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将军,长城军团很不好,前年,妖人突袭·····”
林云绛将长城军团的近况一一说来,长城军团的情况很不好,仙国的长城军团人马数十万,而他们的粮草军需全靠仙国腹地提供,仙国被破之后,他们的粮草支撑失去了十之七八,他们只能在长城附近的群山之中自力更生。
虽说勉强活着,可是实力衰弱很严重,妖人前年突袭了长城军团,长城军团大败,被妖人切割成了数个部分,已经无法相互联系了。
妖人现在还在清剿长城军团的人马,他们这一部位于长城的西南部,靠近陈国,所以只能翻越群山,到贺州请求庇护。
“以林校尉的意思,来我大同军的地盘是想在贺州扎根?”
“是,我们这一部人马太少了,只剩下三万人不到,已经无力抵挡妖人,请将军仁慈,赐予我们一片生存之地,我等愿为将军效死”
林云绛说道,他们被打怕了,实在是打不过了,所以只求林江收留。
“你们的兵将,武者还有多少”
“两万余人”
林云绛回答道,老弱妇孺很难翻越群山,所以他们几乎都是兵将武者,身强体壮者。
“两万余人的兵将,进入贺州,与我何用”
“将军,我等····”
“我知道你们是精锐之师,能活下来的,几乎都是精锐,这样吧,我在贺州给你们留一块地盘,可以照顾你们的后路,你们把老弱妇孺留下,但是兵将,必须要回长城地区抵抗妖人”
“将军,饶命啊,不是我等贪生怕死,而是妖人实在是太强了,并且我等兵甲武器几乎全,粮草不济·····”
“我还没说完呢,兵甲武器,粮草,我全额供应,按照我大同军最精锐的战兵标准供应,算了,我不跟你玩心眼,我实话实说了,我大同军的政策一向是公开的,等我一统南陈之后就会挥兵北上,但是我现在还需要时间,还需要你们拖住妖人。
所以什么物资我都会给你们,不仅仅是你们一个残部,是所有长城军团都会提供,你们就是要拖住妖人,如何”
“将军,我们现在是兵将无心作战,只求苟活”
“苟活,妖人要是覆灭我们人族文明,你们还能苟活到哪里,你们就没有亲戚家人被妖人所杀,就没有一点报仇之心,我实话跟你说,若是你们相当懦夫,我大同军不欢迎,这是你们唯一的选择”
林江怒斥道,或许他们有很严重的心理创伤,但是林江哪管那么多,必须要把妖人的主力拖住才行。
林云绛脸色大变,林江这话可是太过实诚了,这可怎么办。
“林校尉,你不妨答应下来,你我是两国之人,你们数万兵将居于贺州,我们是万万不会答应的,万一你们反客为主了怎么办,贺州不是你们的家乡,仙国才是,我家将军有意打垮驱逐妖人,尔等到时候必能荣归故里····”
谢云峰见气氛有些僵,立即开口劝说道,谢云峰的口才极佳,又极有耐心,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慢慢的把林云绛说服了。
送走了林云绛,谢云峰说道“将军,真要支持长城军团吗”
“你觉得我是在开玩笑?”
“将军,那毕竟是仙国的事情”
“格局放大一些,妖人不是人,仙国人是人,种族之争,你死我活,不容任何妥协”
“是,在下明白了”
“你传讯回丰州,让青州萧氏处理这件事情,必须要让长城军团重新振作起来,从贺州打通一条前往长城军团的商路,具体如何扶持他们,青州萧氏也必须要拿出一套方案来,要双赢的那种”
林江说道,五大世家贵族,林江都有安排,青州萧氏在商贾一方面有所建树,这几年都是为大同军做生意,做得还挺好。
林江也不愿意做亏本生意,所以让萧氏找到一个共赢的手段来。
·······
“长城军团派人来求援的事情,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今日商讨的就是制定眼下的战略问题。
妖人,我肯定是要消灭的,所以战略计划要现在就构想好,我的计划是,一旦他们一统南陈,休养生息两三年就要对妖人动兵,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仙国的长城军团,清江军团,都要扶持他们,周朝也要拉拢才行,你们有什么计划”
“将军,周朝新立不足七十年前,正是国富力强之时,要是周朝愿意出马,必定是事半功倍,但是周朝和我们多有龌龊,应当早做打算”
“谢云峰说得有理,周朝和陈国有领土争端,尊严之争,但我们不是陈国了,所以应该选一些能言善辩之人,去游说周朝的实力派,你们要准备好,事情完成,到时候少不了一个尚书的职位”
林江先把一个大饼画下去,周朝如今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势力,必须要拉拢好。
一众高层建言献策,一副战略蓝图很快规划好了,目前来说,就是扶持长城军团继续抵抗妖人,拖住妖人主力,不让妖人主力南下鲸吞陈国,大同军则是要整军备战,加快统一的脚步,最好还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到时候可以沿着大海北上,从清江的入海口,逆水而上,直接把妖人的后路堵死,可以彻底歼灭他们。
同时再扶持周朝和仙国的清江军团,共同出兵,到时候汇聚数百万兵马,不怕灭不了妖人。
战略制定好之后,林江修改了目前的战术,委派大将继续攻略其他州郡,他自己则是返回丰州,主要督促水师建设,以及教导武院的弟子,批量培养武者。
如今大同军掌握十州之地,已经不用林江冲锋陷阵了,哪怕是对方有武圣也不要紧,完全可以凭借人数取胜,那些武圣可不是林江,没有那么强的实力,被几万人困住了,很难逃脱。
半个月之后,林江就回到了丰州,第一时间视察了丰州的船厂,萧氏给了林江一个好消息,他们通过秘密运作,从海州的船厂带回来了十几个造船大匠,让大同军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
“将军,这是我们最新建造的战船,足有一千二百吨,是适应内河的最大战船”
萧升对着林江讲解现在船厂正在制造的战船,他是萧氏的嫡系族人,前两年就开始负责船厂的事务,十分的精干,凭借真本事上来的。
“还能制造更大的战船吗”
林江说道,重量单位是他在夏朝就提出来的,就是豪,厘,两,斤,吨这些常用的单位,十进制。
林江记得他曾经看过纪录片,风帆战舰时代,也就是木头船,最多可以达到五千吨左右,可以装载几百门火炮。
当然,这个时代是没有火炮的,火药的发现和炼丹家有关,而这个时代的炼丹家技术传承于修仙时代,不会出现那些低级的东西。
“可以,海州那边最大的战船足有三千吨,而且船帆多变,可以适应各种情况,人力驱动只占小部分,还设有多层甲板,一次可以铺设上百门弩箭,不过只有最上层可以架设床弩”
“海州那边的战船如此先进了?”
林江有些意外,这不就是风帆战舰了吗,只不过没有火炮,而是设置成了弩箭,陈国的弩箭有七八种,威力最大的床弩,不过床弩很占地方,还有一种连发的弩,威力弱很多,但胜在可以连发。
“是,将军,海州的战船天下之最,周朝的战船也不能与之相比”
“你找来的大匠可以制作那种顶级的战船吗”
“可以,我问过了,但是云江不适合这种顶级战船,太大了,难以转向,若是作战,反倒是不利”
“继续挖掘海州的工匠,虽说海州迟早能拿下,但是该挖还得挖,就算是不愿意来的,也要保护好,我专门给你一批钱一批人,你让人去安排”
林江说道,他知道陈国的工匠地位很低,这才是他们挖得动人的原因,林江自然是不会犯这个错误,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嘛。
第578章 一统战争
夏历三千八百七十二年,云江近千艘战船在水面上厮杀,一方是大同军水师,大小战船大概两百艘,其中以五艘吨位一千二百吨的战船为主,其余主力战船也是五百吨到八百吨之间。
另一边则是以平州和谯州水师为主,多个州域组成的水师联军,足有六七百艘,他们的战船数量虽然多,但最大的也不过八百吨,三四百吨的主力也不多。
林江站在帅船上,看着麾下的坐舰正在猛烈的开火,三层甲板,近百架连发弩正在疯狂的射箭,箭矢几乎一个照面就把对方甲板上的人员清空了。
“撞沉他们,快,撞沉他们”
林江不是船长,船长另有其他,此时正在疯狂的大叫,他们这艘战船吨位达到一千二百吨,还装有撞角,冲撞才是他们最强的招数,之前已经撞沉了七八艘敌船了。
大同水师除了吨位大,还有一个领先他们的技术,那就是水密隔舱,水密隔舱技术在海州也才刚刚兴起,但丰州的造船厂在林江点了科技树之后,完全超越了他们,所以丝毫不怕冲撞。
当然,这个时代的水战,还是以跳帮战为主,双方战船绞杀在一起,双方船上的士兵开始跳帮厮杀。
这种情况下火攻是比较少用的,因为一艘战船的造价非常昂贵,像是这种一千二百吨的战船,光是船体造价就超过了五万金,一把火烧没了,以他们各州的情况,十年也没法恢复,他们的战船,大部分都是继承陈国的财产。
跳帮战之中,最为出彩的是一批十五到十八岁之间的年轻人,武艺极为出色,其中一大批武道修为已经突破了先天,并且他们善于团战,三五人组建一个小队,彼此配合,极为默契。
这些人就是林江在丰州两年的成果,是林江亲自教导出来的弟子,不仅一开始就掌握了最高明的武道功法,而且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武道学院的生源十分复杂,有大同军军将的子女,也有普通市民阶层的子女,还有很多农兵系统推荐来的。
尤其是农兵系统推进的,尤其生猛,他们原本就是农兵的一员,大部分人都有剿匪实战的经验,少数还有参与大规模战斗的例子,再加上他们武道天赋超群,被推荐进入武道学院。
他们在武道天赋,性格,勤奋程度都是极为优秀的,林江对于这些人,也是非常的喜欢,经常还会给他们开小灶。
大同军能够涌现出这么多天才出来,还是那句话,世界上不是没有天才,而是缺乏发现天才的眼睛,给他们一个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来。
“将军在看着我们,杀啊”
“为了大同世界”
“将军看我了,哈哈,将军看见我杀敌了”
林江只是站在最高处,目视着战场,武道学院出身的士兵就极为疯狂,因为他们对林江有一种盲目崇拜,根本不需要高官厚禄,也许只需要几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他们狂热起来,因为林江给他们注入了信仰。
信仰,有时候比物质奖励恐怖多了。
厮杀一整天时间,大同水师大获全胜,击沉敌军战场百余艘,俘虏三百多艘,其余的受伤逃遁,但已经形不成气候了,云江水面,从此被大同水师掌控。
战船驶入了港口,军医早已准备好了,上去把伤员抬上来,另外又有新编练的水师将士上船补充,战争还没结束,他们还会继续追杀敌军。
而在丰州的船厂,还有十几艘千吨的战船正在建造,而类似于丰州这种船厂,大同军麾下还有五个。
林江重视人才,直接给大匠授予爵位和官职,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在教徒弟时别留一手,全心全意的教徒弟,已经培养出了几千个工匠。
林江在船上给一众水师官兵授予官职,爵位,以及军旗等等,给足了他们的荣誉感,做完这一切,林江又回到了武道学院。
现在的武道学院和之前大不一样了,或许称之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比较合适,除了最初的武道系,林江又开设了几十个其他系,比如军队体系,就有初,中,高军官系,应对培养初级,中级,高级军官。
内政人才也是一样,各地的培训班都是最初级的,只能做低级的吏员,但是这些吏员在就任一两年之后,如果表现良好,可以到武道学院深造,深造之后,大部分都会升职,成为县级的低层官僚。
同样的低层官僚也会进来学习深造,到时候上一级就是郡府级别的中层了,身为一地主官,不必样样精通,但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素质。
不过这样的武道学院还是临时过渡的,等到一统天下之后,林江会在各地设置武道学院,同时把科举之类的弄出来,具体如何设计,还要看时局的发展。
······
夏历三千八百七十二年秋,林江组建第三支军团,人数二十万,由丰州出发,在水师的护送下跨过云江,攻平州。
到如今为止,大同军已经有三支在外作战的军团了,人马超过了七十万,所占地盘也达到了十六个州,差不多占了南陈的一半左右。
但是这两年林江没再出过手,全都是底下人的功劳,林江知道他自己终归是还要沉睡的,要把底下的人锻炼出来。
武道学院之中,林江端坐在一个办公室中间,两边是十几个官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州郡的主官,在武道学院深造。
只不过他们是边读书边工作,其实就是帮林江处理政事,大同军虽然没有立国,但实际上都差不多了,各州都有奏折送来。
十六个州的事务简直是不要太多,林江要是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那也别干其他事情了,所以组建一个类似于内阁的机构,那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官员都是身居高位之人,有实际的主政经验,下一步他们只需要通过林江的考核,就是内阁大佬了,就算是没有通过,也可以晋升一级半级的,去地方任职。
十六人之中,出身贵族的差不多占了一半,这些贵族世家的人先天优势太大了,哪怕是林江极力打压他们,也无法阻止他们冒出头。
不过林江并不担心他们会架空自己,不管是学院体系还是军队体系,随着时间日久,都有大量的人才冒出来,而且基数比贵族世家更大,很快就可以平衡了。
在某种程度来说,林江其实并不讨厌贵族世家,因为这是没办法解决的,哪怕是到了现代体系,世家也照样存在,只要给这些世家贵族设置一个底线,让他们不要逾越就行了。
十六人安安静静的处理奏折,只有遇到不能决的事情,才会交给林江处理,而林江则是偶尔会抽查一下他们处理过的奏折,然后拿出一些典型的事情来讲课,告诉他们为何要这么处理。
十六人都是人中翘楚,十分聪慧,到学院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完全适应了林江那一套思维了。
时间一晃来到了夏历三千八百七十三年,新年刚过,林江就收到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