淡定的多了,早就是测试了好多遍的功能,虽然第一次整机打开“四象隐身”的时候,他们也鬼哭狼嚎和疯子一样。
现在么……工程师们遥遥望着塔台玻璃后欢呼雀跃的人,心里自得道:“真没见过世面……”
原型机的展示还没有完,它在塔台前,又展示了“鸭翼调整”,“尾喷调整”等动态功能,不过比起四象超材料的亮相,都不够惊艳。
终于,到了最重要的阶段了,就是“试飞”。
威龙!威龙!自然是要飞天才能称之为龙。
随着塔台一声令下,原型机的发动机发出了轰鸣,在周瑞指出问题后,调整完的AL-31发动机达到了满血状态,各项指标达成率都超过了95%。
试飞员深吸一口气,推动了动力杆,原型机开始急剧加速。
轰鸣声传到了塔台,也传到了后方的仓门下,工程师们此时心里也不淡定了,毕竟仓库里测试再多,也没有真的上过天。
不少人拧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甚至有人不敢去看,闭上了眼睛。
最淡定的,就是周瑞了。
他个子最高,视力又好,站在众人的最前面,背着手,面带微笑。
风轻云淡,对自己参与的作品无比自信。
他很清楚,这次试飞会取得成功,或者说巨大成功。
这台凝聚所有人心血的作品,终将一飞冲天,且实际数据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因为在发动机阉割事件后,他每天的“工程学敲击”都用在了原型机整机上,也终于在昨天获得了判定成功。
而系统对这台魔改歼20,给出的评价是……
“遥遥领先!!”
极度加速后,科幻感拉满的镜面色歼20原型机,猛地爬升,带着狂猛的气压,稳稳冲向天空。
塔台上、仓门前,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俞树和柴连俊一蹦三尺高,抱在一起,撞在一起。
王德手舞足蹈,大喊道:“雄起!雄起!”
文红旗手抖的毛病又犯了,不过这次是激动的。
韩子茵一身白大褂,明亮的眼眸里也满是笑意。
塔台上,众人也是疯狂的鼓掌,“产品开发部主任”林广荣一颗石头可算落在了地上。
空军的不人后领背后则出了一身的汗,纯粹是激动的。
有个飞行员出生的将领急忙道:“起飞距离是多少?怎么感觉这么短?”
林广荣哈哈一笑:“采用全新蒙皮技术,歼20的起飞距离比设计之初还要短,平地起飞应该在280米以内。”
由于速度极快,原型机很快超出了塔台众人的肉眼视觉范围……不少人掏出了望远镜,但还是很难捕捉到。
“怎么一点都看不见……”
林广荣自豪的解释道:“四象超材料的镜面效果,在肉眼观测上也有巨大优势,以歼20的体积,2公里以外就难以观察了。”
放在地面,就是飞行高度超过2000米,地面人员就无法肉眼察觉,虽然在现代战场上不算一个关键功能,但也是意外之喜。
四象超材料带来的变化,比想象中还多。
不过没关系,虽然看不到,但原型机很快就飞了回来,塔台联络道:“试飞员感觉如何?”
试飞员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
“感觉非常好,比模拟仓的性能还要优秀,现在申请机动动作展示。”
“批准,祝你好运。”
原型机重新返回了919厂的上空,然后低空掠过,展示了一手“落叶升”!
虽然低型号机也可以做出这种机动动作,但这依然是动力性能的良好检测方法之一。
这位王牌试飞员非常给力,往返三次,又做了“高G滚筒”和“破S机动”,让众人大呼过瘾。
到此为止,试飞已经和失败不搭边了,但还有两项最重要的项目要做。
“塔台塔台,这里是威龙,已完成全部机动动作,油料存量正常,现在申请巡航测试和隐身性能测试。”
塔台那边沉默了两秒,然后说道:“批准,祝你好运。”
原型机最后一次掠过919厂上方。
然后“轰”的一声加速,在空中留下了一团音爆云,威龙的嘹亮吼声响彻大地。
颇具科幻感的机身,消失在了天边。
他会朝着目标方向,一直前进,测试最大巡航速度。
并且,会路过沿途四处雷达站。
四处雷达站,既有传统雷达,也有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他们都已经得到指令,铆足精神,想要从空中找到这个自家的大鸟。
这是对隐身性能最直观的测试方法,比在厂房里拿仪器测量更有效,也更具有实战意义。
随着原型机加速,越来越多的信息传了回来。
“最大速度……已达到2.8马赫……”
“已经过第一雷达站,高度10000米。”
什么?已经过去了?
某雷达站的人一脸懵逼。
啥时候?
“已经过第二雷达站,高度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